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核雕单籽(福禄寿雕件)
1. 福禄寿雕件
橄榄核天上人间都叫精品天上人间雕刻。
橄榄核天上人间雕刻有: 九子观音、蟠桃盛会(王母娘娘、福禄寿,8个人物、钟馗嫁妹(11个人物)、三英战吕布。一颗核子表现了一个世界,每一个细节都让你赞叹雕刻者的极致追求。每一颗都是核雕界极品,每一颗市面上几乎是寻觅不到的,每一颗核都雕刻了十几位人物。
2. 福禄寿雕件可以送人吗
和田玉福豆的寓意和象征如下:
四季平安:福豆与四季豆荚,四颗豆子的福豆寓意四季平安,三颗豆子的福豆寓意福禄寿,两颗豆子的福豆寓意母子平安。
多子多福:福豆的原型为豌豆,豌豆有个特点就是多子多福,因此福豆也寓意着丰收、多子多福。
连中三元:福豆与“豆蔻年华”相呼应,意味着珍惜青春、积极向上。
事业有成:四颗豆子的福豆寓意四季平安,三颗豆子的福豆寓意福禄寿,两颗豆子的福豆寓意母子平安。
平安幸福:福豆造型简单,没有复杂的雕刻,非常适合佩戴,而且也比较百搭,寓意简单直接,就是平安幸福。
一举成名:在田玉福豆的原型中,有两个豆子的造型非常特别,两颗豆子意为“母子平安”,其实跟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双胞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也有人认为两颗豆子代表了“双胞胎”。而三颗豆子则代表了“连中三元”,四颗豆子则代表了“四季平安”。
此外,和田玉福豆也象征着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总之,和田玉福豆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和喜好。
3. 福禄寿玉雕
1、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明朝小说《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古人作长寿老人的象征。常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
2、民间认为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
4. 福禄寿雕刻图片欣赏
柱子上雕刻蝙蝠的寓意象征着吉祥幸福,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里,蝙蝠纹就被当作福气的象征。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建筑物上看到一些雕刻的图案,有很多是雕刻着蝙蝠,这个有什么寓意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01
古建筑上的蝙蝠有着吉祥幸福的寓意,意思是希望人们的生活幸福。
02
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所以在中国传统建筑里,蝙蝠纹就被当作福气的象征,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图纹。蝙蝠的飞临也有着进福的寓意。
03
蝙蝠纹样变化相当丰富,有倒挂蝙蝠、双蝠、四蝠捧福禄寿、五蝠等。传统纹饰中将蝙蝠与“寿”字组合,曰“五蝠捧寿”。通常所言的五福分别为: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
5. 福禄寿石雕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6. 福禄寿雕刻寓意
1.蝉,就是“知了”,雕刻“知了”,寓意“知道了”、“读书一听就会、功课进步、一鸣惊人”。
2.葫芦,代表福禄寿,雕刻葫芦,寓意有福、多禄、长寿。
3.常见一些摆件、手把件和挂件,雕刻的是一只葫芦上面伏着一只知了,这种雕刻设计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灵利可人,寓意福禄齐全、安康长寿,小孩聪明上进、一鸣惊人。
7. 福禄寿浮雕
释伽行师傅所在的南山寺,从台怀中心区沿公路南下至杨柏峪村,转向西过清水河,行数百米,就来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脚下了。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积九十多亩,计有殿堂楼房窑三百多间。南山寺整个寺院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上三层名佑国寺,下三层名极乐寺,中间一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们的总称。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阿房宫时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台山南山寺,有着同样的气势和风姿。步入寺内,回栏曲径、亭台楼阁,应接不暇,甬道深处、院落门首,多有石刻题词、对联,特别是各类建筑物上的石雕,题材多样,内容纷繁,游历其中,有步移景换、多姿多彩的感觉。在寺庙中,象这样宏观浩大、微观精细的群体建筑是很少见的。
