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汝窑瓷器? 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
一、怎样鉴定汝窑瓷器?
1 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据陶瓷专家宋伯胤先生考证,留传于世的汝窑瓷器共六十五件。近几年来关于汝瓷的收藏和研究, 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藏友探讨:
看法一:汝官窑与汝窑的概念要分清
长期以来,考古界与收藏界的专家权威们都对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青如天”,即釉色如雨过天青。“面如玉”即器表有玉石般的质感,釉光莹润如玉。“蟹爪纹” (图4)即是指器表的开片尤如蟹爪,呈不规则状交错,且裂纹很细(此解释我有不同看法,有待推敲,下面再谈)。“晨星稀”( 图6) 即是指釉中的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芝麻挣钉釉满足”( 图1)即是满釉裹足、足底部用细如芝麻点小的支钉支撑着烧。汝窑瓷这些胎釉特征文献有记载,又为出土物所证实,是鉴定汝瓷的要领。
强调汝窑器的上述特征是其精品所有。汝窑烧制始于宋初,盛于北宋晚期。窑口在河南的宝丰、临汝等地,其中的宝丰清凉寺窑在北宋晚期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作为御窑,专为宫廷烧造瓷器,是“贡器”,所以有官窑性质。其造型端庄大方,古朴典雅,工艺考究,胎质细腻,应该称作“汝官窑”。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意思是:汝窑中有玛瑙末为釉的器物是宫中的专用瓷,非宫中用瓷不准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精品选送入宫, 经御选后不合格的器物才允许出卖,实属难得之物。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故有“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溶而不流,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世人对汝瓷又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赞美。尤以器表细小开片密布,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星晨,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之风采。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为其它窑口所望尘莫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被专家定论的所谓存世量只有六十五件的传世汝窑器,就是“汝官窑”。
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瓷会出现文献中所说有“八种颜色之多”的釉色,有天青、天蓝、豆青、卵青、粉青、月白、虾青、艾青等。其中最成功的颜色为天青色,最好的为天蓝色。现今的鉴赏家多以天青或天蓝为标准色,其他颜色的汝窑瓷多不被承认。我认为这样的鉴定结论未必正确, 汝窑与汝官窑的概念被这些鉴赏家搞混淆了。他们将鉴定汝官窑的标准用来鉴定汝窑瓷,这合理吗?北宋汝窑烧制时间短,烧造的贡品(汝官窑)的确因稀而贵,但决不能仅仅将汝官窑鉴定为汝窑瓷,而将明明是汝窑烧造出来的瓷器采取“一票否决”。
中国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到现代。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这些著名的瓷窑都为朝廷烧造瓷器,供皇帝和大臣们享用。考古界与收藏界一般称之为“官窑瓷器”,简称官窑。作为大窑场,各个瓷窑还烧造更多的供民用的大路货即商品瓷,这类产品在数量上要比贡瓷大得多,即所谓“民窑瓷器”,简称民窑。送入朝廷的瓷器一般讲都是精品,但朝廷还要挑选,即“御拣”,御拣合格后留用,不合格的或销毁(如钧窑器),或“方许出卖”(如汝窑器)。
宋微宗赵佶是北宋历史上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即位,在位二十六年。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赵桓替位,仅两年后南宋皇帝赵构,即宋高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即帝位于临安(今杭州)。赵佶是北宋的亡国之君,但在艺术上却极富天赋。尤其是他的书法绘画创作,可以说是彪炳千秋的。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中晚期约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按时间推断,大部分是在宋微宗赵佶亲政的时期。赵佶的审美观也就决定了御拣的合格与否。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内曾有“故都时,定窑不入禁中,惟用汝器”的记载。北宋出现“弃定用汝”,可能与赵佶个人的审美观有关。因为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幽玄,正合微宗之意,史籍中曾有赵佶作青词的多种记载。“弃定用汝”也正是这种崇尚青色的审美观的反映。作为艺术家,赵佶对汝瓷除了有釉色(色彩)的要求外,还会有造型的要求、纹饰的要求、材质的要求、肌理的要求……。艺术家对艺术品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的这些审美要求也就决定了北宋宫中汝窑用瓷必须符合“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的标准。
汝窑宫中用瓷不合格的器物是可以出卖的。这些“不合格”的汝瓷是作为贡器要求烧造的,都是“玛瑙末为釉”的,应该肯定是具有“面如玉,蟹爪纹(无纹者尤好),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 特征的!只不过“青不如天”、瓷器的造型、纹饰不符赵佶的审美要求罢了(恕不展开分析)。人的审美观是各不相同的。赵佶是皇帝,他偏爱天青色,就决定了汝官窑的釉色必须是“青如天”。可能赵佶不喜欢在器物的表面饰以纹饰,所以传世的汝官窑均单以釉色取胜,很少看到表面有纹饰的(关于汝窑的纹饰,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论述)。这些卖出去的不合格的“准汝官瓷”哪里去了?有钱人买去了!到了大官、富豪、商人、玩家(收藏家)们的手中,流入了民间。这部分的汝官瓷(完全是汝官瓷性质的!)可能数量是不会少的。
