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百态建军核雕照片(钟馗百态画)
1. 钟馗百态画
《钟馗捉鬼图》展现的是钟馗捉鬼的形象。钟馗,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唐朝画圣吴道子所画的《钟馗捉鬼图》古石壁现存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大重阳万寿宫内,据考证钟馗的故里在终南山下古扈都(今陕西省西安市秦岭北麓终南山下户县阿姑泉)。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
2. 钟馗画稿
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以有多种角度的分类方法,按照材质来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制作的。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剪刻类、塑作类、织绣类(包括印染类)、编织类、绘画类、雕镌类、扎糊类、表演类、装饰陈设类等。也有学者按照造型来分类,但是这几种分类都比较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出民间工艺美术极为丰富的内容种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如果从功能上分,按照其不同的功用和使用场合及在民俗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则可以将它分为六个种类:
(1)建筑陈设和装饰类
建筑、民居及其装饰艺术包括的主要品类有戏台、宗祠、祖庙、神庙、民居、各种楼台亭阁、牌楼、墓碑、拴马桩、城门、村口建筑装饰、各类镇物、河边桥头的桥梁、染坊、井台、石雕等。城市城池建筑、店铺的装饰、招幌、牌匾等都可以纳入其中。
飞檐斗拱、瓦当、门楼、牌匾、砖雕、门鼓、门饰、影壁、照壁、风水楼、神龛、花墙、花窗、门楣等、上马石、拴马桩、门蹲狮、院中其他雕刻装饰等多种建筑构件,通过排列、组合、装饰与美化,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
(2)日常器物类
生产生活用品和器物包括了如农具、出行车马、纺车、工匠用具、服饰、日用摆设和使用品,如编织品、纺织类(兰印花布、扎染、蜡染、土布、织锦等)、服装服饰、首饰佩饰;日常生活器皿如家具、灯具、刺绣装饰品、妆盒、陶瓷盛具、饮具、食具、烟具等。它们是美用合一的产物,即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器物。
节俗礼仪类
这类民间艺术品包含了各种节日庆典和人生礼仪、社会礼仪所需的造型艺术。它们不是平日使用的民间艺术品,而是适时而用,按需择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和礼仪的装饰性物品。如人生礼仪中的诞生礼、成人礼和寿礼、葬礼等使用的辅助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都是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载体,是各类节俗礼仪中的必需品。如各种表演用的兵器、节日和仪式中使用的道具、服饰、佩饰、面塑礼模、用于婚庆仪式的提盒、食具、礼盒等也属于此类。
祭祀供奉类
这类民间艺术主要是指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有关的装饰艺术品,有的直接就是由巫术的道具和祭祀的神像演变而来的,如各类神像、祖先像、祭拜的各类偶像、陪葬品和祭祀类物品。我们熟悉的「娃娃大哥」乞子道具、天师像、钟馗像、灶王像、水陆画等都属于这一类。
观赏把玩类
观赏类的民间艺术品往往是那些以审美和装饰为目的,满足精神需求的比较纯粹的美术类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刻纸、花灯(灯方画)、扇面画、炕围画、屏风、铁画、烙画、彩绘泥塑、面塑、装饰性摆件、各种装饰画、装饰挂件等。玩赏类的艺术如各类民间传统玩具,以愉悦人们性情为宗旨的小巧的可玩于股掌之间的「玩意儿」也可归入此类。这类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超越物用的功利性特点,主要用于「精神的实用」,满足精神和心理诉求。
游艺表演类
这类艺术品包括了用于武术和竞技、庙会和花会表演、游街彩车使用的道具、器械、乐器、装饰品等。这类艺术的特点是要借助人的参与如张贴、舞动、悬挂、穿戴等才能体现其功能。如皮影戏、木偶戏、风筝放飞、民间玩具如九连环、空竹、风车的耍弄等都属于这类表演。这六类民间艺术的功能可以互相转换的,当皮影完成了表演,挂在室内欣赏时,它又变成了观赏性的艺术。花灯、木偶和一些道具也是如此。另外,原本是祭祀供奉的作品,在民间也常被用来观赏和装饰。民间艺术的功能主要看它在民俗活动中的何种场所使用、如何使用。每一种功能的发挥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从而规定了民间艺术的功能归属。
染织绣类
染织绣类的民间艺术实际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纺织、刺绣、织锦、缂丝等几大类别。
印染是民间服饰和日常居室装饰密切相关的工艺品,主要有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彩印画布等,主要用在服装、帽子、被褥、床饰、门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布艺。
