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春玉雕大师(杨少春京剧)
1. 杨少春京剧
京剧《大宅门》
出品人:李恩杰、柳霄、王厚奇
联合出品人:洪学龙、汪建勇
运营总监:李洋旸
制 作 人:富博洋
【主创人员】
艺术总监:郭宝昌
导演:郭宝昌、李卓群
编剧:李卓群
唱腔设计、作曲、配器:朱绍玉
原版音乐:赵季平
舞美、道具设计:任思远
服装、造型设计:蓝玲
灯光设计:何沂林
武打设计:杨少春
技导:王博文、张旭冉
形体设计:赵玺
打击乐设计:马帅
【演职人员】
白景琦:杜喆
杨九红:窦晓璇
白文氏:翟墨
白玉芬:郑潇
白颖宇:梅庆羊
吴永发:黄柏雪
黄 春:卢杨
黑衣人:曹阳阳、田远飞、秦鸿鹏、秦恒、任喜涛、肖扬、李根、张鑫宇
鼓师:马帅、肖永强
琴师:吕勋福、张一平
舞台监督:富博洋
2. 杨少春京剧视频
不是。
周恩旭,北京京剧梅兰芳京剧团优秀青年武生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张继英、叶金援、马玉璋、曲咏春、杨少春、周龙、王利民、杨汝震等名家。师承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援。
3. 杨少春京剧武戏
2022央视春晚联欢晚会节目单有:
总导演,刘真,副总导演,赵大治、于蕾、宋飞、田梅、邹为。
主持人,任鲁豫、撒贝宁、尼格买提、李思思、马凡舒。
1、开场《欢乐吉祥年》
演员,陶玉玲、张艺谋、葛优、张国立、徐帆、邓超、刘涛、萨日娜、贾乃亮、张若昀、宋祖儿、毛晓彤、陈伟霆(中国香港)、王宝强、田雨、高晓攀、尤宪超、陈永胜、谢娜、吴磊、孙涛、惠英红(中国香港)、陈妍希(中国台湾)、樊雨洁、金遥源(美国籍)。
现场嘉宾,李雪健、陈宝国、杨利伟、张虹等,领舞,刘天一、赵家熠、王倩、孟子鉴、罗丽诗,舞蹈,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重庆市歌舞团、中国电信武汉艺术团、中国邮政艺术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市歌舞团、河南塔沟武术学校、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
2、歌曲《时代感》演唱,邓超、李宇春、易烊千玺领舞,张引,舞蹈,中国邮政艺术团、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
3、小品《父与子》,表演,孙涛、王雷、颖儿、方向、王弋萱。
4、音乐短剧《万象回春》演唱,沙宝亮、王莉、刘迦领舞,袁志平、程佩莹、赵家熠,表演,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等。
5、歌曲《春风十万里》,演唱,殷秀梅、阎维文舞蹈,吉林市歌舞团、中国邮政艺术团。
6、小品《还不还》表演,沈腾、马丽、常远、艾伦、王成思、许文赫。
7、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领舞,孟庆旸表演,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8、景观太极《行云流水》表演,杨顺洪、梁壁荧、杨德战
9、小品《喜上加喜》表演,贾玲、张小斐、许君聪、泰维、刘宏禄。
10、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演唱,韩红舞蹈,河南塔沟武术学校、吉林市歌舞团。
11、戏曲《生生不息梨园情》京剧武戏,杨少春、魏学雷、于泳、李根、宋保端,京剧,翟墨、郭瑶瑶、李佳,豫剧,李树建,越剧,茅威涛、章益清,黄梅戏,韩再芬。
京剧,陈少云、杨赤、王位祎、郭小雷、侯天硕、王禹滕、高子天、路明、冒刘铖,参演单位,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保定艺术学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吉林市歌舞团。
12、小品《发红包》表演,贾冰、沙溢、包贝尔、任梓慧、余钦南、闫强。
13、音乐脱口秀《快乐气氛组》表演,大张伟、王勉。
14、魔术《迎春纳福》表演,邓男子。
15、武术短剧《乳虎啸春》表演,周格特力加,河南塔沟武术学校。
16、相声《欢乐方言》表演,姜昆、戴志诚。
17、少儿舞蹈《星星梦》朗诵,赵芸熙,舞蹈,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河南塔沟武术学校。
18、舞蹈《摆出一个春天》表演,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文化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等。
19、小品《休息区的故事》表演,郭冬临、邵峰、韩云云、黄杨、姜力琳、张大宝。
