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土的中国瓷器(日本出土的中国瓷器有哪些)
一、出土瓷器怎样清洗?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
二、宋代瓷器出土特征?
宋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无论是在选料还是在工艺、纹饰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与突破。宋瓷的款识比前代也开始增多,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款识的主要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制作年份、吉祥语、宫殿名称和宫廷用瓷专用款铭等。总的特点是款识文字简明扼要,仍以刻划款为主书写款较之以往有所增多,模印款前期增加,字体精瘦有力,具有宋代风格。以下是宋代瓷器主要款识内容:
一、越窑瓷器款识鉴别
宋代越窑瓷器款识以刻划的纪年款为主,所见款识基本上是北宋的纪年有“太平戊寅”(公元978年)、“太平二年”、“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熙宁四年”、“淳化二年”、“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大中祥符五年”等。还有款识是一个字的,如宋越窑青瓷款识“供”字。
二、定窑瓷器款识鉴别
定窑瓷器是进奉皇帝的,所以,瓷器款识多与宫廷有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带“官”字款的。“官“字款白瓷在晚唐及五代都曾出土,宋代更为多见。大多是盘、碗、瓶、壶和罐。其中有'官”字款刻花莲瓣碗、“官”字款净瓶、“官”字款盖盒等,还有“新官”字样的,如“新官”字款莲瓣口碗等。这些出土器物均为精工制作,是为上层人物制作的。另外,辽宁博物馆也藏有“官”字款碗、“官”字款鎏金口划花凤纹洗以及“官”字款葵口碗等。
在出土及传世定窑瓷器中有刻“尚食局”、“尚药局”款识的。带“尚食局”款识的多为大型盘类器物,字体有粗细两种,河北曲阳出土一件白瓷印花云龙纹盘,上面刻有“尚食局”三字。宋定窑白釉瓷碗,刻有”食局官区正七字”款识。宋定窑白釉瓷碗,其外壁由右向左横刻“尚药局”款识。据记载,宋代宣徽院下设六局,其中尚食局掌管膳食之事,尚药局掌管和剂诊候之事。故刻这些款识的器物是宫廷内食用及药用之器。另外,定窑瓷中还有底刻“五王府”三字,这是某五王府定烧的器物。
在博物馆收藏的定窑瓷器中有一些铭文是宫廷玉工镌刻的。这类款识多为宫殿建筑的名称,有“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如一件宋定窑白釉折腰盘及白釉碗,其底足内均刻“奉华”款识。
定窑瓷器款识除刻划以外,还有模印和书写款识。如一件宋定窑白瓷盘,盘心印阴文:“定州公用”。这是专门为定州府衙烧制的瓷器。
三、汝窑瓷器款识鉴别
汝窑青瓷为宋代青瓷之冠,传世品很少,全世界仅有几十件。汝窑瓷器仅见三种款识。
一为“奉华”字样,为宫廷玉工制作。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如汝窑出戟樽、汝窑瓜棱注碗及汝窑纸槌瓶,这三件器物的底部均刻有“奉华”二字。又如汝窑粉青釉樽,仿铜器樽等,底部都刻“奉华”二字。
另一种款识是于器底刻一“蔡”字,刻“蔡”字款的无疑是物主的姓氏。如宋代汝窑青瓷碟和青瓷盘均刻有“蔡”字。这可能系蔡京父子所用。蔡京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子蔡修贵为当朝附马,徽宗曾七次到其府第,赠予无数珍宝,其中有汝瓷是理所当然的事。
还有一种刻“甲”、“乙”、“丙”、“丁”字样,以划分器物的等级。
四、钧窑瓷器款识鉴别
宋代钧窑瓷器带款识的很少,主要以数字为主。即在器物底部刻一至十的数据。数目字的确切用意是,即数目字越小,器物越大,就是说刻“一”字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刻“一十一”字是最低或口径最小的。其款识常见于洗、盘、碗、炉蹲等器物底部。这种数码款识在宋瓷中独具特色。刻数字款的器物有一件宋钧窑葵式三足洗,葵口折沿,腹分六瓣,底支撑三个如意形足,外壁玫瑰紫釉,色彩绚丽,底芝麻酱釉,底刻有“六”字。
钧窑器还有底刻“奉华”、“重华宫芝兰室用”、“重华宫漱芳斋用”等款识。如博物馆藏宋钧窑天青葵花式盆托,刻“重华宫芝兰室用”款字。宋钧窑天蓝海棠式水仙盆,器底刻“重华宫漱芳斋用”款字。这些瓷器专供宋内府使用。五、磁州窑瓷器款识鉴别