刺绣则包括了四大名绣、各地民间刺绣、少数民族刺绣等。四大名绣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各地民族民间刺绣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苗绣、土族刺绣、满族枕顶绣(绣于枕头两端)、湖北挑花和陕西、山西、河南民间手绣。
织锦主要有三大锦,还有少数民族丰富的织锦。三大锦即云锦、蜀锦、宋锦。少数民族织锦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壮锦、傣锦、土家锦(也称「西兰卡普」)、苗锦、黎锦等。
传统刺绣
中国的传统刺绣,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艺精致程度的差别,分为民间刺绣和四大名绣。
民间刺绣是相对于具有宫廷文化风格和文人画风格的「四大名绣」而言的、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中国传统刺绣历史悠久,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绣就已经成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装饰手段。两千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刺绣已经有了丰富的不同针法。可见当时刺绣工艺已经出现了不同针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艺。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图案,形神兼备,绚丽多彩。
汉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诗句。汉末、六朝时期,剌绣题材中出现了人物形象,为后来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唐、宋时期,文人们开始参与刺绣画稿的设计,文人画所表现的诗词境界、书法和绘画的雅致,影响到民间刺绣的创作,刺绣开始向精致化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到了宋代,刺绣几乎成为妇女的女红手艺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绣创作,更使刺绣工艺臻于精细绝妙。明、清时期,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刺绣商业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现了「露香园绣」这样绣工精细,用针巧妙的以个人风格著称的「顾绣」,并专门刺绣花鸟走兽画幅、画页、手卷等陈设品,表明中国传统刺绣从附属在服饰上的装饰手段,成为独立欣赏的艺术品。清代开始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刺绣艺术流派,如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后人称誉的四大名绣。
清代后期,各地都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艺特色的民间刺绣工艺。但是长期以来,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各地出现的民间刺绣工艺极少关注,更谈不上记录和评介。民间刺绣基本上处于与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艺」的地位,但是正是这种生活的艺术,才使得民间刺绣一代代自发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艺术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品类。
塑作类
塑作类是指以捏、塑、堆、纳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包括了泥塑、面塑、陶塑、糖塑、米粉捏制品、纸浆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艺术。塑作类艺术往往靠艺人以手施艺,靠手工方法造型,由于采用了与雕刻不同的创作手法,它们的艺术效果也不同。塑作类艺术还常结合彩绘装饰方法,在塑形后再施以彩绘,以增加艺术品的欣赏性、象征性和吉庆祥和的气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苏惠山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汤、面人郎的作品等;纳模玩具如泥饽饽、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中秋月饼、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类民间艺术。一些民间脸谱和器物采用纸浆拍塑而成,而玻璃类、糖人等则采用吹塑方法,趁热边吹边塑形,也属于塑作类艺术 。
雕镌类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一些辅助性工具。
绘画类
人类最早的绘画是距今约万年前的原始先民创作的岩画,民间绘画是相对于文人画、宫廷画、宗教画和现代的学院派绘画而言的。民间画的源头来自远古的岩画、彩陶装饰画等原始艺术。我们通常把古代石刻线画、宗教版画、水陆画、影像画、庙画、年画、灯屏画、建筑彩绘、扇面画、包括现代农民画、布贴画等在内的一切民间绘画形式都纳入到民间绘画之中。
