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非遗玉雕是什么意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

1. 非遗玉雕是什么意思

镇江非遗项目有,太平泥艺术,玻璃雕绘画费维本大师工作室,铜板彩画,扎染画,以及剪纸,秦淮花灯,扬中玉雕,等等还有其他一些非遗项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

1、有昆曲、古琴、宋锦、缂丝、端午和苏州香山帮等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苏绣、玉雕、二胡、江南丝竹、锡剧、剪纸(溱湖刻纸、金湖剪纸)、庙会(祠山庙会、金村庙会)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其它民间文化:

(1)传统艺术:有缂丝、刺绣、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纸、泥塑、草编、灯彩、九连环、民俗挂件等上千个品种。

(2)传统节目:苏州弹词(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

(3)民间工艺:苏绣、制扇、玉雕、缂丝、木刻年画、红木小件、剧装戏具、民族乐器等等。

(4)园林文化:苏州园林。

(5)建筑文化: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风格独特和工艺精湛的建筑构件,也括木雕、砖雕、石雕和闻名遐迩的“金砖”等。

(6)民俗文化:其在时令、节气、观光、禁忌、祭祀、服饰、曲艺、方言、民谣、器具等方面,更表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器介绍

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玉石乌龟是玉雕作品中尤为受到人们喜爱和追捧的题材。龟背的纹理宗密,中国人一直相信,龟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因此它也成为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动物。同时,更是因为龟寿命极长,所以成了长寿的象征,人们多用“龟龄”喻人之长寿或与“鹤龄”结合称龟龄鹤寿和龟鹤齐龄。

传说的吉祥四灵为龙、凤、麒麟、龟,故龟属于四灵之一。相传龟能吸取天地山川之灵气,能见证人间数百年的兴衰,自古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所以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的玉雕题材之一。龟也是四灵当中唯一实有的动物。早在龙、凤、麒麟风行之前,龟就是先民崇拜的灵物。因为它非常长寿,又极为耐饥饿,生命力极强,所以古代皇室宫廷经常用玉雕龟来做吉祥物。

总而言之,玉石乌龟寓意于形,象征长寿,且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所以玉石乌龟玉雕代表着长寿,平安吉祥。

4. 非遗项目是什么

衢州的世界级非遗文化项目是“九华立春祭”。

2016年,以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衢州柯城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是中国唯一的句芒习俗信仰保存地,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在这一天会举办盛大活动祭祀春神,迎接春天的到来。

5. 非遗雕刻有哪些

华容土布是国家非遗。

华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在华容区凉亭村,建筑总面积600平方米,采用古香古色的中式风格,馆内设雕花剪纸、华容土布、华容刺绣、

华容印染等9个项目展区和1个传承人传习所,集展示、体验、交流、培训等功能为一体,采用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传统图文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为观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

6. 中国非遗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

如果你手中有玉石想找人雕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在线搜索:在互联网上查找附近的玉雕工作室或玉雕师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论坛和相关专业网站寻找。

2. 询问朋友和家人:向你的朋友、家人或社区询问是否有了解玉雕师傅的人,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有关雕刻师的推荐。

3. 到玉石市场或展销会: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玉石市场或玉器展销会,这些地方通常会有玉雕师傅。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寻找合适的玉雕师傅,并咨询他们是否接受雕刻玉石的订单。

4. 联系专业的玉雕学院:许多玉雕学院或培训机构提供玉雕课程,并可能提供雕刻玉石的服务。你可以联系他们了解他们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

5. 咨询专业的玉雕工作室:一些专业的玉雕工作室可能会接受雕刻玉石的订单。你可以向他们了解他们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以及他们是否接受你的玉石订单。

在选择玉雕师傅时,请务必考虑他们的专业技能、经验、评价和价格。你可以向他们咨询如何保护你的玉石,以及在雕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建议你在开始雕刻之前签订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7. 非遗文物是什么意思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更有甚者,“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商品化的过程、去神圣化的过程、从文化常态中剥离的过程。没有经济利益的冲动,有多少人会从文化本位上关注“非遗”?

