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敦煌作品核雕特点分析(敦煌石雕)

1. 敦煌石雕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目前仍保存有从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个,彩塑2415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窟。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它以数量浩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景。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

1961年,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敦煌莫高窟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敦煌文书四大部分,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位的立体艺术。其内容极为丰富。

古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恒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敦煌莫高窟旅游景点介绍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莫高窟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傅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故后世遂又称之为“千佛洞”。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才重新为人所注意。

石窟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定,中心塔杆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一龛窟,大像定,涅般岸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敦煌莫高窟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干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壁画

莫高窟壁画绘干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雕塑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十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唷代主要是一佛、一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一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九十。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其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没大量出现并目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吊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真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定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岸等。

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2. 敦煌石雕像

莫高窟第158窟(中唐)的卧佛塑像。为莫高窟的第一大卧佛。

涅槃窟整体的空间类似于棺椁的形状,主尊佛侧卧于正壁的横榻之上。主要体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肉身寂灭,入于涅槃的情景。第158号窟建于吐蕃时代,是莫高窟仅有的两个涅槃窟之一,涅槃大佛卧在石窟中,造型优美,神态安详,是中唐彩塑的杰作。卧佛背后的大幅壁画,用夸张手法描绘众生举哀场面,更加衬托出佛陀的超凡脱俗。

3. 敦煌石像图片

敦煌莫高窟建在近两公里长的砾岩峭壁上,分上下五层,共有735个洞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各朝,持续开凿了一千多年。

敦煌莫高窟的洞窟这么多,一定要参观的有:

275窟 —— 最早的洞窟

158窟 —— 最具特色的涅槃窟

96窟 —— 最负盛名大像窟

45窟 ——最美雕像窟

17窟——藏经洞

4. 敦煌雕刻

其中规模最大、艺术特点最明显者,首推敦煌。唐代时期所开凿的窟龛,占全部敦煌石窟的半数。所塑造的菩萨造像,从形象上和装扮上,基本上依据当时美人的典型形象,其座姿出现了一腿盘起、一推下垂的半倚坐式。

世俗化的美丽已打破了宗教禁锢的气氛,更为强调艺术效果,似与参拜者对话。我们可以把同时代著名人物画家张萱、周昉等人的作品与之相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体态比例上、仪表外形上更加具有活力。比之于前代宗教雕塑艺术的肃穆与出世,唐代的佛教造像很好的把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继有博大凝重的一面、又有典雅鲜活的一面;继又威武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细腻的一面唐代的人物雕塑很注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处理群雕的人物关系时,很好的把握了人物之间的内在情感交流。

比如佛主与弟子迦叶、暗阿难三者的塑造,就有多种形象变化,两个人物一老已少,一个汉族人形象,一个是印度人形象,尽管都表露出虔诚的神态,但仍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之不同。再比如护法力士像,其职司决定了他们强力威武的形象,面部表情激烈、四肢肌肉发达,更加衬托出菩萨的慈祥。不同性格的人物塑像是群雕人物关系动静结合,突出中心,符合了雕塑美的形式法则。

龙门石窟唐代雕刻,占其多数。它的优点在于基本上保持了唐代原作的原貌,而敦煌的作品有很多是经后代艺人整修过的。这一时期的雕像普遍宏伟庞大,体型饱满。以盛唐时完成的奉先寺为代表,中央大佛(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与之并列的另外8尊雕像也都在10米以上。

大佛有明确年代题记(672年),据传说大佛的面部是参照了武氏则天的形象雕凿的,这种传说并非完全不可能,在佛像台座上的题记中记录着:“……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有许多石窟的中、晚唐作品明显不如其前代,有许多减色,尺度、体量、气魄都出现退化的迹象。

陕西境内的唐代石窟,有太原附近的天灵山石窟,可惜的是在旧社会是已被盗劫,几近掠空,现都被收藏在欧美各大博物馆。从现在仅存在14窟当中的一件跌坐菩萨残体来看,中国古代雕塑家以精确的掌握了人体比例以及结构,衣褶、饰物的写实雕凿能力也十分高超。

山东一带在当时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所以其石窟开凿规律有限。以济南附近的一些小型窟龛群为主,如千佛山、佛回山等处。千佛崖有贞观18年(644年)题记,但整体上损毁比较严重,从仅存一些雕像残体上,依然可以看出当时的富丽、细致、优美的风格。

四川的广元、巴中、通江以及川南的邛崃、乐山、夹江等地散落着许多摩崖石刻。四川自秦汉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佛教在此地特别兴盛,全省有大小摩崖石刻群二十余处。

据考证,广元千佛崖的最早开凿年代在唐开元年间,其尺寸虽然不大,但都雕刻与陡峭山崖之上,形式复杂,人物众多,有大大小小造像近两万躯。从雕塑风格上看,这些作品是研究唐代雕塑艺术脉络变化的很好资料。

最为世人瞩目的要数乐山大佛摩崖雕像,它比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高53米,现已被毁)还高出18米。于公元713年始雕,到803年完工,用了九十年的时间。乐山大佛是借用整个山体开凿的,脚下就是奔腾的三江汇合激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如此巨大的雕像,比例合度,逞坐势,身着袈裟,面部表情安详、沉稳。

