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窑变瓷器烧制摄影(窑变瓷器烧制摄影图片)

一、低温窑变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及其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表面的底釉层和面釉层,所述陶瓷坯体,其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25-35、窑渣15-20份、煅烧滑石15-20份、铝质粘土10-15份、镁质粘土5-10、硅灰石粉5-10份、高岭土1-5份、硫化钡1-5份、锂长石1-5份;所述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烧碳酸钡15-20份、绢云母15-20份、长石尾矿粉末10-15份、钾长石10-15份、氧化铬5-15份、高岭土2-10份;所述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岭土10-15份、锡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铜1-5份、氧化锌1-5份、氧化钠1-5份、竹炭1-5份、长石尾矿粉末1-5份。

优化的,陶瓷坯体的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28、窑渣19份、煅烧滑石16份、铝质粘土13份、镁质粘土7、硅灰石粉6份、高岭土3份、硫化钡4份、锂长石4份。

优化的,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烧碳酸钡17份、绢云母16份、长石尾矿粉末13份、钾长石14份、氧化铬6份、高岭土8份。

优化的,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6份、石英24份、高岭土14份、锡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铜3份、氧化锌4份、氧化钠3份、竹炭2份、长石尾矿粉末3。

优化的,面釉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底釉层的厚度为0.3-0.5mm。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陶瓷坯体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制得陶瓷坯体釉浆,;

步骤2,按底釉层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加水球磨后分别制得底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3:1-2:1-3进行湿法球磨1h~3h,球磨后过80目-100目筛;

步骤3,按面釉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加水球磨后分别制得面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2:1:2-3,进行湿法球磨5h~8h,球磨后过200目-300目筛;

步骤4,等待陶瓷坯体完全干燥后,在陶瓷坯体表面施底釉;

步骤5,使用釉浆制作陶瓷坯体,等待陶瓷坯体完全干燥后,在陶瓷坯体表面施一层底釉,等待面釉干燥后,向底釉表面喷涂面釉;

步骤6,将施有开裂底釉层和面釉层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一次烧制成型,烧成温度为1220-1260℃,窑炉到达烧成温度后,匀速降温至自然冷却。

进一步的,步骤1、步骤2中陶瓷坯体原料与底釉中使用的长石尾矿,依次经粉碎、磁选后,煅烧1080摄氏度。

进一步的,施釉时底釉的波美计浓度为50-60度,施釉时面釉的波美计浓度为30-40度。

进一步的,步骤4坯体干燥后的含水率为1-2%。

进一步的,步骤6中烧成时,步骤6中窑炉的烧制温度控制共分为五段,具体如下:

A:氧化气氛下,窑炉经30-40分钟,匀速升温至500℃;

B:窑炉继续升温,经1.5-2小时升温至800℃,保温20-30分钟;

C:转还原气氛,经3-5分钟,窑炉升温至烧成温度,保温2-3小时;

D:窑炉在还原气氛下以100℃/h-120℃/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000℃;

E:转氧化气氛,快速降温经10-30分钟由1000℃度降温至600℃,在自然降温至出窑。

本发明提供的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及其制作方法,使用独特的原料配方和低温窑变烧制工艺,所烧制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酱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布粉红、桃红色的斑点,每块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遇水后水会迅速填满缺釉毛孔,使釉面浑然一体,自然就晶莹剔透,有如“雨花石”见水就亮的特质,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该种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体、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长石尾矿粉末作为原料,具有显著的环保价值,同时有效降低原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表面的底釉层和面釉层,

所述陶瓷坯体,其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25-35、窑渣15-20份、煅烧滑石15-20份、铝质粘土10-15份、镁质粘土5-10、硅灰石粉5-10份、高岭土1-5份、硫化钡1-5份、锂长石1-5份;

所述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0-30份、煅烧碳酸钡15-20份、绢云母15-20份、长石尾矿粉末10-15份、钾长石10-15份、氧化铬5-15份、高岭土2-10份;

所述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岭土10-15份、锡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铜1-5份、氧化锌1-5份、氧化钠1-5份、竹炭1-5份、长石尾矿粉末1-5份。

具体实施例一: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体,还包括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表面的底釉层和面釉层,面釉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底釉层的厚度为0.3-0.5mm;

