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陶瓷上可以烧出各种美丽的颜色?
陶瓷表面有一层光滑的玻璃质,叫做釉。通过在釉中加进各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烧熔后就会显出不同的色彩,称之为釉彩。
我们每餐用的饭碗和碟子,表面有一层光滑的玻璃质,叫做釉。在釉中加进各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烧熔后就会显出不同的色彩,称为釉彩。
制作一件瓷器,先得用瓷土制成坯,放进窑中煅烧,制成素烧瓷。素烧瓷有很多极小的小孔,是会渗水的。在素烧瓷上,涂上一层釉料,釉料烧熔后覆在素烧瓷上,就成了雪白光洁的瓷器。
如果在雪白的釉上,用釉彩绘上花卉、人物等图案,经煅烧熔化,一个有美丽图画的瓷器就诞生了。釉彩是几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
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中国曾经是瓷器的代名词, 所以英语中 “瓷器” 一词, 就和“中国”一词相同,都是“CHINA” 。
青瓷辨别方法
一、看釉面要培养自已能区别火光、哑光和宝光。新器釉面“贼”亮,称为火光;吃了酸液称成哑光;在一般的情况下,瓷器出产年代越久,釉光不是越来越失色,而是越来越“醇”,这称为宝光。多看、多比较会有收获。
二、出土不久的青瓷脚沿线会有白色粉末状“汗花”的残留。
三、有的瓷器釉面会有“土吃”现象,真土吃虽有严重与不严重之分,但不管怎么样,全器土吃不可能步调一致,应该是没有规律,很自然,有天工自成之感。
四、施玻璃釉的瓷器,尤其是釉面较薄的,会出现片纹。这种片纹随着釉的厚薄不匀,会有过渡感。釉薄的片纹周边会有卷翘感,在光线下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折射现象。
五、由于胎料较粗,底部露胎处,随旋转轴心时有出现“慧核”和“慧尾”的现象。“慧尾”不能太长,因为那个年代的轮转速度不可能很快。
六、釉面厚薄不匀,或有流釉、结釉,应属正常现象。
七、限于那个年代瓷土淘洗的条件,露胎处应有不同程度的火石红。
八、器物表面若粘有土迹,用水一冲就掉或用水永远洗不掉的,都要仔细审视,前者为泥浆,后者为胶类。
九、以上几点要综合考虑,不要光顾一点,不及其余。
五彩是哪些
五彩,是指青、黄、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
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赤、黄、绿、蓝、黑、紫。
发展历程: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各色颜色釉器及各种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由于康熙时新创了粉彩,五彩历史久远,故而康熙五彩又称为古彩。粉彩的特点是色彩绵软柔和,俗称软彩;五彩的色泽明亮,所以康熙五彩又称硬彩。 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所见多为小件器,画意较精细,不似康熙五彩粗犷豪放。乾隆以后则基本上不见单独的五彩瓷器,而多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
现代五彩陶瓷多数为多于五种颜色的五彩瓷,而仍然保持着传统手法的只有宝瓷林瓷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