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兵器有哪些?
一、现代兵器有哪些?
现代兵器有坦克、装甲战斗车辆、枪械、火炮、火箭。
1、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陆地武器中重要性唯一高于轮式装甲车的存在,主要用来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
2、装甲战斗车辆,有装甲防护和武器的各类战斗车辆。主要是坦克,还有自行火炮、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战斗侦察车、装甲反坦克导弹车等。装甲指挥车及某些保障车辆也属装甲战斗车辆。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主要装备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
3、枪械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口径小于20毫米(大于20毫米定义为火炮)的身管射击武器。以发射枪弹,打击无防护或弱防护的有生目标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种的辅助武器。在民间还广泛用于治安警卫、狩猎、体育比赛。
4、火炮,发明于中国,是指利用机械能、化学能(火药)、电磁能等能源抛射弹丸,射程超过单兵武器射程,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口径不小于20毫米(0.78英寸)的身管射击武器。
5、弹药是含有火药、炸药或其他装填物,爆炸后能对目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的军械物品。它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鱼雷、水雷、地雷、爆破筒、爆破药包等。以及用于非军事目的的礼炮弹、警用弹和狩猎、射击运动的用弹。弹药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或其他运载工具)发射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
二、一张现代兵器的简笔画与简介
BTR-90装置“风暴”-K型炮塔,炮塔重2。5吨,采用防弹铝合金材料加附加钢装甲和复合材料的“三明治”结构,能够抵御一百五十二毫米的炮弹碎片的攻击。炮塔内配有昼/夜瞄准镜的火控系统、前视第二代红外探测器,以利精确瞄准目标和命中目标。BTR-90配备的武器有一门三十毫米口径的2A42型机关炮、一具AGS-17榴弹发射器、一套“竞技神”反坦克导弹系统和一挺七点六二毫米的机枪。2A42机关炮采用双弹匣供弹,可在白天和夜间对二点五公里以内包括坦克在内的各种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竞技神”型反坦克前端装有伸缩式探针,采用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专门攻击披挂爆炸反应式装甲的坦克。BTR-90的总体作战效能已经超过了现役的轻型坦克。
分享给你这套有关兵器的简笔画图片。
三、关于现代兵器的手抄报的图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比较快乐很不错你没下载吗,
四、彩虹无人机的彩虹-4无人机系统
彩虹-4无人机是中空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化系统,可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侦察和打击,系统挂载4枚空地导弹,攻击精度小于1.5米。彩虹-4系统由1个地面站和3架无人机及相关载荷、武器构成。其中彩虹-4无人机翼展18米,最大起飞重量133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35小时,最大载荷能力达345公斤。
彩虹-4的设计目标同彩虹-3A强调超低空突防和隐身这一突击功能不同,它强调长时间滞空压制和更高的打击功效(两者使用同一种发动机), 因此设计的核心思想是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彩虹-4利用空气动力基础研究的储备,突破了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大展弦比机翼气动弹性以及特殊机头横向分离涡对稳定性影响等关键技术,同时彩虹-4使用了更高比例的复合材料,进一步降低了结构重量所占比例,新技术的使用实现了长航时高载重的技术要求,也使彩虹-4处于国际上先进水平之列。
2012年,彩虹-4无人机多次亮相国内外航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各大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环球网、航空知识杂志、国际航空杂志、现代兵器杂志、德国广播协会、美国航空周刊等40余家国内外媒体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报道了彩虹-4无人机,全方位介绍了彩虹-4无人机的指标性能、可执行任务和国际地位,在国内外形成了很大影响。根据世界权威军事杂志《汉和防务评论》和美国著名航空杂志Aviation week(航空周刊)的报道,彩虹-4无人机是中国公开的无人机
中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可实现发现即摧毁的目的,其整体性能指标高于美国“捕食者A”无人机系统,在同类型无人机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中国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高水平。
五、还有哪些其他现代兵器
坦克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通信设备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气设备
电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采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电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采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发展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度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现代坦克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69式、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采用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展望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核动力潜艇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动力潜艇水下续航能力为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作为战略打击力量,核潜艇可以装备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飞航式导弹。按武器装备可以分为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核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军事战争中,因为其强大的续航性备受关注。