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青铜器图片大全(古青铜器图片大全大图)
一、青铜器古称?
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由于很多物品现在都不再使用了,所以伴随着这些青铜器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
1、銎[qióng](音穷),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2、盉[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
3、镞[zú](音族),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4、簋[guǐ] (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5、甗[yǎn](音演),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6、敦[duì](音对),古代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饭食的器皿,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
7、轙[yǐ](音移),古代马车构件。马车的车衡两侧各装一件铜轙,马嘴上的缰绳分别从四个轙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8、罍[léi](音雷),大型盛酒器和礼器。
9、鬲[lì],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
10、軎[wèi](音未),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
11、甑[zèng](音赠),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可以放在鬲上蒸煮。
12、箅[bì](音必)。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
13、匜[yí](音仪),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14、匕[bǐ](音比),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形状像汤勺。
15、觥[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
16、觚[gū](音觚),饮酒器,作用与爵、角相同。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17、觯[zhì](音只),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
18、斝[jiǎ](音假),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19、豆[dòu](音 斗),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20、彝[yí](音移),古代盛酒的器具,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21、卣[yǒu](音有),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22、钺[yuè](音越),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3、卮[zhī](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
24、盨[xǔ](音许),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25、甗[yǎn](音眼),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26、镈[bó](音伯),1.古代钟一类的乐器。2.古代锄类农具。
27、鑃[diào](音掉),古乐器,形似铎铃,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
28、缶[fǒu](音否),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29、瓿[bù](音布),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30、铎[duó](音夺),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
二、古青铜器怎么配制?
古青铜器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根据用途决定铜和锡的比例。锡比例大青铜器硬而脆,铜比例大青铜器软而韧。
三、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人员对位于甘肃省临夏市东乡县林家村北的林家遗址进行了发掘,由于遗址规模颇大,考古队聘用了当地村民参与发掘。在编号为F20的房屋遗址里,他们发现了一把震惊考古界的铜刀。
这把铜刀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呈扁体长条形,柄部短而刃部长,刀背与柄背连为一体,有明显的弧度。它形制简陋,式样不美,又锈迹斑斑。
据挖到这把刀的村民回忆:“那把小刀放在房屋遗址的一个角落里,而这个角落正好位于我们挖掘的探方下面。刚发现时,小刀浑身锈迹斑斑,很像是它的主人把它遗忘了,这才得以留存下来。”
就是这样一把不起眼的小刀,考古专家却将它视若珍宝,誉其为“中华第一刀”,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里。原因是它虽小,却轻轻划开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
众所周知,商周时期是青铜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商周时期并不是青铜时代的开始。
1981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对林家遗址铜小刀进行了金属成分的检验,检验结果得出这把小刀是铜锡混合物,也就是青铜器。从此,这把小刀被认定为迄今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一件青铜器。
四、荷花图片大全?
荷叶和荷花简笔画如下:
可以填充颜色,例如荷叶使用绿色,荷花使用红色。
具体步骤如下图:
五、蟑螂图片大全?
蜚蠊 fěi lián 虫名,别名负盘,蜚蠊俗称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世界已知约3700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已记载18科60属24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 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雌虫的最末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鞘的作用。 生活史:蜚蠊为渐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 卵及卵荚: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卵鞘(卵荚)。其鞘坚硬、暗褐色,多为长1cm,形似钱袋状。卵成对排列储列其内。雌虫排出卵荚后常夹于腹部末端,少数种类直至孵化,大多数种类而后分泌粘性物质使卵鞘粘附于物体上。每个卵鞘含卵16~48粒。卵鞘形态及其内含卵数为蜚蠊分类的重要依据。卵鞘内的卵通常1~2个月后孵化。 若虫:蜚蠊有一个预若虫期,即在刚孵出时,触角、口器及足均结集在腹面不动,需经一次蜕皮,才成为普通活动态的若虫。若虫较小,色淡无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若虫经5~7个龄期发育才羽化为成虫。每个龄期约为1个月。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约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数个或数十个不等。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因虫种、温度、营养等不同而异,一般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雄虫寿命较短。 生态:1.食性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蜚蠊的耐饥力较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天,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仍可存活1周。在过度饥饿下,有时可见蜚蠊残食其同类及卵鞘。 2.栖息与活动 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息室内。后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这些种类尤其喜栖息于室内温暖、且与食物、水分靠近的场所,如厨房的碗橱、食堂的食品柜、灶墙等处的隙缝中和下水道沟槽内。蜚蠊昼伏夜行,白天隐匿在黑暗而隐蔽处;夜间四出活动,夜晚9时至夜间2时为其活动高峰。蜚蠊主要用足行走,每分钟可达21m。