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开采和田玉的
古代是怎么开采和田玉的
古人采玉的主要方法――捞玉 和阗玉石分为仔玉和山料。河Y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低;矿采的叫山料,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差不齐。和田玉特别是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史称“白玉河”、“墨玉河”。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汹涌澎湃,把玉石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剩下圆润光滑如凝脂般的宝玉。据当地捡玉人介绍,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把玉石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形成仔玉,他们祖祖辈辈都在白玉河Y捡玉,洪水初退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玉龙喀什河捞玉。 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捞玉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後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於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至於民间捞玉,清代前期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在和阗西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12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直到嘉庆四年(1799)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後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实际上,古人在乱石累累的河中可以拣到美玉,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当地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玉是石中之美者。有漂亮的颜色,如雪之白,梨之黄,墨之黑;有令人喜爱的光泽,如羊脂般滋润;有细腻的质地和坚韧的特性。 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阗玉砾。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带来的,但早已离开河道。砾石层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盖,砾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胶结或半胶结。由於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Y,获取率很低,不如拣玉效果明显,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
和田羊脂玉是最好的玉石吗?
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羊脂白玉是一种角闪玉,白玉之最。顾名思义,羊脂白玉,应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好似白色的羊脂(俗称羊油),如果带有别色,那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羊脂玉”这一点并没有取得玉器专家、学者的共识。有的称为“粉玉”。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非常洁白,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名。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历史】
[编辑本段]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子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已故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水产羊脂白子玉而言。这就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证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莹洁白而无瑕。其特点就是,特别洁白、光亮、温润、细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无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为6至6.5,仅次于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质软的有鸡骨白,质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开窗部位,全呈“老化”现象。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其质地硬密,温润如初,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汉代水产的白仔玉,肌里有“饭渗”,后代很难仿制,只能天然浑成。明清时期的青白玉,皆无“饭渗”。
【分类】
[编辑本段]
羊脂白玉又分“仔玉”与“山料”。
所谓“仔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仔玉”细密、温润、光泽如脂肪。有的“仔玉”肌里内含“饭渗”,呈欲化未化的白饭状,这是水产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还有的因长期浸泡在水沙中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仔玉”优于山料,极为珍罕。山料,纯白如脂肪者少。据有关材料介绍,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料,均为采集仔料。到清代始采取山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但存世极罕,是玉中极品,价格非常珍贵。白玉不但象征纯洁、高尚、温润,而且象征吉祥、安谧。古人所谓:“温润,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事实已经证实,西汉皇帝有的玉玺是专用汉代水产羊脂白仔玉料。如已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仔玉料雕琢而成的。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鉴别】
[编辑本段]
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
1、质地纯――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
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
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
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确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
2、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
3、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4、颜色为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
5、油性重――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保养】
在我国最优质的玉应属新疆和田的羊脂玉,它的颜色洁白,质地细腻,结构致密,坚而不脆。中国民间认为佩戴玉器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达到健身效果,还有如意、长寿、平安、吉祥之寓意。
羊脂玉:籽玉中最珍贵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目前1公斤羊脂玉价值30万元以上。真正的羊脂玉,不仅白若羊脂,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而现如今自称羊脂玉的,其实大多数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市面上时常看到的所谓“羊脂玉”,如不带皮的,大部分为高白的山料。
保养玉大致有下列要点:
1.避免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对于严重污染的旧玉可到生产、清洁玉器的专业公司用专业的超声波清洗保养。
3.玉器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度。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尤其是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过于干燥的环境容易使水分蒸发,从而损害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