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作品的艺术特性 中国雕塑作品的艺术特性有
一、雕塑艺术作品文案?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密。(作者:罗丹)
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生命。(作者:罗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二、古代中国关于猫的雕塑作品
清 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
三、中国最早的雕塑作品有哪些?
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就有陶猪等陶塑;在半坡遗址中,除了鸟兽动物外,还出土了一件陶塑人面,虽稚朴简单,却是人物雕塑的最早作品。
陶塑盛行于商代早、中期。在河南就出土有陶龟,陶羊头,陶蛤蟆和陶鸟等雕塑品,形象生动逼真。如陶蛤蟆不仅姿态生动,而且在背上还印刻有密集的小圆圈纹,以显示蛤蟆背部的特征。又如塑造的陶羊头,双角向前弯曲,眼、鼻、口生动逼真,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一个绵羊的形象。在河南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曾出土陶龟,陶虎,陶羊头,陶鱼,陶猪,陶鸟头,陶人座像等陶雕塑品。其中以陶龟数量最多。这些陶雕塑品的形象也都相当生动。如塑造的一件陶虎,作伏卧状,双眼圆瞪,口张牙露,显示着虎的凶暴形象。又如塑造的一件陶鱼,满身饰形象逼真的鳞纹。
在出肃省东部曾出土了陶塑人头,人头型器品,有单独圆雕人像,也有将人头作为器物的装饰。这些人像五官端正,比例恰当,神情生动。这种简练传神的艺术手法,在以后的陶瓷塑中得到继承利发展。
江西清江吴城商代后期遗址中,出土有鸟、人面、陶祖等陶雕塑品。西周时期的陶雕塑品也很少发现。在陕西发现有形象生动逼真的陶牛头、陶鸟等。从夏、商、西周和春秋等时期中的雕塑昴来看,大都是动物的形象,它反映出各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感受。随着陶塑的产生,加彩工艺也相继出现,如上述人头型器彩陶瓶及后来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中,就有用黑彩或红彩装饰的鸟兽纹样和几何纹样。
四、中国近代雕塑作品特点?
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的广泛性。中国雕塑的题材相当广泛,人物、动物(包括想象、虚构的动物)、自然山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生活场景、乐舞戏剧表演等等都可以作雕塑的表现内容。在西方雕塑中,人始终是雕塑的中心表现对象,在古代西方雕塑中,人的形象占去绝大部分数量,在理论上,也自觉将人的形象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中国雕塑则不同,动物形象相对占去较大比重,特别在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即在佛教雕塑兴盛之前),动物的形象比人的形象在艺术上更要成功。所以中国雕塑在题材上,人的中心位置不像西方雕塑那样突出,尽管从总体的绝对数而言,中国雕塑中人物还是最多的,但相对不那么特别醒目。
2.雕塑功用的社会功利性。就雕塑的社会目的和作用而言,中国雕塑总是和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工艺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以及宗教、宗法、伦理、丧葬等社会功利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中国雕塑强烈的社会功利色彩使得纪念性雕塑得不到更大的发展,雕塑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功能基本上被掩盖或淡忘了,在一般民众的心目中雕塑常常等于神像或泥娃娃。这样便影响和削弱了雕塑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这对雕塑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障碍。
3.艺术表现的写意性。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讲究“传神”、“以形写神”,其要旨是要挖掘和表现对象内在的美。其中写意就是表现内美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雕塑上这种写意性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五、中国现代雕塑作品有哪些?
中国现代雕塑作品较早的肖像作品有: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谭延闓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缅怀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各地先后建造了不少纪念碑,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活动。该碑是根据1949年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兴建的。1952年 8月1日动土,1958年5月1日揭幕。
六、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家?
