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底足削切足是什么特征?
明代景德镇窑生产的瓷器的圈足比较复杂,器足形式比较多,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无论什么形式的圈足都切削的十分干净利落。
您这个问题,问的太宽泛了,基本没有人能回答的,首先,明白瓷器除了景德镇的青花瓷之外,还有北方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窑系,云南的建水窑产品,甚至,安南窑(越南)产品,福建各地的地方窑产品,这么多产品,这么多产地,底足的旋削都不样,没办法一一描述,抱歉了,尽量把问题描述清楚好一些[祈祷][祈祷][祈祷]
如何从流部和底部鉴定一件瓷器的年代?
以下为实战古瓷鉴定家、教育家伍秋鹏老师的鉴定经验总结:
器物的流指的是壶类的器物的壶嘴,流可以作为鉴定器物也带的一个参考依据,比如唐代的执壶,在唐代中晚期的时候是短直流,五代和北宋时期发展变成弯曲的长曲流。通过流鉴定瓷器的真伪,主要是看流的造型特征与真品是否符合。另外有一个关键之处,是看流里面的灰尘或者泥土的特征是否符合出土或传世老器物的特征,通流内的脏色或者泥土来判断是真的还是假的。
器物的底足,也是在瓷器鉴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位,通过器物的底足特征可以判断一件器物,它的年代是什么时候的。比如唐代的碗,玉璧底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时代越晚至五代、北宋时期,玉璧底就变成玉环底,然后再变成圈足。北宋中晚期碗流行高圈足,到北宋晚期、南宋时开始就变成矮圈足。
通过器物的底足鉴定瓷器的真伪,一是看这个胎质是否是自然老旧的,如果是出土器物,就看这个出土的痕迹是否自然,如果是传世的器物,就要看底足露胎的地方的胎质是否是老旧的,脏色是否是自然的传世的特征。此外还可以看底足的磨损痕迹,是否是自然的。另外一点,还可以通过底足的修足,来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特征,修足是否流畅 。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明流和底足鉴定瓷器上的作用,具体的东西要具体分析,因为每个窑口和每一个时代的东西,它都有自己具体的特点,所以要结合实物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配图:1-2南宋龙泉窑盏
3-4新仿南宋官窑瓶
从鉴宝学的[大笑][大笑][大笑]:底部刻字从元青花,明宣武开始,清更不用说了。宋朝以前底部没有刻字,现学现卖[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