这些年古陶瓷学者们研究认为,除宝丰、临汝外,河南的鲁山、郏城,及其他地方均有汝窑风格瓷器生产,也形成了一个汝窑系。
汝窑瓷的概念至此应该清楚了,即是:始烧于宋初,盛于北宋晚期,河南的宝丰、临汝等地方瓷窑烧造的单色釉瓷器。在制瓷工艺上,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汝窑除烧青瓷外还烧白瓷、黑釉、三彩、珍珠地划花、白黑花以及白花青瓷、天兰釉钧瓷等多种产品。还广取博收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使之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
汝窑瓷中的使用玛瑙末为釉的精品、贡品,是汝官窑瓷。如:宝丰清凉寺窑, 为北宋宫廷烧制的御用汝瓷,不仅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而且釉药浑厚,光泽柔和,其釉面装饰独具特色。因汝瓷内有玛瑙为釉,其色光泽莹润多变,釉面的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更显得造型古朴。釉面在阳光下观察,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象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挂,真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
概念区分清楚后,“北宋汝窑”的存世量就不会只是传世的六十五件。汝窑瓷烧造的时间短,又处在亡国战乱时期,存世量不会多,其中的汝官窑瓷更是弥足珍贵。但是,决不会是仅存“65”这个数字。民间肯定有,地下有更多,关键是缺少发现。2000年6至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宝丰县汝窑遗址内找到并揭露出汝官窑瓷器的烧造区,获得了大量精美的汝官窑瓷器标本,尤其是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传世品中所罕见的新器形和完整器,取得了陶瓷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这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看法二:采用“眼学”与科学结合起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我们的鉴定家应该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鉴定汝官窑瓷器。如何鉴别汝官窑瓷真伪?鉴别容易,因为汝官窑瓷玛瑙末为釉。研究难,因为没有上手的机会。而陶瓷鉴定的基础就是对比,没有上手认真仔细研究过宋代汝官窑实物的人,如何能够辨别真伪呢? 保存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汝窑珍宝,谈何容易能到鉴定家手中供你研究!就是在博物院工作的研究员,也只不过比平常人多一点机会隔着玻璃看看柜子内陈列的汝窑珍宝。玛瑙末为釉的效果,汝瓷釉厚,古人说如“堆脂”。尤其在口沿处釉厚而不流动如“堆脂”,釉清澈滋润,古人所说滋润二字,如果你没上过手,很难理解滋润二字的标准。
更多鉴定信息 可以上藏龙古玩网上浏览
二、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
1、宋代汝窑瓷器型特征:总体来说,宋代汝窑瓷器具有器型少,形体小、造型古朴的特点。汝瓷受浙江越窑的影响,盘、洗、盏托的圈足多外圈,这在其他瓷窑比较少见。因为是宫廷用瓷,在器物造型方面要适应宫廷的需要,因而汝瓷的设计多古朴文雅。
2、宋代汝窑瓷器胎体特征: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第二点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细密。汝瓷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称“香灰胎”。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紧密,被誉为“铜骨”。另外,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扣声如磬”的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3、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4、宋代汝窑瓷器烧造特征: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5、宋代汝窑瓷器开片纹特征: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三、汝窑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最主要是釉色,天蓝色,釉色莹润,斜开片,60-100倍镜下气泡如稀疏如星辰,香灰色胎骨,底部小芝麻钉支烧痕,汝窑全世界一共67件,民间收藏家1-2件,宋汝官窑烧造一共20年,到南宋就有近尤难得的说法,可见汝窑的稀少!
四、宋朝汝窑瓷器鉴定的方法和特点?
1、宋代汝窑瓷器型特征:总体来说,宋代汝窑瓷器具有器型少,形体小、造型古朴的特点。汝瓷受浙江越窑的影响,盘、洗、盏托的圈足多外圈,这在其他瓷窑比较少见。因为是宫廷用瓷,在器物造型方面要适应宫廷的需要,因而汝瓷的设计多古朴文雅。
2、宋代汝窑瓷器胎体特征: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第二点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细密。汝瓷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称“香灰胎”。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紧密,被誉为“铜骨”。另外,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扣声如磬”的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3、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4、宋代汝窑瓷器烧造特征: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5、宋代汝窑瓷器开片纹特征: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五、汝窑瓷器鉴定最简单方法?