20、三星堆文物现场发布仪式讲述人,张国立,冉宏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21、创意舞蹈《金面》表演,朱凤伟、王西。
22、歌曲串烧《朋友》《ShaLaLaLa(莎啦啦啦)》演唱,谭咏麟(中国香港)、钟镇涛(中国香港)、彭健新(中国香港)、陈友(中国香港)、曹荣臻(中国香港)。
23、歌曲《真爱起舞》演唱,任嘉伦、王源、宋茜、吉克隽逸,表演,中国杂技团。
24、相声《像不像》表演,卢鑫、玉浩。
25、歌曲《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演唱刘欢,钢琴伴奏,乌拉多恩。
26、歌曲《我们的时代》演唱张也、吕继宏。
【特别设计环节】“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拜年。
27、歌曲《爱在一起》演唱李荣浩、张韶涵(中国台湾),舞蹈重庆市歌舞团。
28、歌曲《黄河长江》演唱陈坤、萧敬腾(中国台湾)、王嘉尔(中国香港)、彭永琛(中国澳门)。
29、歌曲《春天的钟声》演唱孙楠、谭维维,舞蹈吉林市歌舞团、中国电信武汉艺术团、中国邮政艺术团、重庆市歌舞团、山东艺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零点钟声】嘉宾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0、冬奥特别设计《冰雪闪亮中国年》指挥陈燮阳(中国香港),表演杜沛达、曾韵、龚启明、河北交响乐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31、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祝福。
32、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演唱廖昌永、李玟(中国香港)合唱CGTN外籍主持人19位,领舞张引、王倩、赵家熠、刘天一、程佩莹、刘巍、黄美乐、张焜淇、孟子鉴、袁志平,舞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国电信武汉艺术团、吉林市歌舞团。
33、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表演谭学聪、谭飞、牟翼、舒毅、杨珏、何静、蒋磊、杜正强、丁文军、雷美凤、雷清梅、张银耀、巩中辉、李美娜、鄂温克旗小鹿艺术团等。
34、舞蹈《火锅奏鸣曲》表演重庆市歌舞团、北京亚舞工作室等。
35、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表演濮存昕、冯远征、李立群(中国台湾)、丁志诚、阿云嘎、杨宗纬(中国台湾)、郑棋元、蔡程昱,领舞王倩,单位浙江歌舞剧院、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杭州歌剧舞剧院。
36、歌曲《欢乐时光》演唱朱一龙、赵丽颖、王俊凯、郁可唯,舞蹈吉林市歌舞团、中国邮政艺术团、山东艺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
37、歌曲《难忘今宵》演唱李谷一、杨洪基、霍勇、伊丽媛、表演全体演员。
4. 杨少春京剧剧照
京剧的张派创始人是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张派艺术唱腔华丽悠美,演唱技巧很高,也被称为四大名旦之后的“第五大名旦”。其中著名的弟子门人有这些:
1、吴吟秋:
张君秋大弟子。
1931年生于苏州。自幼学戏练功,师承郭建英、程玉菁、李香匀、何佩华、南铁生,并得梅兰芳、荀慧生大师指点、提携。
1954年拜张君秋为师,深得张派艺术真谛。
在表演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薛亚萍:
早年跟随张先生学艺,嗓音甜亮高亢,善用虚实对比。继承发展了张先生演唱中的技巧部分,善用气息点唱法,为张派最佳传人,有“小张君秋”之称。
薛亚萍外祖父是京剧名净李春恒,母亲李婉云也是京剧名旦,自幼随母学戏,特别对张(君秋)派艺术更加酷爱。后经陈少霖引荐,于1962年拜张君秋为师。
1968年入山东省京剧院任演员。
在学习张派艺术特有的演唱风格和技巧时,刻苦钻研,悉心领会。终于“练出了圆润的后膛音和清柔的鼻音,以及似断非断,收放沾连的张派‘点唱法’”在继承张派艺术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唱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她的演唱方法深得张君秋先生的真传,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得她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嗓音。