民间绘画不仅是独立的观赏性的艺术,还作为环境和器物等的装饰,成为附属性的装饰绘画,如皮影、木偶、脸谱、刺绣、剪纸、建筑装饰、陶瓷装饰等就大量采用民间绘画的语言或图案、对其进行装饰。民间绘画的特点是它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与民间习俗相结合、有着很强的程式化色彩,造型古朴、夸张,色彩鲜明,既有工笔重彩之作,也有淡雅隽秀之作。
编织类
中国的竹、草、藤、柳、棕麻编织工艺品像其他工艺品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二三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有苇、竹等类的编织物。1973年至1977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掘出以二经二纬法编织的苇席残片。1934年在浙江余杭县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出二百多件竹器,上有一经一纬,二经二苇,多经多苇法编的人字及菱形花格等纹样,尤其产生了梅花眼、辫子口等较复杂的编织技法。藤至少在氏族社会时已用于编织胄和盾牌。柳编则在新疆曾出土的唐代「线柳编长方盒」中,可以了解到柳编工艺在唐以前就已很发达。葵、棕、柳、麻编织也有悠久的历史。
扎糊类
扎糊,是指以竹、木、铁丝等为骨架,以丝绸、纸等外面,通过扎结、扣榫、糊裱等方法制作工艺品的方法,也是民间艺术中纸扎(又称扎作、糊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彩灯、风筝、扇子等一类以扎糊方法制作的艺术品的总称。除了彩灯、风筝等自称一体的艺术品类外,扎糊一般主要指的是纸扎类的作品。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人物、戏文、风筝、灯彩等项。狭义的纸扎,主要是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可用来焚烧的纸制品。
表演类
民间艺术中大量的内容都是通过人的舞动、戏耍、操作、歌唱等形式来完成的,与这种表现方式有关的艺术门类都可称为表演类艺术。其特点是:以部分民间艺术品、器械、工具等为道具或装饰手段,突出展现人的歌舞、演奏和绝技等天赋和表演技能。如皮影戏是通过铁枝将皮影连接后,根据剧情需要,利用灯光的投射效果,舞动皮影,将影人的动态映射到银幕上,形成了一出出剧情完整、有唱、有耍、有演奏的皮影戏。其他还有木偶戏、杂技、歌舞、民歌演唱、民间社火、各地小戏、秧歌、锣鼓、旱船、竞技等体育项目等,都属于表演类艺术。
其它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种类繁多,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类,难以一一细说。除以上门类外,还有更多其他类别都值得一谈,如果细心留意,你会发觉身边到处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例如建筑装饰、脸谱、面具、民间玩具、陶瓷等,这里且略说一二。
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是为美化建筑、增加建筑及其结构的美感和装饰性而对建筑构件进行的装饰和美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建筑都有不同风格的装饰手段,汉族传统建筑主要是通过屋脊装饰、斗拱结构、装饰有石雕、木雕或彩绘的垂花门、房檐、门楼、大门、花窗、山墙、藻井、影壁、门墩石、门墩狮、门鼓、神龛等来表现的。
建筑装饰的主要题材是具有镇宅、辟邪和迎吉纳祥功能的吉祥动物、花卉,或在民间广泛流行的传统戏曲画、历史故事、吉祥画等。建筑装饰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采取以结构营造美的空间的做法,如错落的山墙和屋脊兽排列装饰、院落的分割和房屋的分布等;有的采取有巧夺天工的雕刻、绘画来装饰门窗、房檐、影壁等方式,形成了融结构和排列方式于一体、融雕刻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建筑装饰之美。
门窗艺术
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尤其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时下正日益成为现代家居最时尚的装饰材料之一。中国古代门窗的发展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古人将更多的感情倾泻在门窗上,使门窗在居住环境乃至建筑艺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建筑艺术发展的核心就是木构件的比例、曲率、组合方式等艺术的演变。结构艺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工匠最具空间表现力地完成了门窗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官员、商人与文人--迥异的审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
脸谱
