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玉雕(释迦牟尼玉雕)
1. 释迦牟尼玉雕
法云寺在山东省嘉祥县。
1、法云寺又名发云寺,始建于唐代,因有“天下神数发云”之说而得名。寺内28尊佛像均属缅甸玉雕像,造型生动,色彩绚丽,是目前中国唯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构建完整的玉佛寺庙。现在殿堂内供奉的“三圣佛”光彩夺目,建筑雄伟壮丽,法云寺大殿右侧有著名的甘露泉,清澈如镜,终年不息。进得寺内,便见正面坐着弥勒佛,两旁是四大天王。寺内第二进是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一尊用缅甸玉雕成的释迦牟尼像,高达3.2米,左侧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殿后壁是观世音菩萨,周围是姿态各异的18罗汉。
3、古寺坐落在嘉祥县城南8公里,青山之阳,焦山之阴,依山而建,群山拱环,别是乾坤,为青山南麓最幽绝处。寺院经历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众多,枚举难周。经重新修建现有殿堂十四间,配房五间,大雄宝殿建筑古朴,宏伟壮观。殿堂内供奉的三圣佛、十八罗汉等,均属缅甸玉石雕像,其形态各异、神采奕奕,色彩绚丽,是目前中国唯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构建完整的佛教玉佛寺庙。
3、法云寺历经沧桑,几经兴衰,数经修复,一直香火不断,影响颇广。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修发云寺正殿碑称:“夫邑以南有寺曰发云寺,繇梁秀洎今阅千祀馀矣,其间墉址壮伟像塑古异,无容缓颊谭已试掇其胜……”。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天下神,数发云”的传说闻名遐迩。清朝康熙十一年(1671年)重修发云寺,更加开拓道场,法云寺佛教大乘风范,寺院香火鼎盛,规模更加宏大,可谓佛光万丈,法延磅礴,名传四方,盛极一时。相伴千年岁月的辉煌历史,法云寺道德远播,在民众的心目中,它不但能给百姓消灾免疫,而且每至干旱之年求神祈雨,这时,便从发云寺山弯里飘出片片云朵,如纱如棉,如丝如绸,姗姗而来,不日便普降甘露,甚至阴雨连绵,连月不开,谓之“发云寺”久矣。
2. 释迦牟尼玉佩
阿弥陀佛、大日如来在过去世都是空王佛门下的比丘。。
在佛的世界里,阿弥陀佛是过去佛,大日如来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大日如来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属于最高级别的佛,那里的所有佛、菩萨都是出自大日如来所出。
大日如来在佛学中一直处于中央地位,带领着全部的佛、菩萨,是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因为在梵语中,阿弥陀佛代表的而是光寿无量。此佛以宏大愿力建造了西方极乐世界;
那一片净土专门为了普度众生,净化心灵的地方,只要众生愿意,希望可以进入此地,阿弥陀佛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阿弥陀佛净土也被认为是大乘净土思想的最大化归结。
其实大日如来和阿弥陀佛都是佛,佛佛相等,对于众生来说,只要心中有佛,信何种佛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扩展资料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
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宗教学名词,“大日”之意胜于太阳。
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
《大日经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在华严宗,大日如来为莲华藏世界的教主,也是包含十方诸佛,显示超越形相之佛法自身的法身佛。法相宗以此为释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此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大日如来是密教将宇宙实相佛格化,而成的根本佛,也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地及普门示现的根本总德。
密教将之奉为真言密教的教主,也是密教教理的核心,以之为金刚界与胎藏界曼荼罗的中心本尊。由于如来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处,能使无边法界普放光明,而开启众生本具的佛性、善根,成办世出世间之事业,因此以大日作为名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日如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3. 石雕释迦摩尼
石佛是一种雕刻有佛像或神像的石头雕塑品,因它通常从佛教寺庙或道教庙宇以及历史古迹等文化遗产中出现而闻名。石佛的由来可以从佛教和中国石雕技术两方面来考虑。
关于佛教方面,佛教认为佛像可以传递佛陀的正法和慈悲,帮助众生实现涅槃。因此,佛教徒他们通常雕刻和塑造佛像。这些石雕佛像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时间极早,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历史巅峰,各种佛教寺庙的兴盛带动着石佛的制造和普及。
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石雕历史和独特的石雕技术。在古代,人们用矿物、石头来雕刻各种形象,如文化名人、动物、山水以及神明等,富有浓厚的艺术气息。这种独特的石雕技术也为后来的石佛雕塑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先例。
综上所述,石佛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佛教中佛像塑造和中国石雕技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石佛现在被广泛的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公园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释迦牟尼雕刻
法华寺碑的特点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法华寺碑的艺术风格独特,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石刻技艺和佛教文化元素。碑身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刀法熟练,展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同时,碑文内容丰富,包括佛经经文、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其次,法华寺碑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记录了佛教的发展历程和传播情况。碑文中记载了佛教经典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佛教思想的深邃和广泛影响。此外,碑文还记载了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为研究古代历史和人文风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华寺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瑰宝。因此,对于研究古代艺术和文化的人来说,法华寺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5. 释迦摩尼玉雕的寓意是什么
