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艺术分国界吗?

艺术不分国界,但做艺术的人分了国界。只有人也不分国界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艺术不分国界。

很典型的例子:最近大火的电影(战狼2)在国内观众来看是爱国,我们自己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这种类型的电影有很多)。但到了国外,大量媒体和网民铺天盖地批评这是“”中国民族主义“”,那为什么美国电影上映时没人批评“”美国民族主义“”呢? 为什么美国可以有英雄而中国不能有自己的英雄呢?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英雄被国外称为恐怖分子一样的“民族主义”呢?为什么?

主要是这关系到某些集团甚至“”国家利益“”,中国有了自己的电影英雄就不再迷信美国大片里的虚幻英雄,这会影响到美国大片以后在中国的票房。往大了说,美国的价值观以后受众群体会缩小,即使有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迷信,这直接关系到美国的价值观输送和怎么成功洗脑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

那些看看电影就认为美国是真民主的朋友,那些还认为艺术无国界的朋友,那些认为你在国外出了事有美国大兵来救你的朋友,可以醒醒了!醒醒吧朋友

综上,艺术分国界,而且非常分国界。艺术不分国界只是别走用心的人的说辞!

今年年初,抵制韩国乐天玛特超市很快连成一片,又是群情激奋。还有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的抵制日货等,都是类似的民粹主义在作祟。这次《敦刻尔克》还未上映就遭国内观众抵制,主要也是这种民粹主义在作祟,所谓抵制针对的也不是艺术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所谓群情激奋的情绪的挑动,他们只是找一个出口将这种情绪发泄出去。艺术应该是不分国界的,但民粹主义恰恰是抱持着一种所谓的国家、民主立场,与外在世界之间建立一层层的屏障,用一种敌对的眼光来看待所有外来的事物。

还未能完整看过《敦刻尔克》,但诺兰的指导水准,在《星际穿越》《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电影中已经得到了呈现,兼具高度的艺术思考与商业水准,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迪伦·托马斯诗,巫宁坤 译文)在星际穿越中的闪现,“小丑”希斯莱杰对人性的深度拷问嘲笑,梦与现实的转换,何为梦?何为现实?……诺兰是当代最好的导演之一,他导演作品的艺术水准,不输纯粹的艺术电影。看过《敦刻尔克》的预告片,依旧有很强的诺兰风格,画面沉静又暗藏波动,对于战争有深度思考,在战场上,除了生就是死的境地下,人性如何经受得住考验,里面的波澜诡谲当然不是后来人的文字能够写出,那里面有感情,有善,有恶,错综复杂。像宣传语里提的,“活着就是胜利”,这不单纯是一个标语,就是战争状况下的人的真实处境。

至于所谓遭受国内观众抵制,那也没有多少妨碍,好的电影作品不去感受思考它背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用一种非常狭隘的眼光来宣泄所谓的民族国家,也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黄河铁牛是黄河岸边著名的镇水神兽,它出土于现在山西省的永济市,这里曾是古代黄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晋陕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而从唐代建造了这八座大铁牛开始计算,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数次黄河的改道,铁牛被淹没在了河水之中。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兴建三门峡水库蓄洪,古代渡口出现了大范围淤泥堆积的情况,铁牛也被埋在了黄河的泥沙之中,不见了踪影。

后来经过文物专家向国务院申请,国家才启动了寻找镇水神兽的计划,经过长达一年的搜寻,在1989年,四只铁牛才得以重见天日。

唐代为何造此神兽?我们创造的文明被称作黄河文明,黄河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但对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十分友好。历史上黄河决堤的记载数不胜数,中国人也是在治理黄河洪水泛滥的问题上奋斗了上千年。

到了鼎盛的大唐时期,唐玄宗为了彰显国力,震慑洪水,于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铁牛分列于黄河两岸。

那为何是铁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其实这个也是有出处的,据《易经》记载: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特点,牛即是土,水来土掩,因此,在神兽中,铁牛具有镇水驱灾的作用。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辅相成,才能交相辉映,共同驱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铁牛的周围,建有7根铁柱,这7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状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顾。