汝瓷胎的色调大多数为灰白色或白中偏灰,俗称“香灰胎”。这种香灰胎是经过严格选择和碾碎的,在高温1190℃(±10℃)的汝窑中,汝瓷器形的断面因细密而紧密结合,吸水率和气孔率较高,因此,以指轻叩声音发木声。
汝瓷的釉色可分为完全失透感、半失透感、玉质感和玻璃质感。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月白、粉青、卵青、豆青、灰青和虾青等呈色。
细细观察汝窑瓷器,釉面呈蝉翼般细小开片,迎光可以看到其中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的光点,用手拂其釉面,却平滑细腻,如同美玉。这就是汝窑的另一特点——开片。
六、汝窑瓷器的价格,汝窑瓷器价值多少?
汝窑瓷器的价格分为拍卖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拍卖价格上网一搜就很清楚,基本在几千万到三亿元人民币之间;市场价格则在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人民币之间。
汝窑瓷器的价值很难具体预估只能随着人们对汝瓷的认知度、认可度、崇敬度来逐步提升和释放。即令是最高的拍卖价格,也依然不足以彰显汝窑瓷器本身实际的价值。
汝窑和唐宋各大名窑瓷器一样,都是在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捧杀”之列,“汝瓷67件说”、“汝窑仅仅生产二十年说”等等就完全属于这一类“爱杀”、“尊杀”、“捧杀”的罪恶行径。
“汝窑67件说”的出处并不错误,更不邪恶,它原本仅仅是作者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其他国内外各大著名博物院、博物馆中所实际收藏的宋代汝瓷的总件数是67件。但就是这么在正常不过的统计数据,被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和行业“大家”“大腕”、“大咖”们转手说成“全世界只有67件汝瓷是真的,都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呢,其余不用看都是假的”,然后就成了“汝瓷67件说”。
“汝窑仅仅生产二十年说”本来是清凉寺汝窑遗址发掘考古成果的阐述,以一枚铜钱的流通上下之年限推断,窑址存续运营至少应该是在那近二十年间;后经人转述成汝窑、汝瓷仅仅存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所以早于这二十年的汝瓷都不对,也不应有等等等等一系列的狗屁混蛋判断和说法。
正是由于整个鉴藏界真正有文化、有道德、有学养、有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人太少且没有话无权,所以才导致如今鱼龙混杂的局面发生,只要大家坚信真理必胜,所有求真务实的努力最终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天道酬勤,天道酬真!
汝窑以及所有华夏遗珍价值与价格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好!
七、汝窑瓷器底部有没有写汝窑的?
您的问题,这样的瓷器品种,汝窑瓷器底部有汝窑落款生产在什么年代,主要是在建国后,一定要注意区分!
八、宋代汝窑瓷器的纹饰?
汝窑的纹饰主要有鱼鳞纹,鱼子纹,冰裂纹,蟹爪纹,蝉翼纹,鸡爪纹。皆是汝窑非常重要的外观特征。
一、蟹爪纹
汝官瓷开片细密,细如蟹爪毛,把蟹爪纹解释成了蟹爪毛纹。
二、鱼子纹
鱼子纹的出现,是由于汝瓷釉面在绝对上较薄,其胎骨和釉面相互融溶,在釉面相对稀薄的地方,显露出胎骨和釉中石英本色
三、冰裂纹
冰裂纹的纹理走向如同薄冰裂缝,纹片两端细如针尖,呈现出斜直、直曲、弧曲等不规则的纹路,以长纹居多。纹片隐入釉面之下,或深或浅,时隐时现。
四、鱼鳞纹
四五条斜开片与一条直开片围成一个多边形,多边形的外形和大小颇似鲫鱼的鳞片,故称之为“鱼鳞纹”。
五、蝉翼纹(也有叫蝇翅纹)
以斜线纹为主,副线有较多的白色短线,主线纹深,形如知了翅膀上的格纹
六、鸡爪纹
形状似鸡在湿地上留下的瓜痕。
九、最顶级的汝窑瓷器?
