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叫什么)
1. 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叫什么
《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说世界上有两种动物是:雄性动物、雌性动物。
基本简介: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法国《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单行本发行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本书早在1902年便被翻译到中国,题为《海底旅行》,译者卢藉东、红溪生,据日译本转译(日译本则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这也是本书最早的中译本。
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Nautilus,或音译为“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书中主人公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身份的神秘人物,这艘潜艇异常坚固,利用海洋提供能源。阿龙纳斯了解到尼摩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2. 抖音上的阿龙
并不靠谱,阿龙秒车车行售卖的所有车辆基本都是二手车辆,这些车辆在回收的时候,我们不清楚他回收的价格和回收时的车况情况,并且二手车目前也处于淘汰边缘了,所以作为新手的话,我建议还是购买一手品牌的汽车比较好,所以大家谨慎购买
3. 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叫什么名字来着
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在法国,作品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第一、二卷的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该书最早被翻译到中国则是在1902年,题为《海底旅行》,由卢藉东、红溪生据太平三次的日译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转译(该译本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 这是该书已知的最早的中译本。
4. 经常拍抖音的阿龙是哪里人
完整版为:“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我不害怕人,但是人把我伤得遍体鳞伤”。
出自快手主播徒步阿龙,即丽丽,他说这句话本来是想表达人心隔肚皮,人比鬼更可怕的意思。
但是抖音音乐人段兴华把丽丽的这句话改编成了说唱《我害怕鬼》,节奏相当魔性,听多了很上头,于是很多人把这首歌用作了搞笑视频的BGM。
5. 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叫什么名字
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
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每个民族的习俗和特点:
1、汉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民族服饰为汉服。
2、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3、满族:
满族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4、回族: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圣纪节、登霄节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5、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苗族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6、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7、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 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8、彝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9、蒙古族:
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10、藏族: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11、布依族:
布依族内部自称高度统一,因为是百越人后裔,所以布依族绝大部分都以“布依(布越)”自称。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了年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12、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13、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14、朝鲜族:
朝鲜有五大节日: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确定为老人节。
15、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6、哈尼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17、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18、黎族: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19、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20、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21、傈僳族:
