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什么时候不怕裂开(核雕从什么时候开始)
1. 核雕从什么时候开始
一年。橄榄核玉化变红即上色,主要取决于盘玩,使核雕颜色逐步发生变化,不停的把玩,手上的汗液和油脂渗透到核雕的内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就会发现,核雕的外观颜色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的变红,这就是包浆变色的表现,手上的汗液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差异,汗液越重越多加上温度高,上色就会越快,颜色越深。
有时发亮和发红能同时体现出来,上色的阶段就是由上浆到产生包浆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变化。
2. 核雕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国
进入21世纪以后吧!
3. 核雕什么时候可以带出门
第一冬季如何玩新橄榄核雕。冬季北方比较干燥,室内和室外温差相差20度。所以,冬季玩新橄榄核要注意拿到核子,一定要上油。这个一定要记得。第二 拿到后,不盘玩时候就要密封,一般新核雕要重复此步骤15天以上。但也不能直接带出去经寒风吹。一般冬季的橄榄核盘到春天就可以带出去了。但如果带出去,核子一般要挂点瓷,不玩时候就放在大衣兜里,注意点温度。第三,冬季喝着暖暖的红茶,手里盘着橄榄核,和朋友聊天,这又是多么的惬意的事情。
所以冬季盘玩橄榄核,只要记得注意温差,上油就一定不会裂!!
夏季汗水多,冬季手放在衣服兜里,其实也汗水很多哦!!所以冬季也是盘玩橄榄核的好季节,只是可能需要更细心些,但文玩就是盘的细心和开心。
4. 核雕有多少年历史
千青核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以核桃、榧子、椰子壳、牛角等硬质材料为原料,通过刻、雕、镂等技法,将材料雕刻成各种形态的工艺品。
其特点是工艺精细、造型逼真、色彩艳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青核雕的制作历史悠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意义。近年来,千青核雕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5. 核雕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人们首先从石器的制做过程中,获得雕刻技术的训练,并孕育着雕刻艺术的才能和审美观念,又从陶器的制做中获得制做人物和动物的造型功能。
从事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工匠,在艺术表现的技法和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创作了圆雕、浮雕、透雕和阴刻技术,运用可雕可刻的材料,制做出具有欣赏方面的各种形象。
陶塑、骨雕和石刻是具有艺术表现特殊用途的器物。以雕塑艺术手法制做的古代人面像,在古代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比较直观地再现了古代面貌,而且还反映了古代人的精神世界。许多陶塑、骨雕、石刻作品,通过古人的艺术创造,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水平。
呈现出风格多样的艺术情趣。其中一些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艺术造诣升华到超凡脱俗的程度。原始陶塑、骨雕、石刻作品,多半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是古人一种社会需要。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原始宗教行为的许多细节,只能根据现在已经知道的民俗学、民族志方面的材料,初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原始宗教曾经广泛地存在和流行的事实,已经在陶塑、骨雕、石刻作品中展现开来。有待于我们作深入和细致的探讨。辽西地区,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女神庙、祭坛和各种有关女神的作品,一直在上古的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红山诸文化的崇拜意识,是一部神秘莫测的天书,它记述了古人对大自然奋斗的历程。内蒙古赤峰地区出土有兴隆洼文化石雕女神像(距今八千年),赵宝沟文化陶塑女神像(距今七千年),红山文化陶塑女神像(距今五千年)。
6. 核雕起源哪个朝代
在此列出一些较常听到看到的行话术语给大家参考: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假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年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的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动过手——是指老货坏了重新修补。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比如说这件观音瓶“有一眼”。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动过手——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偷冷饭——古玩生意人行为用语。“偷冷饭”与“下出笼”有同义,但又有区别。它常常说的是老板手下人所为,具有瞒天过海的含义,为贬义词。“偷冷饭”是一种古玩行业的不良习气,因而会被人们谴责。“偷冷饭”常谓他人所作所为,而绝无以此自诩的。近年来,其他行业也有使用此词语的。