1.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支麻花细小支钉,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在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季拍卖会《俊雅清凝—乐从堂藏宋瓷粹珍》专场上,这件汝窑传世珍品最终以2.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2.94亿港元,创下了汝窑瓷器拍卖纪录。详细
2.北宋汝窑开片葵口式笔洗
北宋汝窑开片葵口式笔洗,与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葵口笔洗是一对,都是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伉俪的旧藏,这件于七十年代转入日本收藏,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以2.0786亿港币的天价拍卖成交,刷新了当时宋瓷的拍卖纪录。该笔洗为葵口,弧腹,圈足,足底有3个支烧钉痕,釉子厚润古雅,周身开片致密,为同类单色釉中之隽品。详细
3.宋汝窑兽面五足洗
宋汝窑兽面五足洗,在澳门中信2016年春季拍卖会瓷器专场上以1.127亿港币的天价拍卖成交,是拍卖史上最贵的汝窑瓷器之一。该汝窑洗高5.1cm,口径13.9cm,五足鼎立,造型古朴大方,釉色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详细
4.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
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是日本已知第三例传世北宋汝瓷,也是唯一的盏形器物。此器的口沿曾有破损,后用金粉修补,但修复时仅用原片,并未添加外物。此物代代相传,原来保存完好,破损之后,当时的物主用传统的金继法(描漆敷金)黏补修复。在佳得士香港2018年秋季拍卖会上,此件汝窑茶盏以5635万港币的天价拍卖成交。详细
5.宋汝窑B型盏托
宋汝窑B型盏托,在澳门中信2012年秋季拍卖会上以5175万港币的天价拍卖成交,是难得的传世汝窑盏托珍品。该器整体造型就像一个高圈足的折沿盘,中部凸起了一个圆台,圆形的凸台用于放置杯、盏、碗等,台面边缘有一圈凸起,用来规范杯盏的位置,以免杯盏从圆台上跌落。详细
6.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洗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洗,敞口、直壁、平底、下承三个曲足,外底有五个细小的支钉痕,造型仿汉代铜洗式样,简洁雅致。其通体施天青色釉,开细碎纹片,釉色柔和清澈,如玉般青翠华滋。在2018阿联酋迪拜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此件汝窑三足洗以4195万港币的价格拍卖成交,是少有的传世汝窑笔洗。详细
7.宋汝窑葵口洗
此件宋汝窑葵口洗,六葵瓣花式,口略撇,深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造型古朴大方,以名
十、汝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一、汝窑瓷器的基本特点
1.香灰色胎
汝窑瓷器古朴稳重,典雅大气,多为宫廷陈设之器、文房用器和日常生活用器,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最为重要的是,汝窑瓷器胎土淘练得十分精细,胎骨坚实,呈香灰色,胎壁较薄。
2.玛瑙入釉
汝窑瓷器以名贵的玛瑙入釉在其他瓷器中并未有见,这点独特之处也使得汝窑瓷器的身价倍增。
具体做法是将玛瑙晶体研磨成粉状,加入青釉料中,经过高温焙烧之后制成神秘的玛瑙釉。
玛瑙釉的釉色十分温润,光泽柔和,含水欲滴,如果在阳光下观察,会发现玛瑙晶体有五光十色之感。
此外,如果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玛瑙釉层,可见发现玛瑙结晶成珍珠状,分布在釉内气泡周围,十分奇妙。
汝窑瓷器的现代仿品无论从造型、开片,还是釉色方面都十分接近真品汝窑,而且有些不法商人甚至也用玛瑙入釉,虽然已经距离成功一步之遥,但是汝窑釉层内的奇观却无法仿制,这点也是鉴定汝窑瓷器的关键。
3.冰裂纹片
宋代”五大名窑“中,大部分名瓷都有开片,如官窑、哥窑,而汝窑瓷器有部分器物是无纹片的,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椭圆形水仙盆,其他有纹片的器物其开片也显得不太“霸气”,有“隐若蟹爪”的感觉。
冰裂纹片是汝窑瓷器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如果借助高倍放大镜,可以发现这些冰裂纹都是斜切进入的釉面,而且似蝉翼,或者苍蝇翅在光照之下显现的白色,这是现代仿品无法做到的。
4.裹足支烧
汝窑瓷器采用裹足支烧的工艺,均施满釉,器底的支钉很小,如“芝麻”一般。
支钉的数量取决于汝窑瓷器的器形,一般来说,最少为三个支钉,四个支钉较为少见,五个,或者六个支钉最为多见。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汝窑瓷器采用垫饼垫烧的方法,代表性器物是玉壶春瓶。
二、汝窑瓷器的辨伪方法
汝窑瓷器的辨伪方法可以参考以上的基本特征,但是除此之外,芝麻钉痕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辨伪方法。
北宋汝窑瓷器采用满釉裹足和支钉烧的方法,其支钉痕细小如芝麻粒,支钉痕为白色,这说明当时古人制作支钉时所选用的瓷土是最优质的瓷土。
现代仿品的支钉痕通常要比真品更大一些,甚至如绿豆般大小,而且多制成圆点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