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核雕普贤菩萨图片(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

1.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

石钟山石窟,又名剑川石窟、剑川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宝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县城西南25公里。

石钟山石窟分布在方圆3平方公里左右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个区域的岩壁上,是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元738—1253年)的艺术瑰宝。

根据云南大学、北京大学联合考古队1999年的考古调查,石钟山石窟共17窟,233躯造像。石窟内有南诏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和大理国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题记,可知石钟山石窟开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整个石窟开凿前后相续320多年时间。

石窟造像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的佛、菩萨、明王、力士等造像,而且大胆地开凿了“阿姎白”女性生殖崇拜雕刻,南诏王室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图像等内容,这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石窟造像,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雕刻技巧纯熟,线条细腻流畅,且题材内容丰富,构思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此,石钟山石窟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和象征

农村堂屋可以挂佛像,佛菩萨不会在意,因为佛菩萨没有分别心。一般客厅都是挂祖宗排位的挂在客厅多有不便如果硬有挂也没关系。个人是建议挂书房的。

堂屋是我国汉族人民的旧式起居场所,一般设计在房屋中间,又称“客堂”。因为平时敞开,有的地区又称“明间”(卧室则称“暗间”)。堂屋比厢房要高大宏伟,一般设计成奇数间,以3间或5间最为常见。

扩展资料:

佛之形像。广义含菩萨、罗汉、明王、等像。其像虽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

印度古代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仅止于以佛法、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其后,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3.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是什么

金华大佛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乡之北二公里处,距市区约18公里,俗称“石佛寺”。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旧名“赤松岩寺”。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僧道琼止于山南,闻金石梵呗之音,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六丈,趺坐俨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宋改今名大佛寺。干年古刹大佛寺过去曾有全国第四大佛著称。据史料记载,大佛寺内曾供奉铁罗汉518尊,系宋元丰年间冶铁铸造,原存于罗汉寺,后供奉于西岩石佛寺,明时尚存,后毁于兵燹。如此庞大的造像数量,在今时寺院亦为少见,可见古时大佛寺之庞大规模。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寺院僧众重建大士殿;道光二年(1822年),一轮再修;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寺失之香火,前殿、中殿概成灭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寺院由僧人瑞龙住持,献其俭积,并募捐于善男信女,于是庀材鸠匠,克日兴修,数月完工。

历史典故:大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始称赤松岩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还曾有过石佛寺、西岩禅寺等名称。

1.关于大佛寺曾经的模样,元代兰溪诗人于石有诗云: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依岩岩依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密林高岩,白云缭绕,老树、僧房、岩壁相生相依,好一派幽逸禅韵。

2.抗金名臣 咏之于诗

郑刚中是金华坦溪人(今曹宅镇西坦溪),登绍兴进士甲科,为南宋抗金名臣。他不仅为官有政绩,还留下众多诗文著作,是金华历代名人中著作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

《金华郑氏族谱》和大佛寺相关资料记载,郑刚中为官后每次回故乡必去大佛寺,在此吟诗会友、祈福闲游。夏日,他称这里“一怀炎暑变冰霜”;月夜,他饶有兴致地“更看芰荷生夜香”。

郑刚中曾陪友人潘良贵游西岩,以新茶享石佛,写下150字长诗。“……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愧无一樽酒,临风相对开。……但念石佛古,岂顾多尘埃。妙语入幽隐,高情肆徘徊。……”字里行间,尽显好友结伴一同登山、观景、祈福的美好场景。

郑刚中的曾祖父郑克允与大佛寺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冶铁铸造518尊铁罗汉,原存于罗汉寺,后移到大佛寺。对于这段历史,在描述“五都石佛寺”时,清道光《金华县志》记载:“有铁罗汉五百十八尊(即郑克允罗汉山所铸者)”。