工手——古玩制作工艺术语。表示匠人制作工艺品时的功夫。谓之“工手”,很可能是“工匠的手艺”的简称。被使用于“工手”的对象,大多是工艺性较强的艺术品,如紫砂、竹木牙雕、金属器物。而对纯艺术品的书画就不能使用。
扒散头(爬山头)——古玩修复用语。原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 多指对残损残缺的工艺品进行整修,或者是为了遮人眼目的修补。有人称此为“爬山头”,意不通。“扒散头”有把散了的东西扒起来的含义。“扒散头”在古玩行业中带有一种贬义,它与“修复”不同,修复是公开性的,而“扒散头”则常常是隐蔽的,为的是蒙人。
妖气——古玩鉴定用语。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为了做旧而残留下的色、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称为“妖气”。妖邪手法的狡诈,常常会让人上当受骗。
生蜡-——古玩鉴定用语。多指完整无损完好如初的收藏品。究“蜡”字的含义,可引申为光亮、光辉,“生蜡”就是生辉。该语是典型的沪语,同类词如“克蜡”。
妖怪——古玩鉴定用语。指具有一定迷惑力的赝品,也指某些改头换面的作伪品。人们在使用时,常说:“这件东西是妖怪”。有时干脆说:“妖怪”,还有时更干脆,只用一个“妖”字。
皮壳——古玩鉴定用语。旧时古玩行当里的人,将家具、竹、木、牙雕、紫砂、核雕等古器上的具有一层玻璃质感的包浆,称为“皮壳”。顾名思义,称之为“皮壳”的包浆,是一种较厚的包浆,但有些古玩不称“皮壳”,例如瓷器、绣品、古籍版本、珠宝等。
至尊——古玩鉴定用语,系指正宗的古玩,有可靠的意思。使用起来,常说:“东西绝对至尊。”或者也可以说:“侬这件古玩不至尊。”,“至尊”是“大兴”的反义词。此语来自骰戏的“至尊宝”,它指骰戏中最大的牌色。此语不仅古玩行当用,其他行业也用,也常见于上海社会流行语中。
打闷包——古玩行业中,称不准开封检验的买卖为“打闷包”,有时也指没有看到东西而交易的行为。据说此语原流行于上海地区的民间,源于打花会赌博的“打闷包”。此语现在沪上其他行当也有使用。
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开门——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 “砸浆”。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拣漏——就是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东西。也指卖者不识而买者有眼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也叫“拾麦子”。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包浆——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温润的光泽,叫“包浆”。
生坑——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熟坑”是指出土后已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已经过他人盘玩。另外,“水坑”相对于“干坑”而言,“水坑”指器物埋藏地低下具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出土的器物往往受沁较重,并对器物有较大的侵蚀,而“干坑”则相对缺水,器物出土的沁色相对于“水坑”也不同。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回了——收藏者决定不购买某件藏品,经营者决定不经营某件藏品。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卷起来——意义等同于包上,主要应用在书画、碑帖等的交易上。
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今玩——现代制作的收藏品,也叫“现玩”。
天书——重要的鉴定专著。
到代——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也叫“够年份”。
下蛋——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交行——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堪称镇店之宝的藏品。
做旧、高仿、判眼——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价值,一般说“没用”。
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打一——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收——收藏,经营。
祖——即古玩行的祖师范蠡。其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7. 核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还未发明纸的年代。而到了东汉纸逐渐普及之后,剪纸艺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剪纸的历史,谈谈剪纸艺术的兴盛在什么时期。
剪纸艺术的兴盛在什么时期?