当代雕塑家名单
吴为山
吴为山,男,汉族,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副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终审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象群
李象群,著名雕塑艺术家。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朝阳区美协副主席、英国雕塑协会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
霍波洋
霍波洋,1956年生于中国沈阳。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7年任教于韩国圆光大学雕塑系为期一年,现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艺鸣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邀艺术顾问。
曾成钢
曾成钢,生于1960年,浙江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及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吕品昌
吕品昌,1989年评为景德镇市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中国全国陶艺展评委。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导师工作室主任、 陶艺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学会会员、全国城雕资格证书持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向京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望
1962年 出生于北京
1988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6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现居北京,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展望是中国当代最重要且身价最高的观念雕塑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坐着的女孩》已是美术史的经典,“中山装”实验则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他自1995年至今一直创作的不锈钢作品,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赞誉。
隋建国
隋建国,1956年生,山东青岛人。1984年毕业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讲师。作品曾参加1984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展、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3年威海国际雕刻大赛、1994年台北海峡两岸雕塑交流展、1995年巴塞罗那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并曾在北京、台北、日本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双人展。部分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所收藏。
蔡志松
蔡志松,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之后于该系任教。 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曾获: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洛克菲勒中国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岗松家族基金奖”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等大奖;并曾获评:“2012全球100名艺术领袖”、“中国艺术权力人物”、“中国风度人物”、“全球华人时尚领袖”等;作品曾三次创造中国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
徐冰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黎明
黎明,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至2000年赴欧洲游学,2000年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
焦兴涛
1970生于四川成都。1996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雕塑家
陈云岗
陈云岗,著名雕塑家,教授,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潘鹤
潘鹤(别名潘思伟),男,汉族,1925年11月生,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全国美展评选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 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曹春生
曹春生,1937年3月出生,雕塑家,满族,辽宁沈阳人。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刘开渠教授、王临乙教授。1959年毕业后公派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深造。1964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曾任雕塑系主任。现任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第二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城雕委委员、艺委会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艺术称号。
雷宜锌
雷宜锌,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副主席,省画院副院长,省雕塑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作者。
田世信
田世信 (1941—)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贵州清镇中学教师、贵州艺术专科学校雕塑工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擅长雕塑。
邱启敬
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
中国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
1979年 生于福建福州,
1999年 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
2005年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陈文令
陈文令(1969-)出生于福建泉州,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艺术家。
陈志光
陈志光(1963—)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务院国际领导者访问项目会员,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员、天津美院现代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卓凡
卓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雕塑家、学者;中国室内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中国书房》、主讲人;中华工艺精品(文博会)大赛/天工奖/玉华奖、专家评委。
七、中国艺术意蕴的作品?
中国画的每一位画家,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后,所创作的画作,也都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释义就是,不会过多地使用笔墨去体现自己的思想,反而是顺应自然万物而为其意,虽然有所技巧在内,但“不以技而技”。