脸谱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原始人黥面纹身的习俗,直接源头则是古代倡优女乐的脂粉装和俳优滑稽的粉墨装,是中国古老的化妆艺术,其渊源始于先秦时期,汉代已十分盛行。脂粉装侧重美化人面,对脸谱艺术产生过一定影响。唐五代时期,在乐舞、戏剧中盛行以粉墨涂面的粉墨装,更侧重「扮饰」角色,已蕴含了脸谱艺术的因子。宋金元三代,随着杂剧的兴起和繁荣,涂面化妆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素面」和「花面」两种基本的化妆形式,已具备脸谱的基本特征。明中叶至清中叶,由于此时剧本创作的繁荣和角色行当的划分更加完备,戏剧脸谱进入基本成熟的时期。在众多的角色行当中,与脸谱有直接关系的是净和丑,这两个角色分工的日益细密,促使脸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中期以后,形成了一批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剧种,这些新兴剧种的脸谱向着多样化、精致化、定型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中国脸谱艺术日臻完善,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典型化的舞台化妆艺术。而在清末民初,民间有位后来被称作「花脸桂子」的京剧票友,将净角脸谱勾画在脸形泥胚上,制成一种观赏艺术品,从而创造了工艺泥塑脸谱。
脸谱主要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工艺脸谱的创作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戏剧脸谱中以京剧脸谱最为普及和最具代表性,因此,北京既是工艺泥塑脸谱的发源地,又成为其主要流布地区。
面具
中国的面具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最早广泛运用于原始初民的狩猎活动、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巫术仪式。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工艺的高度发达和重祭祀、信鬼神的社会思潮使得面具发展从幼稚向成熟过渡,这是面具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此时的面具更多地用于宗教祭祀当中,风格威严庄重,但由于多为青铜制造,因而形制比较单调雷同,缺乏自由度和随意性,此时期还出现了在中国传承时间最久、辐射地域最广的面具──方相氏面具。秦汉时期的面具上承商周,下启隋唐,使用面具最多的领域是傩祭和百戏,其次是丧葬和狩猎,风格开始变得浪漫诡异,充满生机,面具的宗教色彩减弱,娱乐色彩逐渐增强。
隋唐时期是面具发展的第二个高峰,面具在乐舞中广泛使用,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面具──兰陵王面具,面具的审美功能开始占据主位,实用功能逐渐退居次位;宋元时期是中国面具发展的第三座高峰,宫廷傩戏和民间傩戏都大为发展,这是面具功能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时期。出现了专门以制作面具为业的艺人,面具成为商品公开销售。
中的大头舞面具以及流传于全国各地的镇宅吞口等。这些乐舞、民俗面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面具文化。
瓷器
中国瓷器成熟于距今1,800余年前的东汉时期,千百余年来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制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瓷器是用瓷石或高岭土做胎,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成,胎体较陶器坚固,且经久耐用。瓷器表面施有一层高温釉,不仅使器物具有美观效果,而且便于清洗。
瓷器的胎体可塑性极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物,便于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可以大量生产瓷器,与金、银、铜等金属器相比,既经济又实用,所以一经问世,就深受世人喜爱。
瓷器不仅是可供使用的物质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泽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美学鉴赏性和收藏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产物。
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龙舞、狮舞、竹马、高跷、灯会遍及城乡,山歌、田歌、渔歌、民间器乐种类繁多。“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鸥塑”蜚声中外。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丰富多彩。以嘉兴秀洲、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群众文化的众多领域在全国颇有影响。全省涌现了一批“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
3. 钟馗画教程
中国送礼文化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然而有一种文化更是早于人类文明之前而产生——送礼文化。
