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玉雕童子的鉴定(现代玉雕童子)
1. 现代玉雕童子
雕塑艺术在宋代有很大发展和光辉成就,而其作者的社会地位一般仍属于工匠之列。官府“作院”、“作坊”的雕塑工匠多为世代相传,凡成绩优异的,便“优给其值”,以激发其雕塑技艺的提高。他们的姓名一般见于寺庙修建和神像塑造的碑记或地方志,有的则见于学者们的笔记或史籍著述,更多的见于现存石窟造像题记。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上对雕塑艺术的创造者开始有所重视,另方面也表现出雕塑家对自身创造性艺术劳动的自觉意识。
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大悲阁铜铸千手千眼大悲菩萨的雕塑匠师为郑延勋该像系他“三度画像仪进呈”,得到宋太祖赵匡胤允准铸造的。官府从各军征调士卒3000名,与匠人共同完成。铜像表现了郑延勋杰出的艺术构思、设计才能与魄力。
另一位女雕刻家严氏是北宋前期长于杂画、佛像的僧人蕴能之妹,浙江人,随其兄居余杭。史称她“开达明悟”,“善鼓琴,亦能雕木”,“尝得檀香木一段,大不盈尺”,“乃刻瑞莲山,龛门雕成细真珠八花球,露重网,然后透刀刻成五百罗汉众像,其形相侍从,一一互出,皆慈觉法相。”宋真宗赵恒曾赐她“技巧夫人”之名号以示嘉奖。
与严氏大抵同时的杭州人张文昱、王文度,也是当时的雕塑巧匠。史载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于汴京建玉清昭应宫,五年诏改玉皇殿为明庆殿,准备供奉玉皇大帝、圣祖(赵宋初祖)、太祖、太宗等神鬼形象于一堂。官员在杭州访得张文昱、王文度二人,就建安军(治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小山上铸造。六年三月铸成,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运往汴京。建安军亦诏升为真州,冶铸之地建仪真观。
宋仁宗时的塑人王泽以塑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东廊九子母像而名载碑版。据碑记:此组群像雕塑生动地表现了九子母抚育诸子的亲切情态及诸子各种嬉戏的动作,赞誉“匠氏之工妙……允臻其极”。
2. 玉雕童子寓意大全
这个在玉器造型中并没有固定形式,一般出现桃子造型都可理解为,桃形似心,福至心灵,取称心如意之意。至于孩子,就当童子送福喽
3. 玉雕童子能否佩戴
无患子手串人人都能戴。
无患子是菩提树的种子,这种树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公园甚至路边都是随处可见。
无患子还有一个俗称:鬼见愁。 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灾难。
现在人们将无患子菩提穿成手串,盘玩的手感不输椰蒂,乌黑油亮、非常漂亮的!
4. 现代玉雕童子图片
骑牛童子为中国艺术的传统题材,不论是木雕,玉雕或是绘画,均为艺术家们喜爱的题材。“骑牛童子”本身没有什么寓意,只是因为由此可联想到杜甫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中的情景,而表达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5. 现代玉雕童子摆件图片
元代玉雕头大略显方,脑门多凸起一小髻。童子开脸用一条粗阴线勾勒出五官。眼睛中间多了一条阴刻横线为眼线。粗阔阴线勾勒,外眉,眼、鼻、口线条相连。鼻呈三角形,鼻梁上窄下宽,鼻侧阴线一般止于鼻翼,不到口角。鼻翼下部阴刻一短横线表示口唇。耳作块状凸起,表面横切一道宽深横线。
童子衣服主要有长袖圆领短衣、长袖对襟长衣,衣褶线粗深,刻画缺乏规律感。童子所持之物,多为荷花、荷叶,但通常二者不共存;且荷叶安置在脑后或肩侧,枝梗作横卧状,荷叶与头持平。
6. 现代玉雕童子图片大全
明代长得有点粗,清代好动更活泼。
明代玉童:不再是八字眉。
明代玉雕童子出土的比宋代的多,传世的也比较多。明代玉童保留了元代遗风,同时出现了新的特点,雕工趋向于简练豪放,不及宋代精细,这是受了元代游牧民族粗犷简率性格的影响。
