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高唐核雕简介及价格大全(高唐文物古迹)

1. 高唐文物古迹

鬲姓古国——鬲国

鬲国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国,但是将其理解为商周时期的诸侯国家还不够准确。历史上一般称为有鬲氏。有鬲氏族是上古时期较为富强、发达的部落族群,是大汶口文化后期由鲁东南、晋东北、豫西南游猎而来的散落氏族组成。

鬲国简介

有鬲氏族主要繁衍生活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活动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人口数字不祥。据传炎帝、少昊时期(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此地被封为鬲国,与禹息故城所叠压的的高国属于同期的后国,国都处在现禹城镇的地下4-6米处。有鬲族是大禹治水的积极响应者,重点参与了鬲津、徒骇、济河、漯河、黄河的治理,成为治水的主力军。水患平息后,又在大禹指导下,开展了兴农、纺织、制造、修建、养蚕、渔猎、牧养、编织、行医、制药等,逐渐发展成为文明、进步的部落后国。在少康复国、商汤灭夏过程中,该部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望论证

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张学海先生在《虞夏时期禹城历史探索》一文中阐述道:“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参证,可知有虞不在豫东虞城县,而在鲁西阳谷、梁山一带;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区而在南面不远的禹城、齐河、济阳一带。……在徒骇河上中游地区,有三个相互毗邻的龙山文化聚落群,自西南而东北依次为阳谷、梁山聚落群,茌平、东阿聚落群和禹城、济阳聚落群。……上述三群的前两群是两个龙山古国已很清楚,禹城、济阳聚落的聚落层级目前虽还不清楚,但群体年代属龙山文化晚期,从龙山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考察,也可以初步确定是个龙山古国。阳谷、梁山聚落群是有虞氏,禹城、济阳聚落群是有鬲氏,茌平、东阿聚落群国号未祥。”。这样,有关鬲国存在的年代及活动区域也就基本明了,就是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而禹城又是有鬲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生存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100年间。

张先生还在文章中讲到:“禹城、济阳聚落群,位于禹城中部、齐河北部和济阳西部,群内已知龙山文化遗址17处,其中禹城境内9处,8处分布在城关镇及其周围乡镇”。作为考古学界来讲,发现半个县城区域有9处龙山文化层应该算是密集区,而这些数字与实际发现相差甚远。事实上,大多数出土文物,因多种原因被人们当作碎砖烂瓦或晦气之物扔掉了。不过,按现存的古迹、文物、资料分析,也足以证明禹城镇地下有龙山文化城,应该是鬲国国都。

同为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的王树明先生,也在《禹城县大禹治水传说与考古发现寻绎》一文中讲到:“种种迹象表明,说近数十年来,以禹城邢寨汪遗址发现以炊具陶鬲为代表一类,在山东龙山文化晚期中出现此类外来物质,是夏遗融族有鬲一支,东渐此地建国后的物质遗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斟姓二部及今山东禹城一带有鬲氏,在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凭此一端,即中清楚的看出,在有夏初年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今德州平原县、禹城市的有鬲氏一国,乃有夏初年雄居于山东鲁西北一带一势力强大的夏代王室同盟。……原始社会晚期或夏代初年,居住在今禹城的有夏先民,曾有过治理洪水或与洪水进行斗争的光辉历史”。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员曹定云先生、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先生都多次发表文章,指出禹城区域是大禹治水的基地,也是治水、兴农的成功之地;当地部落氏族积极参加了治水工程,此种观点在当今史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

禹城环境与鬲国都城

现禹城镇本是一座古城,原是禹城县城所在地。唐乾元二年由阿阳城(现火车站西南阳城子村)迁入。当时,此地是本县最高的土丘,丘底方圆达十几平方公里,约高出本县的平均地面10米以上。为避水患之故,故而选择了如此高宽的土丘兴建县城。现镇中心仍高于本市平均地面6米以上。兴建县城时,此地有一村庄,名叫李善人村,是很有势力的一个村落,因此长期居住在较为优越的地面上。根据该区域的高阔地形分析,上古时期,经常遭洪水蹂躏的人们,选择此高地建城堡是有必然性的。

