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唐代佛像玉雕(唐代佛像玉雕特点)

1. 唐代佛像玉雕特点

一是胡须。每个玉雕胡人的胡须,不同于汉人秀气的小胡子,玉雕胡人之须型美而浓密,个个都浓髯密髭,不免使人想起唐著名诗人岑参:“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等特意描写胡人美髭的诗句。

二是眼睛。每个玉雕胡人的眼窝深陷,给人深邃而不可穷测之感;绿宝石一样的眼珠外凸,犹如鹰眼,让人感到新奇的同时,炯炯之态不免顿生寒颤;一凸一陷形成对比。故有杜甫《画鹰》诗云:“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以鹰眼类比胡人眼睛,既深邃不测又凸目有神。

三是鼻子。“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杜甫诗) 结队而行的胡兵,高耸的鼻子成为最显著的特点。“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徐夤《两晋》),直接用高鼻这一外貌特征指代胡人。本组胡人乐舞玉雕采用了简单、犀利的刀法,突出了胡人的高鼻梁、尖鼻头之特征。不论其脸部或仰、或俯、或平,高耸尖头之鼻皆伫立于其中央,夺目可见,令人注目,“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之感油然而生。

2. 唐代玉佛像拍卖

唐代瓷器中佛像怀抱塔是常见的装饰图案。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佛像的手臂环抱着一座方形的宝塔,宝塔通常有多层;其次,佛像常常被描绘成面带微笑的形象,表现出佛教中的慈悲精神;最后,瓷器的造型趋于简约,线条流畅,塑造效果较为自然逼真。唐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佛像怀抱塔图案作为唐代瓷器中的一种常见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此外,唐代瓷器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对后世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唐代佛像玉雕特点是什么

隋唐时期玉辟邪(貔貅·)

隋唐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玉器出土甚少。而玉辟邪实物竟未发现。然故宫博物院藏唐代白玉狻猊类似于辟邪之特点。该狻猊(高3.5厘米,宽5.7厘米)质地温润如羊脂,鬣毛长卷头小,双目圆睁怒视前方,引颈伏地,长尾上卷,似在伺机猎捕。与唐镜上奔驰跳跃的狻猊不同,处于跳窜前静止的一瞬间,既保持籽料的原形(不破形),又启发人们的想象,表现手法上极为成功。

4. 唐代玉佛造像

寺院初建于西汉哀帝(刘欣)元年(公元前2年),当时寺名为“复图寺”,随着时代的变迁,时兴时衰。公元716年,唐高祖李渊在弘化任郡首时,将“复图寺” 更名为“正觉寺”。“安史之乱”期间,发生马嵬坡兵变,唐玄宗避难四川,太子李亨率三百骑夜奔彭原,彭原郡太守李尊接驾,夜宿“正觉寺”,数日后李亨经平凉到宁夏灵武登基,称帝肃宗。李亨第二次返回彭原后,驻兵半年之久,在此期间各路兵马云集彭原,商讨平乱大事,拜郭子仪、李光弼为帅,南进平乱。因彭原是皇家救命之地,在唐朝中兴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757年,唐肃宗颁旨,重修寺院,敕建宝塔,敕封“正觉寺”为“彭原宝塔寺”,太守李尊监工修建。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建筑雄伟,宝塔威严,香火鼎盛,声名大振。旧志中有“历代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记述。

早在东汉时,即公元67年起,甘肃庆阳彭原便有佛教圣地正觉寺。唐肃宗李亨即位前后曾二次驻足正觉寺,并在寺内与群臣共商平定始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次年顺利平乱,朝野上下认为这是佛祖显灵暗中保佑,才保住了大唐江山。此后,为了感恩佛菩萨,肃宗下旨李遵,动用国家库银,巨资修建砖塔,历时四年,至公元760年宝塔落成,正觉寺随之被欶名宝塔寺。

该寺历经1900多年,宝塔凌云参天,七层八棱24门,正檐挑角,角端挂铃。塔壁基宽0.9丈,塔基内径1.8丈,外径3.6丈,周长12丈,塔高9丈,登塔远望数十里,风摆塔铃响,声闻远百里,每当朝夕太阳未出和西下的一刻,大地上一片昏暗,而远望彭原宝塔,其半截参天,其上依然沐浴在阳光中,如镀上了金色一般,似佛光照耀大地。因而彭原古塔被誉为庆阳八景,曰《彭塔晚照》。

原来的宝塔寺,不幸毁于文革。1985年3月17日,宝塔寺旧址上重建了天王殿。1995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国家佛教协会副主席妙林法师出资结缘,自缅甸迎回的玉佛,就安放此殿,此玉佛高1.5米,重约2吨。

