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霁蓝釉瓷器特征? 康熙年制霁蓝釉微观特点?

一、霁蓝釉瓷器特征?

一般所见到的霁蓝釉有以下几点特征:

①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②造型碗、盘常见,瓶、壶等其他造型传世品少见。

③不少霁蓝釉有浅刻纹饰,但呈现并不立体,主要为龙凤、云龙、缠枝花卉纹饰。

二、康熙年制霁蓝釉微观特点?

1.康熙、雍正时期霁蓝釉颜色深沉,胎骨致密,器型有碗、盘、贯耳瓶、钵、壶、烛台等,迎光呈现深蓝色。康熙时期带官款较少,雍正朝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2.清乾隆时期,主要分为前期和中后期,前期仍具有康熙、雍正朝特点,颜色较深,而中后期颜色较亮。乾隆瓷器器型较多,器身线条优美圆润,有的较大瓷器以霁蓝釉部分作装饰。

三、明代霁蓝釉瓷器真品?

此霁蓝釉玉壶春瓶,瓶高27cm,撇口,束颈,垂腹,圈足,八棱,器物通体施蓝釉,釉色蓝中微黑,底足无釉,胎釉自然,此器纯正典雅,器型柔和、端庄、优美。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明代霁蓝釉瓷器,玉壶春瓶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霁蓝釉作为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那么,霁蓝釉玉壶春瓶,就是珍品中的珍品,宝中之宝。

霁蓝釉瓷器,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惯称“霁蓝”,是一种高温石灰釉。其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与白釉和红釉一起并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瓷。

四、明代霁蓝釉瓷器特征?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五、古代雪花蓝釉瓷器都是霁蓝釉吗?

不是

因为蓝釉,又称“霁蓝”,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石灰碱釉,最早用于唐代唐三彩陶器上,到了宋代又出现了蓝色钧釉,其色彩丰富

六、清代霁蓝釉瓷器放大特征?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经1280~1300℃高温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七、永宣霁蓝釉瓷器特点?

1.造型特点

霁蓝釉瓷器多为祭器和陈设用瓷,大致可以分为碗、壶、瓶、盘、钵、罐、洗等,但是主要以碗和盘为主,钵、洗和缸较为少见。小型器物比较常见,大型器物数量较少。

2.胎质特点

霁蓝釉瓷器胎体薄厚适中,胎体致密,非常坚硬,瓷化程度较高。

3.纹饰特点

霁蓝釉瓷器纹饰相对简洁大方,线条优美而流畅,精工细作。

八、宋代霁蓝釉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霁蓝瓷器釉面缩釉点比较多,开片呈不规则的锯齿状放射性分布,气泡大小不一,底足糯米胎且有跳刀痕。

九、清代霁蓝釉瓷器稀缺吗?

清代霁蓝釉瓷器稀缺,因为霁蓝釉瓷器是我国瓷器一类非常珍贵的传统瓷器,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等。其釉色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这种釉色的美丽,犹如是取了一抹深海或夜空的颜色,十分的梦幻而又沉稳,凝视它是甚至能感受到心被它吸引从而静了下来。

十、霁蓝釉瓷器为何那么珍贵?

原因是:1、进口优质钴料回青十分珍贵,一个蓝釉瓷上使用的钴料要比一个青花瓷上消耗的钴料多得多,这就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也珍贵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2、蓝釉瓷比青花瓷难烧,成品率极低。

  众所周知,钴料在自然界中是以矿物钴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在窑炉中氧化还原后才能呈现亮丽的蓝色。钴料在釉下比较容易还原(如釉下青花),如果混合在石灰碱釉中还原(如霁蓝釉),则对窑炉工作时的气氛和窑工技术要求很严!然那时窑工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窑炉生产技术还没上升到理论和实践高度,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还原,什么叫氧化,凭的全是经验和运气,光靠经验和运气烧造成功霁蓝釉谈何容易!

大多数不合格品都在出窑后就被窑工按照朝廷指令打碎掩埋掉了。因此,这两方面原因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而珍贵的重要原因。原本当时官窑烧造成功的蓝釉瓷器就很少,传世至今能看到的仅有为数不多的台北和北京博物院清宫旧藏以及其他博物馆馆藏,民间藏之可谓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