在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中,核潜艇是应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最有力武器,核动力潜艇一般分为两种:攻击型核潜艇与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其中导弹核潜艇因其往往携带潜射核弹头洲际导弹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这样一来,潜艇就失去海水对他的保护以及作战上的优势。因此,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开始首次试航。首次试航即显示了核潜艇的优越性,人们听不到常规潜艇那种轰隆隆的噪声,艇上操作人员甚至觉察不出与在水面上航行有何差别,它84小时潜航了1300千米,这个航程超过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规潜艇的最大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鹦鹉螺”号和几艘常规潜艇一起参加反潜舰队演习,反潜舰队由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组成。在演习中,常规潜艇常常被发现,而核潜艇则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核潜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摆脱追击。由于核潜艇的续航力大,用不着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袭击。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在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之后,美国宣布以后将不在制造常规动力潜艇。此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早期的核潜艇均以鱼雷作为武器。以后由于导弹的发展,出现了携带导弹的核潜艇。核潜艇安上导弹之后,便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类是近程导弹和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类是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又称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
战备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战备导弹潜艇与陆基战备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目前核军事在国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最大的一种。
潜对地战备导弹分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巡航潜地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年正式装备潜艇部队,第一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58年首先在常规动力的Z-V型弹道战备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潜艇。1960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编辑本段]我国核潜艇现状
[编辑本段]091型攻击核潜艇
“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依次称呼为长征1-5号)。
首艇(401)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 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布置: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
排水量:5000吨(水下)
主尺寸:长100米,宽11米,吃水8.5米
主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90兆瓦,单轴。
航速:25节(水下)。
编制:75名。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
声纳:可能包括法国的DUUx-5(1985年安装)
[编辑本段]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中国推出的第一种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092,北约代号“夏”级,1978年动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军使用。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数量可能在1到3艘,舷号均为406。
[编辑本段]093型攻击核潜艇
2007年7月下旬,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举办了庆祝建军80周年的展览,093型核潜艇的模型和一些不甚清楚的图片在展出活动中亮相。
据报道,第一艘093型核潜艇于2002年12月下水,2006年年底加入海军服役。第2艘是于2003年年底下水的。
[编辑本段]新闻扩展
[编辑本段]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号称是“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飞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库尔斯克号”在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时,鱼雷中的过氧化氢燃料发生爆炸导致该艇沉没,核潜艇上所载的118名海军士兵全部死亡,所幸的是该事件没有造成海洋核污染。后来的研究发现艇内大多数人死于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船尾还幸存了三天左右,他们死于过氧化钾引起的火灾。最后,一支英国与荷兰组成的营救队打捞了库尔斯克号。逝世118人中所有人的遗体被发现,其中三具无法辨认。
13日晚7时至14日凌晨5时,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美国国防部长及白宫高层被人从睡梦中唤醒,潜艇官兵的亲朋好友也被告知“做好最坏的准备”。就在各方陷入绝望之际,该潜艇意外恢复与外界的联系,且人艇安好,但整个事件仍然扑朔迷离。
[编辑本段]美国核潜艇现状
如果说冈恩等人是核潜艇构想的提出者,那么将这一设想最终变为现实的,就是“核潜艇之父”--美国海军核动力科学家海曼・乔治・里科弗。
1952年6月1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举行铺设龙骨的仪式。1953年3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11时17分,陆上模拟堆热中子反应堆达到了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反应堆内部的链式反应开始了。6月25日,核动力装置达到了满功率,并完成了持续4天4夜的满功率运转试验,标志着这艘核潜艇已经具备了以不间断的全速横渡大西洋的能力。
1954年1月21日,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上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下水。经过努力,“鹦鹉螺”号在这年底全部竣工。它艇长90米,排水量2800吨,当时的造价为5500万美元,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150米。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