由此可见,中国画的创作技法并不是其核心,只是为成画而需要的技巧、方法,更多的是哲学思辨的认知与道理。真正的画家创作的作品,都是充满和谐意蕴的,是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
八、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掷铁饼者、维纳斯和胜利女神,这些都是古希腊雕塑作品的代表作。
九、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
从有人类文明记载开始就有了雕塑艺术。总的来讲古代雕塑的表现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皇权、宗教和民间。而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雕塑风格,这些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从原始人的洞窟里可以看到很多壁画雕塑,人们将自己对空间的恐惧也表现在了雕塑上,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风雨雷电、地震洪荒有着出于本能的惧怕。因为对空间怀有恐惧,因此原始人们需要结伴同行来对付猛兽和突如其来的天灾,于是就需要繁衍后代壮大族群。因此,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也表现在了原始艺术上,在雕塑和壁画中原始人们会展现他们的生殖欲望。人们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也在原始艺术中有所展现。
除了原始雕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诡谲神秘意味的雕塑,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雕塑,这些雕塑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说青铜文化的兴起,是奴隶城邦的雕塑艺术在原始美术上的继承和发展。
在商朝时期,统治阶级更加尊神重鬼,很多雕塑造型以及纹饰图案都营造出恐怖神秘的样式,以达到让人们惧怕、敬畏的统治目的。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堆青铜雕像注重装饰装能,浮雕感较强,注重抽象思维。
秦俑的出现替代了活人陪葬制度,解救了很多奴隶。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统治国家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从而使雕塑艺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写实性,造型逼真、面貌各异,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细节装饰的刻画都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可谓形神兼备。秦始皇兵马俑采用陶土烧制,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术,分段成型,整体焙烧。这繁复的工艺流程充分表明秦代手工业的发达。我们看秦始皇陵兵马俑,队列整齐,阵容庞大,从中能窥见当时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国力。所以,我们现在古代雕塑的价值并不只是停留在艺术欣赏上,雕塑背后的历史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东西。
汉代的石雕艺术凝练质朴,大巧若拙,有着很强的写意精神。汉俑舒展奔放、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当时的社会。霍去病墓石刻是中国纪念碑性雕塑的瑰宝,石刻雕塑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汉文化的典型性,意象宏大深沉。“在造型方面神态万千,或动或静,或跃或息,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无不蕴含着饱满的生命气息。”正如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息深沉雄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文化的精神风貌造就了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
从出土的汉俑来看,它们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犁地、做饭等场景,说明地下的陶俑世界是地上世界的反映。当时的匠人们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但是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是富有的。他们为帝王将相的墓刻燃烧着自己,创造了载歌载舞的形象,创造了另一个极乐世界。
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题材之一。新疆地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这是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中国的见证。公元1-2世纪,也就是东汉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经南北两路进入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开凿。尤其敦煌的石刻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它们是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佛教雕塑向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转变,雕塑家们热衷于表现民间生活,像现代的泥、面、糖的彩塑都初始于宋代。而宋代的佛教雕塑、墓刻雕塑以及俑类雕塑的姿势体态、表情服饰等方面,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唐代的佛教雕塑人物圆润慈祥,宋代更加突出人性化;隋唐时期佛教雕塑丰腴华贵、庄严肃穆,而到了宋代则变得更加平和、典雅。
如前文中提到的汉代霍去病墓石刻,大型陵墓石刻始于汉朝,而南朝和唐代的陵墓石刻达到了顶峰,这就是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的重要构成之一的帝陵程式夸张风。南朝时期的辟邪具有诡谲抽象的意味,给人的感觉庞大、富有很强大的张力和冲击力。为了守护帝陵,工匠们神话了人物、动物,让它们的体量和气魄能够镇得住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唐代陵墓时刻早期的时候差异比较大,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规范,石刻内容主要有华表、飞马、朱雀、石人、碑、石狮等等,线条硬朗,通过体量和数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起到威严震撼的效果。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古代的民间雕塑也是丰富多彩的,雕塑者们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塑造着自己的生活,也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诸于雕塑作品。
十、埃及的雕塑作品?
《卡罗玛玛女王立像》(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作于二十二王朝,高35厘米,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青铜雕像。女王身着高贵的紧身服装,体型优美,端庄华丽。雕像的全身用金、银、琥珀进行了镶嵌装饰,雕刻工艺相当精湛,繁而不乱。
《塔库谢特立像》(现藏雅典国立美术馆)高69厘米,青铜和金,银混合铸造,作于二十五王朝。这件雕刻塑造了一位仪容端庄,体态丰腴的女性形象。她丰满躯体的优美起伏完全通过薄如蝉翼的衣服透露出来。这件雕刻极寓感性美。
《孟图姆哈特立像》(现藏开罗埃及博物馆)灰色花岗岩雕刻,高135厘米。孟图姆哈特是底比斯的总督和祭司,他曾奋力抵抗亚述人的侵略,但未能如愿,亚述人离开后,他修复了被破坏的纪念物。为纪念他的功绩,埃及人为他作了不少雕像。这件雕像是其中之一,它较为写实地再现了孟图姆哈特的真实形象,雕像的造型单纯简练,强悍的身躯充满力量感。孟图姆哈特双目炯炯,神色严峻,反映了动荡年代中的人物特有的性格特征。这件雕像也反映了二十五王朝埃及艺术曾开始由衰微趋向复兴,力图恢复古埃及精神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