大足石刻不仅以南宋雕像群驰名于世,其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的石刻也比较有代表性。大足石刻的部分雕像由晚唐、五代、宋代交错于一处,比较难以分辨。其中有明确题记的唐末乾宁三年(896年)的龛像最为精美,除三、四百个佛经故事人物、亭台楼阁、山树花丛、伎乐飞天以外,还有几十个世俗的供养人。

唐代末年,政权分裂。907年,黄巢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被其叛军将领朱温所窃,在河南开封建立起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接着而来的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这还不算完,近乎同时,天下大乱相继出现了武(扬州)、吴越(杭州)、楚(长沙)、闽(福州)、前蜀、后蜀(成都)、南唐(南京)、南汉(广州)、北汉(太原)、南平(湖北)等十个割据势力,成为“十国”,这期间的混乱堪比南北朝以前五胡十六国,但只有五十余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雕塑艺术风格,基本上承袭了晚唐的形式。从理论上讲,曾建都于四川的前蜀、后蜀,应该留有石窟造像,但由于这一段历史较短,不易明确辨识他们的单独存在形态。最容易得到的直接资料还要有求于敦煌莫高窟,明确标明为五代时开凿的洞窟多达28个。由于地处偏远,当内地乱成一团的时候,此处却没有受什么影响。但这一时期的彩塑明显带出僵化、繁琐、程式的痕迹,远不如盛唐时期那么华丽宏伟了。

习惯上,人们把与皇帝有关的坟墓成为“陵”,唐代皇帝的陵墓大都分布在西安附近,有十八处之多。唐代帝陵有较为固定的格局,在双城墙体之间设立石雕像群。

5. 敦煌石雕壁画厂家的壁画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由许多不同部分组成因为敦煌莫高窟是由艺术家们在不同时期完成的,由于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所以莫高窟被划分为不同的洞窟。目前已经被发现的洞窟和壁画有大约五百多个,其中以第一至第五窟为主,加上千佛洞、骆马窟、隐马窟等。每个洞窟内部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如有的洞窟以佛教题材为主,有的则是以历史事件为主。此外,敦煌莫高窟还有一些神秘的封闭洞窟,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三大艺术宝库之一,汇集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敦煌莫高窟也面临着许多保护和研究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保护和传承。

6. 敦煌石雕佛像

敦煌695T和698T是两款由敦煌酒业生产的白酒产品,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酒精度数不同:敦煌695T的酒精度数为52度,而敦煌698T的酒精度数为53度。

2. 酿造工艺不同:敦煌695T采用敦煌传统的六窖纯粮酿造工艺和全手工工艺,而敦煌698T则是采用了全新的“三窖四池”工艺和自主研发的多轮双烤技术。

3. 味道不同:由于酒精度数和酿造工艺的不同,敦煌695T和698T的味道也有所区别。695T酒质优美、口感柔和顺滑,略带豆腥、淡淡花香,香气不高而持久;而敦煌698T则是余韵悠长、泛着自然的甜香,口感温润和煦、干净爽口。

4. 价格不同:敦煌698T的价格相对较高一些,而敦煌695T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综上所述,敦煌695T和698T在酒精度数、酿造工艺、味道和价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7. 敦煌石窟雕像

敦煌的石窟的遗物主要指敦煌石窟、敦煌遗书以及敦煌地区的古代遗迹和文物。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批文化遗产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

敦煌石窟中保存的精美雕塑和绘画,是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美学史和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重要图像资料。1900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六万多件敦煌遗书,对历史、宗教、社会、地理、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和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00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这批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相对而言,以往学术界对其学术价值阐发较多,但对其与当今社会和一般公众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较少。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稿,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略作阐述。

8. 敦煌雕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为该石窟群建于唐朝和五代时期,包括492个洞窟,其中含有多达四十五万平米的壁画和6万余件佛教文物,是中国古代岩石艺术的杰作。这些壁画和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的佛教文化和社会生活。此外,敦煌莫高窟还是中国现存石窟中最大的一个,其中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和宗教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科学家可以通过壁画对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装束、物品制作进行重建和研究。因此,可以说,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之一。

9. 敦煌雕塑文化博览园

可信度最高的是敦煌壁画。因为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服饰图案和造型,历经十七个朝代长达一千四百多年,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的古代服饰变化和演进的历史资料,又因为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物流节点,受汉、唐、隋等丝绸之路几个朝代的影响,艺术成就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因此对古代服饰的研究中,敦煌壁画的资料是最为丰富、客观,可信度也是最高的。此外,敦煌石窟中还有一些唐代时期的木雕佛像,也能提供关于唐代服饰的信息,并且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服饰的细节和纹饰,对于服饰样式和工艺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都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重要资料,其中以壁画可信度最高。

10. 敦煌 石头

龙门石窟:石灰岩;。

三大石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扩展资料:

莫高窟,三大石窟之首,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洞窟,4.5为你平方米的岩画,2400多尊用泥做的五颜六色雕塑,一起它仍是现在国际上留存内容最为丰厚、规划最为大的释教石窟。是三大石窟中最早被列入国际万文遗产的石窟,时刻是1987年。

云冈石窟,长度有一公里左右,气势磅礴,佛像许多,现在保存洞窟有45个,5万多个造像,250多个窟龛,显现了古时分我国优异的石窟艺术,就其间昙曜五窟来说,石窟里边规划谨慎,巨细共同,是我国释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龙门石窟,长达有一公里左右,现在留存的窟龛2345个、碑文题记2800余品、造像10万余尊、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阅历朝代许多,存留时刻长,保存许多什物形象和文字材料在必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