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玩店核雕图片欣赏(潮汕文玩店核雕图片欣赏高清)
1. 潮汕文玩店核雕图片欣赏高清
庵埠龙舟
庵埠龙舟是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龙舟长20.5米,腹宽1.2米。头部由龙脖和龙头组成,龙头可装拆。龙舟中间压有至关舟身的木杆,每年要划龙舟之前都要装上绞紧。舟身油饰龙鳞,颜色有红龙、黄龙、青龙、白粉龙、乌粉龙、粉红龙。最常见的是青龙和红龙,几乎每个村都有,其中,黄龙最先建制是外文村,白粉龙只有官路村才有,粉红龙也只有少数几个村才有。龙头雕刻与装饰非常讲究,并饰以鹿角、黄花布、青花布、红花布、粉红布。根据每条龙舟的颜色而装饰、五龙令旗 (分别代表五帝龙王的令旗,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 还有铜镜、金花、红花、仙草、孔雀羽毛、翎子、杨梅缨、黄白纸、胡须的颜色有黑、红、青、黄、白、粉红等颜色。龙尾还会放一些神树叶竹叶和红花。每舟一共是37个人,17对,头一人坐在龙头后司鼓,中间一人站着打锣,划时四面转身敲打呼喝,指挥划的人,尾站一人掌舵,其他34人分作在舟身左右划桨。
2. 潮汕文玩店核雕图片欣赏高清大全
广东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着丰富多样的文玩种类。其中著名的有南海琉璃,以其精美的色彩和纹饰深受喜爱;广彩,以其绚丽多彩的图案和釉料闻名;潮州康桥木偶,以其精湛的木雕技艺和生动的表演方式吸引无数人;梅州金漆红木,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致的雕刻在收藏界备受追捧。此外,广东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玩种类,如传统磨砂山水画、漆器、刺绣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些文玩不仅代表了广东的传统文化,也是人们了解和体验广东文化的重要途径。
3. 潮汕木雕工艺品去哪买
雕的鸟会飞,雕的人象活了一样
4. 潮州古玩店
1、扫窗会(姚璇秋、翁銮金) 2、庐林会(范泽华、黄清城) 3、井边会(姚璇秋、陈瑜、李有存、孙暹龙) 4、回书(张长城、陈瑜、郑建英) 5、磨房会(范泽华、张长城) 6、闹钗(方展荣、谢素贞、陈郁英、陈丽璇) 7、赵宠写状(叶清发、陈丽璇) 8、闹开封(张长城、朱楚珍、方展荣、吴玲儿等) 9、杨令婆辨本(洪妙、林银门) 10、包公会李后(洪妙、蚁锡深) 11、薛仁贵回窑(陈书橱、温美蕉) 12、柴房会(方展荣、吴楚珊) 13、庵堂认母(王少瑜、周细卿) 14、庵堂认母(吴丽君、陈学希) 15、六月雪(郑建英、胡娟) 16、梅亭雪(姚璇秋、陈瑜) 17、嫦娥奔月(郑健英、郑仕鹏) 18、孟姜女过关(吴楚珊、孙暹龙) 19、益春藏书(王少瑜) 20、泼水记(李泽瑞、刘育生等) 21、芦林会(郑小霞、陈学希) 22、六月雪(郑小霞) 23、苏六娘(电影录音) 24、陈三五娘(电影录音) 25、刘明珠(电影录音) 26、江姐(姚璇秋、谢素贞、方展荣等) 27、彭湃(陈秦梦、林舜卿、郑健英等) 28、蝶恋花(郑健英、吴文兰、张小重等) 29、万山红(姚璇秋、谢素贞、林玩贞等) 30、换偶记(洪妙等) 31、白兔记(范泽华、张长城、陈瑜、温美蕉) 32、金花女(郑小霞、陈学希、林舜卿、李有存等) 33、张春郎削发(中唱1984年版本) 34、辞郎洲(姚璇秋、翁銮金、谢素贞等) 35、续荔镜记(姚璇秋、叶清发、张长城等) 36、续荔镜记(吴丽君、黄清城、翁銮金等) 37、汉文皇后(郑小霞、陈学希、张长城等) 38、飞龙女(吴玲儿、方展荣、郑小霞等) 39、古琴案(方展荣、吴玲儿、吴丽君等) 40、苏后复国(郑小霞、陈瑜等) 41、袁崇焕(陈秦梦、林玩贞等) 42、赵氏孤儿(范泽华、陈光耀等) 43、审皇后(郑健英、陈光耀、钟怡坤、王少瑜等) 44、告亲夫(郑建英、曾馥、陈文炎等) 45、柳明月义救孤儿(郑健英、周若虹、许惠琴等) 46、救风尘(郑健英、王少瑜、陈文炎等) 47、绣襦记(王少瑜、胡娟等) 