如今的大佛寺已不见这518尊铁罗汉的踪影,据寺院住持净藏法师称,其中有两尊收藏在北京,是国家一级文物。

大佛寺主要景观

岩高林密,白云缭绕的大佛寺,因其丹红石崖、曲径通幽的庄严神圣之美,向为古往今来之香客游人所赞叹。这座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刹,作为文化遗产被当地政府善加保护。寺内所悬匾额中,记述了其曲折荏苒的兴衰历史。大殿檐前正中悬挂“大雄宝殿”四字匾额,字体苍劲有力,系近人黄人望于1941年所书。大雄宝殿前两株百年银杏,另有许多同根异种树木令人称奇,为金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佛院:金华大佛寺最有特色的就是古佛院中的古大佛——释迦牟尼佛。佛陀跌坐石窟,身横丈八,首接崖端,目光如炬,巍巍俯视一切众生。其相貌安详,慈悲可亲,前额宽广,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佛像中胸袒露部分,细腻精美,璎珞装饰栩栩如生。在塑像比例上,故意夸大了头部,佛眼几乎与佛掌宽度相当,但观看时却毫无比例失调之感,甚为庄严,宛若亲睹佛陀真容。古佛院中,佛陀左胁侍骑狮大智文殊菩萨,寓意一切法界智慧;右胁侍跨象大行普贤菩萨,寓意一切法界行力;一佛二菩萨,慈眼视众生,殊胜庄严。

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因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佛寺之大雄宝殿壮丽庄严,雕梁彩画,龙柱巍峨,为近年新建的功能殿堂,内部供奉三尊由缅甸迎请而来的庄严玉佛。

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左右供奉着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背面供奉护法菩萨韦驮天尊,因此得名。

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占地830平方米,殿堂庄严巍峨,金顶辉煌,登之可睹翠色丹霞的金华山美景。罗汉堂内恭敬供奉着500百尊青田石雕刻而成的罗汉像,雕工精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鸳鸯林:在大佛寺口东西两侧的山坡密林中,生长着一对对连理共根的对生树木,树种有松树、香樟、冬青、白砾、苦储、等20余种,此片密林因此又名“鸳鸯林”。在这些对生树木中,既有同一树种,又有树缘很远的树种。相传某年三月初三的传统祈福法会上,有两个素不相识的善男信女来到大佛寺烧香拜佛,俩人相遇,一见钟情,定下终身,结为夫妻。婚后,小夫妻俩觉得缘份来自大佛寺,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在两边的山坡上种植两棵并排的树,几年之后,便成了一片树林。

大佛寺现任住持为净藏法师。

净藏法师:1983年出生,河南南阳人。法师自幼受家庭熏陶,常存惜蚁之心,少则矢志扶贫崇善,幸因缘成熟,辞亲披剃,于1999年依浙江新昌大佛寺礼悟道老和尚剃度出家,2003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依学诚大和尚受具足戒。2005年普陀山佛学院毕业,在禅定熏修中获不可思议境界,继续求学于闽南佛学院。

2009年受浙江东阳民宗局及佛教协会聘请,任东阳法华寺住持。201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硕士研究班进修,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末,净藏法师受金华市金东区民宗局邀请,任金华山大佛寺住持。在大佛寺展开规模宏大的整体维护修缮工程,古刹重辉,道风兴振,秉承释教圣谛,弘法教化,利益十方!

4. 普贤菩萨木雕

福建多密林,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如红木金钱松、樟木、格木、檀香和尤眼等,是传统的木雕制作地。

明代已经出现以圆雕为主的福建龙眼木雕,题材多为神 话传说中的老翁、仕女、仙佛、武士、大肚弥勒、普贤、寿星、铁拐李、观音、罗汉、 渔翁、达摩等。

龙眼木雕要经过打坯、修光、磨光、漂净、凉干、染色、上漆、擦腊、装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明朝末年,福建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 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长形成的各种形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根雕作品。

5. 石雕普贤菩萨

大足的特产有很多种,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1.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 大足豆腐干:大足豆腐干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3. 大足火腿:大足火腿是一种传统的熏制肉类食品,味道鲜美,肉质细嫩。4. 大足花椒:大足花椒是四川省的特产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辣味,是四川菜肴中必备的调料。5. 大足油条:大足油条是一种独特的早餐食品,外酥里嫩,味道鲜美,是大足人民喜爱的传统美食。

6. 普贤菩萨雕工

《浙江灵隐寺文案》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历史: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灵隐寺主要景观:

  天王殿

  灵隐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殿门正上方挂有上下二个巨匾。上匾“云林禅寺”,乃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曾经又名云林禅寺,即是根据于此。下匾“灵鹫飞来”,乃是黄元秀先生所书。因为本寺对面有飞来峰,相传此峰是从印度灵鹫峰飞来。东晋慧理和尚认为:此峰乃是仙灵所隐,灵隐寺之得名即是缘由于此。因为本殿供有四大天王,故本殿名为天王殿。

