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保存需要密封吗? 瓷器能保存多久才腐化?
一、瓷器保存需要密封吗?
不需要
瓷器储存时要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要有海绵或泡沫垫。不可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海绵或泡沫隔开。陈列瓷器时,要放在固定的木架上,如实木做的博古架,不要用玻璃做的陈列架。因为瓷器很脆,容易碎,所以要防震、防挤、防压、防碰撞,在展示贵重瓷器时可用透明的尼龙线固定其上部。
二、瓷器能保存多久才腐化?
这个看保存环境和日常养护了。你放户外风吹日晒,很快就完蛋了。而且不知道你所说的瓷器是什么年代的,釉面如何。如果妥善保存的话,可以放很久的,看看故宫的展品就知道了,明清两代的很多。
通常,博物馆的保存方法,一般是用干燥的布条和絮状丝质品封木箱保存,然后一年或两年检查一次,保养时,用酒精软布条,青青擦拭,然后在完整的放到木箱中,继续封存除非有展览必要,一般不会离开库房!有条件的藏友可以参考一下!而我们普通的藏友不需要如此收藏,只需要放置在干燥的,温度不太高不太低的书房,或保险柜中,就可以了,定期检查,擦拭!就能完好的将自己的藏品,收藏好!
三、瓷器能保存多少年?
保存恰当可使用五百年以上。
陶瓷器是日常使用的器具之一,具有样式精美且耐用的特点。日常使用的陶瓷碗,不磕着碰着,使用方法恰当,使用寿命可长达五百年以上。陶瓷碗保存和清洁方法恰当,是不需要频繁更换的。
不磕碰损坏的话没有寿命年限,釉上彩一般容易磨损脱落寿命一般在六至十年左右,还得看实用的实际次数而定,低温釉的陶瓷器.烧成温度不高,使用时受热容易开裂所以使用年限也不长,一般三至五年。
四、如何烧制瓷器?
一)采集、粉碎瓷石瓷土:
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二)陶洗澄淀细瓷粉:
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三)制作瓷坯:
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当然制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如由先古时期的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四)装饰绘画:
坯胎成型后,匠师们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五)均匀上釉:
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例如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坏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六)入窑烧成:
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五、瓷器如何切割?
可以利用陶瓷切割机对陶瓷进行切割。 电机直接驱动锯片进行陶瓷切割的机器。电动台式工具一类。电机的转速达到2900转/分钟,以满足陶瓷不崩边的要求。同时配上水泵,对锯片和材料的灰尘进行淋水和冷却,以延长锯片的寿命和降尘。
工作原理是利用烧制陶瓷结晶体排列的物理特性,用超硬合金刀轮在瓷砖表面均匀地割出切割线,然后用力学的杠杆原理使机械力沿着切割线传导而断开,如同切割玻璃一样,切割效率极高。
六、瓷器如何断代?
回答如下:瓷器的断代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时期: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中国东汉时期。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都有不同风格的瓷器出现。
2. 生产工艺:瓷器的生产工艺也是一个考虑断代的重要因素。例如,汝窑、定窑、官窑、景德镇等不同的瓷器生产工艺和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3. 艺术风格:瓷器的艺术风格也是断代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时期的瓷器在设计、装饰、图案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
4. 质地和釉色:另一个区分不同时期瓷器的方法是分析其质地和釉色。例如,唐代的瓷器通常有灰色或黄褐色的釉色,而明代的瓷器则更多地使用了白色釉料。
总的来说,瓷器断代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时期、生产工艺、艺术风格、质地和釉色等,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七、如何粘瓷器?
将瓷器和黏土混合在一起,然后用刮刀将混合物刮成薄饼状,然后将瓷器放在上面,用胶带将其固定在一起。
如果瓷器需要固定得更强,可以在黏土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泥或胶水。
八、如何修补瓷器?
修补瓷器方法,主要步骤
1、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
2、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
3、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
4、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
5、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6、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
7、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过去使用的粘接剂多为天然植物胶,修复后的瓷器接缝有易变色缺憾,一眼就能辨出做过“手脚”。现在粘接时,多使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容易变色,手感,观感均跟原来的器物没什么两样。而且后补的材料敲击时,也有瓷化很好的金属声。
8、对修补过的地方上釉,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配制好瓷釉,一般是将硝基漆与三倍乙酸乙酯调匀,如果原物件釉子泛青或者泛土黄,就需要加点丙烯漆颜料,在小玻璃杯中调匀。
9、色要准,上釉动作要干净。一般用精制不掉毛的毛笔剪掉笔尖,舔成平锋。运笔要快要匀称,一笔到位,尽可能不重笔。要补青花的,先上一层薄釉,在釉上画青花。接着再上—遍釉子。上釉需根据原瓷釉面的厚薄,反复进行,直到与原器一样。 10对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好的青花白釉瓷,最好用补牙的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和牙粉,其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瓷化效果好。用这种树脂材料,不能采用马弗炉加温复烧固化,因为胎和釉容易受热炸裂。所以只能采取牙医用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
九、如何鉴定瓷器?
鉴定瓷器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器型、器形、器物纹饰、器物釉色、器物重量、器物胎质等等。以下是一些鉴定瓷器的基本方法:
1. 观察器型:瓷器的形状有很多种类,包括碗、盘、壶、瓶等等,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特定的外形特征,学习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鉴别瓷器。
2. 观察器物纹饰:瓷器的纹饰种类繁多,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线索来鉴定瓷器的年代和产地,例如明代的青花、清代的五彩、粉彩等等。
3. 观察器物釉色:瓷器的釉色也是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从釉色的明暗、厚薄、平整度等方面来判断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品质。
4. 观察器物胎质:瓷器的胎质不仅反映了其制作工艺,也与其品质有关,可以通过观察胎质的颜色、质地、纹路等方面来判断瓷器的价值。
5. 测量器物重量:瓷器的真伪也可以通过测量重量来判断,因为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的瓷器重量是有差异的,这可以用来排除一些赝品。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鉴定瓷器的方法,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瓷器鉴定师,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十、如何卖瓷器?
可以去当地的古玩市场交易,也可以网上售卖。网上卖的话价钱相对高点,古玩市场卖的话相对便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