陶瓷坯体的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28、窑渣19份、煅烧滑石16份、铝质粘土13份、镁质粘土7、硅灰石粉6份、高岭土3份、硫化钡4份、锂长石4份;

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烧碳酸钡17份、绢云母16份、长石尾矿粉末13份、钾长石14份、氧化铬6份、高岭土8份;

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6份、石英24份、高岭土14份、锡晶料9份、玻璃8份、糯米粉4、草酸铜3份、氧化锌4份、氧化钠3份、竹炭2份、长石尾矿粉末3。

所烧制出的瓷器具有褐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布粉红的斑点,每块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由于面釉中引入的有机材料烧制后会发在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

具体实施例二: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表面的底釉层和面釉层,

所述陶瓷坯体,其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32、窑渣16份、煅烧滑石18份、铝质粘土12份、镁质粘土6、硅灰石粉8份、高岭土2份、硫化钡3份、锂长石3份;

所述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6份、煅烧碳酸钡18份、绢云母17份、长石尾矿粉末14份、钾长石11份、氧化铬6份、高岭土8份;

所述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9份、石英28份、高岭土13份、锡晶料6份、玻璃9份、糯米粉3、草酸铜4份、氧化锌2份、氧化钠3份、竹炭1份、长石尾矿粉末2份。

所烧制出的瓷器具有酱色的底色,在酱色的底釉上分布桃红色的斑点,由于面釉中引入的有机材料烧制后会发在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

具体实施例三: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表面的底釉层和面釉层,

所述陶瓷坯体,其重量份如下:长石尾矿粉末33、窑渣19份、煅烧滑石16份、铝质粘土11份、镁质粘土6、硅灰石粉6份、高岭土4份、硫化钡3份、锂长石2份;

所述底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黑粘土28份、煅烧碳酸钡19份、绢云母16份、长石尾矿粉末11份、钾长石12份、氧化铬6份、高岭土8份;

所述面釉层,其重量份如下:钾长石20-30份、石英20-30份、高岭土10-15份、锡晶料5-10份、玻璃5-10份、糯米粉1-5、草酸铜1-5份、氧化锌1-5份、氧化钠1-5份、竹炭1-5份、长石尾矿粉末1-5份。

所烧制出的瓷器具有酱色的底色,在酱色的底釉上分布粉红色的斑点,由于面釉中引入的有机材料烧制后会发在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制备上述的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陶瓷坯体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制得陶瓷坯体釉浆,;

步骤2,按底釉层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加水球磨后分别制得底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3:1-2:1-3进行湿法球磨1h~3h,球磨后过80目-100目筛;

步骤3,按面釉原料配方进行配比称重,加水球磨后分别制得面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2:1:2-3,进行湿法球磨5h~8h,球磨后过200目-300目筛;

步骤4,等待陶瓷坯体完全干燥至含水率为1-2%后,在陶瓷坯体表面施底釉;

步骤5,使用釉浆制作陶瓷坯体,等待陶瓷坯体完全干燥后,在陶瓷坯体表面施一层底釉,等待面釉干燥后,向底釉表面喷涂面釉,施釉时底釉的波美计浓度为50-60度,面釉波美计浓度为30-40度;

步骤6,将施有开裂底釉层和面釉层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一次烧制成型,烧成温度为1220-1260℃,烧制温度控制共分为五段,具体如下:

A:氧化气氛下,窑炉经30-40分钟,匀速升温至500℃;

B:窑炉继续升温,经1.5-2小时升温至800℃,保温20-30分钟;

C:转还原气氛,经3-5分钟,窑炉升温至烧成温度,保温2-3小时;

D:窑炉在还原气氛下以100℃/h-120℃/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000℃;

E:转氧化气氛,快速降温经10-30分钟由1000℃度降温至600℃,在自然降温至出窑。

其中步骤1、步骤2中陶瓷坯体原料与底釉中使用的长石尾矿,依次经粉碎、磁选后,煅烧1080摄氏度。

上述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及其制作方法,所烧制出的瓷器具有褐色、酱色的底色,在深色的底釉上分布粉红、桃红色的斑点,每块斑点上形成大致呈梅花状布置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遇水后水会迅速填满缺釉毛孔,使釉面浑然一体,自然就晶莹剔透,有如“雨花石”见水就亮的特质,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该种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的陶瓷坯体、底釉、面釉的原料中大量使用了长石尾矿粉末作为原料,具有显著的环保价值,同时有效降低原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二、康熙窑变瓷器特征?

