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云纹玉器(云纹玉佩图案)

1. 云纹玉器

云纹是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频繁出现。常见的多为两类。

①为多齿骨朵云,云头似为“凸”字形团状,其后有一条须状云尾,②云头似“品”字形,其后亦带云尾。

前一类云头边沿呈波齿状,后一类云头边沿较光滑,云头中部凸出的部分呈梯形,其上有细密的阴刻线。唐代某些玉雕动物尾部也呈这种样式。

2. 云纹玉佩图案

勾云纹玉佩是红山文化玉器中一种造型奇特、具有与玉龙、猪龙的地位大体相等的器类之一。据内蒙、辽宁考古资料显示此类器物几乎都出自大型墓葬,数件位于墓主人尸骨的侧胸部、腰部、肩部或头部。因其主体镂空突出四周装饰,图案如卷云故称为“勾云纹形玉佩”。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其功能非佩饰。

勾云纹玉器特征: 体扁,长方形,中心透雕卷云形孔,四角外凸为脊,呈不规则弯弧形。正面琢磨出浅圆凹槽,背面平滑,钻四孔,可穿系佩戴。通体琢磨光滑,形制古朴典雅。

3. 玉器卷云纹

云纹,古代中国吉祥图案,象征高升和如意,应用较广。作为印染专业用语,是指不同深浅层次过渡自然的花纹,在铜辊雕刻年代,云纹是由带麻点的云纹钉敲打出来的,故此名沿用下来。

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单岐云、双岐云、三岐云、勾云纹、卷云纹、朵云纹、云头纹、云水纹、流云纹、三叉云。云纹是印染专业用语,是指不同深浅层次过渡自然的花纹,在铜辊雕刻年代,云纹是由带麻点的云纹钉敲打出来的,故此名沿用下来。

勾云纹

勾云纹其形似两端同向内卷的勾,所以被称为“勾云纹”。它也是最早的云纹。春秋战国时的玉器、青铜器等器具上可见到这种整齐排列或相互穿插勾连的云纹。此外勾云纹常用作织锦的底纹。

卷云纹

宋代时期

宋代云纹装饰则逐渐向小巧精致发展,向静态内向、符号化的发展,总体上依然是朵云纹样式。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线,在形态上显得较为复杂。这或许是由于皇权的集中、强化,使宋人以儒家理学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向保守的、封闭的、退让的、内倾的、虚静的方向发展的审美心理的体现。元代朵云纹在宋代基础上更趋复杂化,在保持“云朵”整体感的同时,更具有组合感。使元代的云纹在格式上是比较散漫、写意性的以安详、沉静为主,却又洋溢着生气。也使得云纹装饰开始逐渐离开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成为一种服从并服务于主体心境的又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装饰形式,使它成为既有时代特点又超出于时代局限的普遍而又恒定的审美典范。

4. 云纹玉璧图片

唐云龙纹玉璧是用浅浮雕和阴刻技法琢制纹饰,一面浅浮雕团龙,头上的角、眼、发、嘴、须等用阴刻线琢成,满身饰鳞纹,背鳍排列整齐,身有翼,腿弯曲处有毛,三爪,蛇形尾呈弯曲状,头尾间雕火焰状宝珠;另一面浅浮雕四朵如意形云纹,云头中间用阴线刻成扇状。纹饰细密流畅,所饰龙纹为唐代典型的龙纹风格。这唐云龙纹玉壁是唐代玉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为唐代出名的玉器,值得去观赏一番

5. 玉石云纹图片

1. 逆水寒两种纹玉有区别。2. 这是因为逆水寒中的两种纹玉分别是“云纹玉”和“雨纹玉”。云纹玉是一种白色的纹玉,纹路呈现出云朵般的形状,而雨纹玉则是一种深蓝色的纹玉,纹路则像是雨滴般的形状。它们的颜色和纹路不同,因此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3. 此外,云纹玉和雨纹玉在逆水寒游戏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云纹玉主要用于提升角色的攻击属性,而雨纹玉则主要用于提升角色的防御属性。因此,根据角色的需求和策略,选择不同的纹玉可以帮助角色在游戏中发挥不同的优势。

6. 云纹玉壁含义

1、古代的玉佩叫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

2、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3、玉镯: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4、玉觽: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最初它是随身携带。用以解结的工具,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自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历代不衰,但汉代以后不复见有。

