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历代双耳瓷器特征? 历代瓷器碗的特征?

一、历代双耳瓷器特征?

其实古代的瓷器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代表了一定的寓意,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在纹饰上都代表了一定的寓意,都是为了对生活美好的愿望,所以在选择瓷器的时候就要注意到造型,其中双耳瓷器还是很常见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就需要了解到更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关于双耳瓷器的寓意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双耳瓷器的寓意在古代是代表了龙,当然这种双耳还会根据材料的不同,所表达的寓意也就不同,其实这种瓷器的使用基本上都是在一些重要的瓷器中,尤其是在祭祀的瓷器中比较常见。

双耳的瓷器不仅需要注意到大小的设计,还有一个釉色的选择,当然一般情况下釉色都是与瓶身一个颜色,尤其是青花瓷的颜色都是统一的,整体效果还非常不错,而且双耳的造型都是呈现了龙的形状,所以双耳瓷器的寓意还是很清晰的,从中也能看到不少方面的问题,所以关于这种瓷器在选择的时候也的确有不少的类型可选,而且还有不同高度和造型的瓷器可选,这些都是很直观的内容。

二、历代瓷器碗的特征?

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

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

到唐代时,碗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陶瓷日用器皿。

从古到今,不仅碗的形式变化多样,如六朝的青瓷莲瓣纹碗,唐代的海棠式碗,花口腕,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折腰碗等等,而且碗的用途分工也很多,如饭碗,茶碗,注碗,盖碗等等。

从新时器时代到清末约一万年的时间里,陶瓷碗的底足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平底和圈足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平底碗和圈足碗都出现在新时器时代,并且并行延续至今。但他们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具体如下:

1、 平底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初期)

平底碗即实心足碗,其平底是在制坯时对足部平拍或平切而成。平底不仅包括与碗腹底平齐,无足台的全平底,卧足,还包括突出腹底,有足台的圆形饼足,假圈足等几种实心底形式,有器就有底。

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与其他原始器物不同的是,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唐代才逐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

这期间,先秦之前各种平底碗都有,因地域而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为卧足平底碗,有了叠烧支痕;

南北朝起以有足台的饼足和假圈足平底碗为主,并一直沿用到唐代

然而,不管碗的功能和花样如何变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碗底的造型却基本相似,具有阶段性特张。和其它陶瓷器皿一样,碗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碗的底足也随着相应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是历代古陶瓷器物上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部位。

三、历代瓷器圈足特征?

1. 唐代:唐代瓷器圈足通常比较厚实,底部呈平底或内收四足的形状,足部常常有“走马”纹饰。

2. 宋代:宋代瓷器圈足较为细长,通常呈圆形或多角形,底部平稳,足部常常有雕刻纹饰。

3. 元代:元代瓷器圈足比较稳重,圆形或多角形,底部呈平底或内敛四足,足部常常有“荷叶”纹饰。

4. 明代:明代瓷器圈足相对较厚实,通常呈圆形或多角形,底部呈平底或内敛四足,足部常常有刻花、刻线等纹饰。

5. 清代:清代瓷器圈足相对较矮,圆形或多角形,底部呈平底或内敛四足,足部常常有“八卦”、“寿”字等纹饰。

总的来说,历代瓷器圈足特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审美等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瓷器圈足特征也反映了瓷器艺术的发展和变化。

四、历代梅瓶瓷器都有哪些特征?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

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

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

至于清代的梅瓶,肩部抬高增宽,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五、历代龙泉窑瓷器使用的胎土?

龙泉之所以能做出精美的青瓷,并达到南宋时期顶峰的成就,其主要原因得益于龙泉境内蕴涵着丰富优质的天然瓷土资源,为发展龙泉青瓷创造了天然条件。

龙泉青瓷所使用的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氮化钠等,可塑性和结合性较高,耐火度高。

六、历代中国古瓷器上龙纹有哪些特点?

我国古代陶瓷上出现的龙纹,据考古证实,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头圆。看看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上出土的一个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的泥质褐陶盘。

盘内绘龙纹,形状是蛇身,有麟片,头小,目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

商周时期龙纹形象主要表现在玉器、青铜器皿中。这时的龙纹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我们说的鳞虫形态的龙,也即是“蛇体形”,身体像蛇,无肢爪,有一首二体形,也有一体二首形。

二里冈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中,鼻呈如意状,头也像如意头,比新石器时代的要小,头部多了两个卷形角,这是龙角形成的第一阶段。

第二类兽体形龙纹,形状是:张目,有肢有爪,身像兽体,尾巴卷转。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的龙纹,此时期龙纹瑰丽多姿,神人蛇龙的浪漫世界开始出现。这时的龙都是兽体,爪是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此时龙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壁,所以秦汉时期的龙纹有“珠联壁合”之说。