僳僳族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22、仡佬族:
仡佬族 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23、东乡族:
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 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25、拉祜族: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26、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水族意为水人。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27、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28、纳西族: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29、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30、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31、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32、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西迁节等。锡伯族西迁节即迁徙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柯尔克孜族自称,柯尔克孜族 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35、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至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6、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37、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38、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39、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40、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41、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2、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4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44、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
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45、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46、德昂族: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47、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
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8、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49、裕固族: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
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50、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51、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52、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鄂伦春族的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53、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54、塔塔尔族:
“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55、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56、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早印占区,也有许多珞巴族同胞。
6. 抖音网红阿龙
17年、18年的时候吧在抖音上,那时候是在街边驻唱直播,那时候现场粉丝就不少,每次也都人山人海的,那时候我不是很了解他,就是知道有他这个人,觉得唱歌好听就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好像是原来的抖音好不在了还是怎么着就没怎么关注了,之后再看他是在唱《沙海》主题曲《让酒》的时候,因为是稻米所以去围观了《沙海》,就没想到还能再接触的他,之后就是看了《终极笔记》他在里面演了黑瞎子。
据他自己说吧,他现在当演员,出道的原因是唱了《沙海》ost然后被制片人还是谁挖到了就出道了
我觉得吧,他的演技呢也挺好的,一开始知道是他演黑瞎子我还有点担心来着,结果发现其实也挺不错的
所以他真正红起来的时间可以算是17年18年左右
7. 阿抖音短视频阿龙