三仙山风景区位于蓬莱市北部的黄海之滨,毗邻八仙过海景区,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景区。景区内建有气势雄伟的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的飞檐翘角,再现了神话中“三仙山”的意境,还可以欣赏园内珍藏的木雕、玉雕等艺术珍品,其中以一尊世界上最大的缅甸水白玉冰种释迦牟尼卧佛像最为珍奇。三仙山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景区内的各种宏伟辉煌的“仙宫殿阁”也正是按传说中的仙境所仿建,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
6. 释迦摩尼雕塑
释迦牟尼佛铜佛像可以用下列方法鉴定:
1、类型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要区分风格差异;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2、颜色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日月侵蚀,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3、质量 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质量重,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仿制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轻,使用合金材料。
4、工艺 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5、嗅觉 古老的铜质佛像,经长期供奉、烟火熏蒸,可以嗅到烟火味道;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
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网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铜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难辨。
一般而言,明清金铜佛像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真品仿造 其又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以真品翻模制作。这种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伪法,乍一看整体很像,但拿在手中就会有过重或过轻的感觉,铜质也很生硬,锈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光泽极不自然。
一般而言,明清金铜佛像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真品仿造 其又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以真品翻模制作。这种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伪法,乍一看整体很像,但拿在手中就会有过重或过轻的感觉,铜质也很生硬,锈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光泽极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银法鎏金,色泽很沉稳,给人以厚实的感觉,虽然经过长期的磨蚀会露出铜胎之色,但古意盎然,这是仿品无法比拟的,翻模的伪品往往在细部上交代不清。
(2)以真品为范本重新制作。这些伪品往往以比较著名的真品为范本,而且多是以图录照片为参考。因为是参照平面复制立体,缺乏立体感和细部的把握,特别是佛像的背面、底部、局部纹饰,更会给人貌合神离的感觉。
(3)按传统技艺制造新佛像。这里主要是指产自西藏地区的新佛像,还包括一些法器。
西藏地区与临近的尼泊尔具有数百年的佛像制作历史,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工匠们,仍然忠实地遵循古代流传下来的方法在制作着各类佛像,他们并不是作伪图财,而是供给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们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传统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标准的制作程序,自明清以来几乎不变。
这些佛像原本不是作伪之品,但有些古玩商将这些佛像加工作旧,以奇货自居而索取高价,这就另当别论了。
2
二、用“移花接木”法作假 方法有:1.数件拼合。就是将失落的残件重新拼装起来。比如,明代的狮子配上清代的佛像。2.真品加伪款。如将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来提高身价。3.新旧拼凑的作伪法。比如缺个座子、缺个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来充当完整的旧品,这主要是卖家希望残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卖个好价钱。
3
三、以款识作伪 可分为真品伪款、伪品真款和伪品伪款三种。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实,这反而破坏了真品的品相。
“伪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说的用“东拼西凑”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佛像是伪的,可款是真的。当然,还可以从字体、字形上来分析。伪品伪款自然是一无可取。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
7. 玉雕释迦摩尼佛
(1)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佛教寺院,相传建于公元247年(三国赤乌年间),现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宗教旅游胜地。龙华寺殿齐整,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保持原貌,并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龙华寺几经毁修,现今的庙宇系清代道光年间重建,龙华塔系宋代重建,塔为楼阁式八角形7级,高40米。
(2)孔庙
嘉定孔庙建于1219年,向有“吴中第一”之称。庙内设有中国科举制度陈列馆,“育才”、“兴贤”、“仰高”三座牌坊气宇轩昂,分别代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对孔子的敬慕。“当湖书院”是目前上海地区最完整的古代书院建筑,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孔庙碑廊中还保存有我国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大字碑和被称为“嘉定四先生”的书迹石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豫园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园林布局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建筑艺术风格,保存完整,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围墙上的游龙蜿蜒起伏,把豫园分隔成不同景区,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成为豫园内一大特色。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共有48处景点,景致各别,有“以小见大”的特色。其中,“点春堂”曾为著名的小刀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兵器、文告、自铸钱币等文物。
(4)玉佛寺