该寺创建于元代,以现存寺内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九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代末年,有一个皈依佛门的九宫道首领叫普济,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政府关系密切,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真如自在”木匾赐普济,普济还将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来。民国初年,由东北信徒捐资,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佑国寺、善德堂三处合建在一起,称为南山寺。普济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规模壮观,连续动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变”停工未竣。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石雕内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势,层次高低分明,错落有致。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长十七点三米,高约八米,石彻底座,砖砌壁身,顶部壁檐有砖雕,壁面嵌有汉白玉石,上刻题词和对联。左边的石刻对联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右边的石刻对联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中间圆形的石面上也刻有同样内容的字迹。
从影壁旁入寺院,首先登108级石台阶。台阶宽大高长,雄伟壮观,在五台山首屈一指。台阶尽头的高台上,立有二座高大的石牌楼,长十二点八米,宽一点六米,高约九米。牌楼下有三个门洞,上分三层楼头,一层比一层内缩,居中的楼头最高,两侧配以对称的分层次的四个楼头。中门洞额的石面上题有“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乎”字样。两个边门的外侧和内侧,都刻有楹联。牌楼的背面也有许多石刻题词和对联。
石牌楼后面的建筑是大钟楼。钟楼分两层,下层是敦实的石建筑,上层是重檐木构建筑。下层门洞的拱券和门框上,刻有“八洞神仙”图,边侧刻一副对联。钟楼背面门洞两旁,又有两个小门洞,内砌二十八层台阶,直通楼上。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有各种花草树木,很简单的勾勒,就把神韵显示出来,足见其刀法的纯熟。高层的建筑上,涂金着彩,十分华丽。南山寺的大钟楼,石建和木建相结合,石刻人物花卉和石刻题字相结合,石雕和彩绘相结合,很有特点。游人穿过大门洞,登小门洞内的二十八级暗石阶上楼,可凭栏观光。大钟楼左侧是一个院落,东面有一座小殿,上挂“敕建极乐寺”匾额,殿前立元代石碑—通,清代石碑数通。至此,方显出南山寺的古朴气氛。
小径左侧。又有一个门,门旁有砖砌建筑的钟鼓二楼,入内是一个四合大院,大院正西经北向南的就是南山寺现存塑像设置最完整的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为泥塑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两个大弟子,再前正中为石雕文殊骑狮像。左侧为石雕送子观音像,观音菩萨慈爱地把小孩放在膝上,一手护抱,一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观音菩萨的背后,卷起凹石,表示山洞的样子,这座雕像形象十分生动。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菩萨伸出的十八臂作出各种姿势,下踩一朵莲蓬,身边眼两头小象,看上去翩翩欲飞。大殿两侧的泥塑十八罗汉,其工艺水平之高,在五台山所有大雄宝殿内同类塑像中首屈一指。罗汉的个性鲜明,有的疾恶如仇,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老态龙钟,一个个栩栩如生。十八罗汉所靠的山墙内壁上有壁画,左侧壁画为释迦牟尼佛传记,右侧壁画为唐僧取经。
殿门内额上挂一竖匾,上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四字。 大雄宝殿左侧,有一个窄过道,通人大殿后面的禅堂院,院中立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石刻,字迹与大殿木匾上的一样。
