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青瓷高峰的龙泉窑,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龙泉窑的起源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今浙江丽水)而得名。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造瓷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统,其产品畅销欧、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成分和烧造工艺。每个时代的胎色、质地,釉的色泽和质感,都不尽相同。
龙泉窑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色
北宋
龙泉窑在北宋时,整体技术愈臻成熟,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罐、盆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碗,盆器底较厚,挖足较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碗内刻云纹较多。南宋时期浮雕莲瓣纹较为流行,至南宋末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紧靠,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色丰润柔滑,以粉青和梅子釉青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增加了不少仿古器物,鬲,觥,琮等器,弦纹和莲瓣纹为主要纹饰
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色,圈底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较少。
元代
器物造型高大,胎色与南宋基本一致,色青中泛黄。新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划花纹略粗,线条奔放,出现褐色点彩。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无脉线突起,不同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突起。
明代
明代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以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
圈底的鉴别
1,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
2,北宋早期用拖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3,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型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这个要注意鉴别
综上所述,龙泉窑在历史上三次辉煌都与宫廷对烧造技艺的不断提升摸索有关,不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原因,龙泉窑器型花纹设计百花齐放,是中国古瓷器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
兴盛于宋代的龙泉窑 是宋代的六大窑囗之一 历史最悠久的几个窑口之一 北宋时期 龙泉窑的烧造技术师承越窑 发展一定规模 形成薄胎厚釉 纹饰形象活泼的风格 使用石灰釉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釉层比较薄 南宋龙泉窑飞速发展 独特造型釉色 展出龙泉窑系 远销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 元朝龙泉窑继续发展 远销国内外 瓷器胎体厚重 器型高大 明朝龙泉窑还在发展 随着景德镇等一批新窑口迅速崛起 龙泉窑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