玉佛寺因清光绪8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从缅甸迎来玉佛两尊并建寺而得名。玉佛寺山门前有照壁,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经殿等宏观建筑。玉佛楼有一座高1.9米、宽3.4米的玉雕释迦牟尼坐像。两厢有卧佛殿、铜佛殿、观音殿和上海佛学院。卧佛殿内供缅甸小卧佛,长96厘米。玉佛寺因此成为上海名刹,并为佛教禅宗道场。
(5)方塔
方塔位于上海松江,建于五代后汉乾佑枯二年(949年),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其形态结构因袭唐代砖塔,砖身每层四面辟壶门,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周围辟有“古典园林”,园内有宋望仙桥、明兰瑞堂、清天后堂大殿以及五老峰、美女峰等名石。
8. 释迦摩尼玉雕图片大全
核桃
第一是核桃,作为把玩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寓意吉祥。在玩赏过程中健脑、修炼毅力,达到胸怀天下的境界。
葫芦
第二位葫芦,寓意“福禄”,作为把玩源于明清。在玩赏的过程中修身净心、修炼耐性、接纳天地之真气,去除陋习。
佛珠
第三当佛珠,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晋,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菩提手串
第四为菩提手串,因六祖慧能大师一句“菩提本无树”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户晓,令中国人传诵千余年,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
当年玄奘法师把它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称为“菩提”的智慧。主要是因为这种属于人类知觉以外的智慧,是无法用人类有限的言语来表达。并且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时散发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养皮肤的奇效。
翡翠玉石
紫砂壶
第六玩紫砂壶,“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折扇
第七玩为折扇,南北朝时代就已开始出现,北宋进入市井。明清盛行至今,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全部,是雅致的体现。
烟斗
第八烟斗,关于烟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有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将烟草传入欧洲的产物。也有印第安人居住地就有了烟斗。
还有是英国探险家沃尔特·佩利爵士根据美洲印第安人抽烟的启示而制成的。再有烟斗是从中国人开始流行起来的。等等说法,这原本就体现着一种“绅士风度”的探索之中的辩论。
鸟
第九玩是鸟,鸟为禽先于兽,比兽先是能上天。
鸣虫
第十玩鸣虫,鸣虫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
9. 释迦牟尼石雕
释加牟尼是佛教创始人,龙门石窟塑像以佛教人物形象为主,存在自北魏至宋金期间历朝历代的释迦牟尼造像。
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
10. 释迦摩尼玉雕图片
河南国宝级文武有以下几种:
1甲骨文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最早出现的汉字。甲骨文上面记载的都是殷商王室大事小事的占卜结果,也让现代考古学家充分了解了殷商人的各个生活侧面。
2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3莲鹤方壶 也叫立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新郑,共两件,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号称“方壶之王”,是此次赴京最贵重的文物之一。
4杜岭方鼎 郑州出土,共两件,一件存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存于国家博物馆。
5舞阳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莹亮洁,简直可与美玉争辉——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这一遗世精品可遇而难求,堪为“中华第一笛”。
6妇好鸮尊 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大墓。
7妇好斧钺 妇好墓里面还出土了下面这把大板斧。实际上这件兵器并不是妇好用来砍人的,而是一种标志军事权力的礼器,正式的名称叫做“斧钺”。手握君王亲赐斧钺的将领,也就拥有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高度军事司法权。实际上就是拥有了可以调派军队的权力。
8玉柄铁剑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
9安阳牛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发现于殷墟,数量不多,非常珍贵。
10王子午鼎附匕 出土于淅川,楚国令尹王子午墓中所出,其内腹与盖有铭文85字。
王妊簋(gu) 1965年在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
11“父丁”提梁卣 通常会被用来盛祭祀用的香酒。
12彩陶双连壶 在郑州大河村发掘出土的唯一单件国宝酒器。专家考证,它是神圣礼仪用品,乃民族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
13北宋三彩舍利匣 1966年出土于新密市法海寺地宫。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圆寂后,尸骨炼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以五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说中国有其中19座。
14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河南独占其三,且汝窑位居魁首。此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造型秀丽,釉面光亮,器表配以若隐若现的刻花装饰,为汝窑传世品中所罕见。
15春秋青铜神兽 形象诡谲,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极为美观。
16王孙诰编钟 共26枚角钟,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色最好、制作最精的青铜乐器,藏于河南博物院。
17簋形觥 造型奇特,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无地纹,明快疏朗。铭文“长子口”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对研究长氏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以及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18春秋透雕变形龙纹俎俎是古代切肉用的几案,是重要的礼器。在考古发现中极为少见。
19汉代陶庄园 它生动地告诉我们,2000年前的土豪家就长这样。
20青玉跽坐人佩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商代物品,玉人生动写实,代表了商晚期玉雕工艺的水平。
21春秋人首蛇身玉饰1983年出土于光山黄君孟夫妇合葬墓。
22西周玉覆面是用玉片串缀起来覆盖于死者脸上,乞求防腐,也是金缕玉衣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