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1 工艺瓷器
一、瓷器7501是什么意思?
瓷器7501意思是毛瓷7501.收藏真伪鉴别灯光照射即可辩真假,做为专用瓷,流入民间的量极少,多在拍卖公司中流转。与鉴定古瓷一样,鉴别7501瓷的真伪需要着重观察它的胎质、釉色和彩绘。
二、瓷器复烧工艺?
在中国的瓷器技艺中,复烧是陶瓷烧造工艺之一,就是指将烧成的陶瓷制品重新入窑进行二次烧制。
对瓷器有研究的盏友们其实对复烧一点都不陌生。复烧工艺的具体成型可追溯到南宋的钧窑。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首创了复烧,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多次施加釉彩,多次烧成。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也是采用多次素烧,重复施釉的办法,使表面釉层加厚,其创造的黑胎青瓷最终形成薄胎厚釉的工艺特征,以及精光内蕴、青翠欲滴的审美品格,尤其是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釉色更是龙泉青瓷工艺达到历史巅峰的标志
三、瓷器印花工艺?
瓷器印花是陶瓷装饰的一种。
1、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还没有未干透的胎上印出花纹。
2、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使胎上留下花纹。
3、为丝网印花,分釉上丝网印花和釉下丝网印花两种,是将彩料通过花样丝网套印在制品上,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四、瓷器描金工艺原理?
瓷器描金是瓷器装饰的一种形式,流行于清代。
据史料记载瓷器描金是将金箔研磨成粉,加十分之一的矾红或西洋赤为熔剂,以牛胶或白芨糊调匀之,描于画面,700—800下烧成淡黄无光泽的薄层,再以玛瑙砥石或砂磨之,便呈现黄金光泽。也有以混胶矾红描于瓷面,再以纯金粉胶浆,填覆于其上烧之。冬季胶水易冻结,则用大蒜汁匀调金粉。
五、瓷器注浆工艺源于何时?
很多专家说是民国间开始注浆制作。我个人认为唐朝就有象青铜器一样制作陶瓷的工艺。
六、瓷器注胎工艺起源?
理解汉字有时不免望文生义,自有人理解“浆胎”大概是“注浆之胎”。因此,有个别瓷厂(窑)为了仿古,先制作了型腔而后注浆的工艺,但全都失败了,最后对“注浆之胎”的工艺制瓷作了完全的否定。那么,浆胎瓷器如何由来呢?
1、显别于唐三彩的,那既轻而薄,宋及宋以前的里外通体一色(包括嵌假胎)的瓷器,就是所谓“秘色瓷”。其胎骨是珍贵的“有色矿泥”,该叫“稀土色泥胎”。其珍贵程度依次是“极白色矿泥”,“金黄色泥”,呈米黄色的“本山绿泥”,“天青泥”,“黑矿泥”和紫泥,红泥。
2、由于烧成颜色欠美观,黑矿泥、紫泥,红泥一般做成厚胎瓷器的基胎。在基胎里外层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就形成“浆衣胎”,“浆衣胎”好比人穿了一件好看的内衣,但它是里外通体一色的。阴干后再罩上透明釉即可入窑烧成。烧成开窑过程中,由于厚基胎和薄浆胎的收缩率不同,就形成了开片、甚至豁裂现象。此类用珍贵色泥做浆胎貌似釉层的瓷器,越千年而常新,同理,也是唐至晚宋时期的“秘色瓷”。
3、理解“浆胎”词意,是所谓“注浆之胎”,是错误的。以注浆工艺完成口小肚大,胎薄1毫米的古代青瓷,实际是不可能的。即使现代也还没有成功。
4、古籍记载勿用置疑,南宋“修内司窑”是存在的。“修内司”是南迁宋皇朝“整修皇室内务”的专设机构。由于在未安之地马上兴建新窑是不太可能的,而皇室又急需祭祀用品,所以只得在越地由最好的窑口来解决。而督陶之事最终由“修内司”负责管理,故时人就顺称所督之窑为“修内司窑”了。它不可能是一个为急于解决问题(用量不大的祭器)而兴建的新窑口。
5、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即南宋早期选定(即改了名)的“修内司窑”。改名后,该窑主要负责烧造皇室用量不大的祭祀用品,以及后来的 “秘色”赏玩珍品。(注:“秘色”赏玩珍品,小器为多,时久干脆,釉面自然开片。)浙博社教部主任赵幼强说,修内司当时只管祭祀的一个部门,管辖的是内窑,烧的是祭器,在历史上只是短暂出现。
6、有“修内司窑”底款的完整的祭器,目前我在国内只发现一件,是琮式瓶。此物可佐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就是“修内司窑”。
7、广义的说法,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那是错误的。我基本赞成狭义的说法,——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这里主要区别在于基胎和浆胎的贵贱及陶成工艺的水平。除了文人墨客笔下的(绿色)青瓷外,其实还有好些漂亮颜色的“秘色瓷”。如皇家独享的金黄色的,深米黄色的“秘色” 瓷器。它们才是“秘色”瓷中的极品。
8、对单用珍贵矿泥制作的‘极轻而薄之器’称“浆胎”不科学。我为浆胎正名,应叫“本色泥胎”。而在基胎里外层再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的薄薄的、起美色作用的、在透明釉层内的“本色泥胎”,应叫“浆衣胎”。
七、中国瓷器清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是?
制坯包括做坯、印坯,镟坯等。由陶泥制成坯体,是制作一件瓷器的基础,其程序是先用轮车拉成轮廓,然后根据器物的需要进行削、刮、镟、磨等加工制作程序。以青石和风尾草烧炼,用水淘细,就成了釉灰。配以细泥,与釉灰调和成浆,稀稠相等,各按瓷的种类,以成方加减放入缸内,用曲木横贯铁锅之耳,用来舀注。瓷器制作时的圆器和琢器,需要使用吹釉法。用径寸竹管截长七寸,头蒙细纱,蘸釉以吹,要看坏的大小与釉的类别。其吹釉的遍数,有的三四遍,有的十七八遍。瓷器吹釉后,以笔蘸袖彩在坯体上描绘花鸟虫鱼,此种描绘以肖物为上。
瓷坯制成以后,要装在匣钵里放人窑中。
八、清代瓷器有无接胎工艺?
可以这么说任何时代的瓷器都必须借助于接胎工艺,没有接胎工艺,就没有复杂的器型,就没有多姿多彩的瓷器。
谢谢
九、宋代瓷器支烧工艺特点?
瓷器支烧底部都有三个突起的点,不是很大,但很容易看出来,有的釉全覆盖,有的可看出胚胎点。
十、宋代定窑瓷器镶边工艺特征?
我国宋代定窑瓷器的镶边工艺特征有以下几点:
1、宋代定窑瓷器镶边工艺特征的胎为白色微黄,比较坚致。
2、宋代定窑瓷器镶边工艺特征的釉色白中泛青,比较光亮,中、晚期白中泛黄,即俗称的米白色,滋润莹泽是宋代定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3、宋代定窑瓷器镶边工艺特征的器型:定窑瓷器多为碗、盘、枕、炉、盂等日用品。
4、宋代定窑瓷器镶边工艺特征的纹饰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密而不乱,讲究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