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还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大家都知道,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此时龙的特征是:身体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了鱼鳞片纹;前腿与身关节处长出细长翼。

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卷曲成S形;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

五代龙纹,龙作兽状,身体粗壮,身上为网状鱼鳞纹,颈细而长,尾似狮子尾,头小口角深,张口,上下颚长,咀尖似鹰咀,头有分叉双角,四肢粗壮有力,三爪。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龙纹少见,多为堆塑,捏塑,范印以及龙首壶等,而且此时的龙纹常常和人物,走兽,花鸟,花纹等堆塑组合使用,与道教,佛教相关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到宋辽朝时期,基本上以堆贴,捏塑,模印为主。龙纹经常会出现在定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

宋代龙纹的特点是矫健雄奇,看似异常迅猛,龙犄角分叉较早,龙角曲度大,多云纹环绕,龙嘴大张,露齿,吐舌,眼睛不明显,龙发龙须均为几缕,飘向脑后。

宋代龙凤纹在宫廷用瓷上大量采用,民间则不得使用,特别是在定窑瓷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元代龙纹特色很鲜明,元龙纹龙形蜿蜒细长如蛇,头比身躯小,头呈扁长形,上头鼻梁前端有尖挺形和平整形两种。

平整行鼻尖两侧有龙须,但是很短,尖挺形则无。

龙光头无发或者有几缕飘在脑脖处。

龙张口,露齿,吐舌,额头高凸,两眼凝视前方,角和发朝向后方,龙角与鹿角相似,背脊朝上状如火舌,四足肌肉结实,关节弯曲,爪张而有力。

有三,四,五爪不等,五爪罕见。尾部渐细而尖,也有少数火焰状尾,一部分龙纹腹部呈环节状,犹如蛇腹,鳞片有多呈鱼鳞状,网格状,胸部和身躯间绘有火焰状条带纹。双龙戏珠纹珠子比较小。

五爪的

明朝的龙纹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发展的,其总体的特征是龙的形态整体看起刚烈凶猛,龙纹极具威严之气,散发出浓重的皇家气息。龙爪呈风火轮状,五趾间距几乎相等,第一趾与第二趾呈蟹钳状,后四爪同向。龙鼻多数上翘,特别是表现在夔龙上,夔龙鼻高翘并且翻转。

龙发明显,有一簇清晰可量的长竖发,状如火焰,有的倾斜,但是很僵硬。鼻端有两根龙须飘扬,少数龙的龙睫毛比较明显,并且上扬。龙眼睛渐渐的清晰起来。龙嘴一般,上颚要长于下颚,俗称猪嘴,龙大多是尖尾,并且五爪龙居多。前期多数龙纹的龙角描画模糊。

明代早期:龙身比元代要粗大,龙爪如鹰爪雄健有力。龙爪最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大有力透纸背之感。在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上,龙纹题材非常广泛,不仅有独龙、双龙,还有九龙、十龙、团龙等,这些龙在海水中上下翻腾,气势磅礴。

明代中期:目光呆滞温驯得像宠物。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明朝政治日趋混乱和黑暗,统治阶级糜财无度,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层出不穷。

明代晚期:龙纹简化用笔草率马虎。这一段的历史情况是,嘉靖、隆庆、万历皇帝即位之初,明朝的政治颇有中兴之势,可惜好景不长。这段时期,龙纹在瓷器上,以嘉靖、万历时期为代表,早期尚能属阳刚之形,后期则属阴柔之态,龙身更细长,龙首变小,上颚伸出。龙纹简化多以平涂方式渲染,用笔草率马虎的程度历史上罕见。

进入清朝,清朝的龙纹整体特征比较秀美,端庄。龙头的龙发增多,长披发或者多簇短发。龙的睫毛形态多样,不少被画成倒竹叶形,龙身依然雄壮,但是更显得平和,没有明朝龙纹的那种威压霸气。

龙爪与明朝龙爪截然不同,第一趾和其他四个龙趾距离较大,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呈直线型,趾尖比明朝短,非常尖锐,看起来特别有力道

龙的下颚普遍比上颚要长,鼻子也没有明朝的那么翘了,比较平整(夔龙纹和羽翼龙除外)。

龙身多为鱼鳞片纹,并且腹部多有明显的环节纹,形似蛇腹,饱满充盈。

龙须大多数向两侧伸展,长且翻转,乾隆以后,眼睫毛现象普遍。

龙身曲度大,题材有云龙纹,龙凤纹,云涛龙纹,海水龙纹,蟠龙戏珠纹,双龙抢珠纹等其中,蟠龙戏珠纹和双龙抢珠纹在清代尤为盛行,与民间传说“龙爱珠宝”相契合,宝珠一般个体较大,状如火球,尤如火珠。