3、张静琳:
早期张先生弟子,曾为张君秋《缇萦救父-选场》音配像,后不知所踪。有媒体说其曾在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晴雯,后改名安雯。
4、杨淑蕊:
因早年习学过梅派,唱不一定是张派中最好的,身上是张派门人中最漂亮的。
杨淑蕊生于1946年。1958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华世香、贾世珍、张蝶芬、雪艳琴等,专工青衣及刀马旦。196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京剧团,与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等同台演出,1978年后,因其悟性强、体现准、有分寸,受到张君秋先生的赞赏和偏爱,亲加指点,学得了张派艺术在演唱中的用气方法,懂得了如何刻画人物。
1981年初拜张君秋为师。
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改革,塑造了众多符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新人物。曾多次出国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好评。近年来,她移居美国,向美国各大学朋友介绍及讲授京剧艺术,并在美国各大城市演出传统京剧,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
6、王婉华:
张早期弟子,武汉京剧院演员。
1962年拜张君秋为师(彼时北京京剧院和武汉京剧团走马换将,高盛麟赴京演出,收李可、杨少春、茹元俊、俞大陆,张君秋收陈瑶华、王婉华),有名段欣赏录像资料。
7、宋玉珍:
张先生早期弟子。
1966年毕业于河北省戏曲学校,同年分配到河北省京剧院工作。
师从腾雪艳、孟广亨、罗惠兰、杨荣环等。
1984年拜著名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为师,并得到何顺信、张似云亲授。
其子为著名男旦刘铮。
8、张学敏:
天津的早期张门弟子(与张君秋先生女儿张学敏同名)。
嗓音极佳,有坤旦不常有的厚实音,有些录音几乎和张先生的录音难分彼此,以假乱真。张学敏1960年考入天津戏校,1962年进入天津市京剧团。
1979年拜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门下为徒,并亲聆张先生的指导与传授。
从此努力刻苦钻研张派艺术,并在演出中全方位的体现了大师的艺术风范。多次出访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演出,受到广大国内观众和港澳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盛年的代表视频资料是与邓沐玮杨乃彭合作的《大探二》。
9、王蓉蓉:
现今比较有名的张派弟子,嗓子亮是其特点。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经受教于王玉蓉、蔡英莲、艾美君、马宗慧、张玉英、万凤株。
后拜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为师。是当今京剧舞台上中青年演员中之佼佼者。
10、董翠娜:
山东张派弟子,烟台京剧团演员,后嫁张君秋先生公子张学浩。
1987年曾以《望江亭》获电视大赛一等奖。
曾为张君秋《状元媒》《大探二》《祭塔》《年年有余》音配像。
11、赵秀君:
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
生于1969年,1987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工青衣,艺宗张派
先从李近秋、张学华及蔡英莲习艺。
1983年拜张君秋为师。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12、温如华:
男旦,张早期学生,温如华的外祖父奚啸伯是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齐名的“四大须生”之一。
唱作俱佳,只是错生了时代。
出生于1947年,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原是小生行当,后改唱旦角。1966年毕业,后任战友京剧团编导,小生代表剧目《白面郎君》。
年加盟北京京剧院。任旦角主演,主攻张派(张君秋),深得张氏神髓。
后又研习梅派(梅兰芳)表演。兼向南铁生、程玉菁、赵荣琛、孙荣蕙、李德富等男旦前辈问艺。力求继承男旦独有的传统风格。