有翅种类的飞翔力甚差,飞行距离一般仅限于室内。蜚蠊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3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蜚蠊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气味特殊的棕黄色油状物质,是其驱避敌害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该分泌物留于所经过之处,通常称之“蟑螂臭”。 3.季节消长与越冬 蜚蠊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蜚蠊通常始见于4月,7~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1.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体长1.2~1.4cm,呈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纹。卵鞘小而扁薄,内含卵20~40粒。是我国的广布优势种,多见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约3.5~4.0cm,呈暗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此外,还有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黑胸大蠊(p.fuliginosa)和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与疾病的关系 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疾病杆菌5株,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5株,绿脓杆菌43株,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霉菌,腺病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蜚蠊还可作为长膜壳绦虫、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株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此外,国外报告蜚蠊可成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防治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蜚蠊的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以彻底消灭之。 1.卵鞘 人工清除柜、箱、橱等缝隙内的卵鞘,予以焚烧或烫杀。 2.成虫 除用诱捕器或诱捕盒捕杀外,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近年来,以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制成“蟑螂笔”在蜚蠊出入处涂划,或制成药片、药纸、药板等放置于其活动场所,或制成涂料喷于室内墙面,效果均较好,适合于家庭使用。 除家庭外,对旅馆、饭店和车、船等交通工具也需采取措施。据认为,在这些场所,采用喷洒(如用二氯苯醚菊酯)加毒饵(如用敌百虫)的防治系统可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但需注意安全和及时清除死亡虫体。此外,据报告蜚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易产生抗性,值得重视。 蜚蠊亦可入药,常见种类是冀地鳖(polyphagaplancyi),背隆腹平,胸部有绒毛;雄有翅,雌无翅。中华地鳖(
p.sinensis
)。释名为: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附方 蜚蠊今通称蟑螂,苏州民间用以治小儿因缺乳而引起的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六、古青铜器有出现紫斑的吗?
时间进入现代,文物保护工作者采取了科学分析法,发现了锈色斑斓的原因——不同的锈色,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
1.红色:氧化亚铜
2.黑色:氧化铜或硫化亚铜
3.靛蓝色:硫化铜
4.蓝色:碱式碳酸铜或硫酸铜
5.暗绿色:碱式碳酸铜
6.绿至黑绿色:碱式氯化铜;
7.淡绿色:碱式氯化铜;
8.白色:氯化亚铜、碳酸铅或碱式碳酸铜
不同的锈类,往往带有多种成分,譬如浮锈和糟坑锈,多是碱式氯化铜和氯化亚铜;枣皮红贴骨锈多是氧化亚铜,但是其上往往还附着着碱式氯化铜浮锈。有些青铜器腐蚀得严重了,形成了多锈层,不同锈层的颜色,甚至都是不一样的。
七、青铜器和古玉哪个价值高?
成名玉器历史悠久。
玉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收藏价值高,且便于保存。“古玉的价值不应该低于青铜器,不应该低于陶瓷器,也不应该低于书画。而现在古玉收藏却处在相对低迷的阶段,因此,目前是收藏古玉的绝好时机,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八、开封古称大全?
开封市历史上的称谓有:老丘、大梁、、浚仪、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
相传夏代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古都开封心。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前743一前701)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朱仙镇附近古城村构筑城邑、取名启封(汉初因避文帝刘启讳、改为开封)。此为开封故城。今开封城春秋时为仪邑,战国时为大梁。
九、洛阳古地名大全?
历史上洛阳因其位居天下之中,山川形胜甲于天下,成为历代立国建都的首选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地名也随着朝代更迭和疆土争夺而屡有变化。洛阳的众多名称体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在传说时代,相传轩辕黄帝时洛阳称为郏鄏,因其北部邙山名为郏鄏山而得名。后来虽有周成王定鼎郏鄏之说,但郏鄏之名并非始于成王,古已有之。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商代成汤居西亳,西亳为都城之名,在今洛阳偃师尸乡沟一带。西周时期,洛阳的名称比较多。就地理区域而言,洛阳有“中国”、“土中”、“地中”等名称。1965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成于成王初年的“何尊”(青铜酒器)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表明武王把洛阳称为“中国”。《帝王世纪》称洛阳为“土中”。这些名称都体现了洛阳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就城邑而言,洛阳为西周东都,有“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称,体现了洛阳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其中雒邑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取其“周道始城”之意。二者同指一邑,其地在今洛阳涧东瀍西一带。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平王迁都雒邑。雒邑因周王居住而称王城。景王去世后,王城发生了王子朝之乱,敬王避居翟泉。因乱党多在王城,敬王召集晋、魏等诸侯大夫扩筑成周城(在今白马寺东汉魏故城一带)并迁居之。此后“成周”成为敬王所居之专名。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洛河古时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为讳“洛”字改“洛”为“雒”。西晋以洛阳为都,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洛阳一带成为河洛丘墟。后来成为羯族石勒后赵政权的南都。隋朝建立,袭北周之制,以洛阳为陪都,称“东京”。隋炀帝对东京进行大规模营建称“东都”,并迁都洛阳。唐初建洛阳宫。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徙居洛阳,封洛阳为“东都”。武则天建武周政权改东都为“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称东京。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北宋、金为陪都。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至北宋称“西京”,金称“中京”。
十、延安古称大全?
延安市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1、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2、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
4、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