清朝早期龙的形体和形态具有明朝的遗风,比较威严。瓷器上有一些凶猛的老龙怒目而视,龙身健壮,头骨高高隆起,毛发蓬松,勇猛雄健之态令人生畏。雍正时期瓷器上的龙纹,其栩栩如生之态也毫不逊色永乐、宣德。

乾隆时期,龙的神态变得和善,少了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多见于凤合画,意为龙凤呈祥,多二龙抢珠纹。乾隆晚期以后的龙,下颚低垂,状似威严,但实则毫无神韵,感觉上只有一个躯壳,已经没有了龙的精髓。

清朝中晚期龙纹:状似威严实则毫无神韵。当嘉庆爷从他父皇手中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帝国时,悲剧注定无法避免。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更多的是粗劣的继承前朝,龙爪仿效康乾,龙趾更粗糙。

清朝中晚期大量出现在陶瓷器上龙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龙舟、比如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皇权形象也逐渐式微。

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前的威武、健壮了,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以前的龙盘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腰体有硬直之感,体上的鳞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绘上去,而是绘成网状,再在其中加上小点。有的更粗糙得只绘网纹不加小点。龙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节清楚,此时的龙爪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没有动的美感。 中国龙纹图案各个时期的造型风格是承上启下,代代相传,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发展和各自特点。我们鉴定的时候不要教条,应学习古人的创作构思、装饰技巧、造型特点,开阔思路。

七、历代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原始社会

(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距今约400万年前 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

距今约200万年前 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

中国朝代尺

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

距今约100万年前 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

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燧人氏)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面貌上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已经能够保存火种,并用火烧烤食物,手脚分工明确,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约20万年前 金牛山人已在东北辽河流域生息,标志着人类开始由直立人向智人进化。

距今约15万年前 丁村人已在山西南部生息。

距今约10万年前 许家窑人(伏羲氏)已在晋北古大同湖畔生息,飞石索已用于狩猎。

距今约5万年前 骨针在辽宁小孤山制成。

距今约3万年前 峙峪人已在晋北桑干河流域生息。

距今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距今约3万年前 下川文化在晋南形成。

距今约1万年前 (神农氏)原始农业在中华大地出现。

约公元前6000年 裴李岗文化在中原地带形成,龟甲占卜在中原出现,文字符号萌芽,骨笛制成,粟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猪狗鸡在中原已家养。

约公元前5850年 大地湾文化在陇东形成,黍子、油菜已种植,原始混凝土制成。

约公元前5000年 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为稻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形成,龙虎观念萌生,彩陶艺术出现,壁画出现 母系氏族公社。

约公元前4300年 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酿酒器皿制成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990年 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形成,男女合葬出现,动物殉葬风俗已见。

约公元前3500年 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东部及辽西形成,玉猪龙崇拜形成,石砌祭坛出现。

约公元前3300年 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形成,彩陶艺术进入盛世,青铜刀已用范铸;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天圆地方观念形成,原始混凝土已用于建造。

约公元前3000年 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汉江地带形成,崇祖观念萌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筑成。

约公元前2600年 龙山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文字与文书出现,山东邹平丁公村古成筑成。

约公元前2550年黄帝与炎帝结盟,华夏族形成;涿鹿大战,筮卜出现;阪泉之战,史官出现,仓颉造字。

约公元前2450年 颛顼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372年 喾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297年 尧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227年 尧让位于舜。

约公元前2179年 舜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155年 大禹治水。

约公元前2142年 禹征三苗。

约公元前2120年 禹朝诸侯于会稽。

约公元前2100年 禹划天下为九州。

约公元前2090年 禹铸九鼎。

约公元前2000年 齐家文化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带形成,石磐已成为重要乐器之一,青铜镜已有制造;二里头文化在黄河中游豫西晋南形成,酒器青铜爵已铸造,宫殿已建筑。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历时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启称夏后建国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历时554年)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历时275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送有功,襄公被封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周朝的后半段。

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

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

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春秋(历时294年)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向帝制社会转变阶段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雒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即春秋五霸)。

战国(历时254年)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魏国李悝将变法首次付诸实践。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第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

帝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

秦(历时16年)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历时4年)。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历时210年)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兵出击匈奴,大败匈奴,经过此次漠北之战,匈奴无力与汉朝对抗。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历时16年)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

东汉(历时195年)

(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历时60年)

(220年到280年)

220年 曹魏建立 皇帝:曹丕(魏文帝)。

221年 蜀汉建立 皇帝:刘备(昭烈帝)。

229年 孙吴建立 皇帝:孙权(吴大帝)。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63年 魏灭蜀。

西晋(51年)

(265年到316年)

265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曹魏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正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历时103年)

(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历时169年)

(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历时37年)

(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 隋军挥师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历时289年)

(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十国(89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历时167年)

(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李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历时149年)

(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历时97年)

(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历时276年)

(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满清(历时267年)

(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3年 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半殖半封建

(1840年到1949年)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英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八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入荷比西三国。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近代史

(近代史按史学家普遍定义年限为:1840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秋收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现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10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0年 北京亚运会。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2010年 上海世博会。

历史年表口诀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三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八、凯美瑞历代?