48、南唐遗事(钟怡坤、郑健英等) 49、血染南梁宫(王少瑜、郑建英、钟怡坤等) 50、血溅美人图(王少瑜、胡娟、郑薇等) 51、花笺状(王少瑜、黄振龙等) 52、荆钗记(王少瑜、吴文兰、林玩贞等) 53、嫦娥奔月(钟怡坤、杜冰、曾馥等) 54、美人泪(郑健英、周细卿等) 55、银锁怨(郑健英、陈丽玉、钟怡坤等) 56、三篙恨(郑小霞、胡娟、蚁锡深等) 57、屠夫状元(钟维、魏璇卿、马婵如等) 58、谢瑶环(曾馥、吴文兰、陈文炎等) 59、香罗帕(陈丽璇、马婵如等) 60、龙女情(王少瑜、钟怡坤、周细卿、黄学勇) 61、宝莲灯(邱楚霞、许淑婉、陈廷良等) 62、七日红(唐龙通、许淑婉等) 63、莫愁女(邱楚霞、郑跃生、许淑苑等) 64、二度梅(邱楚霞、许淑苑、陈廷良等) 65、五女拜寿(邱楚霞、唐龙通、黄少华等) 66、回唐山(潮州团) 67、梁山伯与祝英台(郑莎、李娜等) 68、逼上梁山(蔡植群、郑莎等) 69、彩楼记(郑莎、蔡植群等) 70、杨八姐闯幽州(郑莎、赖舜娥等) 71、文武香球(郑莎、蔡植群、王文和等) 72、姐妹易嫁(陈芳生、赖舜娥等) 73、江秀卿(李娜等) 74、红珊瑚(陈丽玲、赖舜娥等) 75、罗衫记(陈丽玉、许惠琴、陈大筐等) 76、孝妇杀家姑(王瑞芬、林洁、张桂坤等) 77、珍珠塔(邱应发、田佩兰、陈丽玉、廖文卿等) 78、飞龙刺狄青(张秀兰、李丽容、黄素玲、陈家汉等) 79、武则天亲断梨花案(陈丽玉、张桂坤、陈家汉等) 80、春香传(李楚卿、许悦蓉等) 81、血溅美人图(李楚卿、许悦蓉、郑薇等) 82、张古董借妻(李楚卿、彭钟亮、胡娟等) 83、火烧临江楼(李楚卿、吴文兰等) 84、孔雀东南飞(李丽容、郑莎等) 85、孟丽君会苏映雪(黄楚霞、方壮华等) 86、白蛇传(黄芝香、肖岳潮、方壮华等) 87、杨门女将(张楚吟、黄芝香等) 88、白玉扇(黄芝香、肖岳潮等) 89、金龙银凤(黄芝香、周辉南等) 90、柯山红日(普宁二团) 91、红鬃烈马(余林侬、陈燕鸣等) 92、弓剑情(余林侬、陈燕鸣等) 93、陆文龙归宋(余琳侬、陈燕鸣、陈乔、张仕耀等) 94、古堡恩仇记(余林侬、陈燕鸣等) 95、歌女剑刺江西王(陈燕鸣、麦素芝等) 96、王莽篡汉(陈燕鸣、陈乔等) 97、乱世佳人(林羡、陈经伦等) 98、秦香莲(陈舜卿等) 99、铁面县令怒斩玉面狼(林娟、黄派林、陈舜卿等) 100、猫儿换太子(林娟、陈舜卿等) 101、粉妆楼(林娟、林玉等) 102、龙井渡头(吴丽华、林若英、林静香等) 103、秦王李世民(许淑娥、吴丽华等) 104、十五贯(林炳利、黄明强、周芝圃等) 105、包公铡侄(林令勇、周芝圃、林炳利等) 106、周不错(周芝圃等) 107、王魁休妻(电台版) 108、刘璋下山(惠来,李开珠、吴玉华等) 109、生死牌(揭西,林木汉等) 110、秦香莲(马丽端、曾友禄等) 111、赵少卿(陈碧霞、许云坡等) 112、一门三进士(方巧玉、陈楚惠等) 113、四郎探母(许云波、陈美云等) 114、朱玉莲(柳惜春、许云波、李美英等) 115、杨乃武与小白菜(陈碧霞、陈碧玲等) 116、桃园奇冤(方巧玉、陈楚惠等) 117、苦尽甘来(陈碧霞、许云坡等) 118、玉堂春(陈美云、方桦等) 119、秦凤兰(陈美云、庄静静等) 120、孟舍落难(陈嫦娥、许云坡等)
5. 潮汕古玩地摊
第十九届文博会分会场名单:
福田区
深装总创意设计园、中芬设计园、T8旅游创意(保税)园、青苹果直播电商产业园、吉虹创意设计产业园、深圳文化创意园、深圳书城中心城
罗湖区
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艺展中心、艺茂中心)、深圳珠宝集聚区(水贝壹号、水贝珠宝、水贝万山、金展珠宝广场、特力珠宝大厦、水贝银座)、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深圳古玩城、宝能·第一空间、深圳梧桐山宏博昌荣传媒文化谷
盐田区
国家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南山区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招商蛇口文创集聚区(南海意库,蛇口网谷)、南头古城、万科云设计公社、深圳动漫园、一元创谷文化科技产业园、侨城坊Q-PLEX、华强方特、环球数码、UTCP大学城创意园集聚区
