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什么文化

一、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什么文化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玉猪龙的造型为猪首龙身,主要有_形玉猪龙和C形玉猪龙两种,又名玉兽_。是我国古代对发现于红山等地的一种玉器的称呼。

二、猪,龙还有蚊子的幼虫,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它究竟是何物?

关于龙,它是中华民族永不忘却的图腾和象征。而中华有龙最早的证明,是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在遥远的红山文化时期遗址上出土了一条玉雕的呈现英文字母“C”形状的玉器,它就是――“中华第一龙”。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它被称为“玉猪龙”,至于“猪龙”身后的秘密就让我们今天去一一揭开!

C形龙(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玉猪龙此类兽首虫身的玉雕是红山文化遗址的常见之物,但它却不见于中原地区的其他文化。就其形象而言,它与目前所知的任何陆地上的动物都不太相似。

但从出土的位置来看,它对于当时人们的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它反复的出现在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其尺寸有大有小,小者七八厘米,大者有十五厘米左右的,它们都有一个佩戴的钻孔,从出土的位置判断,它们应该是佩戴于胸前,而非佩戴与腰际。

玉猪龙

玉猪龙上面的动物头顶上有两个大耳朵。这些耳朵大多呈不太规则的椭圆形,但又个别耳朵被制作成三角形,都有一对张开的圆眼睛,有的眼睛被制作成一道短浅线,好似在表现出一种睡眠的形状,额前和鼻子上都有好几道约略平行的长洼线,大致表现褶皱的脸部,身子蜷曲。通过以上描述以及实物应证来看,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到底是要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它的寓意是什么?

迄今为止关于这个动物形象也没有定论,大多数学家认为它是龙,又因其头部像猪,故称之为猪龙。根据考古学的经验古人从不会作没有根据的幻想,如此一再出现的动物形象肯定不是先民们想象的产物,它最初的造型肯定是基于实际的事物。通过出土的甲骨文中“龙”字形象和《说文解字》相关资料的考证,出土于红山文化时期的这件身上无鳞片,尾巴弯曲,头与尾相向的动物绝对不是龙,倒有点像“O”,O在甲骨文中头部凶恶,身子蜷曲,头尾相向,此字在殷商时期有去除疾病或灾难的意思,如甲骨文中载“有疾身,不其O”“妣庚O王疾”意为:身子得了疾病不能够去除吗?妣庚能够去除王的疾病吗?

玉猪龙

甲骨文学者认为O是蚊子幼虫的描画,而在《说文解字》中O被解释为小虫。那么在远古时代的先民为何认为蚊子的幼虫会有去除的意义呢?答案是:蚊子叮人吸血,虽不会痛,但能传染疾病,人们很想消灭它,但蚊子长大会飞之后是很难被消灭的,要想消灭蚊子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幼虫时代消灭它们,因此蚊子的幼虫就有了消除的意义!

当先民们佩戴上玉猪龙之后,它的头略微下垂,很像蚊子幼虫寄生于水上的形状,研究者认为先民们佩戴这种玉雕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装饰,更多的是护身和祈求的目的,如果它在后来的研究中被证实确实是蚊子的幼虫的形状,那么就可以断定很多因素,第一、五千年前的辽宁、内蒙古地区的气候比现在要温热;第二、红山时期的人们体毛已经基本退化了很多(已经难以很好的抵挡蚊子的侵扰);第三、就是当地的人们曾被蚊子所苦,因此他们佩戴这种形象的玉雕,以期达到庇佑之效。

玉猪龙

而这种领悟到蚊子是人体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媒介,并且通过去除蚊子的幼虫来达到去除蚊害的这种思想的形成,足以见得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们的洞察力

  

这个就是当时的人们在对自然界认知较低的情况下自己想象出来的事物。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就是四不像。你觉得这个玉猪龙是不是也类似呢?

这个应该是一个意念想象出来的物体,或者是神物。现实中并未出现的东西,例如我们所说的那个凤凰,也是一个神物,但就是没有被看到。

玉猪龙的价值肯定是很高的,因为它是一个图腾,这个词汇感觉就是西方传进来的,感觉就透着那么别扭。图腾是不可描述的,现实中未必有。

古代没有现代各方面发展好,也局限于对各种事物的了解,很多的时候,都是靠着猜想而来的。而玉猪龙在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物种能够说明,也是只能推断,或者玉猪龙和猪以及龙都没有关系。

三、玉猪龙是什么?哪个年代?

汉代玉猪

汉以前,新石器时代诸多古文化中几乎没有写实性的玉猪发现。曾侯乙墓是我国藏玉最丰富、最精美的战国大墓之一。龙凤纹十六节玉佩、玉剑等,都是国之瑰宝。圆雕猪形玉H的出现,当然是我国早期写实玉猪的珍品,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仅仅是置于墓主口中牛、羊、猪、狗、鸭、鱼等21件微型玉H之一。青白色,微黄;腹、足部杂有黑色;并灰白沁色。通体抛光,琢磨精细。玉猪的长吻前凸,肥头大耳,贴地大肚,圆臀矮脚,比例准确,造型生动,活脱一头家猪的形象。长约2厘米。

同样是战国玉猪,在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叠人踏豕玉佩上,一头大猪被三个人“众”字形叠压在脚下。三个人均大圆盘脸,五官几乎撑满脸庞,衣裙整齐,袖手而立,神态木然,其寓意难以捉摸。玉人脚下这只玉猪的造型轮廓是张口、甩尾、向前狂奔的姿态,但细部的刻画比较抽象。耳、腿用云涡纹表达,身上的色斑用斜格纹填刻。动态如此强烈的玉猪造型十分罕见。

如前所述,汉代的玉猪是最丰富的,数量之大、用料之优、工艺之精,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玉猪之最。

江苏海州网疃庄西汉玉猪。黄玉,质地细纯,光亮滋润。桃形耳,斜向一刀示耳涡,用纤细的游丝毛雕勾勒出双眼皮,尾部穿一小孔。山西太原尖草坪西汉玉猪。青玉,杂褐红斑点。很特别,腿脚未加刻琢表示。尾部穿一小孔。江苏扬州杨寿宝女墩新莽玉猪。青白玉,质地细腻,光泽明亮。桃形耳,吻下尾部穿小孔。陕西西安红庙坡东汉玉猪。青玉,温润晶莹。单眼皮特别细长,吻下尾部穿小孔。陕西西安北郊东汉玉猪。灰白玉,光洁纯净。用直线划出三角形眼,吻下尾部穿小孔。汉代的玉猪形式略有变化的,如山东济南王陵西汉玉猪。“汉八刀”工艺仍然沿用,但明显不占主导地位,只在颚脚、腹脚的分界线上。许多地方如腿腹、肩脊等处的结构变化,采用细刻线条勾勒表示,耳朵呈隐起状,耳涡仔细磨出,整头猪的轮廓线变得圆浑饱满,更趋写实风格。玉猪受沁严重,鼻损处钙化为鸡骨白,原玉本色几乎看不到。玉猪变化较大的如山西朔州西汉玉猪。小耳、小脚,几成甲壳虫状。没见惯用的“汉八刀”工艺。灰白玉,受沁严重。汉代玉猪形式上变化最大的,如陕西长安茅坡西汉片状玉猪。青玉,部分土沁。完全没有“汉八刀”的工艺痕迹。用毛糙的线条,十分具象地勾勒出一头长吻、獠牙、菱形目、细长耳、回卷短尾、倒冲刚鬃的、狂奔乱窜的野猪形象。

很奇怪,玉猪在汉代盛极一时之后,突然变成了稀有品种。转自: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红山文化的,祭祀的图腾。

红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