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青花瓷器表使用的釉是: A

一、什么是青花釉里红瓷器?

青花釉里红瓷,釉下彩瓷的一种。在青花间用铜红加绘纹饰。以色彩绚美著称。始于元代。由于烧成难度大,青花釉里红器,被视为古瓷珍品。

二、釉下青花釉上彩是什么瓷器?

釉下青花釉上彩是彩瓷。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成的彩瓷叫釉下彩;只是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元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三、明代建文青花釉里红瓷器特征?

在釉下的红彩釉,经火一次性高温烧成。釉里红彩瓷最早呈现在元代,景德镇初次烧制成功,但并不完美。因为烧制技能难于把握,元代釉里红多烧成黑色或黑紫色,成品率适当低,尽管如此,可是开了烧造釉里红的先河。明代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把握了釉里红的烧造技能,呈现了很多的精品,如洪武釉里红双耳瓶。宣德时的釉里红,瓷器颜色更为艳丽。成化时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呈色淡雅鲜亮。万历时釉里红瓷以釉上汞红代之。万历官窑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和三果高足碗等,其釉下纹饰却呈色鲜红,非常顺眼。天启时也有青花釉里红,色彩不鲜,非浓即淡,釉面淡薄,画意粗豪,釉里红大多用在部分或装点于图画中,崇祯时未见釉里红商品。

四、最早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有什么特点?

最早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有什么特点?

第一点,元代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由于尚处于全方位的探索和摸索阶段,所以成品率极低,精品级成品更如凤毛麟角,总体看起来几乎“惨不忍睹”,不是“青花”发色灰不溜秋、黑了吧唧、不纯不正,就是“釉里红”烧断、烧飞、烧黑,几乎看不到红的影子。

第二点,元代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相对较成功的作品,往往都会在“釉里红”处有“绿色苔点、苔斑”,而且“釉里红”处往往会出现整个釉面都呈现流坠、流淌和熔流现象,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都有凹凸不平、起伏跌宕、波浪涌动之感。

第三点,元代中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也与“青花”、“釉里红”和其他所有瓷器一样,由于当时外敌主政民不聊生,逼迫很多书画高手不得不去瓷场作画工聊以糊口,所以,所有元代中早期的瓷器很多都书画堪称一绝,元代中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当然也不例外。

第四点,元代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也与“青花”、“釉里红”等瓷器一样多为“石灰釉”所以绝大部分都有自然开片,不像元代后期以“石灰碱釉”为主,不开片瓷器成为主流,因而早期“青花釉里红”等不开片者很少见。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历与经验,并已就相关问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上几件元代中早期青花釉里红藏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五、酱釉青花瓷器什么时候出的?

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从这一段的叙述来看酱釉青花瓷器应该创烧于清康熙时期。谢谢

六、元青花的釉是亮釉吗?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三种:

(一)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元 元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二)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大罐

(三)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从残器看,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都呈现出浅色的火石红边线。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即小气泡破裂状)。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釉面手感温润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过于光亮或有较强的光亮点,则值得考虑。

七、釉上青花和釉下青花的区别?

釉上青花,没有釉色,好看掉色。釉下青花,在釉下面,好看环保不掉色。

八、清三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特点,康熙青花瓷器有何特征?

[故宫藏“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

故宫藏“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 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九、明代瓷器什么时期的青花罐子砂底无釉?

明代瓷器青花罐子砂底无釉主要出现在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和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以及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等时期。这种瓷器砂底无釉的特点是其砂质细腻,色泽一致,瓷质坚韧,而且最主要的是无害于人体健康,因此备受青睐。

十、古代青花釉理红瓷器残破它的价值怎样?

青花釉里红瓷,釉下彩瓷的一种。始于元代。由于烧成难度大,青花釉里红器,被视为古瓷珍品。如果是真品的古瓷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碎片还是有价值的,但是就担心不是古瓷的碎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