磁州窑瓷器以烧制瓷枕最富特色。因此大部分款识出现在瓷枕上,其内容可分为瓷枕窑名、纪年款以及诗词题句等。已发现的磁州窑枕书写”张家造”、“赵家造”、“张家枕”、“张大家枕”、“张家记”、“李家造”、“王家枕”、“王氏寿明”、“王氏天明”等私人作坊姓名,其中以“张家造“最为著名。宋磁州窑白釉黑彩八角纹枕,枕底刻”张家造“三字。因磁州窑地区唐、宋时期称相州,故有“古相”之称。因而,磁州窑瓷枕上有古相”张家造“款识,如宋磁州窑山水纹枕,底面长主框内印“古相”、”张家造“字样,框上下饰荷叶及莲花。有一件宋磁州窑剔花珍珠地瓷枕,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右书“赵家枕永记”等九字,左书“熙宁四年”。
磁州窑瓷器上题诗题句也非常盛行,如宋磁州白地黑彩瓷枕,枕面上题写“常忆离家日,双亲托背言,有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行宿,鸡鸣再春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的诗句。有的用以提醒离家外出人,在枕面题写“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向浮世,无言指落花”以及题一“忍”字样。同时,《满庭芳》、《如梦令》、《阮郎归》等宋词词牌也多见于瓷枕之上。如一件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内有一长方框,两边分别书写有“中吕调,满庭芳”,中间词为“绿水澄清,轻云微暮,败叶零乱,空阶画堂人静。明白夜徘徊,又是重阳近也。闻几处砧柞声,催西窗外岗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临高空伫立,新愁未尽,住事难猜,问槛边金菊,还为谁开。漫到愁来滞酒,酒未尽,愁已先回。凭栏以,金波渐远,白露点青苔。”这些诗词既作为一种题铭,与画面相配,图文并茂,诗文寓意深长,表露出当时工匠思念亲人和想家的心情,是磁州窑瓷器独特的装饰风格。
磁州窑器物上也常书写“醉乡海”、”清沽美酒“和”风吹野外十里香瓶”等字,多为装酒的酒瓶。
六、官窑瓷器款识鉴别
北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产量低、传世品极少。其款识特征与汝窑相似,有“奉华”刻款及“甲”、“乙”、“丙”、“丁”瓷品等级刻铭。
北宋覆亡后,南宋沿袭北宋遗制,在杭州另立新窑,称为南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其款识与北宋基本相似。
七、景德镇窑瓷器款识鉴别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生产青白瓷为主,釉色如同冰清玉洁一般莹润,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假玉器之美称。由于外国香料的大量输人,香料盒、梳妆盒等日益盛行,于是景德镇的瓷盒作坊似雨后春笋。生产大量盒子,那时盒子形体较小而扁,有圆形、八方形、六瓣形和菊瓣形,形体较小而扁,有圆形、八方形、六瓣形和菊瓣形,盖面多饰以阳纹印花,印有作坊标记,如“许家合子记”、“段家合子记”等,字铭均为釉面书写,此类带作坊标记的有“吴”、“许”、“段”、“蔡”、“陈”、“潘”、“余”、“张”等等。
八、耀州窑瓷器款识鉴别
耀州窑是宋时北方著名的民窑青瓷。宋耀州窑有一件青瓷小碗内印有“三把莲”的款识,有的小碗内印束莲三把,称为三把莲,同时在碗心印有 “三把莲”字样,这是图案与文字的相互结合,有明显的装饰风格。宋耀州窑印花飞凤纹碗,于纹饰间印有“政和”二字。宋耀州窑有吉语款,见到的有耀州窑印花碗。
文字藏于图案之中是耀州窑青瓷款字的一大特点。如一件印花团菊纹碗,印花团菊纹非常别致,在碗心内印团菊纹,其中心是一个圆圈,内印阳文或阴文“吴”,这可能是工匠的姓氏。
耀州窑系还有出土青瓷碗,碗心印有吴、杨、张、周等阳文,这是工匠或窑主的姓氏,还有的在碗底部印“张”字,字藏于荷叶莲花之间,精巧别致。
九、 龙泉窑瓷器款识鉴别
宋龙泉窑青瓷的纪年款有“淳熙年制”、“大宋端正元年”、“元丰内用”等,如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底有“淳熙年制’,字样。又如南宋龙泉贯耳瓶,底有“大宋端正元年烧造,天师府用”楷书两行款。还有一件北宋龙泉青盒,扁圆形,器底有矮圈足,圈足内“元丰内用”四字楷书阴文。 宋代龙泉窑青瓷款识还有“玉”、“永清窑记”的字样。另外,南宋龙泉窑青瓷碗内印“金玉满堂”、“做出芙蓉青器,买卖客人皆富贵”等吉祥语。
十、 德化窑瓷器款识鉴别
德化窑青白瓷盒上有刻“颐草堂先生雕造功夫”九字款的,以及有刻“后山颐草堂先生雕造功夫”十一字。款识里的”功夫“又称”工夫“,是宋代手工业的习惯用语。
十一、建窑瓷器款识鉴别
由于宋代盛行斗茶,茶汁与黑釉茶盏相衬,别有情趣。故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适于斗茶,倍受青睐,宋徽宗极好斗茶,因此,建窑一度为宫廷烧制供斗茶用的黑盏,这些建盏底足内刻“供御”字款,以区别普通的建盏。
三、中国的瓷器出口到日本吗?
