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历朝历代梅瓶瓷器都有哪些特征

梅瓶是中国古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是对小口、短颈、丰肩、窄胫一类造型瓷瓶的统称。梅瓶的近足处微外撇,形成了修长优美的S形曲线,因而受到人们长久喜爱,其造型还远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除了有大量梅瓶实物保存下来,在古代绘画和雕塑里也有一些反映古人使用梅瓶的场景。

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并无梅瓶造型。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在当时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代梅瓶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最初是作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的用器,其造型挺秀、俏丽,宋时称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这一雅称,直到清末《陶雅》一书中才出现,其得名有几种说法,其中民国初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较为可信,该书解释为:“梅瓶,口小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北宋的梅瓶都为小口、腹修长,底部比较小,到北宋晚期和金代初期,梅瓶的造型有了发展,梅瓶的底径增大,直接可以放在地上,不必再依赖木制支架了。这在考古资料中也可以找到例证,山西稷山马村曾发掘金代墓葬,其中一座金代早期墓的北壁砖雕表现了夫妻对饮,南壁设有舞台和杂剧砖雕,说明这些砖雕共同组成了墓主夫妇饮宴并观看杂剧的场面,画面居中为方桌,上置注子、盏杯、果盘等,桌下有一梅瓶,底径较大,已可以平稳的放置在地上了。

                            宋代梅瓶图

元代梅瓶较宋瓷器型更为硕大而厚重。造型特色为小口、丰肩、敛腹、配盖,瓶口一般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型,也有一些是直口型。还有少部分梅瓶是八棱形制式。

            

          

                                 元代梅瓶图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明代永乐梅瓶

清代的梅瓶,肩部抬高增宽,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清代梅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