1.女主角是谁:这里,女主角是张敏。2.成龙骑摩托车故意刹车女主角是谁这个问题,是指的电影《警察故事》中的一幕,成龙饰演警察接到上级任务,在大街上匆忙追捕犯人,张敏饰演的女演员在电影中扮演的是他的情人,当他追捕完犯人后,两人一同离开,骑上成龙的摩托车,成龙意外刹车,导致张敏摔倒,是成龙为了给女方增加感情戏份而特意安排的情节。3.张敏是中国香港女演员,主要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出演女主角,曾演出过《警察故事》、《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是中国香港娱乐圈的著名演员之一。
8. 抖音阿龙核雕直播间叫什么来着
彝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服饰,保持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作为彝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形式载体,彝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表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含着彝族人民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
一、服饰风貌
由于彝族居住地域广阔,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性差异和众多的支系,彝族服饰的造型和款式上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彝族服饰的款式不下百种,其中以凉山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立完整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
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地区,穿着人口约180万,操彝族北部方盲。大、小凉山.山高势险,历史上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风格。
凉山型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习于头顶蓄一缕长发,缠头巾,头巾前端束一二十至三十厘米的锥体,偏于额前,俗称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或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之分.妇女着几色相接的百褶裙,戴头帕,双耳佩金、银、珊瑚、玉、贝等首饰。
彝族女上衣有衬衫、罩衣、背心三种。青年妇女上衣以细盘花为主,配有帖花和刺绣,中年妇女环肩、襟、袖贴青布宽边并加嵌红、黄、绿色细条纹为饰,老年妇女服则宽衣襟袖,只镶青布.总体上呈现出宽博厚朴与端庄的特点。
与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相比,楚雄彝族的服饰则宽博朴实不足,繁缛奇丽有余,以浓艳为特征。
楚雄型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穿着人口约40万,楚雄地区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靠金沙,南邻衷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服饰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款式风貌。
清康熙年间《楚雄府志》有“女不着绔,系筒裙,衣不开襟,从领罩之”的记载。
百余年来,因经济、文化的发展,彝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已成为当今本型女装的基本款式,但“不分男女,皆披羊皮”、“衣火草布”、着“贯头衣”、穿裙等古老习俗仍不同程度地保留至今。女装特点是上衣稍短.花饰繁多;色彩以黑蓝、粉红、大红、大绿为主要特征,整件上衣纹饰多变.层层铺展.几不留底布之色,效果浓郁艳丽。
头饰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和绣花帽三类,若细分却有40多种,每一种头饰又各具鲜明的地域特点,成为某地彝族的标志。男子着短衣长裤.服饰日趋时装化。
其它地区的服饰如乌蒙山、红河、滇东、滇西等类型亦各具特色,但多与其它民族服饰相融合与渗透,靠近城市地区的彝族服饰,受汉族现代服饰的影响较大。
二、家支等级制度的体现
凉山彝族直到解放前还处于奴隶社会,彝族奴隶社会实行等级森严的家支制度。据彝文典籍记载,黑彝都是从古侯和曲涅两兄弟分支而来的,由于人口的日益增多,就各自分为若干个大支系,成为“家支”。黑彝家支极为重视自己血统的“纯洁”,把自己的血统看得“高贵”,不与他族通婚,若黑彝阶层与白彝阶层的人通婚,就会被剥夺黑彝身份,甚至被驱逐出家支。
“在较高的文明阶段里,身体装饰……尽了—个范围较广也较为重要的职务;那就是担任和区分各种不同的地位和阶级”①。在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奴隶社会中,彝族服饰在质料、款式、色彩上的等级特点都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来。黑彝穿上档全毛或棉布服装,饰品佩金戴银,白彝等级一般穿自制的羊毛或麻料衣裙,而终年住在黑彝家里的最低层的锅庄奴隶则披麻布衣。
一般黑彝的头帕、上衣不用鲜艳色做饰,而是素衣宽布,中青年妇女宽布蓝花或蓝布青花,年轻妇女也用红色。白彝妇女的服装则五颜六色,鲜艳夺目.黑彝妇女的帽盘一般要比白彝妇女的大,衣裙要长,百褶要多,裙底边镶贴的黑布条要宽。黑彝妇女裙长及地,不露趾,行动起来拖地有声,威风凛凛;白彝妇女则裙不过膝,便于劳作。
另外,黑彝男子的头巾要缠得规整,大人小孩均穿一身黑表示稳重;白彝则随便些。黑彝不能穿麻布衣裤,只能穿羊毛织品和棉布。彝族服饰无论在质料、款式和色彩上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出了其家支等级制度的特点,尊卑贵贱,一目了然。
三、生态环境的印痕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②。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需要,其主要的一个作用是为了保护人体,那么其质地、款式、图形、色彩等的选择必然要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以减少日晒、雨淋、风吹、霜冻等对人体的侵害,因此,彝族服饰也必然是在其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
