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瓷器主流是什么(收藏古瓷片的意义)
一、明朝民窑古瓷器值得收藏吗?
明代瓷器品种丰富,创新迭出。民窑产品造型富有变化,装饰自然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值得爱好者收藏。
洪武二十六年《大明会典》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城乡地主、商人和城市居民一般器皿用瓷、漆、木……,瓷器消费大量增长。
明代瓷业最为兴旺的是景德镇窑和龙泉窑。此时景德镇(云南玉溪、建水也有生产)的青花瓷己成为大宗产品,永乐、宣德和成化时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即便是民窑也有许多精美的产品。其间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被称为"空白期"的器物,现在也不多见。明中后期,产量大增,外销产品(包括福建一些窑口)成为青花销售的一个重要方向。明代早期继元代的釉里红也是盛行一时,并进一步发展出高温铜红釉。景德镇的除少量刻划(如甜白等)外,彩装饰品种非常丰富,各种色釉地子,斗彩、五彩、红绿彩等等。创烧于元山西蒲州地区的珐华陶明代仍有烧造,明代在景德镇为瓷胎珐华一度亦甚流行,还有正德及其后的素三彩等。
另外,明代晚期到清代早期(约1620~1643年)一段在陶瓷史上被称为"过渡期"的器物也是收藏者关注的重点。这段时间没有生产御用瓷,而民窑产品则依然有它的精彩。
明代初期的龙泉窑,一度成为供御窑场,生产量也非常大,尤其是民窑,花色品种丰富,同样值得收藏。
《大明会典》中有朝廷命钧州烧造瓷器的记载:“凡河南及真定府烧造,宣德间题准,光禄寺每年缸、坛、瓶,共该五万一千八百五十只,分派河南布政司。钧、磁二州酒缸二百三十三只……”。其时,钧州民窑瓷器也有生产,考古发现闵庄窑在一些重要的工艺技术上与钧官窑不相上下,生产的钧窑产品大致在明代中期以前,后面生产的主要是白地黑花(也有加褐彩)的大件瓶罐类产品。
明代德化生产的"象牙白″、"猪油白",被法国人誉为"鹅绒白"。其色光润如脂,透光可见粉红或乳白之色。产品以瓷塑人物盛名,其余如佛前供器等,明末清初青花瓷、白瓷等大量产品出口海外,成为一个以外销为主的窑口。
石湾窑明代晚期己比较兴旺,它的仿钧瓷产品被称为"广钧",以蓝色基调取胜,亦可列入关注。
磁州窑是一个大的窑系,除了河北磁州窑外,还有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北方民间的窑场。宋元磁州窑刻划、剔花装饰很丰富,彩绘、文字装饰接地气、达民意,也为青花瓷装饰提供了借鉴。磁州窑明代的产品也应纳入收藏范围。
创烧于唐代的耀州窑是早期北方青瓷的著名窑口,耀州系影响很大,尤其是剔刻工艺为世所重,亦曾为御用器物。对定窑、汝窑有相当的影响。耀州窑到了明代,产品己经有了很大变化,但陈炉镇的窑火依然在燃烧,有兴趣也可留意。
其实明代值得收藏的民窑古瓷还有很多,这里也只是一小点提示,每个人都可以在寻觅中获得快乐!
二、普通瓷窑的古瓷器有收藏价值吗?