美国--全面开花
☆ 攻击型核潜艇
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鳐鱼”级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它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它使美国攻击核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该级艇长92.1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4960吨,动力装置与“长尾鲨”级相同,水下最大航速30节,极限潜深可达500米,人员编制107人。该级艇围壳结构进行了加强,围壳舵可转动90度,可以在北冰洋冰层下活动。艇上装有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和MK48鱼雷,电子/水声装备有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AN/BQS8水下导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加”导航设备等。
进入70年代,美国海军在核潜艇的“安静”和“高速”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形成了“科普斯科姆”级和著名的“洛杉矶”级两个级别。前者只建造了一艘,是美国核潜艇“安静化”的试验艇。该艇长113.3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6480吨,水下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480米。为了大幅度降低噪音,艇上只装有1座S5WA压水堆,并且用涡轮电力推进代替了蒸汽涡轮机,这使其航速较低,但安静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不知你问的是还有那些现代兵器知识, 还有那些属于现代兵器。
G-36
德国产 Blaser R93 狙击步枪
巴雷特M82A1
SA80
AUG-A2 突击步枪
FAMAS G1突击步枪
美国柯尔特公司 M16A2 步枪
还有很多很多,先给你找几个比教有代表性的。
如还有问题,可以hi 我。
坦克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坦克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通信设备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气设备
电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采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电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采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发展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度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现代坦克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69式、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采用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展望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核动力潜艇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动力潜艇水下续航能力为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作为战略打击力量,核潜艇可以装备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飞航式导弹。按武器装备可以分为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核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军事战争中,因为其强大的续航性备受关注。在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中,核潜艇是应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最有力武器,核动力潜艇一般分为两种:攻击型核潜艇与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其中导弹核潜艇因其往往携带潜射核弹头洲际导弹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这样一来,潜艇就失去海水对他的保护以及作战上的优势。因此,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开始首次试航。首次试航即显示了核潜艇的优越性,人们听不到常规潜艇那种轰隆隆的噪声,艇上操作人员甚至觉察不出与在水面上航行有何差别,它84小时潜航了1300千米,这个航程超过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规潜艇的最大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鹦鹉螺”号和几艘常规潜艇一起参加反潜舰队演习,反潜舰队由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组成。在演习中,常规潜艇常常被发现,而核潜艇则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核潜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摆脱追击。由于核潜艇的续航力大,用不着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袭击。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在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之后,美国宣布以后将不在制造常规动力潜艇。此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早期的核潜艇均以鱼雷作为武器。以后由于导弹的发展,出现了携带导弹的核潜艇。核潜艇安上导弹之后,便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类是近程导弹和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类是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又称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
战备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战备导弹潜艇与陆基战备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目前核军事在国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最大的一种。