5. 唐朝玉佛雕像

无极宫居于正中,据史记记载,在大唐时期就有六座大殿,自北向南依次为:金光祖的盘龙宫殿,瑶池金母的无极宫殿,太上老君的太清宫殿,正阳祖的正阳宫殿,弥勒佛的广化宫殿,玉佛的大雄宝殿,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各殿圣祖皆为金身。占地千亩,兴于大唐,毁于元朝,唯有一神路流传至今。此地是修佛成祖之地。自古中原出圣人,这些圣祖皆出生于方圆百里之内,故名为无极宫。

6. 唐代佛像玉雕特点有哪些

唐朝三件文物介绍。

1、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产于唐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这件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依料取题,因材施艺,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势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随形变化”,对材料进行巧妙的雕琢。这件玛瑙杯,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

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2、唐八重宝函

八重宝函,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5月5日发现于宝鸡法门寺地宫,收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

3、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时,中亚有许多乐师、歌舞者留住长安城内,唐高祖曾拜中工安国出生而长居长安的安叱奴为散骑常侍。曹国人曹保及其子善才、孙曹纲都是蜚声艺林的琵琶名手。宪宗元和时,西域米国人米嘉荣曾为唐朝廷供奉。是歌曲名家。玄宗开元时,康国、史国均造使献胡旋女子。南亚、东亚诸国中的骠国、扶南,以及日本也有很多乐工旅居长安,带来了很多新的乐曲和乐器。

7. 唐代佛像雕塑的特点

唐代的佛像石雕

它超越了六朝肃穆冷峻的宗教氛围,表现出雍容典雅之美。洛阳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以及永靖炳灵寺八十号窟北面的文殊像,是富有代表性的石雕杰作。

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像,是中国最大的石佛像。甘肃敦煌千佛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著名罕见的艺术宝库。在现存的492窟洞中,唐窟有213个,并且立体泥塑佛像形态各异逼真,与窟中的壁画交相辉映,展现出雕塑艺人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

从唐朝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陶俑,称为“唐三彩”也是世界上享负盛名的雕塑品。唐朝著名的雕塑家是杨惠之,人们称他为“塑圣”。

8. 唐代的佛像雕塑家

     奉先寺中的最为精美的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佛。奉先寺中的佛像每个佛像都有自己的特点,佛像的神态动作赋予其独特的个性。

      据说卢舍那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体态丰满,两耳下垂,身穿通肩袈裟,形象端正文雅,双眼凝视着下方,像一位充满智慧与慈爱的女性,左侧的迦叶是一.位看似经历许多世事的老者,脸上写满了沧桑,右侧阿难是一位年轻僧人, 眉清目芳看似聪明伶俐、自信大方:弟子两侧的文殊、普贤菩萨各头戴宝冠胸挂理珞,表情柔和,姿态端庄大方:天王则手托宝塔,表倩严肃、气势威武,力士右手叉腰, 左手合十,面目狰狞,性格暴躁。

      每一个佛像造型都塑造得很生动,整个画面既圣神又亲和,突显出当时工匠的高超水平,表现出自然浑成的大巧之美。

9. 唐代玉佛像图片大全集

唐代佛像艺术的特点?

答案

唐代时期佛像有什么特征下: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 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 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 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 3.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 ,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 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 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 ,具时代特点。 7.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10. 唐代佛像石雕

100公顷

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且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在中国所有帝王陵中,只有唐乾陵可以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并驾齐驱。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例,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乾陵修建于盛唐时期,占地100余公顷,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石雕高大浑厚,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陵园内原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房屋建筑378间,历时1300多年后,乾陵宏伟的地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内城朱雀门外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的一百多件大型精美的石雕,其中最为著名的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藩臣像、石狮等独具特色的石雕艺术作品。因此乾陵素有“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明人刘伯温就有“藩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的诗句,描述了蕃酋石刻像的雄姿。

如果说唐太宗的昭陵开创了“依山为陵”的先例,那么乾陵就是依山为陵的典范。乾陵除主陵外,在它的东南方位呈扇形分布有十七座陪葬墓,1960年至1972年已发掘了其中的五座,出土的文物精美、丰富,尤其是色釉亮丽的唐三彩、雕刻精美的石椁线刻画和绚丽多彩的唐墓壁画被称为“唐墓文物三绝”。这些珍贵文物为我们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1. 唐代佛像玉雕特点介绍

1、玉马从典雅的艺术陈设品逐渐变成可供把玩的工艺品,低首、温顺、回首、翻滚,只注重轮廓而不强求身体的比例和谐成为宋以后马的基本特征。

2、在耳后的鬃毛前段有对钻的小圆孔,可以用来系挂。

3、我们从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1993年发现的墓63出土玉马身上就可以看到当时玉雕取得的成就。

4、清代还出现了玉双马、连体大小马等玉雕,已是马类艺术品的末流,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精神生活,仅仅以文字和生肖的形式保存在历史记忆之中。

5、陕西省咸阳市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的“羽人骑马”羊脂玉雕刻,就是汉代玉马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