现古城周围只见冢丘,不见城堡,更怀疑此地下有城池了。该地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在屡遭黄水淹没的过程中,地平面不断升高,建筑物不断被埋入地下。自唐代古县城建立以来,每次重修都要抬高地面,因此地下的古城城堡是埋入较深的。地面上建筑物密布,地下水位常年较高,埋藏地下的古城堡被发现和挖掘也是较难的。1958年此地兴起挖地瓜窖,通常深度在5-6米左右,经常有人挖出陶器、骨器类。当时,正值极左风盛行,见此赶快销毁,以免招惹麻烦。1990年前后,又兴起打手压机井,地下钻探时经常在5―7米处遇陶砾片,有时地下急剧漏水,说明地下有人工空洞。据经常在此城区打压水井的人讲述,城下有密集遍布的陶片、石器。种种迹象表明,地下有建筑物群。分析起来,此建筑物群应该是鬲国国都。

唐代建的古禹城县城,南门名“禹迹”,东门名“祝阿”,西门名“鬲津”,北门名“都阳”。“禹迹”指此地有大禹足迹;“祝阿” 指此城源于祝阿县;“鬲津”指此城临近鬲津河;“都阳”应该指高地的国都。封建社会中,国都是统治中心,没有确凿的事由,是无人敢取其名的。这也足以说明此地近处有古国都。

发达的有鬲氏族

据参加1978年禹城邢寨汪龙山文化层试掘的肖德顺先生讲,出土的119件器物,均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器物,其中有西部文化特征,也有山东丘陵东南部的文化特点。试掘前曾在地表捡到商代器物,龙山文化层器物出土后,发现下面还有文化层,相似大汶口文化层。当时,地下水位升高,水势涌涨,塌方严重,试掘工作而被迫停止。从出土文物分析,此地应是东、西方氏族和谐融合生存的区域,有鬲族是东、西氏族混合的部落群。大汶口文化后期,就有人群居住,龙山文化期已是较昌盛的氏族部落,各文化层都曾遭大水淹没过。

山东丘陵通往西部的陆泽形成之初,西方的炎帝部落既开始派人东行,推行兴农方式。同时,东方的太昊部落也开始了东迁活动。当时的禹城地处平坦之野,北、西有水环绕,南有高陵拥抱,风调雨顺、阳光明媚,息土肥沃,水陆交通畅通,是利于人类生存的风水宝地。和睦相处的东、西部落群,在此共同安家落户成为势之必然,其后逐渐发展成为较发达昌盛的氏族部落,被炎帝封为鬲国。

从文化层的多地方特征分析,早期的有鬲氏族,是一个素质较高的氏族,内部和睦团结,对外交流广泛,能够不断接纳、吸收其他氏族的精华,以增强生存能力。因此,有鬲族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氏族。

一是参与治水。尧帝时,茫茫大地遭水淹,黎民百姓皆忧愁。舜帝摄政元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授命之后,接受共工、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不计一方一城的围堵筑壅,而是采用了大手笔,号召全民采用大水冲沙的办法,利用水自身的力量,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放水。大禹为实现治水方案,曾用7年的时间在当时黄河的下游进行观天文、察地理、识人情、兴农、屯田、挖沟、修堤的活动。大禹采用了以山东丘陵与太行山相对的一线丘陵为堤堰,向海河流域放水的办法。在实施此方案过程中,大禹广泛团结各氏族部落共同奋斗,安排人们在有息土的地方屯居、兴农。当时,有鬲族群也因水灾生活在困境之中,当得知大禹进禹城治水之后,如信天神,积极地接纳且参与其中。

大禹初进禹城,先是落足于鬲国都城西南35里的高国,有穷氏族首领皋尧热情接应,并且共同筹划治水。有鬲族得知后,首领亲自接应来鬲国住息,并在鬲津国都西10里的具丘山为大禹一行修一城堡,作为治水的前线指挥中心。明代翰林刘士骥在《禹迹亭记》载:“禹台(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前些年,在该遗址拣到到石铲、石斧、陶纺轮 、陶弹丸、蛋壳、陶片数十件,经测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1977年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亭碑阴》又载:“禹邑城西有台,名曰具丘。禹疏九河尝驻足焉”。由此可见,当时的有鬲氏族,对于治水是竭尽全力的。

大禹在治水、兴农的过程中,体现了顺天成道的科学精神、和谐团结的凝聚力、天下为公的崇高品德,从而形成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历史证明,生存在禹城地面上的有穷、有鬲两大氏族,是大禹先进思想文化的实现者。大禹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鬲、有穷两大氏族是远古时期的先进、文明的氏族,是中华民族初期形成的中坚力量。

