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加彩瓷器(北宋加彩瓷器值钱吗)
一、北宋瓷器种类?
北宋瓷器种类有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均窑。
1、汝窑
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2、官窑
皇家自办,烧制御用瓷器,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3、哥窑
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 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4、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5、钧窑
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二、北宋汝窑瓷器裂纹特征?
冰裂纹又称开片原,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陶瓷烧制工艺,原属于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冰裂纹制作工艺异常复杂,于南宋灭亡后失传。汝窑瓷器没有冰裂纹,汝窑瓷器是蟹爪纹,瓷器的一种釉面特征。因器物施釉,釉厚下垂形成似落泪后留下的痕迹,故名,是宋代汝窑釉面特征之一。
三、南宋瓷器和北宋瓷器的区别?
一、釉色上的差别。北宋时期的龙泉窑最初受到越窑与瓯窑的影响,釉色为青黄或淡青色,南宋时期则出现了梅子青和模仿汝窑的釉色;而元朝的龙泉青瓷的釉色则有青中带黄或青灰色。这种釉色上的差别是因为釉的成分与工艺差别导致的: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的釉含钙量较高,是典型的灰釉,而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多种釉色则是通过控制含铁量、瓷器的烧成温度计气氛进行调整的。
二、底胎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的胎为瓷石烧制而成的灰白胎,南宋时期则为瓷石与紫金土混合烧制成的“黑胎”。
三、纹饰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普遍装饰着刻划花,花纹有莲瓣、牡丹、菊瓣、龙纹等;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则以刻花为主,划花为辅,有时也会出现花口,花纹与北宋时期基本相近。
四、器型上的区别。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有盘子、碗、执壶、梅瓶等,从器型上来看相对优美。而南宋时期的器型则更为丰富,此时除了日常器皿之外,还出现了文房用具和陈设供器等,同时也烧制了一些娱乐用品。
五、整体风格上的差异。如果说北宋的龙泉青瓷仍然受到越窑等其他瓷器种类的影响,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么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则宋朝生活的那份典雅与细腻。
四、北宋定窑瓷器开片吗?
北宋定窑瓷器没有开片。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 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定窑均没有开片这是因为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胎与釉之间没有应力变化,所以定窑没有开片。
五、北宋官窑瓷器修底特点?
北宋官窑器物的造型、制作工艺均接近汝窑。属于盘、洗等器物都是用支钉法进行烧制的,器底留有很细小的支钉痕迹。其它器物都采用正烧法。属干瓶类器物的底足与其他窑器物底足相比稍高一些。
在宋代,有两种类型的釉被脚足肱和脚根烧伤。前者在船底有一个钉子痕迹,而后者则有根铁脚,并且脚被铁覆盖。脚的修理很粗糙,底部不知道。除了仿宋正的雍正窑的釉面外,雍正的脚修也非常精细和整齐。
六、北宋汝窑瓷器有哪些款识?
为徽宗时宠臣蔡京或蔡京之 子蔡修(当朝驸马)所用。在台北故宫 博物院中藏有刻"甲""乙""丙"等 篆体字的汝瓷。这些字均为烧成后刻制的。
七、怎样分辨粉彩老瓷器是后加彩?
后加彩一般专指民国时期的作伪手段。即在旧的瓷器上,新加彩绘,再在低温炉中烘烧,以充当时的彩瓷,抬高其经济价值。
如在明代的白瓷土后加所谓的珐琅彩;在茶叶末或珊瑚红器上后加粉彩等等。由于这些器物本身有当时的底款因此从款式上很难区分其时代性。
但后加彩的器物往往有两种破绽,一是由于在旧有器物上加彩,器物可能有使用过的划痕或伤釉现象,彩在划痕或伤釉处之上面,必然属后加彩。
二是由于在炉中复烧,很可能在器底出现黑疵。
八、北宋有金、银包边的瓷器?
北宋时期给瓷器“包边”的窑叫“定窑”!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
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
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
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九、北宋官窑瓷器釉面蛛网纹特征?
北宋豆青釉官窑蜘蛛网弦纹鱼耳观音瓶,器型极为罕见,烧造工艺十分精湛,蜘蛛网纹精美绝伦,釉色美润如玉,令人爱不释手,乃出土传世珍品,极为珍稀难得,据考古研究及民间探访考究,此乃北宋时期烧造之官瓷珍稀品种,其烧造持续时间很短,后因北宋战乱而断烧,技术已然失传,存世量极为稀少。
十、北宋崇宁描金贴花瓷器吗?
描金贴花瓷器是到清朝才有的,北宋崇宁时期以素为美,所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