从大殿左侧的石台阶登高低重叠的佑国寺。这是南山寺的高外建筑,这里的石雕内容最丰富。第一进院落和大殿前,有一个汉白玉石砌成的高台建筑,高台建筑的所有边缘,连同大院的前沿,都有石栏杆和石立面围着,上面共雕着三百一十六幅图案。有干枝梅、山菊花、牡丹、风竹;有去中凤凰、空中飞龙、狮子滚绣球,麒麟相逐、鹿登梅山、奔马迎日;有进喜鹊登梅、莲下立仙鹤、丝带束棋、海螺、仙桃,等等。在平台的两侧,有五幅大立面石雕,刻有各种人物。正中的一幅为“福禄寿三星”;左右两侧为“琴棋书画四长者”;北端的边幅为“穆桂英挂帅”;南端的边幅,刻四武士护卫二老者,其中一老者手握宝葫芦。在第二进大殿的正面大雄宝殿左侧,有一个窄过道,通入大殿后面的禅堂院,院中立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石刻,字迹与大殿木匾上的一样。
从大殿左侧的石台阶登高低重叠的佑国寺。这是南山寺的高外建筑,这里的石雕内容最丰富。第一进院落和大殿前,有一个汉白玉石砌成的高台建筑,高台建筑的所有边缘,连同大院的前沿,都有石栏杆和石立面围着,上面共雕着三百一十六幅图案。有干枝梅、山菊花、牡丹、风竹;有去中凤凰、空中飞龙、狮子滚绣球,麒麟相逐、鹿登梅山、奔马迎日;有进喜鹊登梅、莲下立仙鹤、丝带束棋、海螺、仙桃,等等。在平台的两侧,有五幅大立面石雕,刻有各种人物。正中的一幅为“福禄寿三星”;左右两侧为“琴棋书画四长者”;北端的边幅为“穆桂英挂帅”;南端的边幅,刻四武士护卫二老者,其中一老者手握宝葫芦。在第二进大殿的正面,还有20幅石雕,中门的拱券上是鱼跃友门,两个侧门的拱券上都刻着双凤朝阳,左窗墙石面上刻着一幅有树、花、桥、水和人物的风景画。大殿居于院中间,两侧山墙旁有两个侧门,左侧门背面槛两旁的石面上,雕有两幅“天女散花”。松树下,天女脉脉脉含情,体态袅娜,衣带飘卷,手端花盆,倒出各样花来,足称雕刻艺术佳品。右侧门背面门槛两旁的石面上,雕有两幅“高山流水”图。画面上,俞伯牙坐在树下,一手抚琴,一手攀枝,雅兴一浓。后院有坐北向南的房屋六间,在码头墩的石面上,雕着“苏武牧羊”图。
第二进院落和大殿前又有一高台建筑,样式与第一个高台建筑相同,有石雕三百六十幅,内容也与第一进院落略同。北侧台阶左端石栏杆第三个石柱上,有这样一幅雕刻:花瓶中插着柳枝,瓶子有一裂痕,一面钉了三道疙疤,瓶口似乎还打破了些,微妙细致,逼真传神。这座大殿的基座四周,有四十幅浮雕,都是花卉。大殿正面右侧,有一幅“牛角挂书”浮雕,描绘《陈情表》的作者、三国时人李密年省时的读书情景。“牛角挂书”下面,有一幅“孟母择邻”的浮雕:一老人在前面走,身旁跟着一条狗,一中年人挑着担子,拖着孩子随在后面。大殿正面左侧,有一幅“太公钓鱼”浮雕:太公头戴斗笠,下颔长着长须,在垂柳下盘腿而坐,手举钓鱼竿,身后有一樵夫拍打他的肩头,象要询问什么。在大殿背面右侧,有一幅“吹箫引凤”浮雕“箫史教弄玉吹长箫,箫声引来了凤凰,凤凰双脚直立,把头弯到了腿间,构图很美。另外,大殿四壁还有许多其他人物花卉浮雕。
第三进院落开始,还是同一样式的高台建筑,台壁上,有块1米见方的”福禄寿三星“浮雕。福星居中,一手握腰带,一手握羽扇,老寿星在右,拄龙头拐杖,眉须髯髯,额头隆起。他们的神态各异,福星矜持,寿星欣喜。这里高台建筑的石阶,上刻294幅浮雕 ,都是各种花卉和鸟兽。后高殿和两侧配房的石面上,有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还有根据《西游记》故事雕刻的“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坐南向北的配房石面上,有一幅 “松下问童”的浮雕,画面为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中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写意。
南山寺堪称石雕艺术的宝库。游人到此,如同浏览雕刻艺术的画廊,使您的情感尺向天上人间全为一体的浪漫境界,并受到极大的艺术感染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教益。
慈禧御匾:真如自在
大雄宝殿内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如自在”四个字,上款是“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笔力刚健,颇具功力。五台山各大寺庙之内,历代皇帝所赐牌匾甚多,并不罕见,可慈禧这块牌匾因牵动着一段传奇故事,所以就分外被人看重。 真如自在的牌匾