宝安区
深圳F518创意园、定军山电影科技产业园、松岗琥珀文化产业园、深圳西部国际珠宝城(宝立方)、深圳新桥影视产业基地、茶阅世界、文化潮汕博览园、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深圳大视界国际影视文体产业园、艺立方非遗(文旅)产业园、深圳书城宝安城
龙岗区
天安云谷数字创意产业园、DCC展览展示文化创意园、大田匠作文化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大芬油画村、2013文化创客园、华侨城甘坑新镇、中国深圳文博宫古玩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心、幸福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182创意设计产业园、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天健云途·BIM设计产业园、深圳书城龙岗城、印象俄罗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龙华区
观澜古墟、上围艺术村、大浪覔文化创意园、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产业园、观澜湖艺工场、INPARK文化创意产业园、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国瓷永丰源、博瑞徕国际家居文创园、鳌湖艺术产业集聚区
坪山区
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
光明区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大鹏新区
大鹏所城旅游区、深圳国际婚博园、满京华艺象iDTOWN艺术区
6. 潮汕雕刻
潮安龙湖寨“婆祠”
在今潮安龙湖寨有座宽大气派的祠堂———“婆祠”。该祠坐落在龙湖寨直街一侧,坐西向东,为潮汕传统的“四点金”建筑格局,占地500多平方米。门洞极阔,达10余米,也称“阔嘴祠”。门匾两侧各有两个石雕麒麟,造型生动威猛;两个“加官进爵”石雕惟妙惟肖。后座斗拱采用典型的潮州“三载五木瓜”全木结构,雕刻有双狮、人物故事、花草等,线条流畅,原有红素漆。后座共有四根粗大的八角石柱,直径40厘米,柱础直径为50厘米。大门石匾阳刻“椒实蕃枝”,为潮州先贤翁万达之裔孙、康熙己丑科进士翁廷资所题。
“婆祠”是明末清初时期“家资丰盈甲潮州”的员外郎黄作雨为他的生母专建。相传黄作雨发迹后,捐巨资建造了黄氏宗祠,供奉列祖列宗之神位。但因为他的生母周氏身为妾侍(俗称“阿婆”),按封建礼法死后是没有资格入祠受供奉的。黄作雨见自己掏腰包建造的祠堂竟连生母都没有资格入祠,很不服气,遂重新择地建祠,专门供奉其生母神位,故称“婆祠”。
目前,潮州市将“婆祠”定为龙湖寨文史馆。
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祖姑祠”
在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有座独特的女祠“祖姑祠”。“祖姑祠”有500多年历史,该祠纪念的却是一名终身未出嫁、自强不息的姑娘。该祠位于后溪村中心,是一座“双背剑”格局的祠堂,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左右。祠堂大门两边摆放一对石鼓,门楣嵌入式石匾阳刻“金氏宗祠”四字。中央主座二进布局,进门是前厅,两边库房,走过天井便是上厅,分成三厢,正中是影堂。正座两侧是从屋,子孙门分别写着“敦宗”、“睦族”字样。
