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核雕三石先生简介李磊(三刀核雕老师)

1. 三刀核雕老师

1、想学橄榄核雕者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其次要有立体想象力。画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的作品,除非你有超强的立体想象能力,可以不用绘画打稿。

2、工具准备:铅笔或油性水笔、牙刷、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v口刀(尖刀)、夹具以及粗细砂纸。

3、刀可以自己制作,买圆钢自己磨一下,装个刀柄就成,至于大小要看你要雕刻的作品了,我用1~3mm感觉都可以了。夹具只要能固定橄榄核的都行,我用印床加两个中间挖圆孔的尼龙来固定橄榄核。

4、初学时用夹具可以避免刀打滑伤到手,在雕刻时有固定胆子可以大一点,经过一段时间找到感觉后可以不用夹具,不管用不用夹具,在雕刻时拿刀的手中指一定要用力顶住橄榄核,可以控制出刀的距离,避免刀打滑伤到手。在雕刻时吃刀不要太大,也就是不要太大块的刻下橄榄核碎屑,因为橄榄核比较脆这样会损伤不该刻掉的地方(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一般一刀能刻掉的地方分成三刀,就可以了。

5、雕刻时先把轮廓刻出来,一边一边轮流着刻,一步一步刻到细,不要一直盯着一个地方刻。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是平口刀,圆口刀刻圆底用,刻直线用v口刀(尖刀),三种刀都没办法用的地方用斜口刀。

6、接下来就需要耐心细致就可以了。

2. 核雕 基础刀法

1:牙机也是手工雕,首先认清这一点。它只是现代的雕刻工具之一,广泛运用于大型木雕、玉雕、石雕等雕刻用途。形象的解释牙机,就像我们使用电动牙刷一样,虽然带电,但是依旧需要手来操作控制方向、角度、力度等。手工雕刻可以分为大致三大类:1.纯牙机雕2.牙机打粗胚+手持刀精雕。3.纯手持刀平推雕。

2:传统的雕刻工艺(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插电工艺)的线条都是相对硬朗“横平竖直”的。衣服褶皱的层次感也是相对平面化的。而经过牙机搭配的线条则要更加流畅,有曲线感,飘逸十足,层次感就更不用说里,立体的空气感都可以实现。这是因为植物都是有自身的“组织结构”的。而且其实橄榄核是木质里偏硬的(比玉石硬感还要足),你一次性再橄榄核上刻出一个非常流畅的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只用纯刀雕刻,曲线都是需要反复修改的。这也就导致线条不会细,难以叠加形成立体感,也就更加扁平化。

3. 核雕刀的用法

不一样。

刀刃角度不一样,核雕刀刀刃角度大硬度高,木雕刀一般比较尖锐锋利,硬度一般是碳钢刀,而且木雕刀平刀一般是双面刃,也就是中锋,核雕刀刀平刀是单面刃,刃背面是平的,刻木头的时候会越插越深。

而木雕刀的双面刃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底面也是斜面,给了刀头一个向上的力、不至于越插越深,圆刀斜刀也是同样道理、不过小一点的木头或者把件用核雕刀也凑合,磨尖一点好了,反正木头硬度不高

4. 核雕刀头

桃核雕刀主要有三类,

1平刀,形状象单刃的篆刻刀,按刃宽分很多规格,可做大形。也可雕细部。一些高手就用大平刀开眼。

2 半圆刀。就是在半圆的钢条上,磨出斜刃。同样有很多规格。用途广泛。一件核雕作品上的起伏,转折处,多用半圆刀。

3 角刀。形状象个倒三角。多用于细部雕刻,象眼,牙齿等。

4 修光刀。 形状像斜刀,但是没有斜刀那么锋利的刀尖, 只是用来刮削表面光滑用的。 

5 掏肉刀。形状很像一段铁丝,或者钢丝,但其实是用来挖核里面的仁的,因为仁如果不掏出会生虫不利于保存核雕。

6 特小刀。 形状和以上几种类似,只是刀头直径更微型,甚至达到零点几毫米! 适合雕刻米粒大小的景物。

7 刻刀把。 常见的有双头索,也叫拿子、金属刀把等,原本为钟表修理工具,因为小气玲珑方便使用后为核雕界人士采用。

5. 三刀核雕老师是谁

1

/12

贵州特产之安顺三刀

产自贵州安顺的“三刀”——菜刀、剪刀、皮刀,是有名的传统产品。它式样美观、镶钢均匀,刃口锋利,经久耐用,百年以来享有盛名。

安顺三刀初露锋芒,是在清朝。相传咸丰年间,安顺有家姓余的工匠,兄弟三个以打铁为生。最小的一个弟弟天资聪颖,不仅打铁技艺出众,读书也颇为上进,他背着自家打制的菜刀、剪刀,沿途变卖,充作盘缠,上京赶考,却因出身低贱,无人引荐而名落孙山。从此,他便断了入仕的念头,立志“以刀代笔”,要在铁器行中挣出一个“状元”来。他自撰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联是“铁汉磨穿铁链”,下联是“匠人煞费匠心”,横批“百炼生精”,他抱着这个信念,孜孜以求,终于自成一家,在同行业中闯开了声誉。