潜对地战备导弹分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巡航潜地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年正式装备潜艇部队,第一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58年首先在常规动力的Z-V型弹道战备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潜艇。1960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编辑本段]我国核潜艇现状
[编辑本段]091型攻击核潜艇
“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依次称呼为长征1-5号)。
首艇(401)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 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布置:该型艇采用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声系统导流罩。
排水量:5000吨(水下)
主尺寸:长100米,宽11米,吃水8.5米
主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90兆瓦,单轴。
航速:25节(水下)。
编制:75名。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
声纳:可能包括法国的DUUx-5(1985年安装)
[编辑本段]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中国推出的第一种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092,北约代号“夏”级,1978年动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军使用。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数量可能在1到3艘,舷号均为406。
[编辑本段]093型攻击核潜艇
2007年7月下旬,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举办了庆祝建军80周年的展览,093型核潜艇的模型和一些不甚清楚的图片在展出活动中亮相。
据报道,第一艘093型核潜艇于2002年12月下水,2006年年底加入海军服役。第2艘是于2003年年底下水的。
[编辑本段]新闻扩展
[编辑本段]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号称是“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飞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库尔斯克号”在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时,鱼雷中的过氧化氢燃料发生爆炸导致该艇沉没,核潜艇上所载的118名海军士兵全部死亡,所幸的是该事件没有造成海洋核污染。后来的研究发现艇内大多数人死于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船尾还幸存了三天左右,他们死于过氧化钾引起的火灾。最后,一支英国与荷兰组成的营救队打捞了库尔斯克号。逝世118人中所有人的遗体被发现,其中三具无法辨认。
13日晚7时至14日凌晨5时,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美国国防部长及白宫高层被人从睡梦中唤醒,潜艇官兵的亲朋好友也被告知“做好最坏的准备”。就在各方陷入绝望之际,该潜艇意外恢复与外界的联系,且人艇安好,但整个事件仍然扑朔迷离。
[编辑本段]美国核潜艇现状
如果说冈恩等人是核潜艇构想的提出者,那么将这一设想最终变为现实的,就是“核潜艇之父”--美国海军核动力科学家海曼・乔治・里科弗。
1952年6月1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举行铺设龙骨的仪式。1953年3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11时17分,陆上模拟堆热中子反应堆达到了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反应堆内部的链式反应开始了。6月25日,核动力装置达到了满功率,并完成了持续4天4夜的满功率运转试验,标志着这艘核潜艇已经具备了以不间断的全速横渡大西洋的能力。
1954年1月21日,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上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下水。经过努力,“鹦鹉螺”号在这年底全部竣工。它艇长90米,排水量2800吨,当时的造价为5500万美元,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150米。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
美国--全面开花
☆ 攻击型核潜艇
在“鹦鹉螺”和“海狼”等试验型核潜艇之后,美国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六代。“鳐鱼”级为第一代,首艇1955年开工,1959年服役,共建造4艘,是美国海军首次批量生产的核潜艇。该级艇长81.5米,宽7.6米,水下排水量2861吨,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
“鲣鱼”级属于第二代,在1956至1961年间共建造了5艘。该级艇是世界上首级采用水滴形壳体的核潜艇,大大提高了水下航速。该级艇长76.7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3513吨,最大潜深200米,采用1座S5W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单轴,最大功率1.5万马力,水下最高航速30节,该级艇为以后的高航速核潜艇提供了实践经验。此外,该级艇第一次加装了围壳舵,并采用单、双壳体结合的结构。它的武器为6具鱼雷发射管,发射MK48鱼雷。
“长尾鲨”级属于第三代,1959年至1967年间共建造12艘,它使美国攻击核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级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鲣鱼”级相同,单轴,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射管减至4具,并由艏部移到中部,以使艏部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水声设备。
“鲟鱼”级是第四代,于1963年至1975年共建造37艘。该级艇长92.1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4960吨,动力装置与“长尾鲨”级相同,水下最大航速30节,极限潜深可达500米,人员编制107人。该级艇围壳结构进行了加强,围壳舵可转动90度,可以在北冰洋冰层下活动。艇上装有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和MK48鱼雷,电子/水声装备有AN/BQQ2多用途综合声呐、AN/BQS8水下导航声呐、MK117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和“奥米加”导航设备等。
进入70年代,美国海军在核潜艇的“安静”和“高速”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形成了“科普斯科姆”级和著名的“洛杉矶”级两个级别。前者只建造了一艘,是美国核潜艇“安静化”的试验艇。该艇长113.3米,宽9.7米,水下排水量6480吨,水下最大航速25节,最大潜深480米。为了大幅度降低噪音,艇上只装有1座S5WA压水堆,并且用涡轮电力推进代替了蒸汽涡轮机,这使其航速较低,但安静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还有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