明代玉童突出的特点主要有:
1.明代早期的持荷童子保留了宋代持荷童子将荷花多高举头侧或脑后的造型,但到了中、晚期,童子所持荷花多放于脑后或过肩垂至后背,与宋代明显不同。
2.头形较大且扁平,多作正面姿态,少见后脑隆起。头形比宋代的小,一般小于袖口。双腿多作交叉或并立状。
3.发式以桃形为最多,还有其他发式如左右分或留发髻的发型,但留发的面积比宋代小,发丝线条短粗稀疏,已失去宋代细密均匀的特点。
4.鼻子多为楔形,耳朵多为长椭方形凸块状。眼睛的线条更为简练,眼脸多剔地隐起,眼中刻一横阴线。宋代玉童特有的八字眉在明代已经不见。
5.衣领多为圆领和交领。腰间束带和扎蝴蝶结成为明代新时尚。衣裤褶皱线条比宋代粗深,呈波折纹。
总之,明代的玉雕童子,如婴戏、连生贵子等,有图比有意,有意必吉祥,以玉童为主的题材多吉祥、喜庆的内涵。
清代玉童:或站或蹲,各种动作都有。
考古发掘出土的清代玉雕童子较少,但是民间的传世品比较多。清代玉童突出的特点是:
1.造型多样,形体写实,或站、或立、或蹲、或跪、或卧等造型比前代增多。装饰题材也比宋、明两代繁杂,除持莲荷外,还有多种动植物的组合,尤其是持如意等寓意吉祥、喜庆的题材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2.雕琢精致细腻,一丝不苟,每个角度、每个线条都经过仔细琢磨,不露刀痕和棱角。
3.器形比较大,前额头宽阔饱满,后脑部浑圆。发式多为双鬓形,也有平直短发。
4.脸部五官雕琢十分细致、写实,一般眼眶圈压磨较深,上眼脸突起。眉、鼻相连,鼻梁骨较高,蒜头状鼻头。大耳贴于面颊两侧,颧骨高凸。这些五官刻画的特征都代表了典型的清代风格。
5.服饰比宋、明时的都宽大,以宽袖束袍服或短衣居多,下身一般都穿长裤,裤腿宽松,裤子上不施纹饰,衣服的褶皱纹刻画得较粗深,线条流畅,立体感强。
7. 馆藏清代玉雕童子
骑牛童子为中国艺术的传统题材,不论是木雕,玉雕或是绘画,均为艺术家们喜爱的题材。“骑牛童子”本身没有什么寓意,只是因为由此可联想到杜甫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中的情景,而表达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8. 清代玉雕童子五官特征
玉雕童子在唐代已出现,唐代玉雕童子种类多样,以表现童子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个性为主,形态各异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宋代玉童子一般身穿交领长衫,肥裤腿,一腿伸直,一腿后踢,整体呈侧卧状,左臂曲于胸前,右臂插于腰际,双手持有长帔帛,形似唐代时的飞天。此外,攀枝童子、执荷童子也很常见。
9. 现代玉雕童子特点
不同时期的和田玉有不同的工艺特征,通过琢工技艺等的比较研究,可使我们加深对明清人物题材玉器的认识,并将有助于这方面的断代鉴定。
明清和田玉人物形象包括佛像、官人、文人、仕女、童子,人物形象不同,含义不同。
明代人物身体比例与实际相比,一般头大身短,身体占二到三个头位置,五官刻画简练,眉、眼、鼻、口连成一线,呈微微凸起或平面的合蚌形眼,或作杏仁眼、圆眼,楔形鼻,“日”字形口,有的五官简略者,以三条或二条平行阴线组成眼、眉,一条平行阴线组成口,或无口,衣褶疏朗,无起凸变化,衣角掀起,形成明代的典型特征。
10. 现代玉雕童子图片欣赏
一、宋代玉童子形象:其发式多为头顶一撮发,也有头顶两撮发分向左右两侧的,后脑较大,留发或者不留发的,脑袋大,鼻子像葱,眉毛呈“八”字形,手脚细小,而且多以神态活泼的汉族儿童形象出现,手中多持荷花,雕刻细致入微。
二、辽代玉童子形象
辽代玉童子形象:辽代玉童子一般头顶无发,前额顶部有两绺长发向两侧分开。
三、元代玉童子形象
元代玉童子形象:其发式为头面一撮发,或者两旁各一撮,有些头顶的头发有一阴刻“十”字,脸部多为猴脸,而且多身着蒙古族服饰。
四、明代玉童子形象
明代玉童子形象:明代玉童子是前额后脑凸出,眼眶雕琢非常大。
五、清代玉童子形象
清代玉童子形象:清代玉童子更加倾向于写实之风,姿态各异,鼻形高耸,颧骨较高,雕琢更为细腻,发式与衣服纹装饰繁多,男童多为桃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