  本殿正中,则供奉着是弥勒菩萨,它腆着大肚,咧着笑口。当你走上前去,他似乎是在对着你笑。你可知道他大肚容的是什么东西吗?你又可曾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开怀大笑吗?这答案就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怀大笑,笑人间可笑之人。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依佛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夭。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出家于岳林寺。他圆寂前,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说谒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人们以为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像供奉之。

  在弥勒菩萨像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四位高大、威武的大将,他们个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怒目而视,给人一种威震四方的感觉,有点像是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将军,这就是大家时有耳闻的四大金刚了。不过请别怕!他们可都是护持佛法的大将,威武不能屈,去恶扬善,保护着每一位行善的人们。所以佛教中也有称他们为“护世四天王”。

  其中,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臂缠绕一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其象征的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佛经上把众生世界,依次分为欲界、如无“三界”。每一界又以禅定修行

  功夫程度的高低分为若干天。欲界中最高级的天是“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是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阔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夭。六欲天又分为六重,第一重在须弥山之蟹,叫“四大天王”。那里耸立着一座大山,名叫犍陀罗山。此山又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其上。他们“各护一天下”。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身穿甲胄,“持国”即指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守护东胜神洲。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相传他因能使众生增长善根而得名。守护南瞻部洲。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所谓“广目”,佛经上说他是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众生。守护西牛贺洲。

  (4)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拿着形似雨伞的宝幡,左手持银鼠。多闻是指他的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又能以宝伞、银鼠制服众魔,保护众生财产,又是财富之神。守护北俱卢洲。

  在弥勒菩萨像的背后,大家可以看见一尊雕像——韦驮菩萨。他手执降魔杵,威严无比,象征着降伏世间一切邪恶势力。他曾发愿,护持佛法,永为众生服务。 韦驮,梵文音译为私建陀。依佛经传说,此神又称韦天将军,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是僧团、寺院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在佛陀即将涅盘时,韦将军曾得到佛陀的附嘱,以护持佛法。因此,现在佛寺中,韦驮塑像一般都是面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保护佛祖,驱除邪魔。灵隐寺韦驮雕像是南宋初期遗物,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尊韦驮像高

  2.5米,是用一根香樟木雕刻而成,为灵隐寺中现存历史较早的佛像之一。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一般简称为“大殿”,它是寺院僧众早晚诵经共修的场所。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具有降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四大魔的智慧与力量,叫做“大雄”,也即一切无畏的大力士的意思,后来就把它作为释迦牟尼的“德号”。寺院因而也就把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本殿门前的正上方有“妙庄严域”四字,是前浙江省图书馆长张宗祥先生手笔,下方这块金碧辉煌的匾额题有“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7年第二次重写。“大雄”是佛的德号,意思指佛有大力,能伏众魔,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本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字的瓦饰、窗花、斗栱、飞天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云龙绘图,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本殿共高33.6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在国内其它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本殿正中莲花台上结跏趺坐的这尊佛像,就是佛祖释迦牟尼。这尊佛像是l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佛像为蓝本,与华东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共同创制,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而成。并曾经得到了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这尊佛像加莲花座共高有24.8米,仅像高也有19.6米,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佛像造形体态丰满,慈祥和蔼,庄严肃穆。端坐莲台左手上抬,作吉祥姿态说法相,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

  当你进殿抬头瞻仰时,与佛像视线刚好相接,以示佛祖对众生的呵护。

  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的雕像,名为二十诸天,出自《金光明经》,他们是掌管日、月、地、水、电、火、雨、风、富等天神。东边十尊是:婆竭罗龙王、增长天王、坚牢地神、鬼子母神、韦驮尊天、摩醯首罗天、多阔天王、大功德天、日宫天子,大梵天王。西边十尊是:阎罗天子、摩利支天、广吕天王、菩提树神、散脂大将、金刚密迹、持国天王、大辨才天、月宫天子和帝释尊天。他们个个手执法器和兵器都象征着神通广大,从其所穿戴的服饰上看,可以知道它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文武百官的服饰。