1.地域特征。
彝族系远古游牧民族氐羌人的后裔,历史上过着“迁徙无常处”的游牧生活,千百年来,不断地迁徙辗转,形成了其居住地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长期的分散导致了语言的差异,又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别,造成了各地彝族服饰风貌异彩纷呈的局面。
如仅楚雄地区13个支系便有30多种款式。这种地域性差异反映在彝族的帽饰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款式,不同的帽饰几乎成为某一地区的标志。如贵州蒙自彝族妇女头饰以毛巾或头巾裹成菱角状,个旧老厂彝族妇女头饰瓦帕,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妇女喜戴鸡冠帽等等,彝族服饰帽子的款式至少有几十种。
彝族服饰款式的分类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以语言的分支为划分的标准,讲同一种方言的地区服饰款式的特征基本相同,另外“小聚集”的特点又使得各地的传统服饰款式得以保存下来,同—一聚居区的人们凡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约定俗成地都要穿本地彝族服饰,否则会遭到排斥,这也是使彝族服饰呈现出地域特征的一个因素。
2.自然经济形态。
西南彝族原为游猎民族,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其经济形态更是农、林、牧并举,这些在服饰的质料、款式及色彩等方面必然有所反映。
首先,为适应高山地区的生活环境,彝族服饰的样式都比较宽松、肥大,以便于山路的行走,如披风、百褶裙、宽脚裤等。
山林之路棘草丛生,山野之中,毒草孽发,很多地区彝族无论穿裙还是穿裤,皆喜扎绑腿,既防棘荆,又防毒虫,夏天防蚊虫叮咬,冬天又可御寒保暖,绑腿一般用色条布缠绕,甚或还有刺绣图案,极富装饰味道,既美观又实用。
其次,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山区的彝族,为适应昼夜温差大、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喜欢在衣服外面加披毛皮坎肩或披毡。
羊皮经简单鞣制,毛柔皮硬,冷时毛向内,暖时毛向外,晴天毛朝里,雨天毛朝外。川、滇凉山彝族的披毡更是几乎不离身,男女老幼皆披披毡。披毡厚实宽大,可围裹住全身,也可做垫、盖,晴可遮日,雨可避水,日作披风,夜为背盖。此外,彝族服饰常常.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如彝族妇女常背的裹背及背儿带’,平时背在身上可做装饰品,因其上绣着精美的图案,色彩也大都丰富、浓郁,背东西时又可作背垫,天气冷时又可护腰,当然,背儿带的原本用意还是背孩子了。
另外,由于高山气候寒冷,产棉少而种麻多,且易于畜养牛羊,故服饰以毛麻为主要原料,用毛麻捻线织布。现在,彝族穿棉布衣的亦很多,但外出劳动,云南路南、武定等地的彝族,习惯在棉布衣外套穿麻布或火草布制的披风或坎肩,以经穿耐磨。火草是多年生植物,遍及彝乡,其叶长,纤维坚韧,古人击石取火,以火草引燃,故名火草。
彝族多用火草纤维纺线织布,以作主要衣料。因其经久耐用,保温防湿性能好,现在仍为人们所喜爱,虽然现在有了棉麻丝绸,火草做成的“火草褂”,仍然是云南武定彝族中极为珍视的衣服,云南东川一带的彝族,为做成一件用火草纤维织成的“火草褂”,要跑遍“九山十八坡”,采来火草,经二十多道工序,方能做成一件青年们视为珍品的“火草褂”。
由于畜牧经济在彝族社区占有一定的位置,使得彝族多以牛羊的皮毛为衣料。如披毡、坎肩、羊毛裙之类,另外,在一些地区还可看到传统鹿皮坎肩和鹿皮肚兜等男子的传统配饰品,多用彩线缝制,针脚自然成花边,做工精致,美观耐用。这是彝族古代游猎经济形态的痕迹。
四、原始宗教信仰的渗透
彝族宗教至今仍基本上处于原始信仰阶段,其内容是多元化的,作为彝族文化体系一部分的彝族服饰毫无例外地积淀了彝族原始宗教的内容。
1.虎宇宙观与虎图腾。
彝族服饰中崇虎意识的体现由来已久,滇西、楚雄等地流传的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就有关于虎尸解宇宙的描述:“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作阳光,虎牙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作雾气,虎心作天心地胆,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肠变大江,小肠变成河,排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硬毛变树林,软毛变成草,细毛作秧苗……”
“充满好奇心的原始先民,对万事万物的起因、变化。
部进行了臆测性的解释和拟人化的描述。这就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也即所谓‘推原神话’一追究宇宙来龙去脉的神活”③。彝族先民正是这样将虎臆测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同时彝族远古先民又以虎为自己的图腾.相信自己是虎的后裔,即以虎自命,称自己为虎族。他们相信人、虎可以互变,特别是人死后还要变成虎,明代文献《虎芸》卷二说:“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
今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大姚等县还流传着“人死——只虎,虎死—只花”的谚语。
彝族妇女们喜将虎的图案绣在各种服饰及其它用品上,昆明近郊的彝族,为刚出生的婴儿准备的衣物,必是一式的虎头帽、虎头鞋和虎头兜肚,因彝族自认为是虎族,为婴儿准备虎衣,便意味着虎族对新成员的血缘关系的认可;解放前贵州毕节地区彝族妇女在出嫁时要戴虎头面罩作为遮羞之物。
服饰中的虎除作为虎图腾及虎宇宙观意识的反映外,同时又增加了驱鬼避邪与象征吉祥幸福的寓意。
2.祖先崇拜与母体崇拜。
民族服饰某种图案、色彩及形式的多样化,是其对祖先遗志的传承,是认祖寻根意识的体现,在这过程中既表达了对祖先的祭典以祈求护佑的心理,同时又加强了其民族的聚集力,无论其走到哪里,不论什么家支,只要一穿上祖制的服饰,立刻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聚合到一起。