8. 非遗雕刻文化的传承

宁波朱金漆木雕

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是宁波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是极具宁波地方文化传统的传统手工技艺,与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并称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以装饰华丽、雕刻复杂而闻名于世,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国宝”。作为浙东区域优秀而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宁波朱金漆木雕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历史悠久,其最大特色主要在于漆而兼重雕,依靠贴金箔和漆朱来进行装饰,其中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等工序都十分讲究,工艺流程有18道之多,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朱金漆木雕,堪称绝妙的民间工艺精品。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俗话说“世界红妆看中国,中国红妆看宁海。”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是我国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是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俗,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波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宁海,每逢婚嫁,往往会出现嫁妆队伍绵延数里的壮观场面,民间夸张地称之为“十里红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主要包括定情、做媒、相亲、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结婚礼俗和红妆器物特有的制作工艺。“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构成浙东家喻户晓的婚嫁现象,集中展现了浙东地区精湛的手工技艺。

宁波金银彩绣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宁波刺绣的一种,是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一起,在丝绸品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金银彩绣是浙江宁波民间刺绣工艺之一,与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并称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曾与“蜀绣”、“苏绣”齐名,以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而著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宁波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宁波金银彩绣的主要技法以“盘金(银)”和“填金(银)”为主,其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表现力丰富,应用广泛,广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泥金彩漆技艺

泥金彩漆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是宁波著名的传统“三金”工艺之一,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波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分为“堆泥(堆塑)”、“沥粉”、“泥金彩绘”三种,纯手工技艺制作,工艺考究、精致,有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罩漆、上彩、铺云母螺钿、分天地色、修边、挖朱等20多道工艺流程,制成的工艺品典雅古朴、绚丽多彩。泥金彩漆品种丰富,主要品种有屏风、橱、椅、箱、桶、饭盂等,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日常生活器具等表面装饰,亦可用作厅堂艺术品的陈列。

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2006年浙江宁波等四省六地联合申报,“梁祝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波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梁祝传说经长期流变、发展,在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以梁山伯墓为展演场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宁波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其内容包括古老的梁山伯庙、梁祝墓及其承载的文化,每年两次的梁祝庙会及仪式等。

甬剧

甬剧是用浙江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声腔属于滩簧,是宁波地方传统戏剧,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波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甬剧音乐曲调丰富,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唱新闻演化而来的“基本调”、“四明南词”曲调和从乱弹班中带来的“快二簧”、“慢二簧”及一些地方小调。甬剧“基本调”主要用于叙述故事情节,“四明南词”曲调主要用于抒发人物感情,“二簧”主要用于描绘高亢激昂的情绪,小调则用来表现特殊情景和情感。甬剧表演风格夸张、幽默,善于表达真实、含蓄的情感,其传统戏《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等。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因其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故名越窑青瓷。慈溪上林湖地区不仅是越窑青瓷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更是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始于东汉时期的上林湖越窑青瓷,烧制了近2000年,被称之为“母亲瓷”,特别是“唐宋时期的秘色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高峰,青瓷造型稳重端庄,釉色滋润典雅,有“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美誉。慈溪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慈溪上林湖制作越窑青瓷,以造型、釉色装饰工艺为主,续写着千年前的越窑青瓷文化。

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是宁波市的一项传统工艺,在木器表面嵌入动物骨骼进行装饰,与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漆木雕并称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一嵌”,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而享誉中外,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宁波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宁波骨木镶嵌是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铜片、蜡石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 髹漆而成。这种工艺精良,嵌雕精巧,多见于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象山竹根雕

象山竹根雕是宁波象山利用毛竹的竹根及其天然形态,通过艺术构思、造型,雕刻成各种造型生动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是中国著名的竹根雕艺术,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象山竹根雕是象山竹艺工匠利用毛竹根及其天然形态和肌理,通过艺术构思,随形施雕,实现自然美和人工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象山竹根雕在继承民间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精髓,在造型艺术上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主要技法有圆雕、镂空雕、写意雕、组合雕等。象山竹根雕题材广泛,作品生动逼真,品种多样。据买购网小编了解,1996年,象山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余姚土布