5、玉韘:玉俗称“扳指”,圆筒状,可套拇指,初为射箭时钩弦的用具,后专为佩带。早期见于商代,至汉代逐渐变成一种佩饰,失去了一种实用功能。宋至清代出现仿汉的形玉佩,形制略异,装饰亦有很大不同。

6、玉刚卯:又称玉严卯,长方体,中有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刻吉祥语句,用以驱邪,是古代的护身符。汉代流行,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后世有仿品,但于汉代风格迥然不同。

7、玉带板: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8、玉牌:呈方形或长方形,器表浅浮雕或镂空雕刻各种图案与文字,有孔可穿绳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刚”款的伪作。

9、玉带钩:玉带钩是用于勾束腰带的器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华贵者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历代都有精品。

10、玉龙: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11、玉动物: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

12、玉人佩: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

13、玉剑饰: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14、玉簪:玉簪一般为圆锥状,由簪首和簪柄两部分组成,古代男女使用它来整理头发并使冠固于发上。

7. 云纹玉璜

第1件,龙形觥

龙形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者村,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该器物造型独特,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龇牙咧嘴为流,浑身饰有龙纹、涡旋纹、云纹、鼍纹、夔龙纹,纹路清晰分明,整体庄重典雅,是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尤其是所饰鼍纹(鼍即鳄鱼),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因此更显珍贵。

第2件,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西周青铜盛酒器。2000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是第一代晋侯燮父的陪葬品。该器物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造型别致,典雅动人,是西周青铜器的精品。

器物的器盖和腹底铸有相同的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大意为晋国君主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凤鸟为晋国图腾,是连接人与天神的神物,说明晋侯鸟尊是晋国祭祀用的重要礼器,规格非常高。

第3件,兽形觥

兽形觥,高21.7厘米,长24.5厘米,腹深9.3厘米,商代盛酒器。2006年出土于绛县横水墓地,据专家研究,此为倗国贵族所用青铜器。

该器物呈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十分漂亮。

第4件,铜牺立人擎盘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青铜器,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

该器物造型十分独特,一昂首竖耳的铜牺背立一女子,女子束发披肩,双手前伸环握圆柱,柱顶为可转动的镂空蟠虺纹圆盘。

具体是干什么用的,还待考证,但设计奇妙,光润典雅,代表了战国时代中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的高超水平。

第5件,刖人守囿车

刖人守囿车,西周晚期青铜厢式六轮车,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1989年出土于闻喜县上郭村。

该器物铸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俨然一幅动物园的景象;器壁一侧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的人,头戴尖帽,左脚残,左手持拐杖,门栓从此人的右臂腋下穿过,控制车门开闭,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该器物可转动的部位共计15处,构思精巧,铸造技术可谓鬼斧神工,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第6件,庙底沟彩陶罐

庙底沟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出土于芮城县金胜庄村,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上腹部绘以黑彩色弧线、圆点等图案,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其体型硕大,造型优美,完整无缺,保存至今,实乃不易,其代表性和稀有性无可代替。

第七件,侯马盟书侯马盟书,1965年出土于侯马市秦村晋国遗址的玉片文物,前后总出土数量达5000余片。

该文物珍贵的地方在于上面书写的文字,属于春秋时期晋国官方文字,内容是晋国世卿赵氏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这些文字用毛笔书写,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属于国宝级别。因此“侯马盟书”被公认为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

第8件,六璜联珠串饰

六璜联珠串饰,西周珍贵玉器,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晋献侯夫人墓,出土时位于墓主的胸部,应是高级贵族陪葬用的高规格冥器。该玉饰共由408个玉组件组成,自上而下连接6件玉璜,全部刻有镂空龙纹,十分精美漂亮,是目前保存下来的西周玉器中的精品。

第9件,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

板面为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木板漆画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第10件,虞弘墓石椁

虞弘墓石椁,汉白玉材质,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通宽220厘米,1999年出土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墓主人为虞弘,中西亚的鱼国人,出使北齐时被北齐朝廷留任,掌管入华外国人事务,后死于太原。

8. 玉雕云纹怎么雕刻的

汉代开始龙纹的形制体型改变的比较大,龙的整体形象及其凶猛飞动灵活,这个跟龙当时的皇权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在汉代因为国家的武增国强,国家强盛,龙在汉代的地位也有了非常高的提升。

