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清华的来历和历史? 书的来历和历史?

一、清华的来历和历史?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清华大学校庆日即是以这天为准,考虑到校友能够参加校庆的实际便利,决定以每年四月最后一个周日为校友返校日。今天是清华大学108岁华诞。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学制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完全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开始向完全的大学过渡。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

二、书的来历和历史?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与书中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变换出有声有色的人和事物,可以是催人泪下的悲剧人生,可以是万千欢喜的人间小团圆,可以是大气磅礴的历史记录……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历史上书的由来又是如何?

书雏形——甲骨

今人所见的典籍,最早要属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其次是周代的金刻和石刻。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古代先民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也可以说这些甲骨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雏形。

正式的书籍——简策”(或简牍)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或简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也有少部分用木板作材料,称之“版牍”)。古人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通常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因为材料的限制,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古代称之为“编”。简牍类的书籍在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发现,如在孔子宅里发现的《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等。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

图书历史的大变迁——纸书西汉时已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能书写的纤维纸,使用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杆、布片做造纸的原料,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纸张的出现,使书写,携带更方便,成本降低,是图书史上一大进步。当造纸发展初具规模后,人们抄写文字,再把纸张黏贴起来,成为卷轴。这就是卷轴装。

从纸张发明到隋唐时代,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式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使得书籍传播效率得到空前发展。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为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布衣毕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昇比德国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的书籍早近四百年。到了印刷时代,印版是长方形的,印面也是长方形,进而书册也被装帧为长方形。

图书主要作为文明延续和文本复制的一种载体,图书更多的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子书,有声书等等大大的丰富了保存信息的手段。未来,我们相信可以看到书的不同形态,它还将会持续演变。

三、象棋的历史和来历?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究其源头,众说纷坛,尚难断论。战国时期宋玉所著《楚辞》招魂篇里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说法,提到了象棋。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但当时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现代形制的象棋。  

    到了唐朝又增加了車,马,卒,将。到了宋朝,由于火炮的发明,象棋之中又增加了炮。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象棋之中的炮也有石字加包字的写法,也就是“砲”这个字,其实它所代表的是古代炮的雏形,也就是类似于抛石器。在战争中,有武将也有文官,有谋士和宰相等文官,后来又增加了士和相。   

     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经》,并集合百官在朝廷进行讲解。文学家庾信曾作《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那时期,“象戏”在宫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现代形制的象棋。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第六十九卷.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很流行下棋了。

四、历史的来历和由来?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

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和两千多年的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五、心经的来历和历史?

《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一般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

心经主要被西域龟兹鸠摩罗什、中国河南的玄奘翻译而出。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心经》译本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翻译的,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取经17年后,回到长安译出了《心经》。那个时间大概是公元645年~

六、萝卜的来历和历史?

有关萝卜的起源问题,学者仍意见不一。德康道尔认为,萝卜的起源地为西亚细亚,而由此传到世界各国。萝卜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其效用不亚于人参,故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萝卜的。

七、饼的来历和历史?

是英国人发明的。

150多年前,比斯开是法国的一个海湾,在150年前,有一艘英国的货船在比斯开附近的海域航行,天有不测风云,不料遇上了狂风暴雨,有一艘英国帆船在比斯开附近的海面航行,被礁石撞了一个洞,海水灌入船舱。在这危难关头,船员们划着小船,登上荒无人烟的孤岛。他们把这些东西运到小岛上,用面粉拌和奶油、砂糖、捏成小面团,在火上烤着吃,香脆酥甜。船上的人划着小船带着食物到比斯开上,由于食物和海水混合了,人们就把它们揉成小面团,在火上烤着吃,没想到竟然很好吃。

他们被救回国后,为了记念这次遇难,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做出了许多小面饼,把它叫做"比斯开"。这样“比斯开”逐渐流传开了。有人根据大致发音,翻译到中国来,就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饼干

八、开原的来历和历史?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北古城,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南部,辽河中游东测。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西长89.4千米,南北宽86千米,总面积2824.78平方千米。开原东部属长白山余脉,林木茂密;西部为松辽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地质特征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地名由来   元太宗七年 (一二三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 (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 (一二八六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 (一三八八年),开元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 (今辽宁开原老城),并改元为原,“开原”名称由此而来。开原老城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辽北古城”之称。

九、风筝的来历和历史?

来历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风筝意味着:求富、长寿、喜庆、吉祥。

历史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十、和园的来历和历史?

和园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国际青年文化公园,为原清代徽州府何相府,该园旧主何如宠曾于南京为官,后异地保护迁建于南京,并后取谐音命名何园。

和园毗邻长江,与南京青奥中心和南京青奥村隔路相对,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江西婺源迁建而来。为明末崇祯年间大学士何如宠宅地。门前的桂花古树为修筑公路时移植,树龄已超过二百余年,是南京河西罕见的桂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