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主要成果?

一、中国古代雕塑主要成果?

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

艺术角度看,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

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

从有人类文明记载开始就有了雕塑艺术。总的来讲古代雕塑的表现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皇权、宗教和民间。而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雕塑风格,这些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从原始人的洞窟里可以看到很多壁画雕塑,人们将自己对空间的恐惧也表现在了雕塑上,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风雨雷电、地震洪荒有着出于本能的惧怕。因为对空间怀有恐惧,因此原始人们需要结伴同行来对付猛兽和突如其来的天灾,于是就需要繁衍后代壮大族群。因此,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也表现在了原始艺术上,在雕塑和壁画中原始人们会展现他们的生殖欲望。人们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也在原始艺术中有所展现。

除了原始雕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诡谲神秘意味的雕塑,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雕塑,这些雕塑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说青铜文化的兴起,是奴隶城邦的雕塑艺术在原始美术上的继承和发展。

在商朝时期,统治阶级更加尊神重鬼,很多雕塑造型以及纹饰图案都营造出恐怖神秘的样式,以达到让人们惧怕、敬畏的统治目的。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堆青铜雕像注重装饰装能,浮雕感较强,注重抽象思维。

秦俑的出现替代了活人陪葬制度,解救了很多奴隶。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统治国家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从而使雕塑艺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写实性,造型逼真、面貌各异,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细节装饰的刻画都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可谓形神兼备。秦始皇兵马俑采用陶土烧制,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术,分段成型,整体焙烧。这繁复的工艺流程充分表明秦代手工业的发达。我们看秦始皇陵兵马俑,队列整齐,阵容庞大,从中能窥见当时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国力。所以,我们现在古代雕塑的价值并不只是停留在艺术欣赏上,雕塑背后的历史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东西。

汉代的石雕艺术凝练质朴,大巧若拙,有着很强的写意精神。汉俑舒展奔放、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当时的社会。霍去病墓石刻是中国纪念碑性雕塑的瑰宝,石刻雕塑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汉文化的典型性,意象宏大深沉。“在造型方面神态万千,或动或静,或跃或息,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无不蕴含着饱满的生命气息。”正如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息深沉雄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文化的精神风貌造就了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

从出土的汉俑来看,它们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犁地、做饭等场景,说明地下的陶俑世界是地上世界的反映。当时的匠人们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但是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是富有的。他们为帝王将相的墓刻燃烧着自己,创造了载歌载舞的形象,创造了另一个极乐世界。

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题材之一。新疆地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这是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中国的见证。公元1-2世纪,也就是东汉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经南北两路进入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开凿。尤其敦煌的石刻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它们是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佛教雕塑向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转变,雕塑家们热衷于表现民间生活,像现代的泥、面、糖的彩塑都初始于宋代。而宋代的佛教雕塑、墓刻雕塑以及俑类雕塑的姿势体态、表情服饰等方面,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唐代的佛教雕塑人物圆润慈祥,宋代更加突出人性化;隋唐时期佛教雕塑丰腴华贵、庄严肃穆,而到了宋代则变得更加平和、典雅。

如前文中提到的汉代霍去病墓石刻,大型陵墓石刻始于汉朝,而南朝和唐代的陵墓石刻达到了顶峰,这就是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的重要构成之一的帝陵程式夸张风。南朝时期的辟邪具有诡谲抽象的意味,给人的感觉庞大、富有很强大的张力和冲击力。为了守护帝陵,工匠们神话了人物、动物,让它们的体量和气魄能够镇得住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唐代陵墓时刻早期的时候差异比较大,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规范,石刻内容主要有华表、飞马、朱雀、石人、碑、石狮等等,线条硬朗,通过体量和数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起到威严震撼的效果。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古代的民间雕塑也是丰富多彩的,雕塑者们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塑造着自己的生活,也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诸于雕塑作品。

三、中国古代雕塑思想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造型艺术,往往追求一种精神美、意象美。这种追求不能不从中国自身的文化中去寻找。

从中国文化的高、低两个层面上来看,高层面是先哲及理论家的著述中的思想,如孔子的礼乐不在“钟鼓玉帛”,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以天合天”、“凝神”等。

四、中国古代雕塑思想表现方法?

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表现在于追求以主观化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且寄情于物,这是东西方雕塑存在的本质差异.它与中国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图腾崇拜,道家 和儒家思想,中国绘画等都对古代雕塑的意象表现有着深厚的影响.古代雕塑依然需要现代雕塑人学...

五、中国古代雕塑观后感?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点发展出以装饰性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这些器物多由原本的实用意义渐渐地转变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中也不乏纯粹的工艺品,象形器皿和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另外还有建筑的装饰雕刻,南朝王陵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

其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以外,还反映在明器和宗教造像艺术上。明器即随葬品,其中雕塑作品占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的造像,最为著名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和唐三彩的陶马,这些于当时并非纯粹的艺术品,它们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代表着活人及动物而陪葬。

较西方的雕塑不同,古希腊时期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血肉之躯,他们崇拜神,更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然而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神角度和审美方式,北魏南北朝及唐代的佛像造像为代表佛像双耳垂肩,手长过膝等。不懂此理者不易赏中国雕塑。

六、思想家雕塑资料介绍?

思想者(作者:罗丹 法国)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

他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七、石破天惊雕塑的资料?

    石破天惊雕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380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石破天惊雕塑造型是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紧扣着汉阳造步枪的扳机,寓意着共产党人打响了石破天惊的第一枪。

这个雕塑所展示的,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那种石破天惊 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八、中国古代雕塑博物馆的雕塑群指的是哪里?

是指秦始皇兵马俑。

秦汉时代雕塑艺术空前兴盛。

秦统一六国以后,曾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钟金人,各重千石,最后一个存世近6个世纪,毁于前秦时期,为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金属雕塑。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以东发现的兵马俑雕塑群,共有7000余件,与真人、马等大,分置于3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总面积约为12600平方米,列置于其间的6000兵马俑以战车、步卒相间排列为长方形军阵。

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体量和数量、群体的组合、气宇轩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人物和车马的塑造上表现出力求模仿生活真实的倾向,发式、服装的很多细节表现得非常具体,军士佩带的兵器用的是实物。塑造的基该方法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入窑烧制后再加彩绘。

九、中国古代诗人资料?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望岳》,《登高》,《春望》。

十、中国古代雕塑思想的表现方法?

中国古代艺术以“温柔敦厚”为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追求神韵,不求肖似,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

中国古代雕塑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

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