  趺坐后面东西两侧坐像,共有十二尊,号称“十二圆觉”,圆觉意为“圆满觉悟”,相传他们是佛祖的十二位大弟子。从东面排列分别是:文殊、普眼、贤首、光音、弥勒、净音;从西面排列分别是: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大殿内以十二圆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是非常少有的。

  大殿后壁,大家可以看到一组大型雕塑,高20余米,雕塑材料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它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佛像150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充分表现了佛教《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位名师而后才能正果的典故。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

  这组群雕布局分天、地、海三层。最上层那尊形容枯槁、庭骨鳞峭的雕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态。中层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菩萨,最下层中间这尊手执净水瓶的是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他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鱼传说是海中之王,其眼一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后被观音菩萨所驯服,所以也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坐椅。观音菩萨右侧,有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童子,他便是善财,左侧是龙女,民间所传说的“金童玉女”,指了他们这两位。 这组涌壁群塑可以说是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充分体现了宗教艺术家们的神工技巧。

  药师殿

  本寺的第三重殿——药师殿,本殿单层重檐歇山顶,面揭七间,进深三间,正门上方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的“药师殿”三字,字体端庄,道劲有力。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左边站立的是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的是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他们合称为“东方三圣”。

  据《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为“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曾经在行菩萨道时,发过十二大愿,每愿都是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

  东方净琉璃世界,殊胜庄严,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三恶道,是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国土。

  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他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教化众生,保护众生。

  法堂

  本寺的第四重殿——直指堂。直指,意为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堂,也就相当于其它寺院的法堂,在寺院中它主要是用于讲经说法,寺院许多大型的讲经法会,都是在这里举行。

  法堂中间设有一个用东阳木雕的讲台,精美异常。上面放有一把狮子座,是法师讲经说法时的法座。寻因法师宣讲如来正法,能摧破外道邪魔,犹如狮子一吼,百兽皆服,故名狮子座。座位背面悬挂着雕刻精致的,它是法堂的主要特征。所谓法轮,是指佛陀说法,不止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展转相续,故名法轮。

  文物展厅

  法堂下面是灵隐寺文物展厅,厅展面积为638平方米,内设防水、防火、防潮、电子监控和空调系统。厅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四、五十个展柜,内藏有灵隐寺历代珍藏的文物,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灵隐寺历代方丈所用过的法器,如拂尘、如意等;二是纯粹的文物,如南宋的瓷瓶;三是佛教方面的文物,如贝叶经、唐人写经以及出土的佛像等;最后就是丰富异常的书画珍品,如吴昌硕的篆写条幅,任伯年的所画的扇面,沙孟海手书对联、清代竹禅和尚所画的济公活佛等。其中部分文物极其珍贵,经过杭州市文物局审定,分别被评为

  一、二、三级保护文物。文物展厅可以说是灵隐寺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座真正的宝库。

  华严殿

  本寺的最后一重殿——华严殿。从华严殿往下观望,五个大殿贯穿在一个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殿门上挂有原国家人大委员长乔石同志的亲笔题字“华严殿”。 华严殿内供奉有三尊庄严雄伟的佛像,中间手结毗卢印的是毗卢遮那佛,右边手持莲花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左边手持如意的是大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仅用一根珍贵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佛像雕工精致,线条优美,为了和楠木本色相协调,只用金箔勾画了一些细细的花边,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组佛像高达13米。据记载:三者都是华严世界里的圣人,所以又称为“华严三圣”,华严殿即是依此而得名。

  毗卢遮那佛,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注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佛。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圣位,故称贤。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

  《华严经》上说:“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他在诸菩萨中号称“智慧第一”。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则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摄持教化众生,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贤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代就有,后废。清初重建罗汉殿影响甚大,名播海内外,现在的罗汉堂是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总面积为3116平方米,中央高

  度为25米,其平面呈“卍”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万德圆融、万缘俱息之意。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该建筑分别被省、市评为“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奖杯。

  罗汉堂内供奉有500尊青铜罗汉像,每尊高为1.7米,底座宽1.3米,重1吨,其形象各异,表情丰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总造价耗资人民币三千万元。罗汉是梵语阿罗汉之简称,华言译为杀贼、无生、应供三义,为佛教声闻圣人。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无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盘,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据记载五百罗汉是佛陀身边五百位常随弟子。