有鬲族在参与大禹治水的同时,也治理了内河,在内河上修了多个码头、渡口,在具丘山下修了较大的码头,因而把内河取名鬲津河。此河为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成为捕鱼、浇灌排涝的重要渠道。有鬲氏族顺应社会主流,积极参加大禹治水、兴农的运动,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民族。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城辈辈流传,演绎出多种类神话故事。

二是助少康复国。后弈,皋尧后裔,也称有穷后羿,曾主政禹息故城(原高国)。夏太康时期,后羿成为东夷族中势力最大的首领,善骑射、通铸造,也热衷于养兵。先期继承祖训,施德政、发展生产、亲和百姓,使故城维持着繁荣景象。后弈势大之后,产生图谋夏国之心。夏启子太康,无德无能,致使国势衰弱。太康令后羿在帝都辅佐朝政,康“淫荡自纵,殄灭道德,终日盘游狩猎于洛水南岸,十日不返,民怨沸腾。后弈乃拒绝太康回都,因夏民以代夏”。④ 后弈代夏之后,滋生劣质,不修民事,沉湎于田猎,排斥忠良,专用奸邪。寒浞上怂恿后弈游乐,下愚弄百姓,以欺诈手段窃取国政。寒浞窃国,捉羿杀而烹之,夏朝野大乱。夏重臣伯靡,本是有鬲族首领,决心平定内乱,“伯糜奔有鬲,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⑤“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立少康”。⑥伯糜在鬲国积极做灭寒准备,收留了斟灌、斟鄩两后国的全部残余力量,由于有鬲氏的参与、斟氏族的奋勇当先,寒浞之乱很快被平定,并诛杀寒浞父子于禹息故城西门外。有鬲族是平定内乱的主力军,鬲族的强大势力,成为少康复国的坚强后盾,也是夏王朝稳定局势的基础力量。

鬲族与薄姑族的汇合

商成汤的祖上长期过游牧生活,自商始祖契至成汤,已有八次重大迁徙行动。夏桀时期,商族主力定居于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及河南中、西部地区。居住在鲁西北一带的薄姑族属商族一脉。夏桀三十一年,商汤自山东西部出兵,攻击夏桀于封丘、定陶,夏桀败走安徽巢县,商汤随至追击,夏桀死于亭山,夏朝灭亡。商汤在河南偃师商城建都,建立了商朝。鬲国取消,成为商朝的属地,有鬲族融合于薄姑族中。近几年,禹城镇出土的商代器物较多,可以推测,商代时,这一地区的居住人口还是较密的,原鬲国城仍是一座繁荣的古城堡。

古城堡毁于周公平叛中

周武王灭商前后,封商纣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礼,管辖河南中部及山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武王封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于武庚封地周边,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三监联合武庚、薄姑族及东方诸小国叛乱。周公率西部军旅平叛,三年诛管叔、杀武庚、流放蔡叔、平薄姑族。鬲国国都在战乱中毁灭,后又灭迹于大火中。叛乱平定后,周公的弟弟唐叔主政祝国,改禹息故城为高唐城,作为自己封地的首府,原鬲国区域属祝国管辖范围。 后又经多年水淹泥沙沉积,古城堡仅存的遗迹也被埋入地下。至今,禹城镇范围很少见周代出土器物。 [2]

鬲姓始祖——胶鬲

胶鬲原为纣王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昔日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胶鬲是其中之一,是作为盐商的祖宗被供奉的,别处供奉的两位,一是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是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胶鬲在贩卖鱼盐过程中,十分辛劳,最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但胶鬲当时并没随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嘱托,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内应。后来,胶鬲官居少师,并作为上邦使团成员出使周朝,使团以纣王之兄微子为首,成员除胶鬲外,还有伯夷、叔齐等。时文王已去逝,由武王执政。武王兄弟分别给使团成员做工作,要他们反商助周,许诺微子世为长侯,胶鬲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微子、胶鬲答应了,只伯夷、叔齐没接受。不久,武王伐纣:“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微子得知武王出兵的消息后,马上命胶鬲去周师联络。武王接见胶鬲,商定了十五日后,也就是甲子日到达朝歌,然后胶鬲速赶回去通报。武王挥军东进,一路不断遇到恶劣的天气和险要的道路,行军十分艰难,部下劝武王歇息缓进。武王认为:自己与胶鬲已约定甲子之期,如不能按时赶到,胶鬲将有危险,他不愿失信于天下,也不愿失信于胶鬲。于是催兵疾进,按期赶到,以4万5千多人的兵力讨伐纣王,纣王拼凑了70万人迎战于牧野。由于微子、胶鬲等人的策反工作成效显著,纣王70多万人一经接触,士崩瓦解,很多士兵纷纷反戈冲向纣王,纣王大败,自焚而亡。武王建周之后,“微子胶鬲,皆委质为臣”。