据考,祖姑谥号端洁,乳名二姑,生于明英宗年间(1437—1464年)。其人从小聪明伶俐,十分孝顺长辈,惹人喜欢。因面部有胎记,出嫁当天遭受男方乡邻讥评,个性倔强又无意婚嫁的金端洁,深感委屈,即命回轿返乡,发誓“事亲终老,终身不嫁”。回家后,性格爽直、敢作敢为的金端洁冲破世俗樊篱,勇敢地自立门户,办酒坊、开商号、买田园、事农耕,亦商亦农,留下殷实家资和百亩良田。金端洁终身不嫁、立志创业的行动感动了父兄和族人,她的胞兄将一个儿子过继作为她的嗣子,蕃衍盈升,遂成茂族。为缅怀金端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美德,其裔孙在嘉靖后期至万历年间合力建成了“祖姑祠”。为缅怀金端洁勤俭持家的美德,其裔孙合力建成“祖姑祠”,每逢节日都会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据了解,至现在,金端洁一族总人口将近千人,皆奉金端洁为先祖。
潮州后陇(又名鹤陇)“盛户祖祠”
在潮州后陇(又名鹤陇)也有一座女性宗祠———“盛户祖祠”(苏资淑祠)。该祠由苏资淑之弟的后裔为其建造和祭祀。资淑女祠在后陇盛户“甲一公祠”的后面,为带天井的单进建筑,分左右两个侧门,没有正门。祠内祭祀大厅正中仿造了一座两三米高,近一米半宽的神龛,用仿古的黑漆和仿古版金制作,金碧辉煌。在神龛稍前上方的栋梁上有一块牌匾写着该祠的堂号———“报德堂”。龛内安放这一块竖立的木制家神牌,铭文曰:“明资淑苏大娘姑神位”。厅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联曰:“盛德浩存敬祖姑培兰植桂;户泽盈瑞耀子孙奕世箕裘。”右侧门{出入主门}正面门楣上边浮雕匾是“盛户祖祠”,内面是“千年俎豆”。左侧的小门紧闭,未察看外面有无牌匾及文字。左侧小门内,门楣上方是“奕世箕裘”。
苏资淑不但有宗祠,她还被收编入《苏氏后陇宗族总谱.北宗派支谱》。其《谱》曰:“十四世孝德公,昆山公之子,……孝德公幼年时,父昆山公{注:名瑀,明成化丙子科举人}卒于京都,公伶仃孤苦,姊大娘姑抚养持携,矢志不嫁。迨公成人,姊已老矣,终卒于家中,附葬鸡笼山。她的墓葬,至今尚存,石碑字‘明资淑苏大娘姑墓’。当是之时,北宗之派{注:苏氏后陇派下一支系,即盛户房,危而一发引千钧,其得以瓜瓞绵延者,皆赖祖姑德荫所赐也,每年三月十五日致祭。” 其弟孝德的后裔及北宗派{盛户房}宗亲,在其忌日和清明都到宗祠和墓地致祭,缅怀她牺牲爱情婚姻,抚养持携其弟孝德之恩。
7. 潮汕文化博物馆
潮汕博物馆这样预约:
(一)关注“汕头革博”微信公众号。
(二)在微信公众号“服务通道”菜单栏点击“参观预约”进入预约界面。
(三)进入参观预约界面,点击“个人预约”,选择分馆、日期和时间段,确认点击“下一步。”
(四)进入“登记信息”界面,参观者须按要求如实完整填写信息。
8. 潮汕古董
一、定义不同
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粤菜系。广式火锅。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据《广州语本字》记载,因为炉子在人的左右两侧,即人的旁边。人们在炉子边呆着,一边煮着食物一边吃,所以叫做打边炉。广东人追求的味道更新鲜,并且更讲究材料的原始味道。
火锅(英语:Hot Pot):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史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到明清时期,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二、汤底不同
打边炉一般以海鲜汤、高老骨头汤等为汤底;主要口味以鲜、香为主。锅底大多数海鲜汤,还要配些虫草菇子之类的补品,所以基本上都是清汤锅,涮的食材,也基本是生猛海鲜。
火锅一般以八角、辣椒、花椒等大料辅以牛油炒制的汤底;主要以麻、辣为主要口味。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
三、涮菜不同
打边炉以海虾、鲍鱼等海鲜为主要涮菜,辅以各种牛肉丸子、青菜。鸡煲、蛇煲、羊腩煲、鹅乸煲 除了传统的 " 大乱炖 ",这些炭炉与砂煲,还衍生出了诸多 " 爆款 " 的打边炉单品。
火锅主要以毛肚、牛百叶、牛羊肉、鸡胗、鸭胗、鸭肠等为主要涮菜。辅以各种青菜、菇类蔬菜。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
四、烹饪器具
打边炉主要的烹饪器具是一个火炭炉子+砂锅来作为烹饪器具;
