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玉雕掏膛技术(古代玉器掏膛痕迹鉴定)

1. 古代玉器掏膛痕迹鉴定

玉器的老工和新工,不能说谁更好,只能说各有优势吧!老工和新式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的工具不同,老工多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工具,费时费力;而新工则使用先进的现代工艺,制作时间短,效率高。

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

新工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由于金刚砂砣转速高,磨削快,制作时间大大减少,工效显著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迹,如:转速高出现干磨现象,玉表就会起热起毛,在钻眼、开窗时因磨削量大,选用的砂轮粒度粗、磨削快,钻孔或窗口侧壁上,会见到起热后拉毛的现象,玉表呈现一些环绕钻孔或窗口的沟痕,平行毛刺。

2. 现代玉器掏膛

玉石的硬度很高,不能直接雕刻,只能琢磨。玉不琢,不成器。没有琢磨技术,也就没有玉器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明了琢磨技术,切割玉料,用皮革条蘸“砂子”在玉石表面来回扯动,打磨玉石,但只朝器物局部进行琢磨。

后来发明了砣具,通过旋转的砣子磨料。琢磨速度的快慢,既与砣子的转速有关,也与解玉砂的粗细相关。 玉器的各种制作工艺,都是利用不同形状的砣子来控制解玉砂与玉器的接触,进行研磨的。

因而,从工艺原理上讲,“琢磨”是玉器工艺的基本方式。琢是用铡砣、錾砣等工具,锯或切掉多余的玉料,雕琢纹样、钻孔、掏膛等;磨是用冲砣和磨砣等工具,进一步打磨造型。虽然现代玉雕工具在古代玉器制作工具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但琢磨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3. 古玉掏膛工艺

掏 膛 时 用 的 工 具 就 是钻。钻 可 以 分 为 圆 头 钻 和 管 钻 , 圆 头 钻 于 宋 元 时 期 多 使 用 , 许 多 宋元 玉 器 的 打 孔 、 镂 空 雕 都 用 圆 头 钻 ; 管 钻 一 般 用 干 掏 膛 , 特 别 是 明清 时 期 的 花 瓶 、 壶 、 杯 等 器 皿 都 是 用 管 钻 采 摘 膛 的 。 管 钻 的 形 状 如空 心 铁 管 , 近 口 处 有 一 个 方 形 的 缺 口 , 钻 出 采 的 玉 屑 可 以 从 这 个 缺口 流 出 来 , 不 然 玉屑会 塞 满 了 铁 管 , 便 无 法 再 打 下 去 了 。 管 钻 打 到接 近 底 部 的 时 候 , 把 营 钻 拔 出 采 , 器 内 会 留 下 一 根 玉 柱 , 这 时 要 有经 验 的 玉 工 用 铁 套 筒 来 打 断 这 根 玉 柱 , 使 器 膛 成 形 , 接 着 用 寒 膛 锥琢 磨 , 使 玉 器 的 膛 壁 厚 薄 一 致 , 经 过 这 一 步 手 续 后 玉 器 的 内 膛 也 磨光 了 , 这 一 步 工 艺 使 用 的 工 具 仍 然 是 旋 车 。,同时对比新工,会有明显的区别,多看实物

4. 古玉掏膛与现代玉的区别

玉壶冰心来明志,足见古人对“玉壶”的情感。冰心玉壶,均是高洁之物,冰在玉壶,两厢映衬,愈显纯净洁白。

玉壶虽小,却大有可为。不仅对玉料要求严苛,决不能有裂纹,而且在制作上也多有讲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掏膛”了。

掏膛是一种玉雕工艺,即将玉器内部之玉取出,技术含量超高,多一分则璧薄,有碎裂的危险;少一分则壁厚,显得笨重,要做到厚薄均匀才能呈现出精细秀雅的薄胎之感,用之泡茶,方能有雅意。

5. 玉石掏膛方法图示

汉代以掏膛技术成腔的玉容器,口与腔等大或口大腔小。

这时的工艺以管钻钻孔后敲断中芯,形成容器的腔膛,然后打磨。

掏膛技术在后代得以继续发展完善。唐代佛器黑石莲花罐,口小肚大,不仅需要管钻除芯,尚需挖出比口更大的部分。如仔细观察,膛内可见细密刀痕。虽然黑石比玉硬度低,掏挖较为容易,但这种挖的方式,实为后世明清小口大腔玉器的技术先驱。 

6. 古代玉器是怎样切割和打孔的

  在玉石上打孔的工艺方法:

  1、小孔采用针钻法,即用一根针状物,一般用手拉钻来使针钻转动,在玉石上旋转,带动”解玉砂”,先在表面上磨出一个浅坑,继而是深坑,直至将玉料磨穿。

  2、如果要在玉石打大孔,就要改用金属薄管,方法也和针钻法一样,工具虽略有不同,但工艺原理并没有改变。

  3、超声波打孔机,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使小针管钻上下高速移动,带动磨料进行打孔。由于小针管钻不旋转,只是上下作高频往复式移动。所以打孔的质量很高,孔眼上下均匀。

7. 古代玉器掏膛痕迹鉴定方法

4、工艺精湛

中国玉器常以质佳工美取胜,而痕都斯坦玉器不仅多利用多层次的浅浮雕捕捉大自然的奇妙生机,而且为了加强装饰效果,常采用五颜六色的镶嵌来营造华丽高贵的美感气氛。主要是在玉器上镶嵌金银,以形成美妙的图案,使玉器更加富丽堂皇,亦有金粉直接描绘图案的。其工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痕玉三圣

(1)雕工复杂,碾磨细致。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花叶纹以剔地阳纹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纹,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其艺术表现效果,所以器物皆磨去琢痕,碾琢极细,乾隆皇帝曾咏诗“细如发毛理,浑无斧凿痕”,就是对其雕工的高度赞誉。

(2)镶嵌装饰,富贵华丽。痕都斯坦玉器的表面不像中国玉器那样光洁平滑,或仅用阴线浮雕来作装饰,而是善用纤细的金丝或银丝将花纹的轮廓勾出,表现出器物的华丽。另外,痕都斯坦玉器上多镶嵌各种玻璃、宝石、金银片或玉片。这与中原传统人文的雅致意韵全然不同。

(3)器物薄巧,工艺高超。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这种新颖的玉器,由于胎体薄,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正如乾隆皇帝称赞的那样:“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纸更轻于铢”、“抚外影瞻内”。 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放在水上能飘动,不会沉入水中,故被人称为“水上飘”。这种追求玉器薄胎、透明的工艺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一大特色。这种薄胎雕刻工艺难度大,技术性强,因为薄胎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制作者在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在古代,玉瓶类器物“掏膛”的手段是一门绝技,玉雕匠人需随着器物的形状,将实心的玉料掏空,器物壁身的厚度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可见这种工艺的难度之高。

8. 古代玉器钻孔

至少 在 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中 就有 玉猪龙 玉璜等玉器

很多上面都有 打孔

9. 古代玉器掏膛痕迹鉴定图片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至到清末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玉流程。清末李登渊的《玉作图》,将制玉工艺流程分解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砣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磴和大弓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由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沙,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古人是如何琢玉的。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一:捣沙研浆

加工沙子。旧时碾玉所用红沙、黄沙、黑沙都是天然沙,其中黑沙的硬度最高,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然后再将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筛选粗细分类。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叫做“解玉沙”、“磨玉沙”。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二:开玉

将大的玉石分解。所用工具是弓子或锯,弓弦是用铁丝拧成麻花制成的,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裡装的是黑石沙和水,溷着黑石沙的水滴不断滴到玉璞上,增加了条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一点点将玉石“解开”。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三:扎砣切料

利用扎砣这种工具,将玉料切成方块或方条,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隻脚轮流踏着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带动旋转砣片切磨加工玉料。玉工左手托拿玉料,右手去舀桌子旁边盆里的水和沙,浇在玉料上。辅以坚硬的解玉沙,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四:冲砣

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份,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又叫做冲砣),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冲去玉块上的方角。经过这个步骤,要凋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五:磨砣

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砣”有些相似,但扎砣是薄而锐利的,而磨砣厚约二、三分(大约0.6到0.9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六:掏堂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器皿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让内部的中央空出来,盛装其它的东西(如香粉、香油)。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七:上花

指在磨好的器物上用很细小的砣加工各种图案花纹。这是对于一些要凋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八:打钻

指钻孔。玉工左手握着玉器,抵在轧杆下端金钢钻的下面,右手来回拉动弯弓,弯弓带动轧杆一来一回的旋转,杆尖所嵌的金刚钻就可以把玉钻出一个圆洞了。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九:透花、打眼

即做浮雕、镂空。所用的工具称作“搜弓”。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玉工的右手握着搜弓,一来一回拉动着,钢丝上加浸了水的解玉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画的线条来切割了。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十:磨光

指抛光,先木砣磨光,最后皮砣拋光上亮,“木砣”一般用葫芦制作,“皮砣”用牛皮制成。磨光工具结构是登板连系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转盘,先用厚厚的木砣磨光,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大约是石英沙(7度)来细细磨光,皮砣作最后的拋光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