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汉玉雕工鉴别(《汉玉雕仙》)

1. 汉玉雕工鉴别

翁仲

汉代时有人于玉石之上八刀成蝉,线条豪放,简洁明快,寥寥数刀,锋芒有力,后人谓之“汉八刀”。

玉雕翁仲始于汉代,因此“汉八刀”的工艺主导着翁仲的雕琢手法,几何图形的线条简约利落,处处流露出古朴浑厚的大汉风韵。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世仿品虽然尝试风格上的改良,但终不如“汉八刀玉翁仲”那样粗犷有力、刚劲挺拔。

据传翁仲本名阮翁仲,是秦始皇手下武艺高强、能征善战的猛将,他受命镇守临洮,威震匈奴,使北狄不敢南觑中原。翁仲死后,秦始皇下旨用铜铸了他的立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成为镇守驱邪之神。

2. 《汉玉雕仙》

相传春秋时代(约公元前700年),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到十几岁,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命名匠把那块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给她。公主自从得了碧玉笙,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了,技艺也更加精湛了。 穆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 有一天夜里,公主在月光下赏月,倚著栏杆吹起笙来。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著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细一听,是从东方远远传来的洞箫声。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公主趁闲谈的机会,把有人在远处为她伴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来到秦宫,正好是中秋节。穆公见他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心里十分高兴,马上请他吹箫。萧史取出玉箫,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真是仙乐!」 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不饮不食,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3. 汉玉鉴定

      汉玉76玉米种审定编号:豫审玉2018001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1.0-105.0天。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19-20片,株型紧凑,株高275.6-303.0cm,穗位高94.5-112.0cm。

      抗性鉴定:2015-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穗腐病、瘤黑粉病,高感锈病。

      品质分析: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容重769g/L,粗蛋白质10.6%,粗脂肪3.65%,粗淀粉74.74%,赖氨酸0.34%。2016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容重756g/L,粗蛋白质11.56%,粗脂肪3.0%,粗淀粉73.26%,赖氨酸0.37%。

      产量表现:2015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4500株/亩),平均亩产740.0公斤。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676.2公斤。

4. 汉代玉雕刻工艺

汉代古玉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中极负盛名。可以说,汉代是我国玉器发展的一个辉煌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玉器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涌现了大批品类繁复、制作精美的玉石制品,体现出了汉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汉代古玉之所以精致美丽、备受世人称赞,是因为汉代的玉器在工艺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让玉石雕刻呈现出了更多的形式和特色,赋予了玉雕作品更多创造的空间和可能。

汉代古玉之精美,在于完美的切割。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汉代对于玉石的切割和打磨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汉代古玉中已经很少出现明显的开料痕迹,凹凸不平或打磨粗糙的现象也变得十分少见。

汉代古玉之精美,在于钻孔和镶嵌。汉代古玉还发展了成熟的钻孔和镶嵌技术,能够将钻孔打得很直,不仅玉器不再会出现曾经“外大里小”的喇叭状钻口,而且能够很好地将玉石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为之后的金镶玉技术奠定了基础。

汉代古玉之精美,在于镂空和活环套雕。镂空是一种相对复杂的雕刻工艺,活环工艺亦然。但这些在汉代已经不是问题。从现存的汉代古玉中不难发现,镂空工艺和活环套雕工艺在汉代被广泛地运用到玉器雕刻之中,且做工十分精美。

正是由于各种工艺的广泛运用,才使得汉代古玉得以发展和繁荣,也才能让我们得以在千年之后领略前人的艺术结晶。

5. 汉代玉雕常见技法

汉代玉器,继承了战国玉雕之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玉管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有人说,汉代玉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代治玉普遍重视玉料选择,尤其崇尚白玉,而此时期,大量和田白玉进入中原地区,为汉代玉雕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汉代玉器既体现出自由奔放的豪气,同时也呈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汉代玉器多以阴线勾勒,这些线条优美而纤细,营造出疏放大气的画面。粗细线条并用是汉代玉雕的一个显著特征。

6. 汉代古玉鉴定口诀

1,你可以通过点亮七个符咒来激活西梁女国七窍玲珑阵,七个符咒分别代表七种元素,这些元素会与阵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阵法。2,此外,除了点亮符咒,还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点燃香火,并依照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安排不同的人员来参与,才能够成功地点亮西梁女国七窍玲珑阵。同时需要一个富有阵法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领袖来指导和管理,否则阵法点不开。3,在阵法点亮后,阵法的功用还需要持续地被维持及保护,需要阵法的实践者持续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7. 玉雕汉代

汉代的玉雕追求生命力和写实感 这时期的玉牛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极富动感,张力十足 牛的“力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8. 汉代玉雕工艺

汉代玉牛,造型写实,雕琢具体,充分表现出牛肢体和肌理的起伏,风格厚重,雄浑大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如蒲城西贾曲村遗址出土玉牛:长21厘米、宽7厘米、高7厘米。灰白玉,有黑沁。作半卧状,以静寓动,有蓄势美感,身躯硕肥,雕出肌肉隆起,颇为传神,牛首前瞰,鼻孔翕张,口唇略抿,眼眶内外均斜磨,眼珠突出、眼皮隐起,额头有两个圆圈纹,角、耳后倾,大腿浮雕轮廓,小胫矫健,曲伏于腹下,蹄足,短尾。汉代的玉牛、玉辟邪、玉熊等大型圆雕肖生玉器,等级颇高,基本上都属于皇室贵族所拥有,殊为神庙祭祀所设之物,时人藉之以招祥纳瑞。

9. 汉代玉怎么分辨真假

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 美英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喜欢收藏汉代以上的高古玉器。如何鉴定呢?

一、 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当代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一至六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古玉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上、下册)等。

二、 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

三、 至少宋代就出现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清以后造假越来越多,也有前无古人的创造,如“狗玉”、“羊玉”、“风玉”等新品,引人上当。

四、 古玉器的仿品、赝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大都低于5.5。和田优质玉料现在每年产量极少,市场价每公斤已逾十万元,其硬度为6至6.5,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作伪者极少采用和田白玉。

五、 一般小钢刀硬度为5.5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赝品就可以一目了然。

六、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七、 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

八、 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九、 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要鉴定古玉,首先要认识它的纹饰,掌握了各个时期纹饰变化的特征,就对“断代”的把握有了相当大的准确性。因为纹饰是雕琢在玉器上的一种时代符号,不论哪个朝代的纹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对一件玉器的纹饰特色有了一定的判断后,就需要考虑以下4个主题:玉质好不好、琢工精不精,沁色美不美、底子平不平。任何古玉鉴定,都应该围绕这4个要点进行。好玉质就是指玉石本身结构精密,质地温润、细腻、坚硬,石性少而无杂质,有宝光,看上去不粗涩、不呆滞。精琢工就是指精雕细琢,线条流畅,底子平滑,转折有序,不会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沁色是玉器在墓葬中受到各种矿物质的侵染,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美沁色就是指出土古玉身上自带的历史痕迹,颜色效果令人美不胜收。一件好的玉器除琢工好外,玉地也应非常平滑。就算一些粗品原件,表现在玉器平面上的刀工线条也是十分简洁明快的,粗拙得非常可爱,绝不同于现在的机器工艺。除此之外,也应注意对于玉器制造年代的鉴定。同样年代、同样材料制成的玉器,有些看来像是古玉,有些却似新琢。同时仿古做旧的玉器又大量充斥市场,鉴定古玉时一定要仔细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