在存在祖先崇拜的民族中,祖制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这使得民族服饰在干百年的漫长历史中,除有特异的文化变迁,一般是很难改装换饰的,这也是民族服饰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云南彝族服饰中常有奶纹及乳头纹出现,红河石平地区妇女坎肩胸前直接饰以银制的“阿奴兜”(意为吊奶),这不能不说是母体崇拜甚至是生殖崇拜的体现.闻一多说:“在原始人类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
彝族老人常于胸前佩带葫芦,少女常在围腰上绣葫芦或瓜,据刘小幸在其《母体崇拜》一书中分析,葫芦崇拜的实质就是母体崇拜。葫芦作为母体崇拜的另一个因素是取其多子的特点,以祈求人丁兴望、多子多孙。
3.巫文化的投影。
彝族的巫术活动绝大部分由毕摩主持,毕摩是彝族世袭的祭司和巫师,只限于男子担任,他们掌握文化知识,精通彝文经典,熟知关于天文、历法、谱读、伦理、史诗、神话等传统典籍,凡彝族生死、婚嫁、吉凶祸福、午节等都少不了毕摩作法,毕摩是沟通人世与神灵世界的人,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享有很高的威望。
毕摩在作法事时要持法器,穿法衣,由于各地彝族历史的不同,其穿的法衣亦有所区别,各地毕摩的法衣都有严格规定,以示对神灵的尊崇。一些地区彝族服饰的承变,同样反映了巫文化的投射.如前所述,彝族妇女所戴的黑布包头源于莲母老祖,千百年来被承继下来没有改变,这是由于彝族认为其具有祖先护佑的作用。
但是,一旦某种形制的服饰被认为有害,即毫不犹豫地进行革除,如云南禄劝彝族中男子多穿黑色镶边短褂,原本是长袖衣,前后各有两个衣袋,后来有个人过崖子时后边两个衣袋被树支挂了下来,那人失足从崖子上跌落摔死了,巫师打卦,说后边两个衣袋有鬼,不能要了,于是两个衣袋就被去掉了,这样四个衣袋的长衫就变成了两个衣袋的短褂了。
另外,渗有浓厚巫术及宗教观念的巫符神图,也是服饰图案中广泛采用的护身求吉的“灵物”,如字、十字、人字、寿字等,特别是在道服、童帽、兜肚、寿衣等上,多绣八褂、祥符及避邪纹符,由于双数为吉数,镶饰银泡、珠贝等必用双数。
五、神话、传说及史实的记述
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也可以说是形象的史书,它的形制与图案记述着彝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史实。
彝族妇女喜穿百褶裙.戴荷叶帽,关于荷叶帽的来历,楚雄、大理地区有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北方城里的皇帝将自己的一位公主嫁给了居住在南方山中的猴子,十几年过后,皇帝思念女儿,派大臣去接女儿回京城,公主因长期与猴子一起居住于山中,没有衣服穿,如何能见皇帝?于是大臣就把所带的油纸伞给公主,公主抽去伞把,将油纸套在腰间刚好合身,就像一条百褶裙,之后,大臣又到池塘里摘来一个大荷叶给公主顶在头上即为荷叶帽。
据说,公主和她的丈夫就是彝族的祖先,百褶裙和荷叶帽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彝族先民在制衣为饰时,自然原型是其取之不尽的源泉,但这一点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反映,是因其万物同源,物我混杂的原始思维特征的表现。同时,人们拟形为饰,往往是为了在“以同致同”的心理中,获得所拟之物的“灵气”或佑护,如大理自治州的巍山、弥渡等地的彝族妇女喜欢佩带一种直径为20厘米的圆行毡“裹褙”,传统的裹褙不包面布,直接在白毡上用黑线绣两个圆形和方形的图案,据说那对圆形的图案是代表蜘蛛的。
相传从前有几个姑娘为避兵祸钻进了育华洞,倾刻之间蜘蛛便在洞口织了网,追兵赶到洞口,见有蜘蛛网,便离去了,姑娘为感激蜘蛛的救命之恩,也为纪念这次脱险,就将蜘蛛绣在毡子上。又说那上端方形是两只眼睛,身背“裹褙”,妖魔鬼怪就不敢从后面偷袭,会增加安全感。
顺着彝族有关服饰的传说,有时亦可找到其民族迁徙的历史陈迹,凉山彝族男子喜围头巾,襄成尖状斜插额前,称英雄结。英雄结不分地域,有偏左偏右之分,这是因为传说凉山彝族先祖从云南、贵州迁往凉山时,曲涅家支从左边渡金沙江,古侯家支从右边渡金沙江,故凡曲涅家支的后裔英雄结偏左,古侯家支的后裔英雄结偏右。
透过凉山彝族发式的传说,我们似乎找寻到了其家族历史迁徙的足迹。
六、结束语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解剖这一符号,对于我们了解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对于了解民族的生存方式及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彝族服饰艺术的阐释,在其经经纬纬与其悠长的历程中,我们透视出了彝族服饰艺术的流风遗韵,作为一种物化精神产品,它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内蕴着社会特点、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民俗特征,折射出了彝族串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在不断增强,其服饰在弘扬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地吸收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文化,其次彝族服饰的文化内涵的延伸亦会渗入时代的因素,同时也会对现代服饰发生一定的影响,彝族服饰的穿着效果美观、大方、优雅、实用,具有强烈的东方艺术风格,这又必然对现代服饰产生影响,现代的一些服饰设计者不是已经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吗?1985年,我国在国际芭蕾舞比赛服饰设计中获奖之作,就是吸收了凉山彝族妇女百褶裙样式特点的直筒喇叭百褶裙,为我国夺得了国际比赛中的第一个服装奖。
总之,彝族服饰的造型性转化,势必又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文化环境和穿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