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开采的保护措施?
1、罐贮法。将人参晾干后用纸包好,放入塑料袋中,挤出空气后封口。取一大不适宜的陶瓷罐,洗净晾干,在底部及罐内四周放一层生石灰,生石灰上铺一层纸,将装有人参的塑料袋放入罐中,最后盖紧罐盖,置于阴凉干燥处。此法可保证人参一年不变质。
2、冰箱贮法。将晾干的人参放入一洗净干燥的玻璃瓶内,瓶盖内垫一橡胶垫片,然后旋紧瓶盖,以保持瓶内良好的密封状态,再将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即可。
3、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已生虫的人参应轻轻敲打以除去虫卵、虫尿及虫体,再置阳光下晒或50°C烘烤,以杀死虫卵和虫体。有霉点人参先晒干或烘干,再用软毛刷或牙刷刷去霉尘,然后再用温水刷净,晒干即可。
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如此珍贵?
陶瓷艺术不仅是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产品。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形式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可分二类:一类是写意绘画,另一类是工笔绘画。这两种绘画装饰形式都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时期特征在陶瓷产品上的呈现。唐代长沙窑出现釉下彩绘花鸟,正值唐代花鸟画艺术已有相当高水平时期,技法成熟、笔法流畅,一气呵成,自然生动,是唐代民间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而宋代的陶瓷刻划花的精细都是反映了花鸟绘画风正转化为工细的工笔画的鼎盛时期。也为元青花、明清的陶瓷工笔古、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陶瓷艺术形式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都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装饰形式在陶瓷上的表现。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瓷器是我国重要的文物,是中国人民 的独特创造。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一词的英文 china原意是瓷器。 瓷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明。从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来看,它比较完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面貌。
瓷器是用瓷石或高岭土做胎,在1200°C左右的高温中烧成,胎体较陶器坚固,是经久耐用的器皿。瓷器表面施有一层高温釉,不仅使器物具有美观效果,而且便于清洗。 瓷器的胎体可塑性极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物,便于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
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瓷器可以大量生产,与金、银、铜等金属器物相比,瓷器既经济又实用,所以一经问世,就深得世人喜爱。 瓷器不仅是可供使用的物质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泽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美学鉴赏性和收藏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产物。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产国。 瓷器成熟于东汉晚期,后经魏晋南北朝400多年的发展,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个发展期,这时期以青瓷独盛为主要特征,且历久不衰。
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除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外,其它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绞胎以及釉下彩绘也尽显风采。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现出不少驰 名中外的瓷窑。
所谓“五大名窑一一定、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此五大名窑外,宋代还形成了八大瓷窑体系。
宋代,与宋王朝并存的还有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地区的瓷器,以鲜明的游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著称于世。元朝,当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后,不仅迅速发展为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同时也是行销海外的主要品种。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成功,也是中国制瓷工艺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中国瓷器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主要特征是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各种高温及低温颜色釉瓷的烧制技术,也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