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土沁真假鉴定方法?
一、瓷器土沁真假鉴定方法?
鉴定瓷器土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是听声音:新胎声音硬、脆,而老胎铝含量较高,具冷性,敲打时声音沉闷;
2、再看光泽:新瓷有高光点,光 亮刺眼,而老瓷光从内发,黝亮养眼;
3、最后可用弱酸洗胎:刻意做旧的新胎一洗就露出了本来面目,而老胎表层不能轻易洗掉。还有一种用胶搀和杂物的方法特殊做 旧,不容易洗,需综合分析再做判断。
土沁于老釉上的附着或渗透,既取决于釉质的结构,又取决于土壤的成分,大致可分为物理性附着和化学性渗构,从而表现出各种形态。土沁的各种形态我们就不多说了,玩家都观察过。土沁形成的难易依土壤的酸碱性和综合腐蚀性以及是否具备水介质的传递而决定。
扩展资料: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土沁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沁。土沁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严重。
当然也与存放环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关;也与器物本身的多元用料、制作和所存放的地质的铁等元素含量不同有关。而在我国特定地区的特殊树种根须沁于器表的也有。
我国幅员辽阔,土质结构多种多样,酸碱等沁以及现代工业的微沁也是存在的。出土器会出现其特殊的变化。因受沁而气泡破裂,以及二次开片等,因受沁程度不一,也会使釉表发生另类变化。因而,不能以某一种环境下的器物之沁作为通用标准来试行运用,而要客观公正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二、如何鉴定瓷器真假?
一、观察瓷器胎土是否经过人工淘洗
明清瓷器在制作上比较追求工艺和程序,像胎土的处理上,一般会经过人工淘洗,烧制出来的胎质也会显得尤为干净。由于时间的沉淀,这些个老瓷器的胎质看上去既有粉状,又有细颗粒状。
二、观察胎的密度有无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
古瓷器在制作时都会经过人工调泥,经人工和泥制坯烧出来的胎密度适宜,无密度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反观现代的仿品瓷器,制胎所用的泥是炼泥机炼制,烧制出来的胎密度过大,拿到手里有过重的感觉。当然,仿冒品也有用灌浆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过于疏松,拿到手里有过轻的感觉。
三、观察胎体的厚薄程度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时期的胎体相对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间的胎体则相对较薄。把握好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
三、元明清瓷器真假火石红鉴定方法?
收藏古陶瓷的朋友,都会对“火石红中”在鉴别元、明、清瓷器真赝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近年来随着人工仿制的火石红越来越逼真,如何区别真假火石红也就日益为收藏古陶瓷的朋友所重视。
(1)真火石红的特征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
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2)假火石红的特征
假火石红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经高温析出二次氧化而成,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垫片等所含铁质经二次氧化而附着于瓷器露胎处的,它是现代仿烧者在瓷器烧制前用富铁浆涂抹或者用含铁质较多的细沙、谷壳垫在器底烧成后而产生的。色彩浅淡,分布散乱。
(3)真假火石红的不同点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注意事项:
应该强调的是,火石红不是鉴别古陶瓷真赝的唯一标准,一定要整体观察、综合分析器物的全部信息资料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四、真假龙泉瓷器鉴定方法是怎样的?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长些陶瓷文化。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瓷、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花瓶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
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
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
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陶瓷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
五、如何鉴定老瓷器真假?
鉴别老瓷器的真假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鉴别。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识别。可以通过品鉴的方式鉴别
六、汝窑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最主要是釉色,天蓝色,釉色莹润,斜开片,60-100倍镜下气泡如稀疏如星辰,香灰色胎骨,底部小芝麻钉支烧痕,汝窑全世界一共67件,民间收藏家1-2件,宋汝官窑烧造一共20年,到南宋就有近尤难得的说法,可见汝窑的稀少!
七、如何鉴定唐三彩瓷器真假的方法?
唐三彩不是瓷器,是陶器。唐三彩的辨别真假的几个重点:
1. 唐三彩真品表面釉层较厚,一般在0.12至0.15毫米左右,釉中气泡很少,用肉眼观察,表面裂纹不明显,更不会有横七竖八的长纹开片。由于多用刷釉法,釉面均匀,如用淋釉法上釉,也只是在器物底部釉厚处才能见到厚薄不均的情况。而真品基本没有堆积感,仿品釉面系用现代化工原料,积釉处有明显的堆积感。仿品一般开片都较大,片纹也较长,横七竖八很不稳定,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迄今为止,作伪者还无法仿出与真品唐三彩一样的“翘皮纹”来。因此,有无“翘皮纹”是唐三彩鉴定中最过硬的依据。
2. 胎体发白硬度大,模制注浆明显。真品具有坚柔粘韧的特性。基本色调为白色,也有白中略微泛黄的。露胎处手感极为细润,但硬度仍然很高。仿品通常由于原料淘洗不净,使胎质杂质较多,显得比较粗糙。有些仿品火候掌握不当,会使胎质过硬,叩之会发出类似瓷器的清脆声。
3. 赝品出土痕迹不明显,器物表面土一般轻浮在器物表面,没有层次感,没有附着力,很容易清洗掉。而真品三彩经过千年的沁腐,土壤里面的钙质会紧紧地附着在釉面上不容易清洗干净。有的赝品器物上有做出明显的银片,色泽均匀有较强的附着力而冒充经过腐蚀而生出来的痕迹。而真品的银片是因釉面含铅量过大而形成自然银片,用利器可轻易挂掉而露出釉面。谢谢
八、永庆长春款瓷器怎样鉴定真假方法?
你好,可以观察它的四周,然后看看有没有瑕疵。在光的照射下。看看有没有哪变质,或者用热水浸泡,看看有没有变化
九、怎么用简单方法鉴定哥窑瓷器真假?
1、看光泽,哥窑属于无光釉,表面呈油脂光泽,与通常瓷器的釉面的玻璃光泽截然不同。
2、看开片,哥窑开片典型特征是金丝铁线,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片纹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呈不规则分布。
3、看底足,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没有挂釉的地方,为铁黑色。
4、看气泡,哥窑器釉层厚,釉内含有气泡,像珠粒一样若隐若现,民间又“聚沫攒珠”的说法,没有气泡的哥窑肯定是假货,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最常采用的方法。
十、瓷器气泡鉴定,最新瓷器气泡鉴定方法?
1、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2、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3、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4、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5、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6、专家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600倍下观察),发现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
7、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200倍方可看到。
8、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