  罗汉堂中央是一座佛教四大名山铜殿,分别供奉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此四大菩萨分别象征大智、大行、大悲、大愿。铜殿高12.62米,翼展7.77米,底部面积5平方米。采用铸、锻、刻、雕、镶等12科工艺,三重檐,四立面,柱有盘龙,栏有镂花,造型精致,气势磅礴,为 “世界室内铜殿之最”,已被列为吉尼斯纪录。 道济禅师殿

  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有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济公像,他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心远,法名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的一生行径中,被民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据记载,济公性格狂放不羁,饮酒食肉,行若疯狂,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以致到了监寺不能相容的地步,当时住持灵隐寺和尚是瞎堂慧远禅师。有人就把济公的这种怪诞行为上呈予瞎堂慧远,慧远禅师不但不开除他,反而批复道:“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大家这才不再议论。

  瞎堂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不久就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余生,一直到端坐而逝。

  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衣衫不整,寝食无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诵。

  济公像的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以其为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故又称十八应真。据经典记载,他们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7. 普贤菩萨雕刻件

鬼国神宫建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传说鬼王曾经下界游历时在这里逗留,并决定将这里建造成自己的神殿。因为鬼王手下的鬼怪们都非常崇拜他,所以这座神殿很快成为了鬼族最重要的宗教场所。然而,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鬼国神宫不幸被一场大火摧毁了。仅存的残骸令人伤心欲绝,但鬼族人并没有放弃它。他们决定重新建造这座神殿,并在建成后将其命名为新的鬼国神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维护,新的鬼国神宫终于在某一天面向世人。它拥有庞大的面积,豪华的装饰和宏伟的建筑风格。

不断的扩建和修缮也使它成为了今天的壮丽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鬼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窗口。

8. 普贤菩萨背面雕刻什么好

翡翠经过正确的抛光才能有镜面效果,抛光通常要经过:过油石、上绿丝、上铁钉、上砂纸、上毛刷、清洗、上蜡这七个步骤。

1、 过油石,用小的油石先打磨翡翠一遍

就是用小的油石先打磨翡翠一遍,如果上道雕刻做的比较粗,还要用粗细不同的油石依次过一遍。

2、上绿丝,用砂轮磨表面,反复推磨

就是用砂轮磨表面,反复推磨。一、二首工序时往往先涂上染料,水洗不掉,作用就是知道哪磨了哪没磨到,抛光粉也是不能少的。

3、上铁钉,用铁钉沾上金刚粉把翡翠的细节部分做好

就是用铁钉沾上金刚粉把翡翠的细节部分做好。也叫钻磨,依需求更换各式的磨头。

4、 上砂纸,用粗细不同的砂纸依次把翡翠大面积的地方打磨好

用粗细不同的砂纸依次把翡翠大面积的地方打磨好,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这步通常先用低目到高目砂纸各磨一遍。

3

/3

5、上毛刷,用毛刷沾上钻石粉高速抽打翡翠表面

用毛刷沾上钻石粉高速抽打翡翠表面。这一步做完基本就完成80%了,所以这步也是比较关键和需要耐心。在打磨过程中(不固定某个工序),有时会先用一种咖啡色的凝固胶体在酒精灯火上考,将其烧化,滴在翡翠的细位上。

6、 清洗,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残渍清洗干净

目的是将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残渍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7、上蜡,上蜡是对翡翠表面一的种保护

不要一看到这个词就以为是做B货,上蜡,是对翡翠表面一的种保护。它跟注胶、酸洗完全是两码事;上蜡完成就是吹干,一件精美的翡翠抛光基本上完成了,经过抛光的翡翠可以呈现出镜面的效果。

9. 普贤菩萨雕刻意境设计图

乐山大佛不是普贤菩萨,相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塑像。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十分繁荣,雕刻艺术也广为传播,历时约90年,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坐佛。

10. 普贤菩萨翡翠雕刻

花仙子应该是杏仙  扮演者是王苓华

唐僧师徒辞别祭赛国之后,到了一个荆棘丛前的古庙,遇到了一个美人,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这人正是杏花仙子。

杏花仙子也是可怜人,她生于山野,却偏偏满腔诗情才意,对着年轻英俊的唐僧动了心。擅长迷惑术的她真真是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己。

人才俊雅、玉质娇姿,行走间衣袂翻飞,植物成精果然是比飞禽走兽更有仙气,她也是所有女妖中为数不多对唐僧真心相待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