同样,在每个铁牛周围,都有一个铁人“看护”神兽,他们服装各异,有唐装、有突厥装、有西亚装,反映出大唐的包容与胸怀。

宋代打捞铁牛的故事铁牛从唐代开始到我们现代打捞出来,期间并非是一直屹立在黄河两岸的。据明代冯梦龙记载,当年北宋宋英宗时期,由于数日暴雨不停,黄河水猛涨,用铁牛拴着的黄河浮桥被洪水冲走,连接着铁牛一道,被浮桥带入了黄河之中。

然而这动辄几万斤的大铁牛让当时的人犯了难,古代没有起重机,也没有挖掘机,这么个庞然大物可不是那么轻易就打捞上来的。

于是,宋英宗颁布圣旨,征召天下能工巧匠,凡是能将黄河铁牛打捞出来者赏银千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怀丙先是命人将两只满载泥沙的船划到铁牛被冲到的地方,挑选两个水性好的人下水将铁牛用绳索勾住,保持绳索处于拉直状态,逐渐将船里的泥沙锄掉,利用船只吃水部位上浮将铁牛从淤泥中拉出来。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真的让我们现代人为之痴迷。

铁牛如何保护的完好无损?其实说完好无损有些夸张,在1989年打捞出来的4只铁牛已经或多或少有了生锈的痕迹。只见这些铁牛形态各异,大约长3米,宽1米3,高1米9,连同铁牛下方的底座重量竟然达到了70吨,令人叹为观止。

再说到铁牛制作的工艺方面,铁牛的栩栩如生间接反映出唐代炼铁技术的成熟,铁牛表面涂有一层厚厚的镀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铁遇到氧气而被氧化成铁锈,这也是铁牛在潮湿的岸边能长期不生锈的原因。

至于铁牛被文物部门保护起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铁牛再次生锈,因为历代铁质文物保护的最大问题就是目前还处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样的基础上进行防锈。

目前这四座大铁牛陈列在山西运城市唐代铁牛博物馆中,不过甚为可惜的是,黄河西岸的另外四头铁牛至今没有找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古人认为黄河无桥,不可以搭桥,而黄河唯一的桥就是铁索横江,但这个铁索在哪里一直无人知晓,直到1989年在山西蒲州距离黄河3千米的地方发掘了4尊巨大的铁牛,终于揭开了这个谜。

古人云: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牛可以镇洪水,黄河铁牛也取自于此。

唐朝时除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外,还有中都蒲州,因为三座城被黄河拦开,盛世之下唐玄宗下令要造一座桥将三座都城连接起来,于是黄河铁牛铸造于唐玄宗725年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器,重约45-70吨不等,高约1.9米,长3米,总共用了160万斤的铁,举全国之力铸造出来。

图为1989年出土黄河大铁牛时的情景。

黄河两岸分别4尊铁牛,有铁板底座和打地桩的铁柱,再用铁链连起来,在上面铺木板,铁索横江就形成了。重要的是1000多年的巧匠人们已经利用了力学的概念,比如地桩斜插,前牛轻,后牛重,牛的前脚蹲,后脚坐。而铁牛的做法是用巨石刻出铁牛的模子,再把溶的铁灌进去,温度相同,一次成型,异常坚固。

图为七星铁柱,与北斗七星相对应,代表了上苍。

每个铁牛旁有铁人策牛,后面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摆法,这个铁桥做好后,一用500年没有问题,元朝时蒙古人因战争将铁索桥上的木板烧掉,明朝把桥重修铺上木板,又继续使用,直到民国1907年黄河改道,铁牛被淤泥淹没,直到1989年重见天日。

出土的4个铁人分别是汉、胡、蒙、藏的民族服饰。

再说一下铁牛不生绣问题,铁牛肯定会生绣,89年铁牛出土时上面铁锈斑驳,脱落厉害,幸好及时保护才未继续锈蚀;中国出土最早的铁器商代就有,周代更多,那都是2,3千年前的铁器都能存在至今,更不用说一千多年这几个大铁疙瘩了;最后铁器的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表面涂一层油膜,铁索横江使用了一千多年不坏,肯定是无数代人精心保养的结果,所以这个疑问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