火锅大多以烧液化气或者电磁炉为主,也有传统的炭锅,火锅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其特色为边煮边吃,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
9. 潮汕古玩城
镇海楼自明清以来,除了作为历史名楼,还被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所以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历史进入清代后,镇海楼在1659年7月又被台风吹倒了。《榕城纪闻》记载:
顺治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大风起,自辰至未,坏样楼、鳌峰亭,开元寺大殿、铁佛殿、尊经堂、石坊并七门城楼,其余衙门、公署、民居无不飘荡。其风比辛巳年更大,所在倒折更多。
在康熙初年,镇海楼再次。但后又被毁,在康熙年间进行了3次重建。据雍正年间的《福建通志》说:
康熙初重建,复毁。后总督姚启圣、郭世隆相继兴建。
1678年至1684年间,姚启圣任福建总督。后来,又有6位任总督。接着,1695年至1703年郭世隆任总督。其中,有两次重建的镇海楼存在的时间较短,只有20年左右。而总督郭世隆重建的镇海楼,存在时间较长,
约有50年,但后来不幸于1760年秋毁于雷火。
关于这次被毁,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补》记载较详细: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向夕,山上霹雳一声,楼四面火出如灯,绿色,人皆以为雷火,乃属人意。按:自国初以来,毁已数次。
论者采形家言,谓:‘山尖而锐者,为火星,圆而秀者为文星。越王山其形尖锐似火,作屋不宜复用棱角。屋脊作卷棚以培之,庶可无患。’或亦有见。
镇海楼经历这次大火,于是就有人给它“算过命”,说越王山山形尖锐属火星之相,建筑物不宜再用棱角屋脊,应改作卷棚式的圆形,就可以防火了,但镇海楼实际上并未因此免于大火。
1785年,雷火再度焚毁了镇海楼。但不久,经“官匠建立”的镇海楼再度于1792年被雷火焚毁了。当时,为镇海楼大兴土木的主要是官方倡建并与民间共集资。镇海楼仍为上下两层,以明代制式重建,虽经多次毁建,但其基本尺寸变化不太大。
过了68年,在1860年镇海楼又被雷火焚毁了。过了3个月,镇海楼就再次重建起来了。清代学者林枫在《观我录》中说:
咸丰十年庚申……九月微雷小雨,镇海楼灾后数月重建,物料偷减,制视昔独卑。形家言其失前人创造之意,于风水有碍,未知然否。
这次重建,因资金紧缺,其宽度缩减了三尺。据光绪年间的《晦讷斋文集》记载说:
咸丰间改造,规制卑陋,不及四十稔,倾圯随之。
果然,不到40年,镇海楼于1892年又一次坍塌了。按清代光绪年间历任芝山书院、白鹿洞书院、致用书院主讲的谢章铤撰写的《重建镇海楼碑记》的记载:
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关于重建后的镇海楼,谢章铤在《重建镇海楼碑记》写道:
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广十三丈七尺,周边的城墙厚五尺三寸。
1892年,闽浙将军希元、总督谭钟麟和官绅都捐了钱,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的修建,于第二年就竣工了。楼的建造按旧制“尺无所短,寸有所长”,其尺寸与旧制误差不超过一尺。福州学者谢章铤撰《重建镇海楼碑记》,由清末翰林院庶吉士陈宝琛挥毫题写碑文。
据说,在清代末年时,登上镇海楼仍可以看见大海。清末福州田园诗人魏杰《越王楼远眺》诗道:
欲穷千里目,独上越王楼。
双塔排城市,三山镇福州。
人从台际望,海入眼中收。
地杰钟王气,雄风自昔留。
因此,后来的福州西湖新增八景之一就有“样楼望海”一景。它与当年的福州的“龙舌品泉”等景一起被载入《新修西湖志》。
后来,光绪年间重建的镇海楼曾失于大火。之后,重修的镇海楼基本保持了明代时期的制式,城楼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加腰檐,城门式高台二层楼阁。施以斗拱,屋面使用陶制简瓦和板瓦,檐口饰有瓦当、滴水,适当增加一些配套工程。