相对那些赫赫有名的窑口,有许多瓷窑少有文献记载,不见"高档次"产品流传,关心和研究者不多,人们似乎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实际上,再普通的瓷窑也是制瓷史的一个环节,它在一定时期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需求群体,都是从个别的窑户,逐步形成一定影响的窑口。
有些窑口具有原辅材料采集优势,制作工艺基础好,产品容易显山露水。易受市场,尤其是富裕阶层欢迎。并获得官府、朝廷重视和参与,甚至是官办瓷窑,普通瓷窑与之当然不可同日而言。
普通瓷窑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普通瓷窑和著名瓷窑一样,经历过从创烧到发展的过程。
有些瓷窑,看似普通,只是还没有充分认识。
有些窑口缺乏文献纪载,历史面目不清。考古揭示的越窑黄岩沙埠等窑,经考古发现唐宋时期有着很高质量的青瓷产品。
有些大窑因原料匮乏而衰落,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必然,曾经的辉煌,逐步地衰落。就像唐代邢窑,原是比方白瓷的代表,晚唐五代与定窑难分伯仲,以后就只知有定了。
还有的窑口,在当地有一定需求,但交通条件制约,无法进一步拓展。当然也有局势动荡,战事频仍造成的窑业不振的。
唐代"宣州官窑"款酒坛的发掘出土,给研究宣州窑带来了新的课题。
虽然一些瓷窑,相对普通,却是一地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依赖,其中留存制瓷工艺的实物史料,从中可以探究当地的历史面貌,人文背景。了解制瓷业的传播、变革情况,也是当地经济、技术发展的一面镜子。
我有一些朋友在对普通瓷窑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这里面有河北井陉窑、辽阳江官屯窑、四川邛崃窑、广西桂林窑……。
金代井陉窑印花模品种多样非常少见
井陉窑与定窑几乎是同时期的窑场,其精细白瓷中优质的产品与定窑产品相当接近,以往一向提及定窑与定系,实际上井陉窑也是一个重要窑口,且是连结河北和山西窑业的重要节点。
辽阳冮官屯窑"瓷窑务”实证
冮官屯窑“官”字款和“公主梁”款器物
陆游所写《老学庵笔记》,其对“省油灯”给予很高的赞誉:“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广西桂林永福窑也是历史久远品种多的窑口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古陶有很深的情怀,长期执着的研究精神,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良好的交流和深层次的探讨。有一点非常值得羨慕的是,他们对人们忽视的"普通"瓷窑的研究远远地走在前列,他们的成果受人赞赏!
这对大家应该是个启示,专精于普通瓷窑研究往往会超越"广博",务必重视你手上的历史"遗存”,它们后面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普通瓷窑的古瓷器不但有收藏价值,而且可以独辟蹊径,走出自已一条路来。
三、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四、高古瓷器指的是什么?
高古陶瓷是收藏界对元代以前的陶瓷,一个总的称谓。便于与明清具体所指,是从新石器时代各类文化的陶器起,至元代除景德镇所烧青花瓷、釉里红等少量品种外的一切意趣高古的瓷器。认识老窑,重在高古。高是品味,古是年代,二者不可缺一。
五、象山瓷器收藏价值?
答: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据明清著录谓烧白瓷,似定窑瓷器而粗;经查,判明唐已烧青瓷。遗址面积不大,遗留标本不多,所烧以盘碗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与浙江丽水、吴兴、余姚等窑相同,属唐代前期流行式样。这是个人观点而已,供参考。
六、如何谨慎收藏瓷器?
多看,缓买,先从老普起步。
别小看价廉物美的老普,它会培养你对老物件的认知和感觉,这种感觉很难说的清楚,但确实就是在长时间对到代真品实物的接触中形成。
有很多国宝帮看不起老普,只追求所谓的珍品精品,但穷其一生藏品一屋子都没有一件到代真品。
七、古早非主流文案?
我就是我,你们全都不是我的对手
八、想收藏瓷器,收藏哪个品牌了?
~现代的瓷器品牌我不是很了解,据说现在国外的瓷器品牌做的要更好一些。不过,我认为现代的瓷器收藏主要看两点:
1,造型的创新优美,色泽温润,做工精细;
2,名家名作,有文化内涵。(中国的艺术品无论古今,价值高的总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有个什么象征,表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我认为作为装饰品或者收藏品最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认可,喜欢,爱不释手的一定是好的,这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盛世收藏,收藏的是一种情绪。
九、现代瓷器有收藏价值吗哪些现在瓷器最具收藏价值?
现代瓷器是指着1949年以后制作的瓷器,大师的瓷器具有收藏价值,一件瓷器的收藏价值主要看真品、稀有品、佳品,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的瓷器仅满足一个条件,这是不够的,有收藏价值的瓷器不一定是价格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会逐渐体现出来。谢谢
十、现代瓷器有收藏价值吗,哪些现在瓷器最具收藏价值?
现代瓷器是指着1949年以后制作的瓷器,大师的瓷器具有收藏价值,一件瓷器的收藏价值主要看真品、稀有品、佳品,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的瓷器仅满足一个条件,这是不够的,有收藏价值的瓷器不一定是价格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会逐渐体现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