剪纸艺术从唐代开始,逐步迎来发展,并在宋代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最终在明清两朝时达到成熟与鼎盛。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8. 核雕发源地是哪里
橄榄有几多种,原料就有多少种,料不同,分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这个事我大概收集别人的总结的,可供参考: 橄榄核雕的分类解析 核雕始于明代万历、天启年间。
当时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垂挂在衣带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亦可玩赏。其果核质地坚硬,雕时可以听到迸出清脆的响声。如果在手中摩弄时间长了,橄榄核越玩越红,最后会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效果。苏州地区是核雕发源地。古往今来,以苏州为主的江南地区玩赏核雕小品的风气兴盛。特别是在文人雅士与达官贵人之中,更甚。橄榄核雕的分类没有很明确的划分界限,可以用不同的概念去区分。核雕最佳用料是“广东乌核”。橄榄核按原料分类: 按照核子的形状和大小分类: 1、大核:又称单核,一般直径超过2厘米,适合雕刻单件; 2.小核:一般直径在1厘米左右,适合雕刻串头; 3.圆核:形体通圆,适合挫光珠,雕刻一团和气等; 4.细长核:形体狭长,适合雕刻核舟,单件等; 5.怪核:指形状比较奇特的核子,象『佛手』,不用加工,本身就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按照核子的筋分类: 1、三花核:通常看到的一般都是三根筋的橄榄核,也称三花。此品种比较多; 2、四花核:比较少见,一颗核子四个面的四花非常适合雕刻单件的喜怒哀乐等; 3、两花核:非常少见,两花核比较扁,非常合适雕刻单件; 4、多花核:也称怪核,就是前面提到的象『佛手』之类的核子。从题材上划分:一种是传统题材,另一种是创新题材。从雕刻手法上分:有圆雕,薄意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等,当然,这些手法也可以混合在一起使用。从物品的工作流程来区分的话可分为流水线产品和独立完成的产品或作品。从性质上划分的话,有两类:一是工艺品,二是艺术品。有些人会说:还有机器雕刻和手工雕刻的分别。这里要纠正一下,随着工具越来越先进,很多人在雕刻时的前期大量切削工作由机器来完成了,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它加快了生产的速度。当大量的切削完成后,形成的毛胚再用刀进行深加工,出来的作品或产品其实和全手工的没什么两样。当然也由少部分人全由机器来完成工作,但这种东西是没有玩的意义的,这已经不是手工雕刻了。还有人会说:核雕还能分苏州工,廊坊工。廊坊那里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橄榄核雕刻,全国各地的商家也会去那里拿货。货到手后就说,这是苏州货,那是廊坊货。久而久之就有了苏工,北方工之说。9. 核雕发展
核雕
艺术历史悠久,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驱凶避邪的祥符功能向赏心悦目的把玩遣兴的转变,至近代则由诗意化的独立作品形式转变为具有一定宗教功能的佛教念珠,再一次改变了核雕清赏雅玩的属性。在当代,核雕成为文玩市场的新宠,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审美诉求,形成了“南工”和“北工”两个不同的工艺风格。从核雕艺术的生成、发展,到当下不同地区艺术风格的形成中不难发现,核雕艺术形式风格的每一次变化皆源于其观赏主体和功用属性的改变。
一、核雕艺术的生成
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中国人来说,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大概没有超过核雕的了。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中学课本中的一篇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课文所致。读过中学的人基本上都能够背诵“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段课文。从课文中人们了解到,中国有一种精微奇巧的雕刻艺术,可以在一颗大“不盈寸”的小小桃核上雕刻“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么多内容。通过这篇课文人们还大体了解到,至少在明代时期就有了核雕这一艺术形式。
从艺术史学的角度去探讨核雕生成的具体时间是困难的,难以准确界定其生成的时间主要有文献和实物两个方面的原因。从文献的角度看,古人惜字如金,往往只录其大概,鲜有说明其原委者。《核舟记》虽然讲了一个生动的核雕故事,但却没有考辩其来历。从实物的角度看,因为果核不易保存,时间久远不是腐烂焚毁就是朽蚀虫蛀,虽然偶尔也能发现古人的核雕,但至今还没有一件实物在时间上超过《核舟记》文章中所记载的时代。在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文献记载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古代工匠社会地位低下,一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作品和技艺进行记录。古代文人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即使是“布衣”,也自视清高,一般不会与工匠为伍,故不可能做工艺美术方面的实证文录。他们所留下的文字,不是笔记就是小说,鲜有专题详论,更难得写作研究专著,偶有记述往往道听途说望物生义,其中不乏假托臆断和随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