2020年,中国陶瓷前十大出口国家分别是越南、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等、柬埔寨、泰国、澳大利亚、缅甸、日本。
另外,受大疫情因素影响,美国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比重从2018年的约9%下降至2020年的不足1%。
我国陶瓷出口省份中,广东、福建、广西分别占比为41%、20%、8.8%,前三省份占比约占70%。
四、出土瓷器可以买卖吗?
出土瓷器不是国家文物就可以买卖
五、出土瓷器开片特征?
古瓷开片的特征 开片其实就是瓷器釉面的裂纹。古瓷真品开片的裂纹均发源在釉层下面的胎釉结合处,裂纹由胎面向釉面的开裂呈内宽外窄的尖角状。
也就是说,在胎釉接触处的釉层裂痕宽,而延及到釉表面时裂痕渐渐变窄,有些裂痕会透岀釉面,而有些还未到达釉面裂痕就闭合了。
六、传世瓷器和出土瓷器的包浆如何分辨?
一,传世瓷器的辨别
瓷器的釉面油厚、水灵、滋润,由里向外透出来的光线亮且柔(可以挡住强烈的侧面反光仔细体会)。
二、关于出土瓷器的鉴别
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里,必然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和呈晶莹半透状的银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则细小斑点或者斑块。
七、出土的瓷器能用水泡吗?
出土的瓷器我们也是可以用水泡一下的。
八、出土的瓷器怎么样保存?
1、瓷器储存时要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要有海绵或泡沫垫。不可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海绵或泡沫隔开。
2、陈列瓷器时,要放在固定的木架上,如实木做的博古架,不要用玻璃做的陈列架。因为瓷器很脆,容易碎,所以要防震、防挤、防压、防碰撞,在展示贵重瓷器时可用透明的尼龙线固定其上部。
3、一般可将古瓷器放在有玻璃门的橱柜中,橱柜的托板应考虑选用木质搁板,因为拿放瓷器时,不可避免地会与托板发生碰撞,选用木质搁板则可将此类隐患降至最低。
另外,木质搁板上最好不要刷油漆或涂料,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摆放,油漆和涂料有可能会粘连陶瓷藏品的底部,拿取瓷器时可没有想到这点,则可能造成意外的损伤。摆放时,瓷器底下也不可垫放厚纸等物,以免发生倾倒等意外,放在有软囊的锦盒里,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九、出土瓷器是指什么年代的?
瓷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河南郑州等地商代遗址,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
1980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
中原地区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绿,在还原焰中烧成。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十、出土瓷器为什么要点朱砂?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化学成分硫化汞,含汞86%,大红色,是古代高等级墓葬时常用的消毒防腐剂,多撒在棺木之下及周围。生坑高古玉中表面纹饰间隙常见有朱砂附着,不易清除。
高古玉中常见有漂亮的红色沁,俗称朱砂沁,但其成因基本与朱砂无关,而与铁有关。朱砂不溶于水,是大颗粒物质,在一般墓葬环境中不能渗入玉实质。实验证明朱砂需要在386摄氏度的高温下方可分解为红色氧化汞,而且并不溶解于水。因此,朱砂入沁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