2

/12

贵州特产之蜡染

到过贵州的游客,对蜡染一定不会陌生。

蜡染是贵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其中以安顺生产的最为有名。

安顺蜡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苗族和布依族蜡染为主,承传了古老的工艺,在图案上因民族的好尚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其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等。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风格。色彩通常采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3

/12

贵州特产之播娜摩簸箕画

“播娜摩”是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播娜摩簸箕画是贵阳市的少数民族农民画。将平日所见的绘制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

播娜摩簸箕画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买回家后可以挂在墙上。

4

/12

贵州特产之茶叶

贵州是有名的旅游大省,也是有名的产茶大省. 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得贵州省成为国内绿茶主要产区。贵州茶叶风味独特。

其中贵州纳雍市更是在2010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给予了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定位: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产自纳雍的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地区进奉朝廷的物品。独特的1800米以上高海拔地理位置,决定了姑箐茶有机无农残的品质,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同样产自纳雍县的自嘉茶已成为纳雍绿茶中的佼佼者。

5

/12

贵州特产之刺梨

刺梨是贵州高原上野生特产,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c尤为丰富,被称“维C之王”。经研究证明,刺梨具有防癌作用,还对铅中毒、心血管疾病、肠胃炎、缺铁性贫血等有很好的疗效。

6

/12

贵州特产之刺绣与挑花

各少数民族的刺绣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中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在夸张的艺术中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来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大多为几何图案,其中以花溪苗族挑花最为精巧,它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更有所创新,无论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

7

/12

贵州特产之辣椒

市郊百宜乡等地生产的“平面辣椒”,形体细长、色泽鲜艳、辣香味佳。花溪出产的“党武辣椒”,辣香味浓,亦负盛名。

目前,贵阳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正在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已形成“老干妈”、“凤辣子”、“辣椒王”等名牌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8

/12

贵州特产之奇石

贵州得天独厚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环境,造就了极为丰富的观赏奇石资源。有享誉国内外的贵州绿石、盘江石、乌江石、江水河石、天然国画石;有举世无双的胡氏贵州龙等脊锥动物化石;有为贵州赢得荣誉的“高原的玫瑰”石英晶簇、贵州观赏奇石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约占全国观赏石的四分之一。贵阳则荟萃了这些观赏奇石的精华。

原木艺术是以自然界中各种藤本、草本植物为材料制作而成,因而其作品既纯朴又具有现代的美感,表现出贵州原始文化的远古、神秘、纯朴和粗犷。

10

/12

贵州特产之中药

贵州盛产药材,全省药用植物共4000多种,品种多、质量好,是全国四大产区之一,素有“地道药材之乡”的美称。贵阳的药用植物有170多种,杜仲、天麻尤为有名。

11

/12

贵州特产之国酒茅台

茅台酒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梁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

中国举行国宴或驻外使馆举行盛大招待会时,茅台酒是必不可少的佳酿。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

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12

/12

贵州特产之小叶苦丁茶

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生产的“大叶苦丁茶”不同,产于余庆的小叶苦丁茶,系采摘木樨科粗壮女贞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是不含咖啡碱的代用茶饮品。这种小叶苦丁茶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良好的气候条件,无任何污染的生长环境,使得余庆县生产的小叶苦丁茶品质优良、甘冽去火。

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举报/反馈

6. 核雕大师一刀

是的属木。

虽然常说橄榄核在选材,还有陈化的环节是去除过烂籽和容易开裂的籽料的。但这并不能保证橄榄核在后期盘玩的时候绝对不会开裂。尤其是核雕作品,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在刻刀一刀一刀下去,原来稳定的结构就早已经破坏了。所以对待核裂现象我们需要的是--------淡定!窃不可着急盘玩,循序渐进才是王道。不然反而会容易出现开裂和阴皮现象,反而不值得了

7. 三刀核雕老师是哪里人

宋代玉瑞兽眼睛特点是凹点眼、弓形眼、三刀形眼和外凸远眺眼。

宋代玉雕动物题材中大凡与写实动物不能划等号的,在是与非之间的动物,皆称之为“兽”或“瑞兽”。宋代瑞兽玉雕中以瘦弱的身躯、外凸的双眼、凹点眼、弓形眼、三刀形眼为主要特征,自信而又带哀愁的神态,更加体现出宋代动物雕刻的重要细部特征,同时也符合宋代社会的艺术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