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钧窑香炉怎么断代?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对钧窑瓷器的形容。其窑变形成的色彩斑斓的釉色,给人以神秘夺目之美。特别是人为无法控制的窑变效应,是其它窑口无法比拟的。下面笔者就钧窑瓷器的断代,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1、宋代钧瓷:整体上手重,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釉为乳浊釉,釉色有天蓝、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品种。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漏胎处多刷护胎釉。官窑器款有一到十的数字。

宋代特征图片

2、金代钧瓷:主要特征,整体做工比宋粗糙,无“蚯蚓走泥纹”及外底刷芝麻酱色釉特征,器身与器底釉色相同,器物上的紫色大多为单独的紫斑。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烈。胎质粗糙不细腻,呈灰白胎、黄白胎、灰胎等。釉胎结合处火石红明显。胎体铁锈斑较多。

金代特征图片

3、元代钧瓷:特征,胎体厚实,器型高大,无蚯蚓走泥纹、釉面有针孔,个别釉内用高倍放大镜看釉内有结晶冰花状。胎釉过度有火石红边缘。底足漏胎处无护胎釉,多为黄白胎、灰白胎、灰胎等。铁锈斑较金代少。

元代特征图片

钧瓷外型以端庄、浑朴、古朴、斯文为特征。钧瓷器皿,棱角清楚,线条幽美,文饰精练,雕塑别致。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摆设品,置之庭室,华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心旷神怡,雅致韵人。钧瓷胎质,熏陶清纯,松软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钧瓷的釉质深沉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活动感。釉中经常浮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今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誉钧瓷釉质的纯洁和釉色的艳丽。钧瓷的釉色,各不雷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却找不到两件色彩完全雷同的产品。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双配“,也是钧瓷奇特艺术作风的一个方面。钧瓷奇特的艺术作风,从来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所赞扬。钧瓷的经济价值更为同行业所注重。

怎样鉴赏钧窑瓷器?

我们把鉴赏掰开了回答,比较好解释。

首先谈鉴,也就是鉴定的意思。鉴定的目的多是为了收藏,所以从收藏的角度简单谈一下钧窑的鉴定。

1. 窑口鉴别:总的讲不成问题,因为钧窑的窑变釉特征明显,别的窑口的瓷器基本上不会和钧瓷混淆。虽然严格讲从北宋以后,钧瓷烧制范围扩大,从最初河南禹县神垕镇发展到北方众多区域,甚至河北内蒙都有钧瓷烧制,这在金元时期尤为突出。虽然各地胎土有别,工艺及常用器型不同,但要想区别这些不同地区烧制的钧瓷,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2. 断代问题。钧窑断代是个大学问,这方面的专著文章汗牛充栋。但在实践中,也还是有规律可循,各代钧瓷也各有特征,并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一般讲,北宋是钧瓷巅峰期,金钧比较接近,元钧较糙,底足差别很大。宋钧和金钧,能区别开最好,分不开也没太大关系,时代相近,市场价格也差不太多。元钧应该和宋瓷分开,从器型、修胎、釉色都差着档次,价格也差一档。明钧尚有争议。之后的钧瓷基本没断代的必要了。不需鉴,只能赏。

再谈赏,欣赏。这方面见仁见智,每人喜好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不可能有统一标准。有人喜欢大器,有人喜欢小件,有人喜欢红的,有人喜欢天青色的。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以图来说明,图一是北宋天青釉三足炉,二是北宋天青釉碗,三是80年代新烧红釉大瓶。从收藏的角度,如果把第一件出手,开车去禹州买第三个瓶一类的现代钧瓷,恐怕您需要大卡车才能拉完。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这个红釉瓶造型端庄,釉色窑变丰富,赏心悦目,在大多数人的家里摆放,都不会掉份儿。

宋官钧是朝廷禁止民窑烧造的,品质上金元钧及宋民钧是远不在一个档次,所以,论钧瓷主要是论官钧与民钧、金元钧的差距…宋官钧存世极罕见,当时金人入占朝廷盘点钧瓷就与记录完全对不上号,估计是朝廷在金人入侵前就把官钧瓷埋没了,连官窑也毁了,金人也只认留下的钧瓷作官钧了。根据前人评鉴钧瓷的著述中对比宋官钧指出的宋民钧、金元钧的不足而反证了宋官钧的优良,概述如下:

⑴金元钧:釉面润泽度不高。紫釉不能“汗漫全身”,只是局部出现。(即宋官钧:釉面润泽,紫釉“汗漫全身”,内外一律)

⑵金元钧:多数釉薄。有的釉厚但不匀,垂流。多数有明显的棕眼。(宋官钧:釉厚而匀,不垂流,不存在明显棕眼)

⑶金元钧:釉色不管深浅浓淡,达不到浑然一律。(宋官钧:釉色浑然一律)

⑷金元钧:紫斑或红斑浮于釉面,大多轮廓比较清晰,弥漫程度较低。(宋官钧:紫斑或红斑不浮凸,与釉面过渡自然而平滑,相溶程度极高)

⑸金元钧:普遍没有蚯蚓走泥纹。(宋官钧:蚯蚓走泥纹很普遍)

⑹金元钧:普遍垫烧。(宋官钧:普遍支烧)

(宋官钧蚯蚓走泥纹是很普遍的,历代都作判断官钧与民钧、真与伪的重要标志,因为宋朝廷称这纹是“地上龙”,是窑变所致,是大宋一统天下之天意,这纹绝不是今人所认的蛔虫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