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空白期的瓷器是什么样子?有价值吗?
克拉克瓷
大明空白期要属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偏窑口订制款
玉堂佳器
克拉克出口瓷
一叶传芳
明代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景泰前期造型、画片有宣德遗风,青花发色偏灰,釉面泛青,釉面有明显的开片纹,景泰后半期开始,使用含碱高的釉,挂釉厚,无开片,釉质失透,底足有见缩釉、窑粘、跳刀痕,多为浅圈足,胎质干爽,较粗松,人物绘制比较稚拙生硬,有些呆板和比例失调,人物纹的衣纹、飘带大多绘成飘动状,看似逆风而行,大片卷云纹作背景,这种云气纹构图为空白期特色。空白期瓷器时代特征明显,好品存世少,有较大研究及收藏投资前景,明代民窑瓷器精品也是古瓷器收藏的硬通货,具有较大收藏升值空间。
怎么简单鉴定明代瓷器?
可以将年号款作为鉴定的依据,简单举例:
明洪武朝官窑瓷器的年号款问题
新仿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玉壶春瓶
“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年号。关于明初御窑厂建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记载的洪武三十五年,另一是清嘉庆蓝浦所撰《景德镇陶录》所记载的洪武二年。景德镇考古所已故所长刘新园曾研究过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地理位置和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实物残件,结合文献分析后确定了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应在洪武二年。
明洪武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通过研究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明代瓷器中未发现一件带有“大明洪武年制”的官窑款瓷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70余件明洪武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没有一件带有洪武官窑款,可见当今有无“洪武”官窑年款已成为鉴定要点。凡是带有洪武款识者,一定要结合胎釉、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
臆造“大明洪武年制”款青花釉里红人物故事图梅瓶
洪武瓷器的市场价值很高,在仿古瓷中书写洪武款识的瓷器较为多见。如仿品“洪武六年”款釉里红松竹梅玉壶春瓶,与真品的胎釉、造型、纹饰等方面相比差别较大,其它书洪武年号款的各种臆造品,更是要警惕。
明永乐朝官窑瓷器的年号款问题
“永乐”为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景德镇御窑厂这一时期烧造的御用瓷器在官窑款识方面较为独特。永乐青花瓷器一般是没有官窑款识的。目前仅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的内心有书“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这是唯一一类带有款识的永乐青花瓷器。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据晚明谷应泰所撰《博物要览》记载:“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遗憾的是故宫旧藏缺少鸳鸯图案者,但见有明万历仿与清康熙仿。
清康熙 仿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底款
需要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景德镇为制作高仿器物,曾将故宫旧藏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的重量、胎体厚度及工艺进行过缜密的测量和研究,所仿者相当逼真,但仿品在款识的表现和青花发色等方面与真品还是有些差距。近十几年来的仿品就更差了。
新仿明永乐青花玉壶春瓶(底)
现代仿品中,仿“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的青花瓷器较为多见,器型有瓶、罐、盘、碗各类,伪款一般都用青花书写在器物的底部,有的是在瓶肩用青花横书“永乐年制”篆书款,外围单方框或双方框;有的是在器底绘一青花火珠纹,伪款写于火珠纹中心。如果不了解永乐青花的特点,这类臆造品再经过做旧,就非常容易达到乱真的目的。
明永乐 红釉高足碗
永乐官窑款除青花款识的特殊性外,从传世品来看,在永乐白釉或红釉瓷器的胎体上还有刻划和模印的釉下暗款,均为“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笔道浑厚圆润,结构严谨,多在甜白釉瓷器和红釉瓷器的釉下显现,为永乐时期的特殊款识。
新仿明永乐甜白釉暗刻云凤纹小杯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见一种所谓的甜白釉暗花薄胎瓷器,多刻云龙纹、云凤纹,器底刻“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也有暗刻“天”字者)。这种白釉薄胎瓷器胎体极薄,犹如半脱胎,比明永乐甜白釉器、明成化斗彩器、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的胎还要薄,胎质细白,用光源透视花纹非常清晰,有不少藏家将此类器物误认为是明永乐甜白釉器,这是非常错误的。
臆造“永乐年制”款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心)
需要注意几类带“永乐”款的常见臆造品。一种是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碗内心书“永乐年制”釉里红篆书款,釉面非常光亮,其实从明代御窑厂的发掘资料来看,永乐时期的釉里红瓷器烧制得还很不成熟,传世品极为罕见。另一种臆造品常带有“赏赐”“御赐”“钦赐”等词句组成的款识,伪造成皇室的赏赐品,对于不了解永乐瓷器特点的藏家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明永乐 白釉梅瓶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美术馆收藏有两件明永乐白釉梅瓶,瓶肩部用青花书“内府”两字,运笔疏朗,古拙浑厚,为永乐时期的御用器。国内类似器物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北京市文研所曾在海淀区发掘出土一件明永乐“内府”铭白釉梅瓶,上世纪90年代北京某藏家曾在香港收购了一件明永乐“内府”铭白釉梅瓶,但这两件器物均无青花瓶盖。
臆造“内府”款白釉暗龙纹八棱梅瓶
当今市场上偶见有类似仿品,但只要稍仔细研究永乐甜白釉和青花发色的特征,是不难分辨真伪的。新仿器物还有肩部书白釉“内府”“枢府”等字样的蓝釉、红釉梅瓶,均为臆造器物。
1、胎釉
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着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如着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民窑略显粗糙,容易辨认。
2、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熟练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明代造型总的特点是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细,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至于成化时期,宫庭喜好首先选用纤巧,精致的器型,碗、把杯、罐等,大的器型宫廷较少选用。余下的和大多数大的器型推向民间市场。但大多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特别是日用器)之外,产生了压手杯,鸡心杯,倭角瓶,卧足杯,斗,水注,镂空瓷器等。例如成化时期则以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颈、耳、柄、腹、底、足、流、系、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3、色彩
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青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明代青花瓷器,在元代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当时瓷业生产的主流。明代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是青花料有很大变化。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使用进口苏青料,色浓重、绚丽、鲜艳;中期以成化为代表,使用国产平等青料,色泽谈雅幽静,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使用是回青料、色彩兰中泛紫。除青花外、还有甜白、鲜红、宝石红、孔雀绿、孔雀兰、浅黄等单色釉(也叫一道釉)都很成功。到中期前后,彩瓷有了发展,出现了斗彩、五彩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瓷器。
4、瓷器纹饰
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从绘画风格上看,无论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极为生动豪放、富于画意,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题材很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有些画面取材于锦缎上的纹饰,或受小说木刻插图影响,或取材于戏剧、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些内容尤其是在官窑器物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些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比较精细,晚期有的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但龙爪雄壮有力。画龙比较窄瘦、龙咀较长,一般都称为猪咀龙。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明代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如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纹饰多为云龙、云凤、缠枝花卉,后来出现人物、飞禽走兽、八仙、人物故事等。官窑瓷器比较工整细致,民窑比较粗放、生动。
5、款识
明代瓷器款识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
新老瓷器最简单鉴定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闲钱用于投资理财,这个时候瓷器就成为很多人比较喜欢的东西,不过瓷器的收藏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