13、雷英:
张早期弟子,原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
主攻青衣,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是张君秋先生的入门弟子,八十年代末红遍京津沪港。
后出国,现已回国,偶而登台,曾在纪念张君秋的演出中演过一折《状元媒》。
14、张萍:
张派弟子,扮相酷似早年张君秋,嗓音宽厚。
是最为典型的“青衣”扮相,几乎包揽了张君秋绝大部分剧目的音配像。
15、张学浩:
张君秋先生第四子,早习武生,晚年改学张派,继承家学。
1958年拜京剧武生茹元俊为师,工长靠大武生,毕业后从事京剧武生表演。
由于从小受父亲艺术的熏染和浸润,又有得天独厚的遗传基因,经过多年的潜心研习与雕琢,其神韵酷似其父。近年来他改习青衣,将传承、弘扬张派艺术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并得到梅葆玖先生等老一辈的艺术家的鼓励和支持。
鲁霞
16、鲁霞:张君秋先生的关门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聊城京剧院院长。
17、赵群:
张门再传弟子,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文武老生傅希如的夫人。
1992年,参加天津市政协举办的一次演出活动时,被张君秋先生称为“一棵难得的艺术新苗”,当即指定她参加翌年在北京举办的“张君秋先生舞台生活6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
1999年4月加盟上海京剧院任主要演员。
先后师从薛亚萍、蔡英莲、王婉华、梁谷音、 王芝泉等京昆名家。常演京昆剧目40余出,并在十余出新创剧目中出演女主角。2001年获电视大赛一等奖。
基础扎实,嗓音脆亮甜润,音域宽阔,行腔婉转动听,张弛有度,扮相亮丽端庄,表演细腻大方,能够准确地掌握京剧张派艺术的特色与演唱技巧。
18、姜亦珊:
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门再传弟子,薛亚萍、梅葆玖弟子。
姜亦珊,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 。工青衣,张(君秋)派,梅(兰芳)派。
在2000年10月纪念张君秋大师诞辰80周年演出期间,有幸拜在张派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薛亚萍门下继续学习张派艺术,成为张派再传弟子,并得到薛亚萍老师悉心调教。2008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为师。
与赵群可称“一时瑜亮”,是王蓉蓉之后较出色的青年张派演员。
19、王润菁:
张学敏女儿,外祖父是京剧艺术大师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
5. 杨少华京剧
杨议
杨议的确有个外号叫“杨五爷”,但不是因为什么特殊身份和地位,更不是因为什么黑道背景,杨五爷是按照相声界的论资排辈得来的,杨议的父亲是著名相声艺术家杨少华,因为从小跟父亲学习相声,加上在家排行老五,所以杨五爷这个称号就运用而生了,常这么叫杨议的是郭德纲,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虽说都是同行,但杨议比我大一辈,他没有师承,但是他家里辈大,因此我应该叫他五婶,不对是五叔。”天津北京那一带喜欢称呼爷,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杨五爷这个称呼。 郭德纲喊杨议五叔,而杨议则称呼郭德纲为“少爷”,虽然杨议比郭德纲辈分大,年纪也大,但少爷其实是对比自己年轻的人的称呼,面对一个差自己10岁左右的晚辈,杨议觉得叫“少爷”比较合适。
6. 杨少春京剧选段
郝士超是1985年出生的。
郝士超,男,38岁,河北正定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工武生。先后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中国戏曲学院。
1997年在校期间曾荣获全国基毯功大赛团体决赛“金奖”。
在《宝莲灯》一剧中饰演沉香,荣获2000年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
2004年在河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9年在“迁安杯”第五届河北省戏剧“燕赵红梅奖”大赛中荣获红梅“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