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浅绛彩和粉彩有什么区别?

浅绛彩是景德镇于清末民初时烧制成功的瓷器新品种,所谓的浅绛彩,是一种借鉴元代画家黄公望绘山水的技法,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纹饰,施淡储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或淡蓝等彩,经低(700℃左右)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从烧制工艺角度看。浅绛彩所用之彩料与粉彩大致相近,烧成温度也一致。然而它们之间仍有质的区别,两者区别在于:

①粉彩之黑深而亮,浅绛之黑浅而淡,其烧成效果似水墨浑化,别有韵味;

②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含砷的不透明白色料)打底,浅绛彩不用,而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浅绛则无;

③清代粉彩艺人由于分工细,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数只能专工一种题材,浅绛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

④清代官窑粉彩由宫中发样,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故很难表现出艺人的个性,浅绛则从图稿设计、勾画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达画者的风格与个性,因而粉彩为局部分工合作的产物。而浅绛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浅绛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图案,浅绛则多借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故粉彩“工”而浅绛“放”。除上述之外,浅降彩瓷还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因为它首次使中国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诗、书、画一体的优良传统表现在瓷器上,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也为近、现代的新粉彩瓷创造了新模式。

请问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都是釉上彩作品吗?

五彩有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釉上粉彩。斗彩是釉下烧出青花纹饰的轮廓,例如花卉的轮廓,然后在釉上添彩入轮廓二次入窰烧出完整的图案。也有青花和釉里红或多于两种颜色的釉下五彩,较少见,有青花釉里红二色瓷,一般不称五彩,称青花釉里红。粉彩分硬彩和软彩,还有轧道粉彩。浅绛彩也属粉彩,一般多为软彩,有时用硬彩点缀。

1、粉彩:粉彩别名"软彩"因为在材料中加如玻璃白,能用中国画的的渲染技巧施彩,绘图时可以随意增减颜色的浓淡和层次,特点是色阶多,彩柔和,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能体现物体的 深浅 阴阳 向背.粉彩本于没骨画法,其所用原料,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颜色几种,如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料配成,其洋绿、洋黄、洋白,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项配成。”

以上所讲区别,一是技法,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

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白等。从本馆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虫碗和人物笔筒等彩绘相比较,我觉得,康熙五彩碗画面配合紧凑得体,花卉草虫画得生动自然,比较明五彩更显艳丽动人。但和雍正粉彩笔筒相比,五彩碗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层次感,雍正粉彩笔筒画面就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掺有铅粉并加施,施彩厚,花纹凸起,层次分明,有立体感,明显尤于五彩,这也是粉彩长盛不衰的原因。

2、斗彩:斗彩别名"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顾名思义,就是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文饰的轮廓线,烧成后用彩料填色.也有用青花做局部渲染.斗彩是釉下青花和色想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

3、五彩:五彩可以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纯釉上五彩 很容易识别,最容易和混淆的就是青花五彩.是在釉下用青花描画出所绘图案的蓝彩部分,罩釉烧成,而斗菜是以青花勾勒图案轮廓.

有很多器物时代特征不明显,需要玩家仔细观察每个细节,以免造成损失.五彩、粉彩和粉彩的名称不同,颜料也有区别,文献记载也多不同,现摘录数则于下:《》云:“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日硬彩,雍正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属以他质之淡计。”《饮流斋说瓷》日:“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逸。”

以上两例,不难看出,是说的红绿彩色甚浓厚,故日,是有粉而匀之,浅淡而美观,日软彩。建国以后,《中国的瓷器》一书把五彩和粉彩的区别说的较为清楚。文日:“古彩与,都统称。为我国的传统装饰,在技法上是单线平涂,呈色方面则浓艳而不刺目,使用颜料也是就地取材。如用皂矾(以陈为佳)作矾红,以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黄色,以铅粉石末入铜花配成绿色,以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以洋翠为上,广翠次之,以矾红为主色。

陶瓷界所说“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它以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此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绘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解放了绘瓷者的创作思路,开辟了在瓷品上题诗、落款、纪年等风气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