古人对于如何送礼、送什么礼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良好运用于生活。自古即有曹操赠良驹以获取吕布的故事,曹操即是分清了自己的送礼目的、送礼对象、收礼人的喜好、如何送礼等问题,最终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效果。一次成功的送礼经历背后蕴藏着一种文明与文化。 送礼的文化 送礼是文化—钟馗故里钟馗画,过去人民送礼常常以食物、烟酒、日用品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礼更体现一种文化和涵养,通常用“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画像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送礼,一般有“福魁、禄魁、寿魁、禧魁、判魁、子魁、妹魁、文魁、武魁、财魁”供大家选择。 【做寿礼】遇到老人做寿的时候要送祝寿礼,可以送一些象征长寿健康和表达关怀心意的礼物,如寿桃、寿面,忌讳送钟表、鞋子。(可送《钟馗祝寿图》) 【探病礼】探病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病人患的病症,一般探病礼物主要以鲜花水果跟保健品为主,鲜花可以让病人呼吸上一些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病人呼吸过敏。水果也要看是否是适合病人食用的,诸如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一些糖分过多的水果。(可送《钟馗赐福图》) 【乔迁礼】乔迁礼主要以一些生活家居用品为主,但注意的是不要送一些类似于刀具类的利器,以及涉及隐私的浴巾等等,乔迁礼可以选择一些主人不舍得买但是比较喜欢的东西,可以是一些精致的生活用品,如咖啡壶,面包机等等。(可送各种钟馗图) 【同事礼】一般出差、旅行回来后应该给同事带上一些礼物。但是要避免送一些贵重以及表示亲密关系的物品,如剃须刀、衣服等。但是如果要给上级带礼物的话,礼物需要比一般的同事档次高一些,并且选择在公共场合下赠送,以区分一下领导跟下属该有的区别。(可根据情况选择各种钟馗图) 【商务礼】商务送礼适合在一些活动、会议的时候,但是礼物不能太过于贵重,但是也决不能低档次,商务送礼也体现了一个机构的实力与态度,过于贵重显得是在拍马屁,太轻则是不重视,敷衍。(可根据从事行业特点选择钟馗图) 送礼其实是一门很重要的艺术。要多琢磨,多观察,多了解一些送礼常识努力的去送好一份礼,不要让结果适得其反。用心去经营你的人际关系,用心去送好一份礼物,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送礼是文化—钟馗故里钟馗画! 乔迁有文化—钟馗故里钟馗画! 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4. 钟馗画白描
活画是在一幅书画作品中有两幅重叠绘制的作品,同时又是两幅各自独立的作品,在不同的条件下,展现出两幅各自不同的韵味,白天它是书画家创作的水墨丹青,夜晚另一幅白天隐藏的画会熠熠生辉,闪现出来(可以画出寿星、财神、菩萨、关公、钟馗等作品)。
这样白天可欣赏中国书画博大精深的艺术神韵,夜晚诸神仙招富纳贵,保佑平安。
它比传统的书画作品更具观赏性与收藏价值,是馈赠中外宾朋最理想,最经济的礼品,对信奉宗教的人士,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美“禅画”。扩展资料:画的技巧: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相传唐人王洽每于酒酣作泼墨画。后世泛指笔势豪放、墨如泼出的画法为“泼墨”。
工笔是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放纵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5. 钟馗的画
画钟馗可不是随便画的。钟馗作为镇鬼辟邪的神仙,以抓鬼除邪最为所爱。家里挂钟馗像也不是什么人家都可以挂的。有道是没有家仙引不来外鬼。
6. 钟馗画法
钟馗嫁妹“钟馗嫁妹”的传说。唐朝进士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高考得中头名状元,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
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成为古代绘画和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其实,历史上并无钟馗其人,钟馗源于古代一种用于驱鬼的棒槌(椎)——终葵。
7. 钟馗的画法
钟馗纳福的寓意就是旺宅镇宅、招福辟邪,是一种非常吉利的画像主题或玉佩雕刻主题。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会在家门口贴钟馗纳福图,目的就是为了庇佑家宅平平安安、无灾无难。钟馗纳福是一种雕刻、绘画的主题,以钟馗为中心绘画画作或雕刻玉佩,寓意为招福纳运、辟邪化灾。相关钟馗是唐朝的一个举子,因为相貌丑陋再加上奸相的挑拨,最终不得录用为官,他怒而触阶而死,变成了一个驱邪捉鬼的神仙。所以在过去很多人都会在家中贴钟馗画像,把它当做保护神或门神,目的就是庇佑家宅平安、增加家中的好运
8. 钟馗画法教学
钟馗嫁妹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
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成为绘画、戏剧、电影等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9. 钟馗画图