一些瓷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形器多以墩式为主。康熙是清代第一个达到盛世的时期,期间社会稳定,对瓷器的欣赏水平也水涨船高。在釉面上追求光滑细腻,胎釉上追求结合紧密。

色泽方面,由早期的青白色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后期又演变为硬青釉。

三、窑变瓷器主要产地?

唐花釉瓷器,亦称“唐钧”,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窑变釉瓷器。其产地主要在河南的鲁山、郏县、禹州等地。它是在黑、褐、茶叶末等底釉上点缀出青色、天蓝色、黄褐色、乳白色彩斑,状如花斑,也俗称花瓷。

四、低温窑变无釉陶器烧制方法?

窑变裸胎裸灰进窑经过1300度高温烧制

五、日本窑变釉瓷器品牌?

美浓烧、有田烧、波佐见烧、九谷烧、清水烧

六、瓷器窑变怎么形成的?

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七、窑变釉瓷器有毒吗?

无毒。

有人非议窑变釉建盏有毒,这都是谣言。有毒无毒主要从两方面看,一个是陶瓷原料,一个是烧成。

真正的建盏必须是建阳坯土、建阳原矿釉。泥料釉料是否安全,还看烧成温度,高温瓷优于中温瓷和低温瓷。高温一般指 1280 摄氏度到 1350 摄氏度。建盏是在这样的温度烧制而成的,有害物质都消失转化了。

窑变釉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颜色是在窑中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本身不具有毒物质,可以放心使用。

八、郎红窑变瓷器特征?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

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

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九、瓷器低温烧制和高温烧制怎样区别?

高温瓷经1300度以上烧制的瓷器称为高温瓷,温度越高釉的结晶密度越大,瓷面强度高,不易产生划痕,餐具不挂油清洗时不需要洗洁精,茶具不挂茶垢,色泽“白”白里不泛黄有“白如玉”的美称。而低温瓷则瓷质不够细腻,色泽不够白净。高温瓷还可以再次高温烧制加工;但低温瓷经不起高温烧制。听声音可以简单区分,高温的瓷化程度好,声音清脆。但根本是还是看吸水率的大小,高温烧结的陶瓷吸水率小。高温陶瓷与中、低温陶瓷最明显的区别是吸水率,高温陶瓷的吸水率低于0.2%,产品易于清洁不会吸附异味,不会发生釉面的龟裂和局部漏水现象。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大大高于这个标准且容易进污水,不易清洗还会发出难闻的异味,时间久了还会发生龟裂和漏水现象 。

十、低温陶器烧制窑变泥料加什么?

1)中温高白瓷泥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分别选取20~30份钾钠砂、15~20份广西白沙、20~30份福建淘洗泥、3~5份滑石、1~3份石英粉和1~3份贵州土;

(2)将步骤(1)中钾钠砂、广西白沙、福建淘洗泥、滑石和石英粉依次加入破碎机中破碎,破碎至总物料60~65%的目数达到200以上,收集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进入磁选机磁选,去除铁磁性物杂质;

(3)将步骤(2)除杂后的混合粉末加入分散剂,并和贵州土混合,混合后装入球磨机中进行湿法球磨,球磨5~10h后出料,得浆料;所述的料∶球∶水=1∶2∶1.2;

(4)将浆料加入浮选池中,并加入浮选药剂除杂,将浮选后浆料加入高梯度强磁选机中进一步除铁,得精制浆料;

(5)将精制浆料脱水至浆料的含水量为30~40%,随后加入真空练泥机中练泥,得泥料后陈腐,重复真空练泥和陈腐2~3次,真空脱泡,即可得到中温高白瓷泥。

步骤(3)所述的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或聚丙烯酸铵中的一种,加入量为混合粉末质量的1~2%。

还可以向步骤(3)的混合粉末中加入碳酸钠,加入量为混合粉末质量的0.1~0.2%。

步骤(4)所述的浮选药剂是按重量份数计,分别选取30~50份松醇油、5~10份烷基糖苷、10~20份丁黄药、1~3份硫酸铜,混合后即可得到浮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