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有哪些介绍日本瓷器历史的书籍?

我是天高云淡任心遨游,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最新的入门级《日本陶瓷器入门》作者:松井信义。二.《日本古陶瓷》作者:施永安。三.《日本陶艺》作者:郑宁。四.《日本陶瓷图典》作者:王玉新,关涛。

刘志国老师翻译

日本人吃饭每个人都有哪些餐具?

  餐具  箸:古时候,箸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竹、杉、柳等。现在则在桦、桑、南天、紫檀、黑檀、金银、象牙、兽骨、合成树脂等等。日本人烹调时使用的菜箸、鱼箸,请客用的客箸往往用竹、木材料制成。日常吃饭一般使用木漆箸。取点心用的“取箸”上都装有一些装饰品。新年吃年夜饭、年糕汤时,人们喜欢用柳木、栗木箸子。每年6、7月末,日本各地都要举行“新箸祝”“青屋箸”仪式。人们用新麦制作面条、团子,上面插上萱箸、芒箸供在神前。传说吃了这种面条可长命百岁。也有人第二天将供品送入河边流走。日本有些地区在孩子出生百日举行初食仪式的时候,特意准备箸子。根据日本古时风俗,每逢正月、播种、插秧、生日等节日、仪式时,都要使用从没有使用过的干净箸子。  根据日本人的风俗习惯,上山带饭不能带箸子。吃饭时可折两根树枝代替。传说在山上使用的箸子如果不马上折断扔掉,狐狸便会附身在箸子上,使人得病。日本各地有不少古柳、大杉起名为箸杉、箸柳。相传这些树木都是一些名流高僧吃饭后将箸子插入土中繁殖的。新泻县系鱼川市的箸立松据说是泰澄大师手插的箸子。插柳枝、箸子、杖等被日本人视为神圣的举动,因为它们往往成为神灵寄身之处。在日本人看来,作为食物工具的箸子具有特殊的神力。因为担心不得体的幽灵附会在箸子上,在野外吃饭时,必须把箸子折断。  为客人准备的,可一劈为两根的木箸以吉野杉制者为上乘。尽管有的日本人认为这种箸子一次性使用太不经济,但日本人给客人用木箸的习惯很难改变。因为它给客人造成一种感觉,这箸子是专为你准备的,在这以前没有人使用过。  日本人使用箸子有许多忌讳。日本人禁止用一支木箸配一支竹箸使用。讨厌用箸子接对方用箸子递过来的食物。不喜欢把箸子直插在米饭上。此外,日本人称手拿箸子考虑吃那种菜的行为为“探箸”。称从这个盘子夹完菜,接着又从另一个盘子夹菜为“移箸”。称吃饭时把箸子含在嘴里为“含箸”。这些均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表现。将箸子接触的食物全部吃完则是有教养的表现。  碗:原始的碗称烷、琬、惋、盏。土制作称琬、金属制称碗、木器称惋、陶制称碗。日本《延喜式》就列举了“土碗、陶碗、朱漆碗、铜碗、大碗、中碗、小碗、平碗、咎付碗、丸碗、片碗、有盖碗、天盖碗、饭碗、羹碗、茶碗、水碗”等,可见日本的碗多为木制。直到今天,日本人使用的碗仍多为木碗厂制造的多为木制。直到今天,日本人使用的碗仍多为木碗厂制造的木质碗。日本人称陶瓷为石餐具。过去每逢婚葬嫁娶之日,日本人则使用涂上漆描着图案的木碗。大户人家为应付特殊需要,往往要准备30份或者50份餐具。没有那么多餐具的人家,往往从本家处借用。各村往往备有全村公共的膳碗。直到今天,日本人仍保留着正式场合使用涂漆木碗的风俗习惯。  濑户物,唐津物:东日本人称陶瓷器为濑户物。西日本人称陶瓷器为唐津物。这些名字均为陶瓷产地。日本最原始的陶瓷器是公元前的绳纹式陶器及弥生式陶器。尽管弥生式土器的种类不多,却已经包括了碗、皿、高坏、壶等。近些年来日本考古工作者从平城京遗址中相继挖掘出大量陶器。五世纪从朝鲜传入的木制转盘造形法。是日本登窑的须惠器做法在日本广为流传。由于在木制转盘上造形,所以很容易变化花纹,奈良时代北起秋田、南至大分都有制须惠器的烧窑。后期的部分须惠器以使用釉,但大部分仍为坚硬的素烧陶瓷器。《延喜式》中所指“陶器”便是须惠器。  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日本人从中国传入涂釉法。以爱知县为中心,大量生产中国式陶瓷器。镰仓时代至室町时期中国陶瓷器经镰仓、博多输入日本,这给濑户陶瓷业以很大的影响。其中的天目茶碗就是较突出的代表。位于濑户附近的常滑地区烧制许多大壶。当时社会上已广泛使用这种大壶装水、盛酒。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随着饮茶的流行,社会上对茶具的需要日趋增加,这时有大量朝鲜陶工来到日本,建立了京都的乐烧、山口县的秋烧、鹿儿岛县的萨摩烧等体系,并制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一部分从唐津移住北九州地区的朝鲜陶工烧制了大量的日用陶瓷,这种陶瓷被称为唐津烧。此外,另一些朝鲜陶工在日本佐贺县有田地区制造出白瓷,俗称“有田烧”。在日本用白底蓝花瓷碗吃饭的,只有庄户人家。所以直到今天日本仍有“用濑户物吃饭成不了大器”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