为了凸显该楼,重建时特地抬高了一层约11米左右的架空台基,使它更宏伟、壮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台基采用城墙砖、首层台基地面采用金砖铺设,栏杆使用汉白玉雕作,所有露明梁柱外饰木质材料,小木作均采用实木,重建后的楼高、进深、面宽均严格按古建筑的尺寸和规制建设。
镇海楼楼高22.3米,台基高10米,由基座层、台基层,基座层内设地下宫。面阔43.5米,进深24.5米。门窗及牛拱等均为实木,吊顶为平暗式,并与梁架之间施以弯枋、一斗三升,为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式样。
在镇海楼门前,在七星缸附近,有一座外面插着四簇雕花小石柱的三层圆台,其中心镶嵌阴阳鱼,共60甲柱,代表时间的周期。在此设60甲柱,寓意福州百姓的福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此外,镇海楼前还建有登山的青石道,道路中间有三组各9层台阶,海浪翻滚,蟠龙出海,堪比皇家“御路”规格。
镇海楼的一楼大厅中央,设有金丝楠木梅花雕屏,上面题有“清客肯来榻还下我”的词句。陪侍这扇屏风的,是七八十厘米高、一剖为二的巴西紫水晶洞。
在大厅西侧,供养在镇海楼建筑模型右侧的,是热心人费尽心力从海南弄来的“佛教七宝”之砗磲、珊瑚。水晶、砗磲、珊瑚,都是辟邪之物,有了它们,庇佑福州城的镇海楼,更加法力无边了。
大厅东侧书案正中竖屏是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王仁堪的手迹。此人不仅“善设色花卉,书法为时所称”,而且当官也当得很出色,授修撰,入直上书房,出为镇江知府,殉职于苏州知府任上,官声颇佳。
二楼门额悬挂有“镇海楼”三字匾额。楼内布置有各色红木家具、古董及珊瑚等,还有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所撰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整座镇海楼雄居于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之巅,仍然是俯瞰福州城及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的登高眺望点。其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
10. 潮汕特色文物
1 广济桥 (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
2 赵州桥(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
3 卢沟桥(卢沟桥是4A级旅游景区)
4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11. 潮汕文玩店核雕图片欣赏高清大图
主要有
陆丰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潮州皮影戏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竹雕刻工艺:东海竹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是陆丰的民间传统工艺。它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各种陈设摆件。被列入汕尾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海舞龙:陆丰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之一,表演时以正字戏、吹打乐伴奏,随着雄壮的鼓乐,巨龙翩翩起舞,游龙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