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玉雕不对称(玉雕不成器)

1. 玉雕不成器

器——是物件、事物的泛指,不是一件具体的东西, 在这里是指一件玉雕作品,其借代意义是指成才。

即玉不雕琢成不了艺术作品,人不学习锻炼成不了有用之才。

2. 玉不雕不成器下一句怎么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①玉:美玉。 琢:雕琢。 器:指器物。

②义:义理、道理。 [译文] 一块没有经过雕琢过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若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3. 玉雕成器是什么意思

璞玉:

1.

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韩非子·喻老》:“ 宋 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 子罕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 宋 黄庭坚 《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 元 杨弘道 《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复然,璞玉敢期於再献。”

2.

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金 元好问 《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 清 黄鷟来 《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台上坫,枯桐孰辨爨馀音。” 丁玲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成器这里指人材成才,璞玉成器指的是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被人发现培养后成为人才。

4. 玉不雕不成器下一句是什么

人不学,不知义。

拼音: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释义:

琢:雕,刻。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另有其他含义。

原文出处:

《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义:义理、道理。一块没有经过雕琢过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若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5. 玉石不雕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纸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6. 玉不雕不成器的意思

指的是承载东西的容器

原文节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

扩展知识: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7. 玉不雕不成器出自哪里

出自 《三字经》。该句的意思是说,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 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 理。

【原著简介】

《三字经》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 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 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 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 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 儿童的必背读物。

关于 “玉不琢不成器” 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中国的某城市里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竣工之 后,寺庙附近的善男信女们每天祈求佛祖,给他们派来最好的雕刻师来雕刻一 尊佛像。于是如来佛就派来了一个擅长雕刻的罗汉,幻化成一个雕刻师来到人 间。雕刻师在两块已经备好的石料中选了一块质地上乘的石头,开始了工作。

可是,没想到他刚拿起凿子凿了几下,这块石头就喊起痛来。雕刻的罗汉 就劝它说: “不经过细细的雕琢,你将永远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还是忍一 忍吧。” 可是,等到他的凿子一落到石头身上,那块石头依然哀嚎不已: “痛 死我了,痛死我了。求求你,饶了我吧。”雕刻师实在忍受不了这块石头的叫 嚷,只好停止了工作。

于是,就重新选了另一块质地远不如它的粗糙石头雕琢。虽然这块石头的 质地较差,但它为自己能被雕刻师选中而从内心感激不已,同时也对自己将被 雕成一尊精美的雕像深信不疑。所以,任凭雕刻师的刀琢斧敲,它都以坚韧的 毅力默默地承受过来了。雕刻师则因为知道这块石头的质地差一些,为了展示 自己的技艺,他干得更卖力,雕琢得更加精细。不久,一尊肃穆庄严、气魄宏 大的佛像赫然立在人们的面前,大家惊讶之余,就把它安放到了神坛上。

这座庙宇香火鼎盛,日夜香烟缭绕,天天人流不息。为了方便日益增加的 香客,那块怕痛的石头被人们弄去填坑筑路了。由于当初承受不了雕琢之苦, 现在只得忍受人来车往、车碾脚踩的痛苦。看到那尊雕刻佛像安享人们的顶礼 膜拜,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有一次,它愤愤不平地对正路过此处的佛祖说: “佛祖啊,你太不公平 了! 你看那块石头的资质比我差得多,如今却享受着人

8. 玉不雕刻

尽管电磨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各种雕刻和切割任务,但它并不完全适合用于玉石雕刻。玉石是一种非常硬的材料,需要更精细和精确的工具才能进行雕刻。因此,仅仅使用电磨机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玉石雕刻师会使用多种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创作精美的作品。这些工具可能包括各种类型的切割轮、钻头、雕刻刀、砂纸、研磨剂等。此外,一些更复杂的作品可能需要用到特殊的手工技巧和经验,例如掌握力度、运用角度和保持平滑的线条等。综上所述,虽然电磨机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要完成高质量的玉石雕刻,还需要使用其他多种专业工具和技术。仅仅使用电磨机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9. 玉不雕刻不成器

一、”玉不雕不成器“,意思: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学记》。 意思: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二、“树不修不成材,儿不育不成人。”是一句俗语。 意思;儿女不严加教育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就像树木不经过修剪就不能成为有用木材一样。

扩展资料: 一、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琢:雕。道:道理 常德:固有的特点,本性。 害:妨碍;影响 念:思考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

二、意思相近的俗语: 树不砍不成材 意思:树不修剪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人不培养教育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材。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八回:“古人说:树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难成器。让政府的王法好好教育教育他们才对!”