在汉帝国大一统的思想影响下,龙的传闻和说法由众说纷纭的神话而趋于归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面登天,秋分而入渊。抽象而概括的龙,后世多以此为准。

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

汉代玉龙的龙身向盘形发展,一龙的四足吸收瑞兽的特征呈尖爪状;龙的头部似马头,龙角似马鬃,细长尤如宽带;龙耳极小;汉代玉龙的眼睛基本是外方内圆。其形状多种有方圆形眼、带梢椭圆形眼,不论何种龙眼,均炯炯有神,可谓画龙点睛。此时龙身上还出现了飞翼。有的龙近似蟠螭纹,龙尾呈单尾或分岔尾。而龙纹与其它纹饰组合的图案频频出现也成为汉代玉器的一大特点。

龙的造型在汉代是处于定型阶段,汉代的龙纹装饰常见于墓室壁画,画像砖,金银铜器,漆器,玉器,瓦当,而铜镜中的龙经常作为四灵之一出现,龙纹瓦当,也颇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9. 云纹玉牌佩戴人物

玉的涵义差别很大。古代玉器所用质料除硬玉、软玉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矿物和岩石,如岫岩玉、南阳玉、青田石、绿松石、玛瑙、水晶等。这些玉石的成分各不相同,质量不一,历代用量多少差异很大。软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软玉的产地以中国境内新疆和阗为最有名,同时还有陕西产的“蓝田玉”等。硬玉则专指翡翠,属辉石类,主要产地在缅甸境内,输入中国时间较晚,直至清初才有发现。

如何鉴别明清玉牌(二)

由于时代风格不同,同一类型的玉器制作时间早晚差异很大。如玉璧的制作在历史上的延续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至明清。但不同的历史时期,玉璧的大小、用途、纹饰等都有很大的区别。

如何鉴别明清玉牌(三)

清时仿古纹饰十分盛行,各种花卉图案丰富多彩,同时出现了御制诗和各式铭文雕刻。历代玉器中龙形为主的图案屡见不鲜,但龙形的变化很大。鉴定家们从龙首、龙角、龙眼、龙眉、龙须、龙足、龙尾等许多细微部位将不同时期的龙做了对比,以此作为龙形纹饰器物年代和真伪鉴定的标准。

如何鉴别明清玉牌(四)

明清流行一种玉牌佩件,扁平状,有方、圆、椭圆、双喜、亚字、海棠、瓶形等造型,往往正背面均装饰人物(童子、仕女、高士、刘海、和合等)、走兽、花鸟、山水等图案,有的还镌刻诗文、吉语等,或有作者落款。这种玉牌明代中晚期后开始多见,至清代十分盛行。

明清玉牌的鉴定方法和要点

明清玉牌的鉴定方法和要点(一)

常见扁平长方形、椭圆形、亚字形造型,上端额首(亦有上下端)往往有镂空装饰,如左右对称或单独的夔龙纹、凤纹、云纹等。山东济南明墓出土的一件白玉牌,表面有土黄色沁蚀,扁平长方形,额首透雕二相对的夔龙,龙上唇相接,张口,耳后立,弯躯,尾分叉卷曲;器面剔地浅浮雕一上行的蟠螭纹,圆眼,回首,颈后有发,前足前屈,后足一屈一伸,长尾穿一后腿而过,四肢大腿关节处均饰卷云纹,背脊部阴刻平行双中脊线,脊线两侧有“=”形纹,为明代早期螭纹的代表样式。

10. 云纹白玉

云纹则是古代中国吉祥图案,象征高升和如意。云纹一般是指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过渡自然的花型,也有由里向四周逐渐散开的云纹,一种或多种色彩深浅层次变化,使图案有立体感,显示细腻而生动逼真。云雷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11. 古玉云纹

蝌蚪纹是指在某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蝌蚪阶段时,身体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纹路或斑点。蝌蚪纹通常以黑色或深色为主,呈现出类似蝌蚪的形状或图案,因此得名。

蝌蚪纹最常见于两栖动物,特别是蛙类和蟾蜍类的蝌蚪。在蝌蚪的身体上,蝌蚪纹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使其更隐蔽,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此外,蝌蚪纹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向捕食者发出有毒或不好吃的信号。

蝌蚪纹在不同种类的蝌蚪身上可能有所不同,也可能随着蝌蚪的成长而逐渐消失。蝌蚪纹是一种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为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