第一代(V10):1982-1986年

开发目标/背景:

在1977年第二次石油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工业都将目光转向研发紧凑型、前轮驱动、燃油经济型车辆。新发动机的开发更注重燃油效率,车辆也尽可能轻量化。

其中的初步方案是通过发动机前置减轻传动轴的重量,加之前轮驱动的(FF)形式。丰田将第一代凯美瑞定位为宽敞、豪华、具有吸引力的紧凑型前轮驱动车,这使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

2、CAMRY第二代(V20):1986-1991年

开发目标/背景:

第一代凯美瑞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内部空间以及其动力十足的驾驶性能而获得了成功,但在一些市场中价格还是相对较高。第二代凯美瑞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饰物,被定位于世界级家庭轿车。

3、CAMRY第三代(VX10):1991-1996年

在90年代,他们对前驱车型进行彻底细致的改善,并将其开创性地引入豪华领域。第三代凯美瑞的特点确定为“极其平稳的驾驶和静谧的车内空

4、CAMRY第四代(VX20):1996-2001年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日元升值。同时日本国内汽车市场趋势向轻型越野车转变。这些因素使凯美瑞实现了在北美的生产,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工程师们设定了明确目标:第四代凯美瑞要有出众的性价比。

5、CAMRY第五代(VX30):2001-2006年

第五代凯美瑞的设计目标,是在符合北美市场需要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全球性质量标准。其新面貌包括增强了设计时尚感、提高了触觉品质和扩大了尺寸。

第五代凯美瑞作为CBU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名为“佳美”。

6、CAMRY凯美瑞第六代(VX40):2006-2011年

2002年,凯美瑞的年销量超过了60万台,从而奠定了它在丰田车型阵容中的中坚地位。但其最大市场--美国市场变化迅速,轿车市场出现葵缩,并充满了来自其他车型的新挑战。

加之凯美瑞在形象上略显保守,因此第六代凯美瑞的开发目标是使品牌年轻化,以获取年轻用户的青睐。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产品,第六代凯美瑞已在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生产,并在100多个国家销售。截止至2014年,全球总销量超过了1,750万台。

2006年5月,国产CAMRY凯美瑞轿车下线。2010年4月,国产CAMRY HYBIRD凯美瑞混合动力轿车下线。

7、CAMRY 凯美瑞第七代:2011-2017

“新时代轿车"概新时代轿车"概念:感性+理性

切美瑞的设计符合广大顾客对中型轿车的需求,并销售于世界各地。新款凯美瑞除了改进中型轿车应有的基本性能外,还同时兼顾了其他的优势。新车型需要一些额外的要素来创造吸引力,并将其作为开发的重点,于是产生了“新时代轿车”这一概念。同时,“时代(ERA)“是“情感(Emotional)与理性(RAtional)"的合称,这两个关键词也同时代表了这款新车型。

我们首先力求制造出在理性面出色的汽车,如QDR(质量、耐久性、可靠性)、静谧性、舒适性等。其品质能够让乘客感到“这是一款超出众的车”及“我想拥有这辆车”,并形成情感上的吸引力。

在中国,现分为全新凯美瑞,凯美瑞·骏瑞和凯美瑞·双擎,共9款车型。通过大量设计变更、部件优化与配置升级,全新凯美瑞的舒适、操控和安全性能均得到全面强化。

8、CAMRY凯美瑞第八代:2017年-至今

从第八代凯美瑞始,TNGA让低重心成为丰田车的标配

作为首款完全基于TNGA架构开发的车型,第八代凯美瑞几乎所有零部件都从零重新开发、核心部件全部采用最新技术,包括全新2.5LDynamic Force Engine发动机、全新Direct Shift-8AT变速箱、全新底盘及悬挂,同时在造型设计、驾驶乐趣和安全性能方面均实现前所未有的变革。丰田的目标是集全球资源打造更好的汽车,第八代凯美瑞充分宣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彻底全新换代。

九、macbookpro历代?

现在出到m1,基本上是保持一年最少一款pro的节奏在出,一般会以年份来区分,比如2020款Macbook pro。

十、历代诗圣?

我国古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只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果硬要在各个时期推选出一位最有影响的诗人,我以为:先秦时期为屈原,两汉为曹操,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陶渊明,隋唐时期为杜甫,两宋时期为陆游,金元时期为元好问,明清两代诗进入古诗末流,不足挂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