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如何快速鉴定一件瓷器的新老?

题主:把瓷器拿起来往地上摔一下就知道啦:

摔不破的都是旧的——不然它怎么可能流传千年?怎么能说它是古瓷器?

能摔破的都是新的——因为破了就没用啦,当然就不会流传下来了,也就成不了古瓷器了。

这方法快速、简单、有笑、实用,你还用得着去找什么砖家鉴定?真是的!

瓷器鉴定是一个比较专业,而且复杂的问题,首先得了解窑口,其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懂得基本美学,在有器型,纹式,彩料,胎质,绘画特点,资器种类,釉上,釉下,青花,五彩,粉彩,单面釉,还是双色釉,还有各时间仿伪特点,工艺,是柴窑,煤窑,还是电,气窑。等等,都玩透喽,不容易。

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

我认为:对古陶瓷的划分等级有两种划分。一种是作为文物等级的划分,另一种是作为古玩艺术品拍卖收藏的划分。这两种划分有共同点,亦有不同点。虽然有共同点,但分别距离具体到每件古陶瓷差距很大。他们的共同点都要求是:真,珍,精,稀。文物的定级,侧重于,年代久远,时代工艺有独创性,有代表性,研究价值大。举例来说,一只鸡缸杯,艺术拍卖市场拍到二亿多,但在文物定级末必定到一级。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藏有一只宣德青花五彩盘,是由碎片拼接修复品。文物定级是一级文物。如果这样的文物拿到艺术收藏市场,可能比不上一只完美的青花碗价值的零头,更不要和鸡缸杯来对比了。原因是这种青花五彩公认的只有三件,文物来说,它珍稀,而且青花五彩是宣德年所创。研究价值巨大,而作为艺术品收藏来说,艺术性的精美欣赏欠缺。再举一例,唐代青花,高安县的元青花,许多文物定级是一,二级。而永宣青花虽然名声很大就不一定能定到文物一,二级。尽管在拍卖市场后者价格很高。总结来说古陶瓷的定级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首先要学会鉴别古瓷的年代真伪,我认为如果不知道研究青花瓷或其他瓷内的气泡就不会知道瓷的大致年代,等级就更辩别不清了。虽然瓷的种类较多,难以掌握瓷的气泡规律,但受不同环境影响后的气泡依然可以在显微镜下鉴别出它的大致年代,只有多搜集新老瓷器的对比气泡和釉面,才能知道古瓷的年代和等级。

瓷器在什么情况下表面上出现结晶体?

瓷器在古瓷的情况下,有的表面上会出现结晶体。

古瓷釉面结晶体来源多样,有瓷石、釉料、画料中各类矿物未熔或析出的颗粒。

不同年代釉面微观结晶形态多种多样,总体变化自然丰富美丽。

有汉瓷结晶体、唐瓷结晶体、宋瓷结晶、明清青花结晶、元青花铁锈斑处结晶等。

一、微观釉面中的晶体:

透明釉都是由硅酸盐透明玻璃釉所组成,由于配方、制作工艺、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釉面中会有数量不同、种类不同、尺寸不同的晶体。

釉面中的晶体有两种,一种为未熔的石英颗粒,以及石英变体,另一种为冷却时从熔体中析出的晶体,晶体的种类随釉料组成的不同而不同。

包括石英、鳞石英、莫来石、辉石类、钙长石、云母残骸、赤铁矿、磁铁矿等;釉面中晶体的存在对釉面的光泽度,透光度、强度等都有影响。

釉中各相折射率越大,越接近,则釉面光泽度越高,釉层中的晶体有时会导致釉面光泽度降低。

由于晶体的折射率和玻璃相的折射率相差很大使得光线在釉层中的散射,折射,慢反射等光学现象反复进行,产生乳浊感,玉质感、失透等。

二、矿物结晶体与结晶簇群:

当陶瓷釉层中“应力小裂纹”形成后,在古瓷入土与存世的千百年中,外界活性离子的沁入物与内部活性离子的渗出物便会在这些“应力小裂纹”的极小空腔内,共同沉积上一层“矿物结晶体”。

这种沉积有“矿物结晶体”的“应力小裂纹”团组,称之为,釉中“结晶簇群”;其主要形态有三种:

A. 绒花状“结晶簇群”【上图】;

B. 云雾状“结晶簇群”【上图】;

C. 冰片状“结晶簇群”【上图】。

1、并非所有透明青白釉古瓷釉中都能生成“结晶簇群”,釉中“结晶簇群”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产物,仅存于少数透明青白釉古瓷釉中。

2、高铁失透型釉料在正常烧制过程中也会产生“结晶体”然该结晶体属“微晶体”,与透明青白釉中的“结晶簇群”在形成原理与外型上有明显区别,切勿混淆。

部分古瓷釉中有“结晶簇群”,故其可做为古瓷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烧成的青白玻璃釉瓷器,釉层清彻透明,虽少数新瓷釉中也有未熔化极小矿物颗粒的存在,也会形成釉层内应力释放点,然其正处于釉层应力释放的初期,故其绝不会形成明显的“应力小裂纹”。

没有明显的“应力小裂纹”就不能在其空腔内沉积上“矿物结晶体”,更不会形成明显的“结晶簇群”。

古瓷釉中的“结晶簇群”,是大自然千百年苍桑岁月留下的历史遗痕,是千百年古瓷玻璃釉层内应力释放的结果,是内外活性离子沉积结晶的产物。

透明青白釉古瓷中“结晶簇群”的生成,与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用釉中有无明显“结晶簇群”来鉴别一件瓷器的新老,是绝对科学可靠的古瓷鉴定方法。

故凡青白玻璃釉瓷器釉中有明显“结晶簇群”者,必“古器”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