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珐琅彩无法仿制的特点?
清代雍正斗彩工艺高度发展,是继明成化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雍正斗彩在康熙斗彩的基础上,工艺更为精湛,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的搭配,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雍正仿制成化斗彩噐十分成功,瓷业极为发达,民窑也不例外,民窑斗彩烧造成就也很高,但较官窑相比仍有差距。雍正王朝的斗彩瓷器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惜工本、竭尽全力仿制成化的斗彩瓷器,这些仿古瓷器在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除个别品种外,都能与院藏的成化斗彩瓷器相对证
1:纹饰
虽然都是宫廷御做,所绘图案都经过皇帝批准,画师都为宫廷御用画师,但是成化年间的斗彩,其绘画图案均为宫廷画师亲自创作,其线条生动流畅,笔法活泼。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图案,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宫廷画家的“原创”,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画作经皇帝批准之后绘制于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虽然笔法依旧老练、准确,却缺乏了斗彩瓷器上团的自由之风,略显呆滞
2.胎土
在胎土方面,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成华斗彩胎土的显露部分色泽非常纯白且油润,而雍正斗彩虽然绘制工艺到达了顶峰,也没无法弥补“先天不足”的劣势,故此雍正斗彩胎土基本胎质都是比较细腻且白釉微泛青色
3:蛤蜊光
因时间久远,在釉上彩的四周,析出和游离出来微量元素,形成了几毫米宽度的七彩光芒,在瓷器上观察蛤蜊光,需要变换角度,迎光或者侧光,围绕在彩绘周围那像彩虹一般折射的彩光,犹如看河蚌壳内侧那样的光泽,也因此比喻称之为蛤蜊光,蛤蜊光必须是斗彩、粉彩、五彩等釉上彩,个人觉得打有玻璃白做底的粉彩更容易出现蛤蜊光,但并不是所有古代釉上彩都会生成蛤蜊光,如同析出类似火石红一样,并不是都会出现,但釉上彩瓷器有了蛤蜊光,就是鉴定的有力佐证
4.底足
雍正朝青花和彩瓷方面的图案纹饰,更多的倾向于从压出着眼,器物底部的处理十分讲究,特别是官窑器的圈足部位,抚之有细腻润感,成滚圆的“泥鳅背”,颜色釉器的口沿一般都有一条清晰整齐的白边,既俗称的灯草边
5:落款
正官窑款,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雍正朝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有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四字款“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多见于官窑,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正”字的第一、四和五笔书写平正,这是雍正楷书官窑款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