相传胶鬲死后葬于无锡安镇胶山,现山之西有殷商贤人胶鬲墓,胶山由此而得名。

2. 高唐文化遗产

禹县是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一个县,其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说禹县得名于远古传说中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相传早在上古时代,黄河泛滥无法收拾,于是大禹乘舟来到这里,钦点了向阳山的一户居民阚强为治水总指挥,成功修建了一座“阚莊”水闸,使黄河水灾得到了有效控制。自此,阚莊之居就成为了禹县的发祥地,县名也由此而来。

另一种说法认为禹县是因其地处铜陵山脉风景秀美而得名。相传唐代武则天曾经巡游至此,登上铜陵山顶,看到群山起伏,青山连绵,就赞叹道:“此处山水秀美,犹如仙境,可取“禹”字以示其美。”最终禹县便以此命名,以纪念这段历史。

3. 高唐遗址

重庆市巫山。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的门户。巫山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巫郡,秦汉改郡为巫县。

  巫山是文化名县,巫山巫水巫文化堪称三绝。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最早的亚洲人类,5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代表。神秘的巫文化、古老的巴楚文化、浪漫的神女文化源远流长。《神女赋》、《高唐赋》、竹枝词,名诗名赋6000余首,神女一直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长江畔的神女峰,又名望霞峰、美人峰。巫山当地传说:玉帝之玉瑶姬下凡助大禹治水,之后化身为石,为庄稼保丰收。在百姓眼中,神女是慈悲为怀的护佑之神。在文人笔下,神女是美的神灵、爱的化身。“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屈原、宋玉、李白、元稹、苏轼、陆游等文人骚客都对神女写下千古传唱的诗作。神女文化,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一道奇特的风景。巫山,由此被人称为中国恋城。

  神女是传说是文化,也是游客慕名而来争先观瞻的美景。长江之畔,神女峰、神女溪、神女庙,移步换景,不一而足。2014年,神女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 高唐文物古迹介绍

1.汉寿甲鱼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

  地域范围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西滨,水田面积41.98千公顷。县1.汉寿甲鱼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

  地域范围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西滨,水田面积41.98千公顷。县境内太白湖、西脑湖、南湖、围堤湖、青泥湖、大南湖、清水湖等水域,野生甲鱼甚丰。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年平均气压1012.1P,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20℃的活动积温86400h℃,全年无霜期274d。雨量丰沛,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 kl ……

2.白云湖甲鱼 [山东省济南章丘]

  白云湖甲鱼:“白云棹罢归来晚”为“章丘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或在此撑船棹舟,或在此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风流佳句,称得上是厚载人文,历史久远。甲鱼为白云湖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其体态肥大、味道鲜美,为章丘人待客之上品。白云湖甲鱼产品具有:体薄片大,裙边肥厚,体色鲜亮;体质健壮、活动灵活、野性十足;蛋白质、肌苷酸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味道特别鲜美。白云湖甲鱼地域范围白云湖甲鱼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镇全……

3.丁马甲鱼 [山东省聊城临清]

  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绿色食品,有相当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据《诗经·鲁颂·閟宫》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又据《清平县志》(清平县1956年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记载:公元前5-3世纪时(战国时期)赵简子就开始人工养……

4.潢川甲鱼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

   信阳市潢川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潢川县是河南省最大的甲鱼繁养基地,被誉为“甲鱼王国”。历史积淀的独有甲鱼养殖方法,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潢川甲鱼明显的地域特色,其外表轮廓呈倒马蹄形,体形偏薄,背脊平整,腹部为黄白色,背部为黄绿色,裙边宽而厚,四肢爪子排列整齐。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优胜于其他种群。曾被国家定为出口免检产品。 潢川甲鱼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