春联”表达了人们在新的一年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人们心中的祝愿和愿景用工整、对偶、精巧、简洁的文字抒写出来。描绘时代大好前景,抒发心中美好愿望,春联用中国的文学特有的形式,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寄托。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探究春联的起源,相传是五代后蜀主孟昶首创,公元964年除夕孟昶题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么,“新桃”和“旧符”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现在的“春联”。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过年就有在大门两侧悬挂桃符的习俗。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上书降鬼“神荼”、“郁垒”的字样。“正月初一,桃符着户,为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宫廷中,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春节贴对联,明朝建国后,下令春节期间。传说他在过年时微服私访,发现有一家没有贴对联,就进门问主人为何不贴对联,主人说;我们家没有会写字的人,又错过了领取官府发放的对联,所以就没贴上。最喜爱对联的朱元璋,马上表示要给这屠户写副对联,于是命令左右备纸笔,挥毫落墨,落笔有句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于是这就成了后来所有屠户家的对联了。当时的文人也把题写对联当成雅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对联犹如唐诗一般兴盛 ,出现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春联也在历史变迁中,辗转传入越南、新加坡、朝鲜、日本等国家。如今这些国家依旧保持着贴对联的习俗。
梅亦风清今日题写对联如下:
1、细雨一堤烟柳绿
春风十里桃花红
2、爆竹一声辞旧岁
梅花万朵报春归
3、玉燕衔春风拂柳
金猪拱福鹊登梅
4、四海五湖同贺岁
千门万户共迎春
5、盛世家业盛
华庭亥春兴
6、福到神州万户
春满华夏千家
7、红日蒸蒸处处染画意
春风暖暖缕缕送诗情
——梅亦风清 己亥桂月记
第一图为:桃符钟馗
10. 钟馗画法视频
钟馗
钟馗是民间传说的神仙,生得豹头环眼,面目狰狞,一副凶神恶煞模样儿,职业是捉鬼打鬼杀鬼吃鬼,从唐朝开始,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把钟馗的画像张贴在大门上,用以驱鬼辟邪。
历史上确有钟馗其人吗?一千多年来,很多史学家、学者一直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宋末元初诗人罗烨在《醉翁谈录》一书中记录道:“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即觉。命工绘画之……”
唐玄宗在位时期,某一年除夕之夜,唐玄宗李隆基梦见了一个鬼怪,名字叫钟馗。
唐玄宗醒来后,命宫廷画师描绘钟馗的形象。
“至今(宋末元初)”,百姓人家以钟馗画像“贴于门壁”,后来,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其为“罚恶司”判官。
如果说了罗诗人的作品属于不可信的文学范畴,接下来我们看看宋代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中引自《唐逸史》的记载:“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痁[shān]疾作昼,梦一小鬼……”开元年间,唐玄宗从骊山还宫,心情很不好,得了疟疾,梦见一个小鬼,盗窃宫中的玉笛和贵妃绣的香囊。
唐玄宗大怒,呼叫卫士。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大鬼,捉住小鬼,把小鬼眼睛抠出来吃了,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说:“臣终南山(位于陕西境内)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
——臣是终南山进士钟馗,武德年间,没有考中状元,没脸返回家乡,就一头撞死在了大殿台阶上,当时,皇帝赏赐了绿袍将我埋葬。为感谢皇恩,当时我发誓要为皇上除掉“虚耗妖孽”。
唐玄宗醒来,命画工吴道子按照自己的描述画钟馗像,吴道子很快就画完了,呈给皇帝看。
唐玄宗
唐玄宗发现画像和自己梦中的钟馗一模一样,感到非常奇怪:“难道爱卿和朕做了同样的梦?”
唐玄宗诏命以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为版本镂版印刷,颁行天下,令天下人都知晓钟馗的威名。
此后,唐代皇帝经常以钟馗画像赏赐大臣,成为一种传统。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考证认为,钟馗既不是神,也不是鬼,更不是人,而是一种菌类植物。
《本草纲目》引自《尔雅》的记述:“钟馗,菌也。”
李时珍
钟馗原名为“仲葵”,是一种敲打器物的工具——椎[chuí],后来,人们把一种椎形的菌冠名为“钟馗”。
《日知录》记载:“盖古人以椎逐鬼。”人们以讹传讹,手持仲葵椎打鬼就成了钟馗打鬼了。
还有学者考证,认为钟馗的原型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大臣尧暄,其原名为尧钟葵,字辟邪,上党长子(今属山西长子县)人。
南北朝、隋朝时期,很多人起名字喜欢用钟馗二字,如后魏人李钟馗,南朝宋将军宗悫[què]的妹妹宗钟馗,隋朝大将乔钟馗等。
还有更奇葩的说法,钟馗是一句山东方言。《輶[yóu]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记载:“齐人谓椎为终葵,故云终葵,椎也……”齐国人说话语速迟缓,“椎”的发音就成了“终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