余姚土布又称“越布”“小江布”“细布”等,是浙江宁波余姚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悠久的历史、细致的工艺、繁多的花色、实用又美观而闻名全国,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宁波著名的非遗项目。余姚土布品种繁多,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分棉加工、纺纱、调纱、染色、浆纱、经布等十多个步骤,要经过大大小小上百道工序。MAIgoo小编推荐宁波其他著名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红帮裁缝技艺、余姚草编、彩船制作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

研究声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宁波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宁波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国务院及浙江省、宁波市政府评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宁波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9. 非遗玉雕是什么意思啊

已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 (2)

1、柳琴戏     

2、鲁班的传说

已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  (10)

1、滕县松枝鸟(界河镇)  

2、滕州张汪竹木玩具制作技艺(张汪镇)  

3、大洪拳 (荆河街道)  

4、滕县木版年画(荆河街道、东郭镇)

5、奚仲造车传说(张汪、官桥、柴胡店)    

6、生氏正骨术(姜屯镇、荆河街道)

7、松花蛋制作技艺(姜屯镇)  

8、鲁班锁(级索镇)

9、传统皮具制作技艺(木石镇)    

10、鲁南鼓吹乐(羊庄镇、姜屯镇、官桥镇)

已列入枣庄首批名录的项目 (14)

1、张天师的传说(东郭镇)  

2、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东郭镇)

3、莲青山的传说(东郭镇)

4、小孔成像(非遗保护中心)    

5、软弓京胡(非遗保护中心)     

6、莲花落子(东郭镇)  

7、滕州羊庄崔家唢呐(羊庄镇)

8、滕州羊肉汤烹饪技艺(荆河街道) 

9、微湖鱼宴烹饪技艺(北辛街道)     

10、滕县民间印染(大坞镇)     

11、赶蛋、打瓦、打腊子系列(官桥镇)    

12、鲁班传说(滕州)

13、滕县松枝鸟(界河镇)

14、生氏正骨术(姜屯镇)

已列入枣庄第二批名录的项目   (13)

1、落凤山的传说(木石镇)  

2、龙山的传说(龙阳镇)  

3、四孔鲤鱼的传说(滨湖镇) 

4、王怪物的故事(滨湖镇)   

5、木雕(东郭镇)  

6、褚村灯笼扎制技艺(鲍沟镇)  

7、河崖柳编(鲍沟镇)  

8、圈里打绳 (鲍沟镇)

9、今缘春酒传统酿制技艺(东沙河)  

10、滕县民间书法(鲍沟镇)  

11、抓生习俗(官桥镇)

12、大洪拳(荆河街道)

13、张汪竹木玩具制作技艺(张汪镇)

已列入枣庄第三批名录的项目  (9)

1、千山头的传说(木石镇)  

2、枣庄刺绣(荆河街道)   

3、枣庄菜煎饼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中心)  

4、张汪板鸭制作技艺(张汪镇)   

5、滕州剪纸(非遗保护中心)   

6、滕州石刻(南沙河镇)   

7、滕州民间布艺(北辛街道、大坞镇、洪绪镇)  

8、木杆秤的制作技艺(官桥镇)   

9、滕州草编技艺(南沙河镇、滨湖镇)

已列入枣庄第四批名录的项目(10)

1、姜屯庄里东村土陶工艺(姜屯镇)  

2、糖人(非遗保护中心)  

3、二胡制作技艺(洪绪镇)  

4、粉条加工工艺 (南沙河镇) 

5、马扎制作技艺(龙阳镇)   

6、笙的制作技艺 (官桥镇)  

7、食用油传统制作工艺(北辛街道)   

8、甩花 (南沙河镇) 