“真如自在”是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的题词,以此褒奖他兴建南山寺的功德。 普济和尚,俗名李得胜,生于1850年,卒于1912年,直隶(河北省)宁晋县庞庄村人。清同治年间从军,屡立战功,被敕封为蓝翎守备。因不忍见血肉横飞,生灵涂炭,他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以回家赡养双亲为名,离开军营。回到故乡。父母去世后,他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至五台山遁入空门,皈依圣福和尚,法名教化,号普济。他认真修持,废寝忘食,熟读经书,倒背如流。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到北京受县足戒,之后,又返回五台山发心重修寺院。在往后十几年的岁月中,他为化缘,足迹遍及直、鲁、晋、豫及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补旧增新,广筑舍宇”,立下院18处,广度徒弟,普结善士,功德卓著,声名远播。加之,他又曾被清廷敕封官吏,故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被诏入京,慈禧太后在普济寺接见了他,并为其亲书“真如自在”四字,以示嘉奖。“真如”意为佛的本来面貌;“自在”,意即人在消除烦恼、彻底了悟之后的仪态。合起来为:这就是佛的本来面貌和仪态。
可有关“真如自在”由来的另一个版本却是这样的:普济和尚到达五台山南山寺时,该寺已破败不堪。当时庙院里只留下了一位老僧,因寺里没有吃的,故不能收留他。普济和尚说:“你只要留下我,我保证你不愁穿吃。”于是,老僧就将其收留下来。果然,第二天就有人给驮来一驮子米面。普济对老僧说:“你给咱刨院,我给咱到钟楼上敲钟。”老僧问他:“因何如此?”他跟老僧谈了他的想法。菩萨顶的大喇嘛听到一直打钟,很心烦,便派人到南山寺查看缘由。结果见老僧在挥动镢头刨院,便问:“刨院干什么?”老僧回答:“想修寺庙,可既没钱,又没粮,一时无奈,想感动天神……”菩萨顶的大喇嘛听到禀告后,忙派人给南山寺送去一些钱粮。此后,普济和尚为了修庙,又历尽艰辛,从河北、山西、山东等八个省募化来好多金银,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把破败的南山寺又大修了一番。有关他的一些说法越说越玄,越传越远,据说,他能七七四十九天不吃结果就传到了慈禧太后耳中。慈禧将普济诏于京城,将其关在一间屋子里整整饿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五十天头上开门一看,他一点没变,安然无恙。慈禧大惊,忙问手下人该咋办?有人就跟慈禧耳语了一番,便又每天让普济和尚吃四顿,每顿6碗。一连吃了七天,他既不大便,也不小便,就像什么东西也没吃一样。后见软禁普济的小屋顶上一圈一圈地放射金光,慈禧万分惊讶,忙说:“莫道真佛无可见,而今朝中真佛来!”遂欣然命笔,为普济题写了“真如自在”四个大字,并亲赐一幅銮驾、绸缎千匹、白银万两。普济和尚想到作为一个出家人,名利其实没有什么用处,他提出只要半副銮驾,并利用慈禧给的钱在北京修了七座寺院。
8. 福禄寿雕刻
福禄寿在中国神话中,是福星、禄星、寿星三星的合称。又称“财子寿”、“三星”、“三仙”,象征财富、子孙、长寿。
在传统的雕刻和绘画中,福禄寿三星的排列由左至右依序是寿星、福星、禄星。从造型上分辨:寿星代表高寿,左手持杖,手持寿桃;福星代表福气与财运,为中国古代官员造型,峨冠博带是重要特征;禄星有赐子赐福之意,手抱孩儿。
9. 福禄寿木雕
知了,寓意知道了,读书一听就会,功课进步。葫芦代表福、禄、寿的意思。两者合起来应该就是家中人人福禄寿全,小孩读书聪明之意。
10. 福禄寿雕花图案
葫芦上雕刻福禄寿三星的图案最好。
福禄寿三星分别掌管着福气、利禄和寿命,在民间广受欢迎。
民间雕像或者年画中的三位通常是这样的形象:
福星拿着一柄如意,寓指顺心如意;
禄星抱着个孩子或者手持金榜,象征好运;
白胡子寿星拿着拐杖,捧着仙桃,祝福人们长命百岁。
借助谐音,人们有时也用蝙蝠、梅花鹿、寿桃这三样事物指代福禄寿三星。
最初,福禄寿三星的原型是天上的星辰。
福星是岁星,也就是木星。古人认为木星的出现会给人们带来福气,于是木星慢慢被拟人化成为福星。在北斗七星的正前方有六颗星星,其中第六颗名叫司禄,也就是禄星。至于寿星,则是南极老人星,据说是整个天空第二亮的星星,仅次于天狼星。
11. 福禄寿雕件上的兽
福禄寿三色翡翠。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绿色,又有紫罗兰色与红色,就称这块翡翠为“福禄寿翡翠”。福禄寿是人们对生活的最高期望,中国自古至今,就有“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说法,认为好事能成双已属不易了,如果能同时得到福、禄、寿,三大福事一定是人间最快乐和幸福的事情。福禄寿喜四色翡翠。福禄寿喜翡翠是四色翡翠的代名词,其颜色组合为红、黄、绿、紫或红、绿、紫、白,是多色翡翠品种中颜色最丰富的一种。
可是在小块的翡翠上几乎不可能同时见到很多颜色,所以用于雕刻的都是块度较大的原石,主要用来做摆件等大型的雕件。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翡翠。所谓“五福临门”,就是指中国传统五福的说法,福、禄、寿、喜、财是传统五福的主角。珠宝玉石界也将翡翠五种最漂亮的五种颜色与这五福相联系。具体的搭配如下:红色代表福气,即“福”;绿色代表钱财,即“禄”;白色代表长寿,即“寿”;黄色代表财富,即“财”;紫色代表喜庆,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