5.溱湖甲鱼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溱湖甲鱼:溱湖甲鱼生长在水草茂密、泥藻淤积之处,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有滋阴补肾、凉血降压之功效,常与童子鸡配成“霸王别姬”,与甲鱼蛋配制成“带子。

6.固始甲鱼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

  固始甲鱼是该县地方特色品种,近年来,该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开发本地水域资源,产品质量稳步提升。2006年,固始甲鱼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水产健康养殖基地,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鳖。固始甲鱼体色润泽,胶质丰富,裙边厚实富有弹性,伸展平直,宽度达甲鱼自身宽度的1/3以上,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谷氨酸和具有重要生理机能的硒、锌、动物胶等,均高于其它鳖……

7.鱼台甲鱼 [山东省济宁鱼台县]

  “鱼台甲鱼”体色为黄褐色或土黄色,腹部呈黄白色,体形椭圆,裙边大而薄,爪尖而长,体质健壮,翻转灵活,蒸煮后,肉质鲜香富有韧性。清代康熙版《鱼台县志》记载:“水族—鱼:鱼名颇多,不能悉载。鳖、虾、蟹、蚌、螺”。春秋时代鲁隐公观鱼台就坐落在张黄镇武台村,观鱼台遗址犹在;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曾在南阳古镇歇息,品尝鱼台甲鱼并钦定为御用贡品,至今古镇还留有康熙御宴房、皇帝下榻处等古迹。鱼台甲鱼地域范围鱼……

8.金湖甲鱼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

  金湖甲鱼 金湖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 10154871 甲鱼(活的)……

9.微山湖甲鱼 [山东省济宁微山县]

  微山湖甲鱼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特产。微山湖甲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甲鱼是微山湖的名贵水产品。用甲鱼做成的甲鱼汤是滋补佳品,老少皆宜;用它与农家鸡做成的“霸王别姬”,不仅味道极其鲜美,而且寓意独特;爆炒甲鱼是微山湖区厨师在实践中发明的一道菜品,也是湖区婚宴中的名菜。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甲鱼还可入药,其背壳具有滋阴补阳、散结平……

10.余姚甲鱼 [浙江省宁波余姚]

  余姚甲鱼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特产。余姚甲鱼外形色泽光亮,裙边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体内脂肪较少呈自然黄,运动能力强,品质上乘,接近野生甲鱼。余姚甲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地处北纬30度线我国境内最东部,境内姚江水系为封闭水系,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但只与宁波奉化江水系交汇在甬江三江口直趋入海,与其他淡水水系无交汇。有适合甲鱼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甲鱼养殖……

5. 高唐文物古迹有哪些

高唐县的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多而全,各个时期多有遗存。

如古城址、古墓葬、古石刻、古建筑、古村落、古文物等,有些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8.1 古遗址 高唐县有灵城遗址、清平县城遗址、北辛庄唐代遗址、蒋庄宋、元遗址,郝庄元代遗址

6. 山东高唐文化历史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

传说古代楚怀王(先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楚怀王临幸了她。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以“云雨高唐”等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7. 高唐文物古迹图片

江北水城景点: 山陕会馆、光岳楼、宋代铁塔、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和新景点纪念馆、凤凰苑科技园、姜堤民俗游乐园,在两岸遥相辉映;湖若明镜,楼树桥船倒映其中,如诗如画。市区周围三四十公里之内还分布着武松打虎的景阳冈、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临清的舍利塔、清真寺;东阿的曹植墓;高唐的柴进花园等景点。水韵和着古韵,共同构造了“江北水城”独具特色的魅力。

8. 高唐历史遗迹

它代表高唐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人文景观特色的李苦禅艺术馆、孙大石美术馆和古典名著《水浒传》古迹柴府花园等十八景都坐落在鱼丘湖畔。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浓厚的文化底蕴使鱼丘湖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和旅游开发的价值

9. 高唐县文物古迹

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称,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光岳楼,山陕会馆,聊城铁塔,玉皇皋(即将复健),聊城及临清清真寺,海源阁,曹植墓,景阳冈,临清钞关,临清舍利塔,阳谷狮子楼,武训墓,侯固冢,茌平大汶口文化遗址。大运河穿城而过,徒骇河,聊城属水浒文化圈,梁山好汉的故事很多与聊城有关。

10. 高唐县古遗址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杜甫 〔唐代〕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译文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注释

摇落:凋残,零落。

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故宅:江陵和归州 (秭归) 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

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楚宫:楚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