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瓷器上有没有蛤蜊光?如何鉴别?
蛤蜊光
红釉瓷器上有没有蛤蜊光?如何鉴别?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红釉瓷器上有没有蛤蜊光?如何鉴别?
要弄清楚“红釉瓷器上有没有蛤蜊光?”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蛤蜊光”形成的原因,在瓷器鉴定中,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做蛤蜊光。那么,瓷器鉴定中的蛤蜊光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物理光学角度来看是一种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含可见光各种频率的全色光(即白光)经厚薄渐变的透明体里外两层表面的反射后,发生光的干涉(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这种光的干涉现象,在水面上的汽油、肥皂泡、贝壳上都可以看到。瓷器上的釉上彩年久有氧化物析出形成薄膜,或在存放环境中外部物质在釉面结成透明薄膜,也会产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即出现“蛤蜊光”。
但由于各种颜料的化学组成不同,“蛤蜊光”的强度也不同。通常以绿色较重,其余次之。乌金釉、醤釉、红釉的表面通常 也有“蛤蜊光”,甚至在白色瓷器釉面上也偶尔可观察到“蛤蜊光”。
形成“蛤蜊光”大概至少需几十年。这种特有的迎光显现,避光消退的光怪陆离的光晕,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宏观特征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蛤蜊光”与“窑变”不同,“窑变”是在瓷窑中发生的,“蛤蜊光”是在使用或存世岁月中出现的;窑变是釉质色彩的变化,蛤蜊光只是釉表面的浮光,而且这种“薄膜干涉”的现象虽然有色相显现差异,但并不严重,因此“红釉瓷器上确实可以有蛤蜊光”,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至于说“如何鉴别?”,由于“蛤蜊光”不过是可以逆转、可以复制、可以再生和可以取代的非本质、非规律、非普遍性的“宏观浅表性外在特征”,严格来讲是不可以当成不可逆转、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本质规律特征而当做鉴定的依据、尺度标准和规则来使用的,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的多重错误,因为有没有“蛤蜊光”仅仅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已,何况也绝对不是所有的瓷器品种都有、全有和必有“蛤蜊光”!“蛤蜊光”仅仅是极其特殊、极其个别、极其独特的遭遇和情况而已的呢?
上几件网上“红釉瓷器”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