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鼎的名字的来源?(青铜器鼎的图片)
一、青铜器鼎的名字的来源?
象形字。“鼎”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与“贞”是同源字,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从贞省声。古文以贞为鼎,籀文以鼎为贞。”
“鼎”的字形模拟的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其形制上面像缸,有圆形也有方形的,有两侧有耳的;下面为足。通常情况下圆鼎是三足,方鼎是四足。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相同,战国金文或从金,贞声;或从皿,贞声。
汉代金文或作“鐤”,从金,声鼎。
到了小篆,其形体发生了变化,鼎身以“目”来替代;而下面部分,有的说法是正反两个“片”字,表示把一段木头分为两片,表示煮东西时用的柴薪。
也有的说法是仅仅表示鼎足的形状,但仍为象形字。
二、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
我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三、青铜器中的鼎是礼器吗?
是的,一般于祭祀、供奉时使用。相应的礼仪规制等级不同使用的鼎也不同
四、这是青铜器鼎吗?价值多少以及真假?
西周晚期颂鼎:立耳深圆底蹄足式,宽唇,双耳微向外撇,腹部鼓出收敛成圆底,下承短而粗的兽蹄足。
市场价在小几十万左右。五、青铜器后母戊鼎的铸造是在?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六、大孟鼎在青铜器中属于什么器件?
大盂鼎在青铜器中是属于礼器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七、大禾人面铜方鼎和青铜器技术的关系?
大禾人面铜方鼎是青铜器技术非常成熟的体现,是青铜器技术发展到很高水平的产物。
八、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就是。司母戊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九、高宗绍兴十五年古瓷器有冇仿青铜器鼎?
在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宋高宗朝的复古器“绍兴豆”。“绍兴豆”器腹饰以浅浮雕的重环纹及鼓出的圆涡纹,明显模仿西周。“绍兴豆”铭文在口沿,释为“佳绍兴丙寅三月己丑,帝命作豆,赐师臣桧家庙,以荐菹醢,唯予永世用享”。铭文反映了此豆是高宗命制的祭器,而后赐予秦桧。同时,也反映出了南宋仿古祭器在家庙制度中的角色”。资料中没有提到仿青铜器鼎,作为这么大的事情,而且做这又是专门论述宋代仿青铜器的问题,看来高宗绍兴十五年古瓷器冇仿青铜器鼎。
十、为什么司母戊鼎是现存最重要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它形制宏伟,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鼎。
器厚立耳、折沿,腹呈长方形,鼎身和鼎足铸有兽形花纹,两个耳上铸有两虎相向张口争食一人头,形象危竣。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画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在当时,没有近千人协作是不能铸造成功的,它集中反映了商代冶铸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