9、滕州坝后粉皮制作技艺(鲍沟镇)

10、松花蛋制作技艺(姜屯镇)

已列入枣庄第五批名录的项目(10)

1、鼓儿词(姜屯镇、东郭镇、北辛街道、龙泉街道)   

2、犁铧大鼓(洪绪镇)      

3、山东琴书(张汪镇、羊庄镇)     

4、闵子骞孝道(鲍沟镇)

5、王开猪头肉的煮制技艺(南沙河镇)   

6、张汪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张汪镇)

7、枣庄面塑(羊庄镇、北辛街道)

8、牛皮具牛蜡制作技艺(木石镇)

9、鲁班锁(级索镇)

10、滕县木版年画(荆河街道)

已列入枣庄第六批名录的项目(17)

1、墨家拳(非遗保护中心)

2、传统香制作技艺(北辛街道)

3、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荆河街道)

4、鼎盛酱油食醋传统酿造技艺(善南街道)

5、咸鸭蛋制作技艺(姜屯镇)

6、崔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南沙河)

7、羊庄白杭镶锔瓷技艺(羊庄镇)

8、同丰铁锅铸造技艺(姜屯镇)

9、泥模铸造技艺(姜屯镇)

10、井氏咽炎疗法(张汪镇)

11、大赵庄土陶制作技艺(羊庄镇)

12、莲青山桃木雕刻(东郭镇)

13、条编技艺(东郭镇)

14、灯笼扎制技艺(张汪镇)

15、景泰蓝制作技艺(北辛街道)

16、鲁南茶俗文化(大坞镇)

17、快板书(北辛街道)

10. 非遗玉雕是什么意思呀

布老虎的传说与来历   【概述】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玩具,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   【历史】   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我国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画,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近数十年陆续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大量汉朝早期的岩画中,也充分表露出自然界猛虎的形象,画中的老虎正扑向羊群进行捕食。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只能归之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鬼。人们希望战胜它,于是便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之所以成为百兽之王,自有其原因。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黄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特点】   这些布虎,黄布包皮,人工缝制,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极度的简化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正象我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那样,“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这些俗雅并存的艺术品,大都出自乡村农妇之手,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虎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这些风格各异的老虎造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用不同的方式对老虎的外形进行处理,而这一特点也融入了民间布老虎的身上。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一基本特征。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便会形成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制作】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谷糠、棉花或香草,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   【习俗】   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山西民间玩具由于地域性及各自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环境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晋南主要为黄河、汾河沿岸,成为晋陕豫黄河三角洲地带,地处河谷水道,沟壑纵横,加之古文化悠久,民间风俗古老,这一带民间玩具比较古朴雅拙;晋中地区处于平原地段,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民间玩具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晋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塞上高原,民间玩具比较雄浑豪放、粗犷质朴。虽然各显神工,各有异趣,但又有鲜明的三晋风韵的一致性。如同为香袋,晋南的以缝制人物、动物为主,以串带之,布老虎踩着蛇、蝎子、壁虎、癞蛤蟆、蜈蚣五毒虫,形象生动,足乱其真,色彩艳丽,红里透鲜,以闻喜、新绛、稷山、万荣、永济为代表。   在太昊陵,尤其是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太昊伏羲陵古庙会上,随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布老虎,有单头虎、双头虎、直卧虎、玩具虎、枕头虎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这些老虎不是深山老林中那种凶猛的野兽,

11. 玉雕非遗传承人名单

刘彬玉雕大师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位精湛的玉雕大师。他精通玉石雕刻,尤其擅长玉器镂空、剥皮、体雕等传统工艺技术,作品色彩纯正、造型精美,风格独具一格,享有很高的声誉和艺术地位。

刘彬玉雕大师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和全国性重要玉石文化展览会、玉雕创作大赛的金奖,并被授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他的作品曾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中国玉器博物馆等重要机构,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各类机构或机构人士收藏。

总的来说,刘彬玉雕大师的作品在玉雕艺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是中国玉雕艺术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